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章】健康教會的模式

  引言:兩千年教會在地上不斷地增長,這可以說是聖靈的引導和歷代無數愛主聖徒努力的結果。就如小孩子的成長和大人的精心撫育一樣,但這小孩子的身體如果有缺陷時我們就說他的健康出了問題,這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健康成長。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教會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建立健康的教會。建立健康的教會不僅是數量的增長,應該說是多方面都健全的教會。使徒保羅告訴我們:「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凈,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歷來許多事奉主的人都在探索有個健康教會的模式,仿效建立一個健康教會。在本文中我們將從一個要有合神心意的領袖,健全的組織機構,靈命充沛的聖徒,開展有活力的聖工來體現健康教會的模式。

  一、合神心意的領袖

  (一)領袖須合神心意

  中文「領袖」一詞含義豐富,「領」指「領子」,「袖」指「袖口」。「領」象徵聯繫心與腦的重要接合點。查理韋斯利(CharlesWesley)提出「要將分隔已久的兩樣東西——知性的認識與生命的敬虔——重新接合起來」,這是作領袖的真義。「袖」象徵聯繫手與手臂的重要接合點,意謂要在行動和榜樣上以身作則,這也是領袖的真義。教會本是一個有神生命的組織,因此需要有好的管理,使教會的事工產生果效。既然需要一些人來完成各種事務,就當有合神心意的領袖。合神心意就是內在的屬靈生命,有聖靈充滿的。如:大衛是兄弟中最小的是牧童,幾乎完全達不到作王的條件。神卻說:「就是他……。」因他是合神心意的人。當他作王40年後,臨終時,囑咐所羅門王要行主道,遵守主的律例、典章等。屬靈領袖再一次呈現在我們面前。一個人之能成為領袖,乃在其表裡合一,其私生活與公開服侍之間的一致性。《牧杖權杖》的作者韋艾倫牧師說:「失去了財富,我們沒有失去什麼。失去了健康,我們損失了一些東西。失去了素質或品格,我們就一無所有。」

  (二)領袖的特質

  1、模範式的領袖――品德

  耶穌為門徒洗腳時說:「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他成了我們一個模範。彼得也勉勵那些牧養群眾的長老當「作群羊的榜樣。」初期教會在選擇領袖去管理教會的行政事宜時,使徒們說:「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徒6:1-7)值得留意的是,這些人之所以被揀選,非因才華出眾,資歷深厚或能力超群,乃是為人誠實,值得信賴,在教內外都有好名聲,即有美好的品格。聖經說:「作領袖的,必須無可指責。」(提前3:2)「必須」一詞表達了領袖品德的重要性。「無可指責」則指領袖生活「不讓仇敵抓住任何的把柄」;因此,德是教會領袖不可缺少的內涵。正如保羅所言:「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腓4:8-9)彼得也說:「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彼後1:5)民間也有俗語說:「有才有德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政府部門也對宗教界領袖有要求:「在政治上要靠得住,在神學上要有造詣,在品德上要能服眾。」在教會中會眾們都希望以領袖為榜樣,行事為人為表率。有許多領袖鼓勵別人過得勝生活,自己卻未嘗屬靈的得勝;自己講和好的道理,卻不能與其他教會領導人和好。模範式的領袖應該使人看出是屬神的人,讓跟從都會以他為模式。領袖要一心為主,兩袖清風,三思而行,私心全無。要五官端正:手不伸、腿不懶、嘴不讒、眼不花、心不偏。中國教會目前正在朝著四方面的人才方向培養:「一是理論隊伍,要培養一批理論水平高的神學家;二是神學院校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三是水平較高的教牧人員,他們的神學水平和堅持的信仰,直接影響到信徒;四是管理人才……教會能否健康成長,也取決於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者。」但是,把這些人的靈性和品行給忽略了,這是一種欠缺。教會發展也罷,聖靈工作也好,都是藉著人來完成的。所以,要辦好教會,人是第一,尤其是教會領袖的道德形象,而道德真正的形象,歸根結底地說是來自其真實的靈性。所以要加強教會的建設,不得不加強教會領袖的自身建設。

  2、服侍式的領袖――謙卑

  一個領袖者的偉大,不在頭銜或地位,而是在愛中的服侍上顯明。主耶穌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服侍人。」主耶穌成了一個服侍的榜樣。服侍式領袖常以基督是教會為元首,處處以謙卑的心與弟兄姐妹互相配搭事奉。教會領袖不是官老爺,乃是奴僕,奴僕的性質決定其服侍的本質。領袖就是要服侍他人,像我們的主一樣,盛一盆水,甘願做最卑下又低賤的工作(參約13:1-16)。彼得列出作領袖的條件是要「謙卑束腰」,其原文直譯是「領袖要穿上奴僕的圍裙,服侍他人。」(彼前5:5直譯)領袖要甘願服侍人,而不是要受人的服侍。《馬可福音》把「僕人觀念」闡釋得最為透徹。耶穌以受苦僕人的身份說:「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神的獨生子活出奴僕的樣式,他在十字架上成為世人的贖罪祭。受苦的僕人甘願為世人犧牲,成了最崇高的贖罪祭。當門徒問耶穌將來在天國里誰最大時,主回答「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可9:35)偉大源自謙卑,帶領來自甘作僕役。耶穌自己正是奴僕領袖的楷模——以奴僕服侍的心態去承擔領袖之職——其一言一行都流露出他期望門徒也要作奴僕式領袖。奴僕式領袖要比權柄型領袖更有果效。當你以一種甘心服侍的心志去作工作時,仍然不失去領袖的位份(參太20:25-28)。這帶給我們作領袖的人什麼樣的反思呢?領袖不是要召喚別人作你的僕役,乃是自甘無私地服事他人。一個領袖的成就,不在乎他有多少僕役,只在乎他服侍多少人。以平和之心對待「名」,以淡泊之心對待「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以精進之心對待「事」,正如拉里C.斯皮爾斯(LarryC.Spears)所說:「僕人式領導要先做僕人。要做僕人,就得先有一顆願意服侍人的心。要實實在在做人,乾乾淨淨做事。記住:不幹工作一點理由也沒有,不尊重同工一點基礎也沒有,不廉潔自律一點威望也沒有。

  3、發展式的領袖――前瞻

  保羅勉勵提摩太說:「你在許多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得人」他催促屬靈的領袖負責產生領袖,增長更多工人。領袖應該給屬下足夠的機會去操練及發展他們的才能,「如果一個領袖所訓練的人沒有"青出於藍』那就是失敗。無論如何一個領袖應該有真正的興趣去發展及訓練信徒領袖,使他們也能發展其他信徒。」「一個人能作三個人的不等成功,一個人會帶三個人起來事奉才是成功。」讓所有的信徒都能加入事奉的行列。領袖應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珍惜人才、留住人才,讓教會人才倍出。應有憂忘意識,教會若能做到居安思危,就能做到長生久視,死而不亡;若只知享樂,不見未來隱患,很快就衰亡,我們要防止,因為長期在教會侍奉,對每日所見熟視無睹的光景,我們為教會的憂患意識衰減越大,為神國圖謀大事的意識就會日漸淡化。理查德、帕斯卡說:「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就是最大危機。」教會的憂患莫過於同工憂患意識的喪失,假如我們失去了憂患意識,就會荒於對天國事業的追求,進而滿足現狀,不思進取,不敢開拓,教會就停滯不前。

  二、健全組織的團體

  (一)有福音事工小組

  葛瀾·達曼牧師說:「教會的使命是要成為一個作見證的群體」。因此,教會是要完成基督托咐的大使命,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傳福音,所以總是向外接觸失落的人。信徒也要常常預備自己,內有生命更新,外有香氣的流入,讓教會常聽到的名詞是作見證、傳福音、救恩、決志、受洗、探訪、講壇呼召。

  (二)有敬拜讚美小組

  為了使教會敬拜有屬靈氛圍,在敬拜中經歷神的同在與權能採取讚美、禱告、敬拜、音樂等方式讓聖靈的能力復興教會。

  (三)有團契小組

  教會是有生命的機體,「教會象細胞一樣,經過"分裂』而生長。」通過團契交誼,常常是會建立關係,關愛人,且花大部分時間照顧人。這種團契的名詞是愛、團契、歸屬感、關懷小組以及樂趣。

  (四)有培訓小組

  「裝備聖徒小組」這種小組以牧師為指導,信徒帶著筆記本來教會,寫筆記帶回家。培訓小組主要名詞是解經式講道、查經、希臘文與希伯來文、教義、知識、真理以及門徒訓練。

  (五)有關愛小組

  教會要關懷社會,活出「光」與「鹽」的見證,常常鼓勵信徒經常會參與一些社區活動、這樣小組的主要名詞是需要、服務、分享、關懷、立場、做點什麼。

  (六)有自理小組

  教會事工開展的規規矩矩有次序,應要有各項規章制度,完善的管理體制。設立一個科學的系統結構,有計劃地對教會各項事工加以平衡,不斷的使組織機構趨於健全。

  三、靈命充沛的信徒

  教會重要的不在於保持某種儀式,而是每位信徒都為主發熱心,並且願意在每天的生活中「要盡心、盡意、盡性、儘力愛主你的上帝。」

  教會的信徒只有充滿熱誠,過著一種獻身的生活,並以喜樂熱誠的態度活出他們的信仰,與耶穌基督建立真摯關係,才能使教會得健康。

  靈命充沛的信徒應注重禱告、讀經。史蒂芬.麥兄基亞博士說:「信徒必要在聖經話語得著屬靈生命長大,無論遇任何難事,有聖經基礎穩固,亦不易走錯路:培訓他們每日屬靈操練……研讀聖經、祈禱反省、求神旨操練嶄新的每一日,全人身心靈的成長。」因此,我們必須將禱告成為教會屬靈生活的中心。它在我們的崇拜和聚會中一定要有份量,我們要時常禱告和決志,劉富理牧師說過:「禱告,是神子民在準備使教會增長。多數不能增長的教會,就是不肯禱告個夠」一個健康的教會,必須注重禱告。

  今天,一個信徒要有熱誠得靈性表現,靈命必須要成長,而靈命成長需要獻身與努力,要達到目標是一個耗時費事的過程。如同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漸漸地取得應許之地,他也使用一個漸進的改變過程,來塑造我們成為有基督的形象。基督徒需要靠關係來成長,我們無法與人疏遠而成長,我們是在團挈在環境中成長。靈命趨向於成熟,需要靠各經驗神的屬靈經歷。任何教會帶領人達於成熟的策略都必須包括以下經歷:敬拜、團契、查考聖經、傳福音、以及事奉。

  舊經聖殿中祭壇上的火永不熄滅,那麼,我們心中的熱誠還在燃燒嗎?神的聖火也在每個信徒的生命中燃燒,讓我們與他同行,在他恩典中長進。每個基督徒的生命發出熱誠與能力,心裡火熱常常服侍主。

  四、充滿活力的聖工

  如何把教會的各項事工開展的好,應該:走出去,迎進來。沈承恩牧師講到「一個健康的健康教會應該是一個有導向的教會。」今天我們教會要到世界中去拯救靈魂,就必須走出去。而這走出去必須有計劃,有投入首先應當到一些聖工開展好的教會去學習,在開展事工上彼此合作。《首要任務》有一句話說:「我們負有改變我們城市的責任,也為此裝備自己。「所以我們要有一個異象,拯救靈魂,改變所住地方、城市、甚至自己國家和這個世界。另一句告訴我們「我們當團結起來,便可以干一些獨自幹不了的事,如此,造就生命的教會人數更增加了。這些增長並不局限於一些宗派或傳統,決定性是究竟這教會是否傳授基督的生命」教會與教會互相溝通學習,團結合作是何等的美好,所以走出去,與兄弟教會溝通感情彼此互補;甚至到社會中、自然界中去尋找靈感,體驗自己的信仰生活,尋找各種服侍的人,服侍教會機會。司布真看到社會有許多孤兒無助各樣的人,他就開辦了孤兒院、養老院;知道有需要書籍和講道材料等,就組織活動售書站、贈書等活動。更重要的是,看到工人的需要,就開辦牧師培訓班等。許多事工在司布真的手中辦的紅紅火火,教會就有極大的復興,倫敦首教大教堂是司布真事奉的教堂,那地方每次聚會都是人滿為患,後來就不斷的植堂,以至於神的名大地得著榮耀。

  另一方面請進來,教會是敞開大門,放開雙手,教會展開各樣活動,吸引社會上的人士走進教堂認識耶穌為救主,歡迎一些人才走進教會,經過教會各樣不斷的造就,也會促進教會的復興。同時,還不斷的邀請資深傳道、牧師和屬靈的團體、小組來傳授經驗和進行造就信徒,這是非常可取又積極有效的事奉。也因為教會進行的有計劃、有目標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事奉,必定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教會的事奉。一定會使教會不斷增長。

  結語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是主耶穌一生工作的目標。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也是眾神仆所追求的,綜上所述幾點,我們將會發現,若要建立一個健康的教會。就必須在《聖經》的正確教導下培養合神心意的領袖,建立健全的組織團體,造就一批靈命充沛的聖徒去開展充滿活力的聖工。在計劃建立健康教會的模式後,重在落實,重在實效,重在運作,重在思考。讓我們互相學習,不斷探索,共同做一個建立新世紀健康教會的屬靈蒙召者,榮耀主的名。

更多文章:http://www.kyhs.me/wap/


推薦閱讀:

蚊子有心臟嗎?
99%的腰痛人群都存在的問題——呼吸。
會對耳朵造成不良影響的習慣有哪些?
喝酒時,吹瓶對身體有害嗎?
春季,你的「小心肝」,好嗎?

TAG:健康 | 教會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