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修行的第一堂課——第五部、密續:本尊相應

在佛教中基本上有兩類的修行,也就是「經教」和「密續」的修行。 而我們之前所談的都是經教的修行。 密續的特殊目的是為了要提供一個更好的道路,如此具格的修行者能夠更快地去服務他人。在密續中,想像力的力量被約束用在修行本尊相應的禪定中。 在此修行中,你想像—— 第一、將自己平常所顯現的心,也就是充滿了麻煩情緒的心,轉換為一個有著慈悲動機、純凈智慧的心。 第二、把自己平常所顯現的身體,也就是由血、肉及骨骼所組成的身體,轉換為慈悲智慧之身。 第三、建立一種純凈的自我感,這完全依賴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純然顯現的身心,一切都是為了利他。 這種獨特的密續修行,需要你以佛身、佛的事業、佛的功德,以及佛的凈土來做為自己的觀想,這被稱為「將想像力做為心靈道路」。 讓我們思量一個關於這個修行的疑慮: 你認為自己擁有佛陀的功德,這是你目前所不具備的。這是否是一種正確的禪定? 是正確的,你的心正在了解實相,從這當中你現起為本尊。從這個觀點來看,你的心是正確的。就算你現在不具有,但你正在蓄意想像自己具有神聖身。這是一種想像的禪定,在內心深處你並未相信自己事實擁有純凈的心、身、自我;依著理想身心的清晰想像,正在培養做為本尊的感覺,慈悲地救助他人。 做為密續的一位特殊的修行者(佛陀特別為這一類修行者傳下密續修行),修行者必須有著敏銳的根器,同時也已經達到領悟空性的穩定智慧,或是對加速活化這種智慧已經預備好。只修行一般密續,其條件沒有那麼嚴厲;然而要從事任何一個階段的密續修行,都要有一個為了他人而覺醒的強大修行動機,同時覺得要很快速地做到這一點。 在密續修行的一開始,建立寧靜安住的基本方法就是對你自身做禪定,觀想它就是本尊。 當你在作本尊身禪定時,首先觀想空性,儘可能覺知到自性為空。當你已經適應這樣的狀態,你運用這個心做為本尊現起的基礎。心,領悟到空性,現起為本尊及其周圍。首先你對空性做禪定,從這當中本尊現起,然後你專註於本尊上。 就是如此,本尊相應包含了智慧和慈悲的動機;單一意識中包含了對空性的領悟,以有為了利他而慈悲現起的本尊形象。 在經教系統中,雖然也有智慧和慈悲動機相融無二,但是智慧的修行僅只是被動機修行的力量所影響;而動機的修行也只受到智慧修行力量的影響。它們並非包含在同一意識中,而密續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這兩者包含在同一意識中;在單一意識中包含了智慧和動機,也就是密續修行得以快速成功的原因。 當我還是少年的時候,對於密續只有盲目的信心。那時我開始真正閱讀宗喀巴對空性的解釋。然後在移居到達蘭薩拉之後,我在道路、空性及密續方面更加努力學習和修行。 因此,在這接近三十歲得到一些空性體驗之後,才開始了解本尊相應的意義。 有一次在達蘭薩拉的主寺中,我正在做密集金剛的本尊觀想,這是無上瑜伽密續中的本尊相應。我的心持續停留於法本的念誦,而當法本中出現「我自己」這幾個字時,我完全忘掉了平常這個身心和合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就是所觀想的密集金剛,一個嶄新純凈的身心和合。這就是密續瑜伽自我確認的核心,這個經驗讓我肯定,假以時日我可以達到經典上的殊勝而甚深的境界。

一、灌頂 在密續修行中特別重要的就是,要從之前偉大上師處得到加持! 在經教的修行中也有加持,但對密續而言它是非常要緊的。要進入這些加持的首要途徑,就是透過灌頂之門。 密續分為四部,就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及無上瑜伽密續。每一個都有自己個別的灌頂,讓心成熟以便修行,而且每一個也都有自己的禪定。 你在哪裡接受灌頂? 在一個壇城中包含了理想的環境和聖眾們,這些都是慈悲和智慧的化現。在四部密續中有著各類複雜的壇城,有些是圖畫的繪製,有些用彩色沙做成,還有一些包含了特類專註的壇城。 為了在瑜伽密續或無上瑜伽密續壇城中,接受灌頂或發下誓言,主持儀式的上師必須是全然具格的。四部瑜伽密續全部都特彆強調上師的功德,這符合佛陀對於道上不同階段的上師資格所給與的祥細描述。 同時要記得佛陀的告誡,就是依法不依人;你不應該被一個老師的名聲所沖昏。 最重要的是,老師必須非常了解教義和修行!

二、信約和誓言 在下兩部密續,也就是事部和行部密續中,並沒有很清楚地指示在灌頂時就必須要發下密續誓言;但是卻有非常多的信約需要遵守! 然而,在上兩個密續,也就是瑜伽密續和無上瑜伽密續中,在接受了灌頂的全部面向後,在信約之後還必須發下密續的誓言。瑜伽密續和無上瑜伽密續有十四個基本誓言要遵守,還有很多違誓需要防範,在各自的道路上各有不同,甚至基本誓言也有些微的不同。 密續修行的主要關注在於,要克服視自己和周遭現象為平凡(為了要克服這一切為平凡的概念),你觀想自己具有佛陀的身、佛的慈悲事業、功德和住所。因此,大部分信約都是與取代凡夫現象的理想現象有關,同時阻止你將自己、你的慈悲、環境想成平凡。 除了個人(個別)解脫的特定誓言限期是二十四小時之外,其他所有個人解脫的誓言都必須一生遵守(雖然一個人可以放棄自己的誓言還俗)。 相反地,菩薩與密續的誓言只要沒有犯下一個根本的違誓,是要一直遵守到最高覺醒為止。 一個人首先要遵守解脫的戒律,然後是菩薩的戒律,最終是密續的戒律!遵守菩薩和密續誓言的在家居士,也遵守個人解脫的在家誓言。 十一世紀在印度盛行的《時論金剛密續》,後來也成為西藏新譯教派的主要密續,此密續說倘若有三位密續的老師—— 第一位、是守在家居士的誓言! 第二位、是守出家沙彌的誓言! 第三位、則是守出家全戒的老師! 那麼守出家全戒的老師要較其他兩者為高。這表示甚至在密續的系統中,也十分看重出家的戒律。 密集金剛密續中說,外在應該遵守個人解脫的修行戒律,內在應該保持對密續修行的喜愛,如此經教與密續修行就能結合。

三、以性做為道路 透過個人解脫戒律中禁止邪淫,讓我們開始思考在密續道上性慾的角色,個人解脫之疲乏的戒律完全是奠基於不傷害的原則。 在世親所著的《俱舍論》中,祥細確認了特定的邪淫:對於男性而言,禁止與他人妻子或尚住在家中的女性同居;對於女性而言也一樣,禁止與他人的丈夫或尚住在家中的男性同居。 有些人荒謬地提議,由於世親經典是從男性的觀點來解釋十惡,因此一個女性在行惡的時候是沒有錯的,因此對女性是沒有限制的! 對於佛教徒來說,倘若修行者有著堅定的智慧和慈悲,則可以運用性交在修行道上,因為這可以引發意識的強大專註力,目的是為要要彰顯與延長心更深刻的層面(稍早有關死亡過程時曾描述),為的是要把力量用在強化空性的領悟上。否則僅僅只是性交,與心靈修行完全無關。 當一個人在動機和智慧上的修行已經達到很高的階段,那麼就算是兩性相交或一般所謂的性交,也不會減損這個人的純凈行為。在修行道上已達到很高程度的瑜伽行者,是完全有資格進行雙修,而具有這樣能力的出家人是可以維持住他的戒律。 有一位西藏瑜伽的高人,當他被別人批評說吃肉和喝啤酒時,他說是向壇城的本尊獻供。這樣的密續修行者將自己觀想為本尊,在一個完整的壇城中,領悟到究竟的本尊就是究竟樂,也就是樂和空性的無二。同時,他說自己的雙修是為了建立真實的知識,而這也確實是他的目的。這樣的修行者不但能夠將肉和美酒做為心靈用途,甚至能交人類的糞便和尿做為靈性的用途;瑜伽行者的禪定將這一切轉化為真正的甘露。對於你我們這樣的人,這一切是超過我們的想像,只要你還沒辦法轉化糞便與尿,就不應該做這其他的! 正是為了這個原因,佛陀在道上建立了一系列修行階段,初期階段是個人解脫的戒律訓練。如果你過著像比丘或比丘尼一般的生活,你的行為就有一個比較健全的基礎,不會有過度分心的危險。就算你不能完全遵守那些誓言,也不至於太危險。然後單純地修行、修行。一旦建立了內在的力量,你可以控制四種內在的元素,也就是地、水、火有風(如果加上內在空的元素,就是五大元素)。一旦可以完全控制這些內在的元素,你也就可以控制外在的五大元素,然後你可以運用任何的東西。 在道上,性交如何可以有幫助? 意識有許多不同的層次,較粗糙層面的潛力是有限的;而更深、更微細的意識層面則是有力量得多。我們需要接觸到這些較為微細的心意層面,要如此做,我們需要讓粗糙的意識暫時停止和減弱。要能達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在內在能量的流動上做巨大的改變。雖然在打噴涕和哈欠時,心意甚深層面會短暫出現,它們顯然是無法被延長。 而且,之前也需要具有展現更深層面的經驗,如此當它們在熟睡時出現就可以運用,這正是性可以有作用之處。在性當中,有能力的行為透過特殊專註的技巧,可以延長甚深、微細及有力的狀態,然後把它們運用在空性領悟上。但是,如果你是以一種凡夫的心態進行性交,則是沒有利益的。 佛陀不需要用雙修,在壇城中所描繪的本尊通常是雙身相,這並不是說諸佛依賴雙修得到快樂,諸佛自身具足快樂。在壇城中自然現起的本尊雙身相,是為了利益敏銳根器的眾生,他們可以利用伴侶和雙修的樂來修行密續的快速道路。 同樣的,密續的金剛持現出祥和面及憤怒面,但這並不表示金剛持有雙重人格,金剛持永遠是完全的慈悲。他各種不同的自然顯現是為了修行者。當在修行過程中運用慾望和仇恨這些煩惱情緒,金剛持顯現的樣子正是修行者所應禪定的。 要控制這些強大的情緒,使它們進入心靈修行道,修行者不能觀想他們具有釋迦牟尼佛的祥和身,需要的是本尊相應。 比方說以仇恨為例,必須想自己的身體為兇猛,金剛持自動地顯現出適當的忿怒相,來指示修行者應該如何禪定。 同樣地,在雙修瑜伽中,如果修行者有能力運用由注視、微笑、拉手或從雙修慾望中所生起來的樂,他們必須修行適當的本尊相應,他們不可能觀想自己是釋迦牟尼,一位出家人。不同金剛持其顯現的目的,並非為了嚇修行者,或者讓他們產生慾望,而是要教導他們如何照著那些形象做觀想,最終能夠克服煩惱的情緒。一尊佛能夠合宜地自然現起而無需費力,顯現的形身是為了隨順他人的需求,而並非為了此尊佛。 從佛自身的觀點而言,佛已經圓滿了自我的法身,在此法身中恆常安住。 要記住密續的戒律是奠基於個人解脫與慈悲的戒律之上,為的是能更快速服務他人,密續是一條更快速的成佛道路。

四、日常修行摘要 由於密續最主要的修行就是要轉化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環境,以及你的事業,所以觀想自己具有慈悲的動機、一個純凈的身和行為來利益他人,是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轉載]小成圖卦例
轉載]大運納音十二長生演算法簡述
轉載伊人
[轉載]論六親
轉載——奇門擇時與定位

TAG:修行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