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現代設計史 - 木夕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世界現代設計史
默認分類 2008-06-29 15:23 閱讀※德國青年風格運動德國的新藝術運動是以「青年風格」來稱謂的,藝術家、建築家以《青年》雜誌為中心,希望通過手工藝的傳統恢復來挽救頹敗的當代設計,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響。初始帶有明顯的自然主義色彩,但於1897年後逐漸擺脫以曲線裝飾為中心的法國等新藝術運動主流,開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從簡單的幾何造型和直線的運用上找尋新的形式發展方向。青年風格運動最重要的設計家是貝倫斯,他是德國現代設計的奠基人(德國現代設計之父),早期受新藝術運動影響,也有類似於分離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為中心進行設計試驗,其功能主義和採用簡單幾何形狀的傾向都表明他開始有意識地擺脫新藝術風格,朝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方向發展。對米斯?凡德羅和科布西耶等人影響巨大。代表作有德國電器集團的廠房建築(現代主義幕牆式建築的最早模式)。※奧地利分離派19世紀末奧地利的一批設計家公開提出與正宗的學院派分離,他們組織的團體自稱分離派。口號為「為時代的藝術,為藝術的自由」。他們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國青年風格近似,對當時德文國家流行的曲線風格產生了嚴重衝擊,成為一股新的設計運動力量。分離派運動的代表人物有華格納和霍夫曼等。華格納是現代建築的先驅之一。他提出了建築設計應為人的現代生活服務,以促進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為目的。霍夫曼設計上與華格納原則一致,風格也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宮是向現代設計發展的里程碑式建築。※新藝術和現代主義設計間的過渡德國青年風格與奧地利分離派都是從新藝術運動中發展的設計運動,這兩個運動和格拉斯哥四人,特別是馬金托什,以及弗蘭克?賴特的探索一樣,開始擺脫單純的裝飾性,而向功能第一的設計原則發展,因此他們被視為新藝術和現代主義設計間的一個過渡性階段的設計運動。※新藝術運動的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是新藝術運動最早的基礎之一。平面設計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了這場運動的基本風格。另外日本風格的影響也是個重要因素。新藝術運動在平面設計上的影響主要是從法國與英國開始的,然後影響美國。1、法國:1881年法國政府解除對商業海報的控制和禁止是平面設計的一個轉折點。法國新藝術平面設計的開創人是謝列特和格拉謝特。謝列特的作品都講究流動的線條和構圖,惹人喜愛的插圖和鮮明的色彩。他創造的一種優美的女性形象被稱為謝列特女。謝列特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平面設計家之一。代表作有海報《森林中的鹿》。格拉謝特則採用單純的線描方式,線條彎曲而富有裝飾特點,影響也很大。19世紀末新藝術平面設計發展迅速,最具影響的是穆卡。他的風格影響了整整一代法國平面設計師,作品充分發揮了新藝術運動風格的曲線、有機形態特點,具有非常高的裝飾性,被認為是新藝術平面設計的最高典範。代表作有JOB香煙。2、英國:英國的新藝術運動僅限於平面設計。《工作室》的出版是對早期風格的最早突破,成為新藝術運動插圖的一個重要的中心。英國的新藝術平面設計重要代表是比亞茲萊和里克茨。比亞茲萊的設計前衛、激進,受日本平面風格影響,採用黑白單線描繪方法,作品想像力強,色情趨向驚人,引起保守的藝術界很大的震動。代表作有《月光下的女人》、《莎樂美》等。里克茨則和比亞茲萊不同,他的作品比較講究典雅的裝飾味道,雖也採用簡單的線描,但動機更多來源於希臘瓶畫。能夠將莫里斯的凱姆斯科特公司風格與新藝術風格結合起來。※裝飾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是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以法國、美國和英國等為代表的一次風格特殊的設計運動。它發源於法國,主要集中於豪華和奢侈的產品與藝術品的設計上。由於這場運動和現代主義運動幾乎同時發生,所受影響很大,兩次運動既對立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裝飾藝術」之名來自1925年的巴黎裝飾主義展覽。「裝飾藝術」並不僅指一種單純的設計風格,而是包含廣泛(爵士圖案)。它是對矯飾的新藝術運動的反動,反對古典主義、自然(特別是有機形態)、手工業傾向,主張機械化的美。在形式上影響裝飾藝術運動風格的有:1、埃及等古代裝飾風的實踐性。埃及圖吞哈蒙墓出土器物的裝飾動機是繼日本風格後又一次重要的外來影響。2、原始藝術。主要是來自非洲和南美的原始部落的影響。3、簡單的幾何外型。與工業生產相關,時代特徵強烈的簡單幾何外型成為20世紀20年代研究的中心。4、舞台藝術。俄國芭蕾舞團舞台和服裝設計,法國服裝設計,美國爵士樂影響。5、汽車。汽車作為20世紀文明的象徵,在設計形式和思想上都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6、獨立的色彩體系。具有鮮明強烈的色彩特徵,特別重視原色和金屬色彩。裝飾藝術運動對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的自然裝飾、中世紀復古表示反對,而對於單調的工業化風格加以批評,它承認工業化,不同於前兩次運動,但在裝飾趨向上又有相似之處;又由於強調裝飾化,與現代主義存在區別。因此它是新藝術運動和現代主義間的一場銜接。裝飾藝術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傳統的設計運動,服務對象仍是社會上層。其普及的原因是自身的折衷風格為大批量生產提供了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設計界的探索,很難形成一種統一、流行的風格。※法國的裝飾藝術運動法國是裝飾藝術的發源地,巴黎是運動的中心。1925年的裝飾藝術展覽會是法國這場運動的集大成者。運動20世紀30年代達到頂峰,二戰前逐漸衰落。
※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傢具與室內設計法國裝飾藝術風格最集中體現在傢具設計,此時期傢具和室內設計產生了兩種不同的風格:1、比較注重東方的、怪異的形式,受俄國芭蕾舞團的舞台、服裝設計影響。2、受現代主義影響,注重新材料運用,另外科布西耶的探索也給此風格帶來明顯影響。這兩種風格創造了一種新的室內與傢具設計的美學價值。法國設計貴重的材料、豪華的紋樣、特殊的裝飾動機體現了為權貴服務的特性,它並沒有像德國設計師一樣完全摒棄裝飾,而是將簡練和裝飾融為一體,這是法國裝飾藝術傢具的最大特點。室內設計則創造出一種boudoir style的特殊風格來,強調豪華與誇張,往往採用多種裝飾動機以形成鮮明的對比效果,強調舒適感。較有影響的有布瓦列特、格雷、魯爾曼。魯爾曼喜用象牙鑲嵌,造型趨於簡單的幾何形,簡單明快,對比強烈。布瓦列特奠定了法國時裝設計國際地位的大師,他的室內設計採用了東方裝飾動機和流行的立體主義風格。格雷把裝飾主義運動與國際現代主義運動聯繫的重要人物。※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陶瓷設計主要以人物與強烈的幾何圖案為特點,在二三十年代達到高潮。陶瓷設計受到中東和遠東古典文明的陶器設計影響,特別是中國釉彩風格。重要的陶瓷設計家有德科和里諾伯,他們作品造型單純、典雅,受中國影響很大。裝飾性陶瓷的主產地是西維爾和里莫日的工廠。※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漆器設計裝飾藝術運動對東方的迷戀導致了對漆器的模仿和發展。比較突出的是杜南,他的漆器屏風和室內壁板採用華貴的色彩計劃,還以抽象的幾何形態作漆器裝飾,在漆器上用蛋殼鑲嵌裝飾是其學習東方漆器的成果。※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玻璃器皿設計法國的玻璃設計師在運動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重要的有拉里克、艾米爾?德科切蒙、道姆兄弟等,拉里克的設計動機來源於東方藝術、古典風格、以及現代藝術的某些因素。早期受新藝術風格影響,20年代左右形成自己的裝飾藝術風格。作品能夠批量生產,常用動物圖案進行裝飾,極具裝飾性。是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玻璃器皿設計的代表人物。德科切蒙走玻璃作品雕塑化的道路,作品沉重而不透明。道姆兄弟是採用腐蝕玻璃技法達到裝飾效果的代表人物。※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金屬品和人物裝飾品20年代法國的金屬製品大多受到埃及或者東方風格的影響,但中期後開始轉向簡單、明快的風格。代表有普弗卡特和杜南,普弗卡特採用簡單的幾何形體來設計作品,後受流線型風格的影響開始轉化。人物雕塑的金屬裝飾品是法國裝飾藝術風格中一個重要類別。多數是女性舞蹈形象,主要用於室內裝飾,注重不同材料肌理對比效果,格外豪華絢麗,正是裝飾藝術風格的特徵,代表有齊巴魯斯等。※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首飾與時裝配件首飾與時裝配件設計師是法國裝飾藝術運動的重要成就。卡蒂爾等廠家聞名於世。由於1905年前後法國出現了現代意義的服裝設計,布瓦列特成為最早的時裝設計師。這就導致了首飾設計的繁榮,許多設計師將裝飾藝術風格引入其中,在二三十年代達到高潮。代表有桑多斯,他仿效機械式的幾何圖案,加上昂貴的材料,很具特色。杜南和拉里克也涉足於首飾設計。
※英國的裝飾藝術運動裝飾運動時期,英國似乎完全退縮回復古主義中去了。英國在20世紀20年代還基本維持傳統,沉溺於對17世紀傳統風格的借鑒,幾乎不受新藝術和裝飾藝術運動的影響。直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工業化風格和裝飾藝術風格影響之下,英國設計才開始變革。新材料的使用、大眾化是英國裝飾藝術風格的顯著特徵,特別在包裝和平面設計上,此傾向在法國和美國都很少見。※英國裝飾藝術運動的建築與室內設計英國建築和室內設計上採用簡單強烈的色彩和金屬色作為裝飾的趨向,還與一些富於想像的裝飾動機結合。英國裝飾藝術風格最主要的成果表現在大型公共場所的室內設計。代表有愛奧尼德的克拉里奇旅店,伯納德的斯特蘭宮殿大旅館。英國奧迪安連鎖影線則受到美國好萊塢影響。波特蘭廣場上的英國廣播公司大廈是兼具裝飾藝術和現代主義的高層建築代表。即採用標準現代主義的玻璃幕牆結構,又具有明顯裝飾藝術特徵。胡佛工廠大樓則把裝飾藝術與流線型運動合為一體,又具有俄國芭蕾舞團、埃及等設計風格,是罕見的。※英國裝飾藝術運動的裝飾藝術品與實用品二三十年代英國的裝飾藝術品極為奢華,阿斯柏雷公司的銀器,沃林等公司的豪華傢具都帶有裝飾藝術特徵。首先流行的是傢具設計和餐具、茶具、首飾設計等,風格往往趨向簡單的幾何造型,此類型的陶瓷被稱為皇家茉莉式。30年代英國進入裝飾藝術的高潮,出現了克里夫、庫柏、里德等設計家。克里夫主要設計餐具和陶瓷裝飾品,他的陶瓷往往採用強烈的對比色,圖案比較抽象,有時用裝飾化的人物等裝飾動機。庫柏、里德都從事餐具,風格也體現了裝飾藝術的動機。陶瓷工廠維奇伍德30年代也生產過一批具有裝飾藝術風格的陶瓷(穆雷),造型簡單明快,釉色淡雅,幾何與人物圖案嚴謹,對當時影響很大。※現代主義設計現代主義設計是20世紀初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一場對傳統意識形態革命,成為20世紀設計的核心。主要是設計師為找尋代表新時代的形式,為改變設計觀念,開始在設計觀念、風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進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國(始於工業同盟,包豪斯為高潮)、俄國(構成主義)和荷蘭(風格派)進行試驗,在30年代中期取得驚人成就。設計上體現的現代主義內容分為:民主主義、精英主義、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現代主義是由小批精英知識分子發動的,對設計長期服務於權貴階層的一種反動,具有理想主義和烏托邦主義。雖不提倡為精英服務,但提倡精英領導。設計形式包括:1、功能主義特徵,強調功能為中心,不再以形式為出發點,講究效率、科學性。2、提倡非裝飾的簡單幾何造型,受立體主義影響。具體特徵表現:A、六面建築。B、以柱支撐整個建築的結構特徵,結果是幕牆結構的產生。C、標準化原則。D、反裝飾主義立場。E、中性色彩計劃。3、具體設計上重視空間,特別是整體設計的考慮。4、重視設計對象的費用和開支。二戰期間,歐洲大批設計家流亡美國,從而將歐洲的現代主義與美國豐裕的具體市場需求結合,在戰後造成空前的國際主義風格高潮,現代主義逐漸變為了形式化的外殼,走向了形式主義的道路。其局限性在六七十年代受到質疑,壟斷的、近乎單調的風格受到挑戰而產生了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現代主義設計產生的背景當時設計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如何解決眾多工業產品、傳達媒介等設計問題和針對往昔設計運動都強調為權貴服務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設計理論和原則。 ※現代主義設計的思想基礎對現代主義思想體系形成貢獻最大的人物有科布西耶、米斯?凡德洛、賴特、阿爾瓦?阿圖等人。他們奠定了現代主義設計思想的基礎,影響到全世界的發展。科布西耶是現代主義的重要奠基人。他希望通過現代主義來避免社會革命,利用設計來創造美好社會,是現代主義理想主義思想的典型。其提倡現代材料的運動,考慮功能和經濟效益,認為現代裝飾藝術沒有裝飾,應把重點直接移至純粹比例與簡單幾何形體的和諧上,對現代主義有重要影響,但思想也具有雙重性和矛盾性。如作品極其專制的特徵與他個人感覺第一性的強調矛盾等。他還是機械美學的奠基人,早期的建築作品帶有明顯的機械特徵。作品「新精神宮」是他得到國際公認的起點,第一次出現現代主義與裝飾藝術地對抗。薩瓦公寓是奠定他現代主義大師的重要建築。米斯?凡德洛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奠定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提出少則多的原則,改變了世界建築的面貌。曾任工業同盟主席,後任包豪斯校長。他終生追求所謂的單純建築,主張少則多甚至達到違反功能的地步,是國際主義產生的重要人物。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的德國館等一些作品奠定了他現代主義大師地位。戰後的重要作品有西格蘭姆大廈、柏林新國家畫廊。賴特是美國現代建築個人特點最大的設計師,他個人風格有過不少的變化,如自然主義、現代主義等。他的設計具有相當大的個人表現成分,與當時領導世界設計主流的現代主義、新建築、國際主義風格大相徑庭。採用大量幾何圖形,極具裝飾性。另外努力在作品和自然環境中找尋和諧的關係。雖然他一直否定與現代主義的關係,但其作品卻滲透出現代氣息,所以仍把他當作具有強烈風格的現代主義大師來看。其設計的都市建築有強烈的反都市化傾向,大部分外部密封,內部開放,代表有紐約水牛城的拉金公司等。1880年他有機建築觀念形成:1、簡練應是藝術性的檢驗標準。2、建築設計應多種多樣。3、建築應與環境協調。4、建築色彩應與環境一致。5、建築材料本質的表達。6、建築中精神統一和完整性。不同於其他現代主義大師的冷漠、理性主義的是他的建築往往帶有浪漫主義色彩。他對於現代主義的最大貢獻就是對於傳統的重新解釋,對於環境的重視,對於現代工業化材料的強調(特別是混凝土的採用),為以後的設計家提供了非傳統的典範。阿爾瓦?阿圖是芬蘭設計家,現代主義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有機功能主義的原則,把現代主義單調面貌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定了斯坎的納維亞現代主義的形式。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對包豪斯、國際主義風格的人情化改良,強調功能和民主化的同時探索更具有人文色彩、更重視人心理需求的設計方向。作品輕鬆、流暢,喜用木材,注意環境的協調,使單一的設計具有多層面的意義。他的設計理論包括信息理論(設計具有信號特徵)、表現理論(表現主義可以屈從基本的功能要求)和人文風格(建築應具有人情味)。對米斯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人情化的風格改變了德國現代主義的單調,建立既是現代的又是民族的新有機功能主義風格,對各國設計師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德國的現代主義設計運動1902左右開始有部分人從青年風格運動中分離出來,形成新的現代設計運動的中心,其中較重要的是貝倫斯。他為德國電器公司設計企業形象,奠定了功能主義設計風格的基礎,是從早期探索的畢德邁耶風格中的重大進步。而真正的開創者是穆特修斯,他堅決反對青年風格運動,反對任何藝術風格,追求沒有風格的所謂明確的實用性,宣傳功能主義。1907,穆特修斯、貝倫斯等成立了德國第一個設計組織—德國工業同盟,這個組織旨在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公開追求商業目的,奠定了德國產品重質量的傳統,可以說標誌著德國現代主義運動的發軔。宗旨由紐曼起草:1、提倡藝術、工業、手工業結合。2、主張通過教育把不同設計綜合。3、強調走非官方的路線。4、大力宣傳功能主義和承認現代工業。5、堅決反對任何裝飾。6、主張標準化、批量化生產。德國現代主義的興起與貝倫斯的設計實踐分不開,他的設計事務所培養了格羅佩斯、凡德洛、科布西耶等現代主義重要人物,為現代主義發展奠定了基礎。由格羅佩斯創建的包豪斯集中了20世紀初歐洲各國對於設計的新探索和試驗成果,並加以發展成為集歐洲現代主義運動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結構基礎和工業設計的基本面貌,在現代主義運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俄國構成主義運動構成主義是俄國十月革命後在一批先進知識分子中產生的一次前衛藝術運動。由於受到斯大林的扼殺而沒有達到德國現代主義的影響,俄國構成主義熱衷於科學技術,把結構當作建築設計的起點,以此作為建築表現的中心,這個立場成為現代主義建築的基本原則。構成主義強烈提出設計為政治服務。俄國設計家開始探索的最早的建築方案是塔特林的第三國際塔,它的象徵性與實用性很強。1919年馬列維奇、李西斯基組成了「宇諾維斯」,對荷蘭風格派產生了直接的影響。1925年成立的當代建築家聯盟仍是將構成主義觀點傳播到歐洲的重要前衛設計團體。代表有維斯寧,他設計的人民宮是構成主義最早的設計專題,還有國家電報大樓也極具特點。另外俄國的紀錄電影作為構成主義的一部分對西方也影響很大,塑造了不同於好萊塢的風格,代表作品《戰艦波將金》。真正變成建築現實的俄國構成主義建築還是梅爾尼科夫在巴黎世博會上的新精神宮。後期構成主義基本集中在城市規划上,突出人物有謝門諾夫等,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與科布西耶的理想主義規劃相似,提出了放射性設計規劃和線性規劃的城市規劃方式,作品有共產主義衛星紅城等。※荷蘭風格派運動荷蘭風格派是一些藝術家、設計家組成的鬆散團體,也是現代主義重要的組成部分。他並不具有完整的結構和宣言,同時也與包豪斯等藝術、設計院校完全兩樣。主要組織者是杜斯伯格,而維繫此集體的中心是《風格》雜誌。唯一能夠展示風格派風格的展覽是20世紀20年代中期在巴黎舉行的展覽。風格派努力把設計、藝術、建築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強調合作,強調聯合基礎上的個人發展,強調個人、集體的平衡。通過各部件的聯繫組成有理想主義意義的結構是風格派的關鍵。但它實踐中矛盾衝突不斷,造成了風格派的早期分裂。代表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胡扎等。杜斯伯格在1917至1921年期間的新風格特徵有:1、剝除傳統設計因素,變為基本幾何結構單體。2、將幾何單體組合成簡單的結構,而各單體之間仍具有相對獨立性和可視性。3、對非對稱性的研究與運用。4、反覆運用縱橫幾何結構和基本原色、中性色。風格派流傳甚廣的作品有里特維特的紅藍椅子、什羅德房子。蒙德里安的非對稱式繪畫。烏德的烏尼咖啡館立面。杜斯伯格和伊斯特倫的軸線確定式建築預想圖。※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國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這所由格羅佩斯創建的學院集中了20世紀初歐洲各國對於設計的新探索和試驗成果,並加以發展成為集歐洲現代主義運動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的結構基礎和工業設計的基本面貌。包豪斯經歷格羅佩斯、邁耶、米斯三個不同階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義的浪漫、共產主義的政治目標、實用主義和嚴謹的工作方法,精神內容極其豐富和複雜。它建立了以觀念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設計體系與美國以改形設計為中心的設計體系形成對立。而後來包豪斯大批人員移居美國,將包豪斯體系的部分內容和美國的商業體系相結合,形成戰後美國版本的國際主義風格,形式主義加大,商業味道濃重,理想主義內核消失,遭到理論界的批判。(成功:創造了新的設計語言。失敗:沒有把商品推向市場)※格羅佩斯20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家和設計教育的奠基人,參加組織了工業同盟。他的思想歷程很複雜,特別是在對機械的態度和政治立場上。他曾是貝倫斯設計事務所的一員,在建築上提倡採用新結構、新材料為功能服務,具有鮮明的民主色彩和社會主義特徵。其早期設計思想認為設計上的標準化原則會扼殺個人的創造性、造成單調的、無特點的作品。一戰對他的影響很大,對機器的迷戀消失,非政治化變為具有社會主義立場的新人。他將其通過設計改造世界的烏托邦思想通過創建包豪斯體現出來。他希望藝術與手工業不是對立的,能通過教育改革將二者和諧的結合,強調工藝、技術和藝術的和諧統一。他一生為包豪斯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其代表作有包豪斯校舍等。 ※伊頓瑞士畫家,他為在包豪斯的第一階段帶來許多積極的因素,成為第一個創造現代基礎課的人,也是最早引入現代色彩體系的教育家之一。要求學生嚴格掌握色彩肌理與平面、立體形式。但他往往將宗教和科學混為一體,對學生又有雙面的影響。他和馬科斯、費寧格是包豪斯最早的擔任基礎課的全職教員,他們的教學都是個人化的,不成體系的。※莫霍爾?納吉包豪斯教員,出色的設計家。納吉受構成主義強烈影響,特別是塔特林和里西斯基。他否定過分的個人表現,強調創造能為社會接受的的設計,將強烈社會性的設計觀念灌輸入教學中,對於包豪斯發展方向的改變起到了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其作品全部是絕對抽象的作品,體現了簡單的結構力量和理性特徵。※米斯?凡德洛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奠定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提出少則多的原則,改變了世界建築的面貌。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他終生追求所謂的單純建築,受貝倫斯影響很大,主張少則多甚至達到違反功能的地步,是國際主義產生的重要人物。政治上它是非政治化的代表。雖然晚期的包豪斯在環境上極度惡劣,但米斯仍努力維持正常的教學,直至納粹政府關閉包豪斯。※美國工業設計的興起美國的設計運動沾滿了實用主義的商業氣息。在戰後歐洲的設計觀念和美國的市場結合後,形成了國際主義設計運動。強烈的競爭是美國現代設計的發軔點,美國最為突出的貢獻就是發展了工業設計並使其職業化。美國工業設計的奠基人有提格、羅維和德萊佛斯等。雷蒙?羅維,法國人,美國早期重要的設計大師,工業設計的奠基人之一。他設計的轉折點是1929年為客戶重新設計複印機。是個使工業設計成為受尊重職業的主要人物。為西爾斯百貨公司設計的冷點電冰箱奠定了現代電冰箱的基本造型。30年代引入了流線型風格,從而發動了重要的設計運動流線型運動。他的設計具有強烈的人情味,他是一個直覺敏銳的設計大師,而沒有多少理論的探索。他成為美國工業設計發展的標誌性人物。代表作有可口可樂玻璃瓶、灰狗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等。德萊佛斯是影響現代電話形式的最重要設計家。為貝爾公司設計的電話提出了話筒與聽筒的合一,而在40年代初開始轉為塑料,奠定了現代電話機的造型基礎。德萊佛斯的強烈信念是設計必須符合人體的基本要求,為設計奠定了人體工程學這門學科。※企業中設計部門的形成美國的工業設計活動一部分以獨立的工業設計事務所開展,而另一個重要發展就是大企業中設計部門的建立,日後成為一種特定的設計職業模式。美國人把外型設計看作銷售的必要手段,稱為式樣化。最早成立設計部的是通用汽車公司。※有計劃的廢止制度是由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斯隆和設計師厄爾提出的汽車設計新模式。他們主張在設計新的汽車式樣的時候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後幾年之間不斷地更換部分設計,基本造成一種制度,形成有計劃的式樣老化過程,稱為有計劃的廢止制度,這是一種通過不斷改變設計式樣造成消費者心理老化的過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費者為了追逐新的式樣潮流,而放棄舊式樣、改換新式樣的積極市場促銷方式。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國市場競爭的產物。※流線型運動美國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也促使了流線型這一新設計風格的形成。這種風格與當時的時代氣氛、技術發展水平是很適應的。流線型主要出現在產品設計上,特別是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逐漸成為一種風格,是30年代很典型的一種風格,與包豪斯的現代主義大相徑庭。三四十年代流線型風格已蔚然成風,遍及美國工業產品的各個方面,造成了消費者追逐潮流的購買熱,是設計促進銷售的一個成功例子。使流線型風格普及化的人物是貝爾?蓋茨等人。美國的這場運動和歐洲現代主義運動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基本集中在流行風格上的形式主義運動,促進的基礎是商業利益,而不是其他的藝術形態的因素,但流線型的樣式仍然影響到了歐洲設計。歐洲的流線型運動比較重視長久的、耐看的造型設計(塔特拉轎車)。二戰後美國的流線型運動開始式微,而歐洲卻興盛了相當一段時間,歐洲極具特色的小型汽車又影響了美國的汽車設計。流線型運動從30年代開始持續了20多年,其最重要的發展是汽車設計中的有計劃的廢止制度,以及它對於全世界設計行業、工業等造成的影響。※ 工業設計的職業化工業設計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和作為一個職業的形成始於二戰後。自從1945年以來工業設計首先在發達國家中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職業,特別是60年代以後,工業設計在美國、西歐已經成為企業運作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50年代開始,在美國和西歐的一些大企業中工業設計經歷了職業化的過程。※ 工業設計的基本作用1〉 工業設計可以作為企業在決定生產的產品類型、可以開拓的新產品、可以開拓的新產品線時的重要步驟和方法,因此,工業設計是企業在擬定市場政策時的重要協助手段;2〉 工業設計可以通過使工業產品對顧客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來刺激市場容量,開發潛在市場。也就是說,工業設計可以創造新的市場。※ 設計師與舊式手工匠人的區別匠人無需與其他部門進行聯繫與溝通,也無需合作,工作性質比較單純和個體化,他們既是設計者也是生產者和銷售者;而工業設計師則牽涉到許多部門的通力合作,而工業設計還是市場組合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區別工程師解決產品的具體部件與部件之間的關係問題,而工業設計師解決的是產品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工業設計師是企業的市場銷售組合四個因素,即產品組合、價格組合、促銷組合、銷售渠道組合中產品組合的主要組成部分。設計師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包括技術的、心理的、人體工程學的、市場的各個方面,通過產品里為消費者提供盡量完美的服務。※ 工業設計制度化改革的進程※ 荷蘭荷蘭飛利浦公司※ 義大利奧利維蒂公司※ 法國設計狀況※ 工業技術發展對工業設計的影響※豐裕社會時期的背景二戰後世界各國的經濟都遭到極大破壞,直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後,西方各國才開始渡過了最為艱難的戰後重建時期,逐步進入了美國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斯所描述的豐裕社會。美國設計最輝煌的時期是在兩次大戰期間,他對世界各國的影響是:1、出現了獨立的設計事務所。2、美國大眾文化對於設計風格的影響。二戰後出生的「戰後嬰兒」從家庭消費力、對傳統價值的淡漠感、對新事物的喜愛等方面都不同於父輩們,為了適應這代人的消費需求和文化需求,就需要新的設計和文化形式的出現。另外豐裕社會於50年代末期開始成熟,婦女的經濟獨立成為一不可忽視的潛在消費力量。這些新因素的出現決定了單一壟斷風格將不復存在,針對不同目標市場的不同風格,設計開始出現在風格上的折衷主義方式,也越來越重視短期消費需求。60年代消費主義發展到一個新高度,成為西方消費的主要方式與行為。※波普運動波普設計運動是個形式主義的設計風潮,它產生的背景與戰後日益形成的西方豐裕社會、青少年消費市場、反叛立場,特別是對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反感有密切關係。最集中反映波普設計風格的是英國。英國的波普運動是為了其改變設計落後的地位,而又避開現代主義階段的一條捷徑,它的思想根源還是從美國大眾文化中來的。設計家為了適應這種心理需求而設計與當時主流的國際主義風格、理性主義、減少主義設計特徵背道而馳的新產品。主要在產品、服裝、平面三個方面開始突破,以服裝最突出。20世紀60年代中期,傢具設計也出現了波普風格,代表有穆多什和特倫斯?科蘭的「哈比塔特」。波普運動追求新穎、古怪、新奇的宗旨缺乏社會文化的堅實依據,60年代中期以來波普運動尋求新奇的設計動機已力不從心,開始在歷史風格中找尋借鑒(主要是維多利亞風格和工藝美術風格)。一個以反傳統為核心的運動成了歷史的大雜燴。這場運動只在形式主義中進行探索,並沒有更加深層的意識形態依據。所以本身形式的不斷改變使它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設計運動。 ※設計倫理觀念由美國設計理論家巴巴納克提出。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眼前的功能、形式目的服務的,設計更主要的意義在於設計本身具有形成社會體系的因素。因此設計的考慮也必須包括對於社會短期和長期因素的內容。從當代設計倫理觀看,還要考慮第三世界人民、以及生態平衡、自然資源等目的。這種理論推動了設計觀念的發展。※國際主義現代主義經過在美國的發展成為戰後的國際主義風格。這種風格特別是在六七十年代以來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影響了世界各國的設計。國際主義首先在建築設計上得到確立。米斯的西格萊姆大廈,龐蒂的佩萊利大廈成為國際主義建築的典範。現代主義被稱為國際風格的開端是約翰遜認為威森霍夫現代住宅建築展的風格會成為國際流行的建築風格,而稱這種理性、冷漠的風格為國際風格。國際主義設計具有形式簡單、反裝飾性、系統化等特點,設計方式上受少則多原則影響較深,50年代下半期發展為形式上的減少主義特徵。瑞士國際主義平面設計(馬克斯?比爾)、烏爾姆-布勞恩體系的產品設計(蘭姆斯)都是其影響下的產物。根源上看美國的國際主義與戰前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是同源的,是包豪斯領導人來到美國後結合美國事迹發展出的新的現代主義。但意識形態上看二者卻有很大差異。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色彩,是典型的知識分子理想主義運動,是將設計為上層權貴服務扭轉為為大眾服務的一種手段,這種探索是進步的。設計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是第一位的。這種以形式為結果而不是為中心的立場,是現代主義運動的初衷。到美國以後少則多的米斯主義受到歡迎,鋼筋混凝土預製件結構和玻璃幕牆結構得到協調的混合,成為國際主義的標準面貌。形式已具有象徵性力量,成為第一性的,而社會性、大眾性則逐步被拋棄。原本的民主色彩變為一種單純的商業風格,變成了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義追求。目的性消失,形式追求成為中心是國際主義的核心。米斯是這個風格集大成者。80年代以後國際主義開始衰退,簡單理性、缺乏人情味、風格單一、漠視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滿是國際主義式微的主要原因。※人體工程學的發展人體工程學,又稱人機工程學、人機工學,是本世紀除發展起來的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與人造產品之間的協調關係,為設計提供依據。為設計提出人---機關係依據的有兩門學科:人機工學和心理學,特別是消費心理學。人體工程學在60 、70 年代有相當顯著的發展,對於設計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人體工程學的中心是解決人機之間關係的問題,其中包括:1〉人造的產品、設備、設施、環境的設計與創造;2〉對於人類工作和活動過程的設計;3〉對於服務的設計;4〉對人類使用的產品和服務的合適程度的評估。人體工程學的目的是以下兩個方面:1〉提高人類工作和活動的效應和效率;2〉保證和提高人類追求的某些價值,比如衛生、安全、滿足等等。20世紀人體工程學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服務對象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手工產品,而更多的與大工業化的產品密切關聯,現代工業的複雜性,是以前完全靠設計師的感覺、靠經驗積累的人體工程方式完全落伍,無法適應新的設計需求,因此,是工業化迫使這個學科形成。工業化時代的人體工程學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的發展:1〉機械時代(1750---1890)這個時期的設計主要是簡單的為尋找符合使用者的尺度的設計細節,即在設計上注意與人體配合的長短、寬窄、大小尺寸,但是,對於真正的適應性、特別是效率性、安全性,則還沒有適當的考慮。因此,這個階段可以說還沒有真正的發展出人體工程學。2〉技術革命時期(1870---1945)自從1870年前後開始,由於工業技術發展,進入了技術革命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特徵是能源的廣泛採用稱為能源革命時期。新能源的使用使第一階段單純考慮人體尺寸的方式顯現出不足,人機關係在設計上顯得日益重要。兩次世界大戰是人體工程學發展的重要因素。戰爭中新武器的研製使設計中功能、效率和使用方面等問題開始被關注。適應人的設計是人體工程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重大發展,重點已經不僅僅是尺度適合,而是如何全面符合人的需求。一戰後人體工程學有了新的進步,工程技術人員開始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如何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發展出適合人的需求的設計上來,開始關注人在工作中的適應性。二戰後人體工程學研究變得更加複雜。新的設計開始從以前的為適應人的設計轉移到為工作的人的設計上。這是人體工程學的一個新的重大進步。3〉為人的思維的設計階段(1945---)自從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各國逐漸進入高速度的經濟發展階段從技術角度來說,第一和第二階段都是為了擴展人的肌肉力量設計的,而戰後的人體工程學將研究方向轉到擴大人的思維力量方面,使設計能夠支持、解放、擴展人的腦力勞動。戰後人體工程學的一個重點發展是從比較集中為軍事裝備設計服務轉入為民用設備、為生產服務,它開始進入製造業、通訊業和運輸業,為提高這些範疇的效率、安全、準確水平而得到發展。隨著自動化的發展,控制系統的複雜化,如何設計出更加具有效率、更加準確的儀錶盤,包括顯示設備和按鈕設備,越來越為設計界關注。這是人體工程學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戰後初期階段稱為按鈕時期,目的在於使控制系統更加準確、無誤、反應快捷。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在70年代達到高潮,70年代是人體工程學泛濫誇大的階段,也是人體工程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得到理論實踐上的完善化的階段。
※西方當代設計發展趨勢現代設計在90年代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工業設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消減內部研究機構,而廣泛採用社會專業合作,同時開始要求設計公司必須考慮產品的各方面因素。90年代以來此變化更加明顯,市場研究、設計效果追蹤、人體工學等都成為設計公司的新課題。另外對全球活動能力的要求也成為設計公司一個改變的刺激因素。※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現代設計※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義大利的現代設計※英國和法國的現代設計※德國現代設計的發展※荷蘭的現代設計發展情況※西班牙現代設計※瑞士的現代設計※美國的現代設計※國際主義設計運動的衰退※後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採用同一的、單調的設計對待不同的設計問題,以簡單的中性方式來應付複雜的設計要求,忽視了人的要求、審美價值以及傳統的影響;另外人們開始重視設計責任,要求保護有限的資源,因此國際主義造成了廣泛的不滿,促成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的以改變國際主義設計的單調形式為中心的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日本山崎賓設計的「普魯蒂—艾戈」被炸毀,可以說是現代主義結束後現代主義興起的重要標誌之一。它也是從建築上發展起來的,雖然後現代主義設計的風格繁雜,但從文化現象比較仍然宗旨一致。強調以歷史風格為借鑒,採用折衷手法達到表面強烈的裝飾效果,具有娛樂性和裝飾細節的含糊性。1980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格里夫斯和斯特林展出了後現代藝術的典型建築,其風格被稱為後現代古典主義,這是後現代主義出現的最早風格。從意識形態看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是對於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一種裝飾性發展,其中心是反對米斯的「少則多」減少主義風格,主張以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提倡滿足心裡要求,而不僅僅是單調的功能主義中心。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大量採用各種歷史的裝飾,開創了新裝飾主義的新階段。雖然後現代主義在70年代來勢洶洶,但他的內容卻是很脆弱的,這種脆弱性首先體現在它的思想基礎上。後現代主義設計充滿了對於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挑戰,但這種挑戰都處在設計的風格和形式上,而沒有能夠涉及到現代主義的思想核心。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最大弱點在於它把現代主義當作一個藝術運動來看待,而沒有考慮現代主義所具有的民主性、大眾性、工業化。因此後現代主義是對於現代主義的形式內容的批判,而不是對其思想的挑戰。它缺乏明確的藝術形態宗旨而成為一種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設計風格,其薄弱的思想性和形式主義的性格特徵是它根本不可能取代現代主義設計。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有溫圖利、穆爾、斯坦恩、格里夫斯等。後現代主義設計雖然發展迅速,但隨著形式的反覆運用,很快就產生了社會和設計家本身對於這些符號性形式的厭倦,導致了後現代主義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式微。※後現代主義的建筑後現代主義是從建築設計開始的,70年代建築上出現了對現代主義的挑戰,最早在建築上提出比較明確的後現代主義主張的首推溫圖利。在他思想影響下產生了紐約五人。這批人到70年代後逐漸分化,追隨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等不同的風格。對於後現代建築的分類,不同的理論家有不同的見解。斯坦恩的理論分為:1、冷嘲熱諷的古典主義。常採用大量古典的、歷史的裝飾符號、細節來達到豐富的效果,充滿了冷嘲熱諷意味。代表作穆爾的義大利廣場。2、潛伏的古典主義。採用傳統風格為動機,往往半現代主義半傳統,無冷嘲熱諷的動機,具有強烈的歷史復古特色。代表作塔夫特事務所的河灣鄉村俱樂部3、原教旨古典主義。強調必須將建築與傳統城市規劃結合一體,以古典比例達到現代與傳統的和諧。代表作羅西的卡洛?費利斯劇院。4、規範的古典主義。主張在建築設計的各個方面進行復古。代表作有泰利在英國設計的住宅。5、現代傳統主義。與冷嘲熱諷古典主義無明顯區別,只是裝飾細節更奢華、艷俗。而詹克斯的理論則分為:1、基本的古典主義。2、復興的古典主義。3、都市的古典主義。4、折衷的古典主義。但這種分法並不準確。※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人物溫圖利:美國建築設計家。他是在建築設計上奠定後現代主義基礎的第一人。1969年提出少則煩的原則,從形式基礎上對現代主義挑戰,作品「溫圖利」住宅提出了自己的後現代主義形式宣言。他並反對現代主義的核心內容,設計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義單調的形式特徵,但總的來看仍然是簡單明確的、功能性的、實用主義的。溫圖利追求一種典雅的、富於裝飾的折衷主義的建築形式。他設計的英國國家藝術博物館聖斯布里廳是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穆爾:美國傑出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大師。他對於建築設計一向持有非常浪漫的藝術態度,不少建築都具有鮮明舞台表演設計的特點。他對於自然環境、社區環境與建築的吻合、協調特點非常重視。代表作義大利廣場、雙樹旅館。格里夫斯:美國建築家,奠定後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重要人物。他的設計講究裝飾的豐富,色彩的豐富,注重歷史風格的折衷表現。許多設計綜合了畫家和建築師雙重技術,完整地融合一體。他最重要的設計作品是波特蘭市的公共服務中心,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後現代主義建築。約翰遜:美國最重要的設計理論家、當代建築設計師之一,先後經歷了兩次重要的現代設計運動。他是最早把歐洲的現代主義介紹到美國的人物之一。他和密斯合作設計西格萊姆大廈是其成為世界大師的重要轉折點。在溫圖利提出少則煩主張後,它設計了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大廈,成為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作之一。他代表了後現代主義設計中比較講究保持古典主義精華完整性的一派。磯崎新: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極具個人特點。他能夠在現代主義與古典主義間找到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達到既有現代主義的理性,又具古典主義的裝飾色彩和莊嚴。代表作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等。斯特林:英國傑出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家。他的探索方向是標準的後現代主義式的,採用現代主義與古典風格的結合,並且加以嘲諷式的處理,嚴肅中充滿了戲虐和調侃的味道,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國斯圖加特的新國家藝術博物館。羅伯遜: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他主張改革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風格的冷漠,非人情化的傾向,希望能利用歷史傳統達到建築的文化氣息。他不希望對古典風格和歷史風格進行嘲弄和戲虐,努力把現代主義的結構和古典主義的動機進行完美的結合,代表作有阿姆維斯特總部大樓等。阿道?羅西:義大利重要的後現代主義設計師,他把環境整體性、協調性看得至高無上,從而形成他的設計方法和理論。最集中體現他原則的例子是莫迪納市的公墓建築。其他還有法列爾、詹克斯、塔夫特事務所、博塔、羅什等都是後現代主義的重要代表。※後現代主義的產品設計後現代主義在產品設計上的影響沒有建築設計上的廣泛。從形式上可以分為:高科技風格、改良高科技風格、義大利的阿基米亞和孟菲斯集團、後現代主義風格、減少主義風格、建築風格、微建築風格、微電子風格等。高科技風格是從克朗和斯萊辛的著作《高科技》中產生的,特指1、技術性的風格,強調工業技術的特徵。2、高品味的。不是強調民主化的現代主義的衍生。高科技風格把現代主義設計中的技術成分提煉出來,加以誇張處理,形成一種符號的效果。把工業技術風格變為一種高商業流行風格。給於工業結構、機構部件以美學價值是高科技風格的核心內容。它也是首先從建築開始的。代表作有羅傑斯的蓬皮杜文化中心等。過渡高科技是一種對工業化風格、高科技風格的冷嘲熱諷、嘲弄的表現,具有更高的個人表現特點,也比較難以批量化生產。此風格充滿了荒誕不羈的細節處理,表現了設計師對於高技術、工業化的厭惡和困惑,是龐克文化、霓虹燈文化的一種體現。它明顯的諷刺特徵造成了它不可能得到廣泛的歡迎。代表作有阿拉德的「混凝土」音響組合等。義大利的阿基米亞和孟菲斯集團是兩個關係密切的設計組織。代表了現代主義開始式微以來義大利設計的新發展趨向。這兩組織的設計原則基本相似,都是以高度娛樂、戲虐、艷俗的方法來達到與正統設計完全不同的效果,表示豐裕時代的艷俗和平庸。這種設計色彩鮮艷。普遍採用非常俗氣的材料——裝飾板作為表面粘貼裝飾基礎,形成明顯的波普風格。設計中玩世不恭的氣息得到80年代青年的喜愛。後現代主義風格是從建築設計上衍生出來的。它通過產品表現了與建築上的後現代主義相似的傾向,包括了歷史主義和裝飾主義立場,對歷史動機的折衷主義立場,娛樂性三方面特徵。代表作克利夫斯設計的椅子MG—1等。減少主義風格是80年代開始興盛的一個設計風格,特徵是一種美學上追求極端簡單的設計風格,一種加爾文式的簡單到無以復加的設計方式。它受到米斯設計思想影響,產品具有簡單的結構,比較生硬的表面處理特點。減少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首推斯塔克,重要的減少主義集團是宙斯設計集團。建築風格是後現代主義在產品設計上的一個分支。此風格主要集中在由建築師設計的傢具上,大量採用後現代主義建築的風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築的形式,產生出像建築的傢具來。代表作有羅西設計的柜子AR—1等。微建築風格指的是把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沿引到產品設計上,特別是小產品設計上。它是裝飾主義的一個比較極端化的發展,大量採用艷麗的色彩和幾何圖案為裝飾動機,加上華貴的材料,使這種風格的產品與20年代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有相似之處,是形式主義一個高度的發展。代表作有羅西等人設計的咖啡具等。微電子風格不是一個統一的設計風格。它是技術發展到電子時代,電子產品湧現而導致的新的設計範疇,重點在於如何把設計功能、人體工學、材料學等技術統一,在新產品上集中體現出來,達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由於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產品尺寸越來越小,設計上則越來越簡單明快,往往採用新理性主義和功能主義的方式。代表作西門子等公司設計的電子設備。 ※解構主義解構主義的形式實質是對於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作為一種設計風格的形成於80年代。在建築上最先開始,從字意來看,解構主義的所反對的是正統原則和正統標準,即現代主義、國際主義原則與標準。因此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個人性特點。後現代主義興盛了不長時間就衰頹了,重視個體、部件本體,反對總體統一的解構主義哲學卻被少數設計師認同,認為是具有強烈個性的新哲學理論而採用。它不是設計上的無政府主義方式,所有解構主義作品都貌似零亂,而實質有內在的結構因素和總體性考慮的高度理性化特點。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弗蘭克?蓋里、艾什曼等。蓋里的設計採用了解構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現代主義、結構主義建築整體破碎處理,然後重新組合,形成破碎的空間和形態。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特徵,採用解構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重視結構的基本部件,認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現的特徵,完整性不在於建築本身總體風格的統一,而在於部件的充分表達。雖然其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總體形式,但這種破碎本身卻是種新的形式,解析了以後的結構。蓋里的設計代表了解構主義的精神精華。艾什曼常運用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各式結構,但大部分部件卻是解構的,總體的風格是非一般幾何式的,複雜的。代表作有威克斯奈視覺藝術中心等。解構主義因為存在許多結構的、工程上的問題,很難立即影響到工業設計,對於平面設計,則導致了達達主義風格的復興。達達主義在版面是以簡單字體和插圖布局的零散,乃至凌亂的方式,表達當時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作為對於國際主義、現代主義平面風格的一種反動,這種新的解構風格於90年代開始在青年設計家中開始流行,促成這種風格流行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技術上的,即電腦設計的普及和發展。解構主義並沒有能夠真正成為引導性的風格,它一直是一種知識分子的前衛探索,具有強烈的試驗氣息。※新現代主義在溫圖利向提出現代主義挑戰以來,除了後現代主義還有一條道路就是對現代主義的重新研究和發展。被稱為「新現代主義」或「新現代」設計。新現代主義堅持現代主義的傳統,根據新的需要給現代主義加入了新的簡單形式的象徵意義,但總體來說它是現代主義繼續發展的後代。這種依然以理性主義、功能主義、減少主義方式進行設計的風格人數不多但影響巨大。70年代從事現代主義設計的以「紐約五人」為中心,他們的作品遵循了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理性主義基本原則,但卻賦予象徵主義的內容。新現代主義是在混亂的後現代主義之後的一個回歸過程,重新恢復現代主義設計和國際主義設計的一些理性的、次序的、功能性的特徵,具有它特有的清新味道。新現代主義在平面設計上的影響特點之一就是新包豪斯風格:工整,功能性強,講究傳達功能,冷漠。新現代主義的代表作有邁耶的裝飾藝術博物館等。
包豪斯(Bauhaus)
包豪斯設計學校於1919年4月1日開學,由當時35歲的懷特?格羅佩斯擔任校長。這位剛剛從戰場上回來的建築師早期其實是想建立一種類似與工藝美術運動的行會組織,創造一個具有團隊精神和平等思想具有理想化色彩的環境。但工業化的進程改變了格羅佩斯的辦學觀念,學校開始走向理性主義,使用較科學方式的藝術與設計教育,強調為大工業生產設計,並最終成為現代設計教育方式積極的探索者。
在史無前例的情況下,格羅佩斯親自設計了聯繫緊密、功能性很強的包豪斯校舍,制定了教學方針,他根據把藝術家和工藝家聯合起來,創造出一棟將建築、雕塑和繪畫結合成為三位一體的新的未來殿堂的理想,聘請了當時著名的藝術家如康丁斯基、克利、蒙克等,同時也聘請了著名的工藝家指導學生在工場實際操作。他所開設的繪畫基礎課、訓練學生對平面、立體、色彩和肌理的課程現在仍然是世界各地設計類學校的必修課。包豪斯學校還注意把教學、實踐、展示、銷售結合起來,樹立起整體形象,使這一最多人數不過100多人的學校為世界所矚目。他們的設計活動所產生的產品今天看起來仍然很經典。
由於傳播民主思想,包豪斯受到了納粹的迫害,於1933年4月被迫關閉,僅存了14年。但包豪斯的老師和學生把包豪斯的思想傳遍了整個世界。
思考題:
1. 德意志工業聯盟的意義
2. 包豪斯設計學校對現代設計教育的貢獻
三:現代設計運動
在歐洲一些國家開展的現代設計運動與工藝美術及新藝術運動不同,設計師們明確希望為普通的平民提供設計服務,具有理想主義色彩。這些設計思想和實踐活動為現代設計提供了精神和物質基礎。
1:荷蘭風格派(De Stijl)
1918年,幾個具有前衛思想的設計家和藝術家聚在一起,以《風格》(De Stijl)為宣傳陣地,開始探索藝術、建築、傢具設計、平面設計等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對現代設計影響很大的荷蘭「風格派」。他們的探索成果至今仍影響著設計師的造型和風格。
荷蘭「風格派」的精神領袖是杜斯博格(TheoVanDoesberg),重要成員有著名畫家蒙德里安(PietMondrian)等,蒙德里安幾何純色塊組成的抽象畫面對「風格派」風格的形成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俄國的構成主義運動(Constructivism)
1917年10月革命成功後建立的蘇維埃共和國也成為現代設計的探索地,在革命成果的鼓舞下,一批年輕的建築家、藝術家和設計師組織起來,試圖在建築、藝術、平面設計和服裝設計等方面探索出一種能代表新政權的形式,他們的探索帶有極為明顯的為無產階級服務的政治色彩。可惜這些探索後來受到新政權的反對不果而終。
俄國的現代設計探索被稱為「構成主義運動」,構成主義以表現設計的結構為目的,設計師和藝術家把設計當作工程師建設橋樑或水渠一樣操作,他們富有機械美感的設計也影響了包豪斯的設計風格。構成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馬列維奇(KasimirMalevich)和塔特林(Tatlin)等。
3:流線型(Streamlining)設計
流線型設計風格是空氣動力學的成果在設計中的體現,最早應用於汽車設計,但到30年代,流線型設計被廣泛用於產品、傢具等設計之中,一時成為一種風尚。
這種主要用於交通工具的風格,改變了產品設計的外觀,頗具現代感,帶有浪漫的美學特徵,也成為新世紀速度的象徵。流線型風格尤其受到美國設計師的青睞,在30年代的美國產品設計中,大到飛機火車,小到廚房用品鉛筆刀,均體現了這一風格的濫觴。
四:戰後工業設計的恢復和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殘酷地摧毀了人們在漫長的時間裡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二戰結束時,許多國家幾乎在一片廢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園,西方各國都把建設的重點轉移到發展經濟上來。戰後嚴重的物資匱乏和消費群體的增大以及迅速恢復起來的經濟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現代設計成為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包括亞洲在內的整個世界發展起來。
歐洲開展的現代設計運動,其成果在美國迅速發展。美國現代設計的發展首先得益於其未受戰爭的破壞。二戰期間,美國雖然參與了戰爭,但戰場並未在美國本土,所以美國的生產沒有因為戰爭而中斷。另外,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沒有傳統需要打破,對機械化的生產方式沒有抗拒的心理。他們建立的民主制度也成為現代設計發展的良好基礎。同時,美國還是一個商業味極濃的國家,銷售至上的原則也為現代設計提供了發展的契機。另外,包豪斯學校受納粹迫害被迫解散時,很多教師包括格羅佩斯和學生都到了美國,他們把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帶到美國,在美國辦起了類似包豪斯的設計學校,從而迅速帶動了美國的現代設計運動,美國很快成為戰後現代主義設計發展最快的國家。
經濟的發展導致中產階級的增多,五十年代美國進入富裕社會,為了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通用汽車公司制定了計劃性廢止制的設計原則。通過在短時間更換汽車的外觀來淘汰舊的車型,以此吸引消費者,佔領市場,使設計偏離了其實用的目的而誤入了追求外型的歧途。其它國家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也不再滿足純功能性的產品,開始追求更豐富多樣和更高層次的生活方式。戰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把功能突出、形式簡單的設計品看成是乏味的東西,由此引發了60年代的波普設計潮流,設計開始呈現多姿多彩的局面。人機工學的發展帶來了設計的改革,產品設計開始更具科學性。
1:美國工業設計的發展
從20年代美國開始出現工業設計師後,設計師逐漸從生產中獨立出來而職業化。對美國現代設計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設計師有華特?D?提古(WalterDorwinTeague)、亨利?德雷福斯(HenryDreyfuss)、查爾斯?依姆斯(CharlesEames)等。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師是雷蒙德?羅維(RaymondLowey),這位1919年從法國來到美國紐約的年輕人,早年以畫插圖畫謀生,1929年通過對老式複印機的改良設計開始了他的設計生涯。他和他的公司成功的設計了小到香煙盒、可口可樂瓶,大到飛機、宇宙飛船等設計項目。美國的《建築論壇》認為他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乘坐自己設計的汽車、公共汽車、火車和飛機橫貫美國的設計師,他在設計上的成功一度使他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的設計生涯一直持續到88年去世,他的設計成為美國設計發展的縮影。
美國職業設計師的出現既促進了工業設計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經過設計師們的革新和創造,美國的交通工具、傢具和日用品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設計真正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美國發展起來的現代設計主要建立在消費主義之上,商業效益是美國設計的特色,設計成為促銷和佔領市場的一種手段。雷蒙德?羅維就曾經說過「對我來說,最美麗的曲線是銷售上漲的曲線。」
1938年美國成立了「美國工業設計協會」(簡稱IDSA),這一組織通過發行雜誌,評選年度工業設計大獎,開展設計師之間的交流活動等,致力於向全社會、商界和政府部門宣傳和介紹工業設計的價值,對美國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計劃性廢止制
50年代,迅速上升的經濟使美國進入了富裕社會,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佔領市場和迎合不斷求新求異的消費者的需求,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和設計師哈利?厄爾(HarleyEarl)推出了「計劃性廢止制」(Plannedobsolescence),即在設計中有意識的使汽車在幾年時間裡老化而報廢,從而推出新的式樣。其目的是促使消費者追隨新的潮流,放棄老的式樣,促進市場銷售額上升。
推薦閱讀:
※奢侈的沃爾瑪 - CD2020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引用 引用:紅葉 的 800句古代名人名言經典詩詞句 - 華民詩文集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引用 引用 異性知己[原創圖文] - 日出雙峰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樂器的分類 - 黑芝麻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句句經典 - 永遠的仙人球的日誌 - 網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