標籤:

楞嚴經講解177:這堂課是《傳心法要》,師父用直敘的務必讓所有的眾生都受益

凡有言談皆無實義,用嘴巴或文字說法,實際上說不到真實之處,萬不可執著於文字,誤了自己!

楞嚴經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04

慧律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講座視頻:

楞嚴經 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04

(在此感謝各位把視頻編譯成文字版的師兄!)

他會借理由你看,意思就是:你這些徒弟跟你多久了?《楞嚴經》都不一定聽得懂,我幹嘛要去研究那麼深?那麼浪費時間!他講起來好像頭頭有理,就是不給自己機會。因此佛法難,而且要進入佛的領域就更難!所以,大家寧願去信那個外道,用一個上帝來信就比較快,什麼都不要想,就是什麼都是上帝的事情,這樣比較快。哇!這個清凈自性,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這樣也不可以,那樣也不可以;這樣也對,那樣也對,到底是什麼,那又不是什麼,師父!您也講出一個所以然!講不出所以然,唉,這個就~~所以,外道信仰,它很容易;佛法信仰,難!心再攀緣聚[集]能[知]之性[居]於意根之[中];意根[吸撮內]之法[塵,見、聞]等其他五根雖欲[逆流]反緣,然反緣之[流]亦[不]能[及]於意[地]之處,意根即於此處吸收、分別法塵,而[名]為有能[覺知]之[性]。然[此]能[覺知]之[性],若[離]於[彼寤、寐]等法之[生滅二塵,畢竟無]有自[體],是故意入覺知之性,離塵無體,托塵妄現。

經文,[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出,自是空知,何關汝入?]注釋,[將何為寐]:[將],以。將復以何者(何人)為睡寐?亦即:又是誰在睡覺呢?[誰知生者]:誰為能知覺生相法塵者?因為有生、住、異、滅嘛。[隨身開合]:[身],指身根之肉團心。白天就開,晚上就合;心開為寤,心合為寐。就是心臟,用這個來表法,白天有活動,心就是開,心臟是開;晚上沒活動,心臟就合,用這個來表法。

義貫,佛言:[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能[覺知之]意[根]之性,[非]從[寤寐]二相中[來];亦[非]從[生滅]而[有];亦[不於]意[根]中自[出];[亦非]從虛[空生。何以故]?[若]言意根之覺知性為[從]醒[寤]中[來],則睡[寐]之時此覺知性[即]應[隨]著寤相之滅而[滅],如是則[將]以[何]而[為]睡[寐]者?(是誰在睡覺?然而我們寤時、寐時,覺知性皆不失,故知此覺知性非從寤中來。)若言此覺知性[必]為在[生時]才[有],如是則[滅]相起時,此覺知性[即]應[同]生相之滅而俱[無],若覺知性既已滅去,則[令誰]領[受滅]相?只能領受生相,覺知性跟著去,當然滅相來你不知道啊!

[若]言此覺知性為[從滅]相而[有],則當[生]相起時,此覺知性[即]應隨[滅]相之滅而成[無],意思就是:生、住、異、滅,你只能覺知滅相,當然你就沒辦法覺察生相了。如是則[誰]為能[知生]相法塵[者]?你只能知道滅,覺知性跟滅去,當然就沒有辦法覺知生相了。[若]言此覺知性為[從]意[根]中[出],然則[寤、寐二]虛妄[相]乃[隨]著屬於[身]根之肉團心之[開合]而現有寤寐之相:我們知道,晚上就是要睡覺,白天就醒,是不是?有時候白天也是睡,小睡一下打個盹兒,睡一下雙醒過來,這個就是意根的作用。心開則寤,心合則寐;若[離斯]心之開合[二]相之[體],則[此]能[覺知者]實[同於]虛[空華,畢竟無]有自體[性]。是故此覺知性非從根中離塵自出。[若]言此覺知性為[從]虛[空]中[出,自]然[是]虛[空]自[知],如是則[何關汝]之意[入]?(然而事實不然,故知此覺知性非從空出。)

經文,[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義貫,佛言:[是故當知]:眾生之[意入](之覺知性),體本[虛]寂,循業[妄]現;[本非]能造之[因緣]所造,亦[非]屬無因之[自然性](——非有因生,非無因生,本如來藏妙真如不生滅性,隨業緣幻現之相,相妄性真。)這裡一直講相妄性真,下一堂課要補強佛的明心見性,在短時間裡面,務必讓所有的眾生都受益!所以,下一堂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把《傳心法要》的這一些重點,看他在講些什麼,師父要加強、強化相妄性真,什麼叫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開悟的重要性、祖師大德見性的法門,讓大家能夠一針見血,也能夠為後代的眾生種下成佛之因。下一堂課是《傳心法要》,那一些經文就是師父把這些句子念一下、解釋一下,回顧一下,見性就跟佛一樣。那麼,黃檗斷際禪師就是希運禪師,他是六祖直傳的弟子,傳承六祖的法,曹溪的弟子,是單刀直入的見性,裡面是好得不得了!《楞嚴經》整部大,人家見性法門,這一點點、一小本,就讓你有得瞧!

我們製作VCD、DVD有一個段落,這個段落就不能再講下去,我們就必須利用這一點點空檔的時間。我們一直在講說:相妄性真,可見得開悟見性是多麼重要的一件工作、多麼重要的一個工程,可是《楞嚴經》那麼大一部,一般人沒有辦法,他聽起來很吃力!禪宗,這個是整個佛教的靈魂、精髄,他講的全部都是見性大法,在簡單扼要,這一句話就讓你解決生死!因此我們利用這一點點時間,把它作補充的資料,更詳盡的見性大法,在用最短的時間讓大家更受益!《傳心法要》師父以前講過,每個經文師父就不再一直解釋原文,師父就用平常的這個敘述法來詮釋,人家講到這個見性大法,是怎麼講的?單刀直入,文字很節省,如果你悟了,悟了就萬事OK了!以後聽《楞嚴經》就很少會有障礙,學佛,他就是要學這個!正法是整個佛教的靈魂,一個道場沒有正法,就等於一個人沒有靈魂。正法裡面的精髓就是禪宗的心法,心法如果不懂,你根本就不認識佛陀是誰!佛念得很大聲、很整齊!梵唄唱得非常好;法器也打得非常好,可是,如果我們對佛的心不能領悟、體會,我們仍然是佛教的門外漢!這句話講的一點都不為過,因為佛法本來就是心法。簡單講:就是還沒有入門,要想入佛的大門,就必須要見性,你才知道佛的心性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今天算是補課,也列入六入的課,那麼,我就用直敘的。

黃檗斷際禪師,叫做《傳心法要》,就是希運禪師。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意思就是說:佛陀傳的是心法,一心就是一真、絕對的心法,也就是沒有能所,就是般若的大智慧法,唯是一心,更無別法。此心無始以來,不曾生、不曾滅,不青、不黃,也沒有任何的顏色。無形、也是無相,不屬有,你講有也不對;為什麼講有不對呢?有就是生滅啊、緣起;講無也不對,因為本性是存在的,為什麼?講無就斷滅了,講有就不知道性空了。所以,我們的本性不屬於無,不計新舊,為什麼?悟了以後,沒有所謂新、也沒有舊,就像虛空,它本來就存在。非長非短,也不是有長跟短。非大非小,也沒有所謂大,大也無外,小也不是很小。為什麼?它無形相,形相才論大小。超過一切限量,我們的本性不是數學,不是概念,所以,超過一切限量。超過一切名言,任何的語言,無法形容我們的本性。超過一切蹤跡,也就是你任何的蹤跡你就尋不到;可是不能講沒有蹤跡。

譬如鳥從東邊飛過西邊,沒有蹤跡,怎麼從東邊飛過西邊?如果有蹤跡,你找找看,鳥飛過的蹤跡是什麼?就像船過水沒有痕迹,水承載船,這船的確從水過,但是不留痕迹。佛法它就是這麼奧妙!也沒有一切對待,我們本性沒有對待,當體便是,動念即乖。為什麼講當體便是?當體就是體,體悟到一切法本體就是空。動念即乖,動到任何想要修行的念頭就錯;動到不修行的念頭也錯;動到執著的念頭也錯;動到[我不執著]也錯,本性本自一如,不能講:我要修行、不修行!我執著、我不執著!講到不凈是錯,講到凈還是不對。凈是頭上安頭;講大不對、小不對;講青、黃、赤、白、黑都不對;講有、無也不對,動念即乖。為什麼講動念即乖?清凈妙性天然,不需要動念;可是,我們般若智慧本自有念,念念就是等於無念,無念就是般若念,般若念等同無念,所有的念都是般若,般若就是無念,無念就是有念。無念不是沒有智慧的念頭,而是沒有執著、分別、顛倒的念頭,本性當然有念,念念儘是般若。

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不可測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與眾生,更無別異。佛跟眾生沒什麼差別。但是,眾生著相外求,求之轉失。使佛覓佛,本身心就是佛,他還要往外去找佛。將心捉心,把這個本心還要去捉一個心,拿一個東西來安,不知道本心就是佛,叫做將心捉心,窮劫盡形,終不能得。所以,因為我們用功的方向錯誤,窮劫盡形終不得。不知道息念忘慮,佛自現前。息念,放下,放下種種的妄念;放下種種的思慮,佛就現前了!

師父就直接解釋了:此心就是佛,佛就是眾生;意思就是佛不離眾生,如果你會用心的話,眾生很快就成佛!此心就是佛,佛就是眾生,就是眾生不離佛,佛也不離眾生;眾生就是佛,佛就是心,唯眾生時,當你做眾生的時候,此心不減:這個佛的聖心,在眾生的時候不減。為諸佛時,此心不添,[不添]就是不加;乃至六度萬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緣即施,遇到種種的外緣就造作,因緣不具足,緣息了就寂。意思就是說:我們的本性能有大作用,遇到種種的因緣,我們就大大的作為;因緣不具足,歇即是菩提,放下就是寂,一切的施為就是寂,寂不離一切的施為。

若不決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用道用功最盛了,可是,遠離佛法。此心即是佛,更無別佛,亦無別心。此心明凈,猶如虛空,沒有一點相貌,因為它是無相。舉心動念,即乖法體,即為著相。你動任何的念頭,它就是著相。無始以來,無著相佛,意思就是:著相不能成佛。修六度萬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那是方便說。無始以來,沒有次第佛,只有頓悟佛。什麼叫做次第佛?次第就是用分析的、用觀照的,用分析的、觀照的都不能入佛,佛是頓悟,當下就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佛道沒有任何模糊的空間,絕對,就是相應。但悟一心,更無少法可得,此就是真佛。

佛與眾生一心無異,猶如虛空,無雜無壞,如大日輪,照四天下,日升之時,明遍天下。虛空不曾明。日沒之時,暗遍天下。虛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奪。虛空之性,廓然不變。也就是說,生生滅滅,滅滅生生,本自生,本自滅,不要理它。明來不影響本性,暗來也不影響本性;明來自明,暗來自暗,虛空不變。佛及眾生,心亦如此。如果說,把佛觀照、觀想成清凈、光明、解脫之相;而把眾生觀照成垢相、不凈相、暗昧相、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為著相故。有人講說:師父,那佛為什麼叫我們不凈觀、無常觀、苦觀、空觀?諸位!這是對剛初學佛法的,當然就是要這樣講了,不凈苦空無常無我;要不然對初學佛法,你怎麼講啊?你就講到究竟菩提,開什麼玩笑?

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所以,佛是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無微塵許。從有相的色法,分析到微塵相,這個微塵相,全然不要當作有其自性。這個微塵相,不能像二乘人,著其微塵有其微塵自性,佛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微塵當體就是空;不只是微塵當體就是空,一合相的東西都是空。更無微塵許法可得,也就是一心,即心就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為什麼?無心道人就是你自己,自性就是佛!這個意思就是:在事相上的供養,是不如自性、開發自己的本性,開發了自己本性,你就是佛;供養了十方諸佛你不一定成佛,是結了無量無邊的善根,這是事相供養。在座諸位!千供養、萬供養,臉上無嗔是真供養。臉上為什麼無嗔?他無心啊,這是真正的供養。所以,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供養十方諸佛,只在事相上——食衣住行供養,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無心道人就是自己的本性。供養十方諸佛,不如開採自己的本性,因為開採自己的本性能了生死,供養十方諸佛,能得大福報,福報不能解決生死。

何故?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堅固不動,堅固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也不會阻塞。六祖講:道須流通,何以卻滯?不塞不礙。無能無所,無方所,無方所就是沒有時空。本性無有相貌,本性無有得失,得失是妄。趨者不敢入此法,有人想修行,卻不也進入這個絕對的法。為什麼?恐怕落空沒有棲泊處,哇!那這樣子完全沒有依靠!是的。

望崖而退,看到這個:哇!好像很深的懸崖!不曉得縱身一躍,跳入懸崖,連懸崖就不要依靠。意思就是說:見性的人,二六時中,不倚一物;眾生因為怕,怕失去東西,所以依靠這個,依靠那個,就是看到一個懸崖:哇!這麼高,這麼深!這是佛的境界,如果你能縱身一躍,不管它;當然不是真的去跳懸崖啦,這個不能誤會佛的意思。就是當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總是要靠一邊,或者是靠了六根、六塵、六識,總是要依靠;真正修行,二六時中,不倚一物,誰都依靠不得,要依靠自己的本性。這一句話有什麼好處?你的先生依靠不得,只能依靠你的本性;你的兒女依靠不得,要依靠你的本性;你的金錢依靠不得,因為是生滅的東西,你要依靠你的本性;你的朋友、你的師父依靠不得,你要依靠你的本性;佛依靠不行,要依靠我們的本性,連佛都不能靠!佛講的法,我們依靠,依靠就是等於不依靠。因為佛告訴你:根、塵、識不可得,就是這樣子,二六時中,不倚一物。

故望崖而退,眾生就是這樣子,到最後要叫他放下,他就會怕。所以,他總是要抓一個東西,也許是抓一句佛號;你真正大悟的時候,這一句佛號安不住的,即心就是佛,念也無妨。我念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本性,本性就是阿彌陀佛,信、願、行具足。例皆廣求知見。一般來講,都是一直聽經聞法、廣求知見,安立這個,安立那個。所以求知見者如毛,悟道者如角。聽經聞法的人千千萬萬,而肯契入佛的心的如角。求知見者就是:噢,佛法,看了經典、看了三藏十二部經典,就廣見立知見,而真正契入佛心的如角,沒有真實受用。那麼,我們一般人不了解自性就是佛,所以,把文殊菩薩當作文殊菩薩。

底下就說:我們應當了解,文殊當理,普賢當行。這是表法的,我們看經典,看到文殊師利菩薩,喔!是有智慧的,表智慧,智慧就是悟到無生之理。普賢菩薩是表法的,是錶行的,你只要有智慧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你只要有實踐,那自己就當普賢菩薩。理者真空無礙之理;行者離相無盡之行。如果你能對真空無礙之理,你就是文殊;如果你能離相無盡之行,你就是普賢。觀音,表法的,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表示大智。維摩者凈名也。凈者就是性;維摩詰居士也是表法的,[凈]就是性,[名]就是相。性相本來就不異,為什麼?相不離凈,凈不離相,所以叫做凈名。諸大菩薩所表法的,每一個人的心性當中都存在的,不離一心悟之即是。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在座諸位!萬法不離方寸;一切福田也不離方寸;佛性不離方寸;般若智慧也不離方寸,當下就是!底下也是表法的,什麼叫做恆河沙?佛說是沙,沙是什麼意思呢?佛說這個恆河沙有表法的。諸佛菩薩、釋梵諸天,從這個沙,踏過去這個沙,沙也一念都不喜悅。表示我們如果一個人堅固不動、不搖,就是佛現前,我們也不喜悅。牛、羊、蟲蟻踐踏踐踏這個恆河的沙,沙也絕對不怒。意思就是:碰到極惡之人,也就是如如不動的心性,也沒有東西可以怒。珍寶、馨香放在沙灘上,沙灘也不貪著;你就是拉一個大便、撒一泡尿,臭穢不堪,沙也不會厭惡。諸位!這個就是佛的心,恆河沙,這個沙就表佛的心。此心就是無心之心,無心就是完全離相;完全離相就沒有東西可以跟他干礙,這個就是涅槃妙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離一切相,眾生、諸佛就沒有什麼差別相。但能無心,便是究竟。這一句話就是修行的根本,意思是:你只要肯放下那個妄念,就是究竟,不需要尋找。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被三乘,三乘就是小乘、中乘、大乘,以為在用功,功行拘束,用功最多,卻不得解脫。然證此心有遲疾,意思就是有慢、有快,要看你的根器。

有的人聞法,一念便得無心;有的人要經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得無心;有的人要到十地,乃得無心。無論時間的長短,只要能得無心乃住,意思就是說:哪一個人通身放下,無執著心、無分別心、無顛倒心,就是無心,純粹一般若心,哪一個人先得到。安住在無心,更無可修可證。諸佛菩薩就是無相,沒有可以修證的東西,無心就是修證,實無所得,真實不虛。一念而得,與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齊;平等的,更無深淺,只是歷劫柱受辛勤而已。拼了老命要修行,卻不得其門而入,沒有碰到出世的明師,冤枉用功。造惡、造善皆是著相,造惡會入三塗,造善著相,也只是人天福報而已,這個是生死法,著相造惡,都會枉受輪迴。所以,佛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行一切善,以無所住心而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事要做;但是不能住,眾生就是枉受輪迴。著相造善,枉受勞苦,很辛苦!得了人天福報,繼續做人、做玉皇大帝,苦不堪言!

總不如言下便自認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也是無心。心自無心,也沒有無心這個念頭。將心無心,心卻成有。常常告訴自己:我要無心!這個無心就變成有心了,所以,無心是證量的真實境,是性相一如的解脫境,他沒有任何無心的觀念,就是無心。真正的無心,沒有無心的觀念,默契而已。

絕諸思議,就是不能討論、不能思惟。故曰:[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佛的心是本源清凈,我們的心性本源清凈佛,人皆有之。蠢動含靈,與諸佛菩薩一體不異,只因為妄想分別,不能證得。我們造種種的業果,但是,在究竟佛上,實無一物,究竟佛實無一物,他是虛通、是寂靜的,虛通是完全沒有障礙,一絲不掛、一塵不染,如同虛空、寂靜沒有分別,妙安樂,深自悟入,直下便是。為什麼講直下?不能透過,連[當下]就是一種形容詞,就是沒有在時間裡面分辨,直下便是。所以,悟道的人,他不會把昨天不愉快的事情,拿出來談再談,人事時地物,過去心不可得,他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可以討論。他也不會憧憬未來,未來要怎麼樣啊,靠著種種想像,連現在也沒有!為什麼?現在也是妄,有過去、有未來,才襯托出有現在;佛教不講現在,講當下、直下便是。

圓滿具足,更無所缺。縱使三祇精進修行,歷諸地位,及一念證時,只有證悟到元來就是佛,向上不添一物。意思就是你成佛的時候,沒有多任何東西,你成佛的時候,沒有添增加任何東西,你好好的卻觀,回過頭來好好的觀,歷劫功用,總是夢中妄為。只要你認為要修行,這個就是虛妄;你要造作,這個就是虛妄。人家說:師父!那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念佛、拜佛、誦經呢?如果你通過本性,那有什麼關係?通過本性就不是妄為了,就是真實了。為什麼要見性而修?那是真實的修。念佛沒有妄念,那是真實修啊;在共修沒有妄念、沒有諍,這個就是真實修啊!今天你要去放生,你懂得佛心;你要拜山,你懂得佛心;拜懺,你懂得佛心。只要你修一切的法會,你懂得佛心,見性沒有什麼不好,所有的法會,都是善巧方便,都是究竟無為,沒有什麼不好,好不好在心。

所以,如來云:[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講: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在是無所得,若有所得,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只有無所得的人,佛跟他授記,本性就是無所得,沒有增減。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菩提。這個在強調什麼?這個在強調本性,契入本性的人,絕對金剛般若智慧的時候,萬法統統平等!為什麼?《大乘起信論》裡面講:心體離念,是法界一總相,法界一總相就是平等相,平等相就是佛相,若悟平等法,即入佛法;若悟不可得,即與佛同在,無有高下,是名菩提。

即此本源清凈心,與眾生心、諸佛心、世界、山河大地,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為什麼?都是緣起如幻。所以,真正悟道的人,整個法界統統是他的心,他就會愛護所有的礦物、植物、動物,因為這些都是他心影現出來的,因為沒有彼此嘛!所以,你碰到人家侮辱你的時候、傷害你的時候,要轉個念頭,認為:他是在成就我的!當所有上半輩子、或者你在公司行號,活得很不愉快的時候,佛的心拿出來用,他是眾生,他是一定這樣,你告訴自己:我比他更幸運!一個人沒有學佛,你時時刻刻可以看到他紛爭、不愉快,說人家是非,攻擊、嫉妒、佔有,沒有一時、沒有一刻不在重複的上演,早上起來是這樣子,中午也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為什麼?因為他的名字叫做眾生,你必須把這些不愉快的視作正常相,不要跟他融入,他們這些生滅的東西,你會活得另外一種奇蹟。佛法是要把自己轉化成佛的心,你有佛的心,處處你的生活統統是奇蹟。

此本源清凈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就是看到什麼著什麼,這六根就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認為:妄識就是他的心。為見聞覺知所覆蓋,為什麼呢?能緣的心(意識心),看所緣的境界,它就蓋住了!所以,眾生無始劫來的同分妄見、別業妄見,看什麼就蓋覆自己的本性,所以不睹精明的本體。但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遍照十方更無障礙。故學道人,要認清楚,見聞覺知,一切的施為動作,卻不能放棄見聞覺知。你要認清楚見聞覺知,菩提心就不離見聞覺知;見聞覺知不離菩提心。

但於見聞覺知處認本心,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也不能離開見聞覺知。意思是說:我們清凈自性不能離開六根、六塵、六識;但是六根、六塵、六識卻不是我們的本心,本心不屬於見聞覺知,也不能離開見聞覺知。但莫於見聞覺者上起見解,見就是頭上安頭,眾生想要覺,所有的覺都不是正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無論你是政治人物,無論你是搞文化的、搞歷史的、搞這些,他認為自己有某一種東西,是不是?這種東西就不是佛陀的正覺,這是覺上安覺,就是妄覺。所以,一切造作起來,他都加一個妄,不是正覺。

亦莫於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舍見聞覺知取法。見性當下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世人聞道,世間人聽到:諸佛皆傳心法,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錯了!世間人聽到說:佛法傳法,傳這個心法,他認為心上以外,還別有一法可證、可取,不知道直下無心便是道,道就是法,法就是心。遂將心覓法,我們的心在找法,為什麼?我們聽經聞法要融入心性,意思就是:要用得出來。這個心法不會用,那就很可惜!有一天,我看電視的廣告,有這個微電腦悶燒鍋,很不錯!哇!綠豆切下去,綠豆熟;紅豆切下去,紅豆熟,這太好了!買一個,就去打電話訂一個。訂一個來,人家給我這個美國尺寸的素菜包,很大,太方便了,這個悶燒鍋這麼好用,我就按了四十分鐘。美國尺寸的這麼大一個素菜包!四十分鐘以後打開,咦!包子不見了!奇怪包子跑到哪裡去了?結果整個包子都扁下來,平平的!後來才看說明書,如果是包子要五分鐘就好,搞了四十分!買那個悶燒鍋不會用,把美國尺寸炊到成台灣包子,還扁下來,不會用還真是慘喔!

將心覓心,不知道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將心更求於心,歷千萬劫終無得日,不如當下無心,便是本法。所以,這個法的可貴之處就是會用;人家問說:師父!那您如果開悟見性,開悟見性有什麼好處?開悟見性好處多多,從此以後,你不會隨著那些老僧,或者什麼高僧大德,在講經說法而跟著轉,你開悟見性,隨自己心性在轉啊,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都是自己的心性在轉,你聽任何人講經,從此老僧不被他的嘴巴騙去!為什麼?因為你心裡最明白了,明心見性了,他講出來的法,你不會跟著轉,他講對或錯,你馬上知道,契入佛的心,見性好處多多!

如力士迷額內珠,這個大力士,自己額頭上有一塊珠,向外求覓:我要找那一顆珠!周行十方終不能得,有一天,有智慧者告訴他:你這個額頭上自己就一塊真珠了、摩尼寶珠了,當時自見本珠。學道之人,迷自本心的時候,不認識佛,所以向外求佛、求覓,起功用行特別的多,依次第證,歷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當下無心,決定知:一切法本無所有亦無所得,無依無住、無能無所、不動妄念,便證菩提,及證道時只證本心佛。

歷劫功用,並是虛修。法並沒有東西可以修,修成其壞,悟即得,不悟不得。如大力士得到那一顆珠,只是本來在額頭上的珠,不關於向外求覓之力。所以佛言:我於阿耨菩提,實無所得。恐人家不信,的以佛告訴眾生,讓大家相信,佛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法眼、有佛眼,你要相信佛;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不綺語者,完全是真實語。所以,告訴大家,佛是真實語者,是第一義諦者。

學道人莫疑四大為身。四大無我的,我也是無主。所以知道此身無我,也是無主。五陰為心,五陰無我亦也無主,所以知道此心無我亦無主。無論是六根、六塵、六識,和合生滅,亦復如是。十八界既空,諸位!五陰空、六根空、六塵空、六識空、和合十八界,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蕩然清凈。

如果眾生不了解叫做識食,眾生大悟叫做智食。眾生不了解叫做識,[識]就是分別心,分別心執著的吃;有智慧叫做智食。四大之身,我們這個色身是會敗壞的。飢瘡為患,就是會飢餓、會爛、會長膿、長瘡,隨順給養,你只要用最少的食物供給它的營養,能活下來,知足就常樂,不生貪著,這是有智慧的吃。恣情取味,眾生一天到晚殺生,妄生分別,惟求適口,不生厭離,謂之識食。眾生是貪著,而割捨不下。我們打開這個報章、雜誌,統統在吃,沒有一天不在吃打轉。

聲聞者,因為聲音而得悟,所以叫做聲聞。但是聲聞人不了自心,在佛的音聲上起種種的見解。有的因為神通、有的因為看到佛的瑞相,言語運動,認為有菩提涅槃可得,二乘人三秖(三大阿僧祇劫)修成佛道,這個都屬於聞佛的音聲而求道、聞道,這個叫做聲聞佛。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這個是真如佛。

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相隔。一念有是什麼意思?一念有就是沒有絕對的空,還存一念、一絲一毫,認為我很行,我行,別人不行;我有修,別人沒有修;起一念的驕傲、狂妄心,這個便與道相隔。認為說:我最有修行!與道相隔。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佛。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就是心不生,就是對外不需要求;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只是教化接引門。本無一切法,離即是法。知離者是佛,但離一切煩惱,是無法可得。

學道人若欲得知要訣,但莫於心上著一物,諸位!學佛的關鍵在這個地方:莫在心上著一物,一物也著不得,著,道即是隔。言:佛真法身猶若虛空。這是比喻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是法身。常常有人講:法身遍虛空處,虛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虛空,虛空即法身。如果一定講說:有虛空,虛空不是法身;如果一定講有法身,法身就不是虛空。所以,但莫作虛空解,虛空即是法身;為什麼?用真心,不要把虛空落入虛空的觀念,真心沒有虛空的觀念,虛空就是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虛空。不要認為我們有一個法身,法身就如同虛空。

虛空跟法身沒有異相,佛與眾生無異相。[異]就是不平等相。虛空跟法身是無異相,那麼,佛與眾生就平等不二,叫做無異差別。生死與涅槃無異相,生死與涅槃本身並沒有距離,動執著念就是生死;不著就是涅槃,真正究竟,沒有生死,沒有涅槃可得。所以,佛無涅槃,也沒有涅槃佛,若說佛入涅槃,即是謗佛,涅槃本來就是真如,悟了即得,不悟不得。

煩惱與菩提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動念不動念的問題。離一切相即是諸佛,諸位!也無相可離。為什麼講離一切相?因為對眾生講;如果對佛講的話,佛佛道同,沒有東西可以離;法法本空,還講離?還有一個即呢?離一切相也不對,即一切相還是不對。若見真如佛,沒有離、沒有即。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要把境界忘掉很容易,但是,要把這個心忘掉,放下這些執著心、煩惱等等,是很困難的!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眾生卡在某一種觀念,眾生就是靠這些觀念在過日子。諸位!生命是一種觀念,這個觀念就依靠、支持他一輩子。這個觀念在眾生來說它是一種理想,為畫畫而活;為鋼琴而活;為讀書而活;為父母親念書而活;為當醫生而活,或者為了未來想當總統而活;或者我想到美國念哈佛大學,因為這個理念而活;或者是我想討一個漂亮的老婆,為了這個理念而活;或者是我要干大企業。生命是一種觀念,觀念變成一種理想,而執著這種理想,一直追求,就愈遠離佛道。追求某一種理想,其實就是如夢幻泡影,如水中月。追求心目中的某一種理想,就是跳到水中去撈月,根本就不可能!怎麼可能撈到月亮?你跳到這個生滅法裡面,去撈快樂,你怎麼可能得到幸福跟快樂?眾生因為沒有親近到佛法,親近到佛法,他也沒有正見,認為佛法是消極、是迷信,靠都不想靠近!

一切眾生在水中撈月,想要得到幸福是不可能的!而從小我們的教育,就是水中撈月的教育,沒有撈到真月、沒有見到真月。從小到大都懷抱著理想,我們因為有夢,所以有理想,有夢最好,希望相隨;不知道所有的希望都是夢。我們因為有夢而有理想,反過來不知道所有理想統統叫做夢!為什麼倒過來一下,就不知道呢?只會往前進,不知道往後退呢?

恐落空沒有撈摸處,不知道空本來就不空,因為般若智慧本身存在,唯一真法界耳。此靈覺性,無始已來,與虛空同壽,未曾生、未曾滅;未曾有、未曾無;未曾穢、未曾凈;你講清凈是不對的;未曾喧,從來不喧鬧,也未曾寂,也不必加一個寂,它本來就空。未曾少,就是沒有所謂年少;未曾老。無方所:沒有時間、空間,無內外,無數量、無形相、無色像、無音聲。所以,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不可尋覓、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識,如果用智慧去識,便是能所,把智慧變成一種能所的知識,或者是意識心。不可以言語取,不可以境物會,不可以用境界去體會,說:佛是什麼境界,我去理解一下,錯!他是解脫的真實境,只有證量的人進入不二。不可以功用到,你用一切的認真,統統達不到,因為它是無功用行。有一個居士問師父說:師父!開悟的境界到底是什麼?開悟的境界深不可測,不是你凡夫所能理解、推測、思惟。

諸佛菩薩與一切蠢動含靈,同此大涅槃性,平等、究竟不二,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離真皆為妄想。只要你一念離開這個絕對的真心,統統叫做妄想,用妄想求於真,也是妄。不可以心更求於心、不可以佛更求於佛、不可以法更求於法,故學道人直下無心默契而已。不能言說、不能形容。擬心即差,動念即乖。以心傳心此為正見,正見即是無見,沒有能所。

慎勿向外逐境,認境為心,是認賊為子。為有貪嗔痴,才立戒定慧。本無貪嗔痴,為什麼要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有菩提?故祖師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凈佛上,更不著一物。譬如虛空雖以無量珍寶莊嚴,終不能住。虛空絕對不會貪著這個無量珍寶莊嚴;一個修行人,絕對不會貪戀種種的名、美言、讚歎,或者是這一些莊嚴,統統沒有。

佛性同虛空,雖以無量功德、智慧莊嚴終不能住。,但迷本性轉不見耳。所謂心地法門,萬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無境即無。遇境隨緣顯現,不生滅本無增減,雖有增減,也是沒有增減;雖有語言,等同沒有語言;雖有文字,等同沒有文字;雖有言說,等同沒有言說。遇境即有,無境即無,意思就是:一切緣起本不可得,不可於凈性上轉作境解。

解脫不是用一種理解的東西,叫做不可以凈性上,轉作境解,我要揣測佛是什麼境界,錯了!你這樣子轉作用理解的方式,去了解證量的聖人是錯的,證量是必須你親自要進入佛的領域才有辦法。所以,在本性的清凈上,是不可以轉作境界去理解的。

所言定慧,鑒用歷歷、寂寂惺惺、見聞覺知,都是境上作解。你所謂的戒定慧,這個都是多餘的;或者是鑒用歷歷,還是多餘的;寂寂惺惺、見聞覺知,都是在境上作見解,認為有一種東西叫做定慧;有一種東西叫做清清凈凈;有一種東西叫做見聞覺知;有一種東西叫做寂寂惺惺,這個都是境上作見解,真正悟道的人,絕對不於相上、境界上作任何的解。

暫為中下根人說即得,那是一種方便,講戒定慧是一種方便。講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也是一種方便;講見聞覺知、有東西可以修,也是為中下根人不得已而說。若欲親證如來的境界,皆不可作如此見解,一盡只要境界上作見解,法有沒處,沒於有地。就是說,你只要講出一種東西,那一種東西有生,它就一定有沒,[沒]就是滅、滅盡的地方。

你講有一種東西可以修,就有一種東西會滅。這意思是說:佛性等同虛空,沒有任何的造作,一切造作也無妨。任何的東西,你只要提出來,它就有消失,你讓它生,它就一定會有滅。你說:我很有修行,就表示還有人比你更有修行;動一個念頭,用理解的方式去了解證量的,這個理解就化作一念生滅,有生,它就一定有滅,好好的體會。但於一切法不作有見、不作無見,即見法。所以,以佛傳佛,唯傳一心,以法傳法,不說余法。法就是不可說,佛就是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凈。

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般若就是慧,所謂真正的般若,是必須與無相、本心相應的。凡夫因為不了解菩提正道,所以,一直攀緣五欲六塵。學道之人只要計一念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著於生死,就落入魔道。一念起種種的見地,就落入外道。因為有種種的知見,見有生,就一定會有滅。所以,這裡要很清楚,說佛著佛見;說凡著凡見;說賢著賢見;說聖著聖見;說生著生見;說死著死見,沒有!清凈自性裡面,總沒有聖凡、來去、迷悟、生死,這些統統沒有!

見有生,就一定會有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緣覺是滅掉這些痛苦。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欣,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凡夫不了解,他就貪著於境界而生心,心生就會有厭離。若欲無境界,當忘其心,心忘境就空,境空即心滅。如果不忘心,只除掉境界是沒有用的,如果心境不換,只換一個境界修行,也沒有用的!為什麼?你境界是不可以除的。意思就是:外在的環境你沒有辦法去改變它,你一定要改變你的心境的,你硬要把環境改變才叫做修行,只益紛擾,增加困擾而已。

故萬法唯心,心亦不可得,我們要了解,求道人不可得、不可求,所以夫復何求?學般若之人,學真正佛智慧的人,不見有一法可得,這是絕意三乘。除掉小乘、中乘、大乘,唯一真實,不可證得。不要說我能證、我能得,這是增上慢人。所以,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法不相應就離佛而去,這些都是增上慢人。故佛言:我於菩提,實無所得,默契而已。

如果有人臨命終的時修,你只要好好的觀照,四大、五陰本空,真心無相,不去不來。生的時候,我們的本性不來;死的時候,本性亦不去。湛然圓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頓了,不為三世所拘束,便是出世間的修行人。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見善相,諸佛來迎,及種種現前,亦無心隨去,自然就是生入凈土。若見惡相,種種現前,亦無心怖畏,但自忘心,同於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節。也就是說,我們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要聖來不著、凡來不著、惡來不著,只是不著,法界相即得,此般若智慧的蓮花自然就生。

好!我們就是簡單講,有因緣再增加這些資料,這些資料,你看看是不是見性大法?是不是單刀直入?精要、不啰嗦,沒有枝末,快、又准又狠!剛剛一個多鐘頭的詮釋當中,如果你能理解跟體會,你這一輩子大受益,法以受益的就是你!

請合掌:願以此功德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生西方凈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推薦閱讀: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譯文(二十一)--學佛網
11.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楞嚴經通議卷六之五(憨山大師)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本(1)

TAG:師父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