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醫藥治療現狀辨析2

糖尿病中醫藥治療現狀辨析2

糖尿病中醫藥治療現狀辨析

孫保國 指導:陳澤雄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州 510080)

【摘要】本文概括了近年來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一般概況,結合自己的臨床體會,提出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一些思路。筆者認為中醫研究糖尿病,要立足中醫藥自身,努力探索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在中醫學內部的規律,努力發揮中醫藥優勢,解決力所能及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 糖尿病 中醫藥 治療思路

和所有的疾病一樣,糖尿病治療的終極目標就是徹底治癒糖尿病,恢復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在目前的條件下,不論是生活方式療法還是藥物療法,甚至胰腺移植都沒有辦法實現這種病理狀態的逆轉,不論早晚糖尿病必然走向它的終末事件(急慢性併發症),同許多慢性病一樣,這是由其多因素複雜病理機制所決定的。人們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延緩和推遲終末事件的到來,目前醫學界公認的基於這一目的的治療措施就是最大限度的控制代謝紊亂。其中控制血糖的紊亂對控制急性併發症和低血糖是唯一的方法,對於各種慢性併發症,控制血糖在正常範圍內有著核心作用,這已成定論。[1]剩下就是調脂、控制高血,這是西醫目前糖尿病治療的三大中心[2]。在治療上推薦以飲食運動治療為基礎的綜合防治方案[3]。

中醫藥學形成數千年,對生命現象從宏觀上進行觀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對糖尿病的防治有許多獨到之處。以下簡略概述近年來中醫藥在這方面的情況。

1 癥狀學為基礎的辨證論治方法,運用成分複雜的中草藥對糖尿病各種癥狀的控制和相關生化指標的改善作用顯著[4-5]。在實踐中,人們不斷總結糖尿病的辨證規律、用藥規律,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並行成了許多理論認識〔6~8〕,提高了中醫藥對糖尿病的防治水平。辨證論治是中醫學的精髓,至今能夠推動中醫學發展,不斷認識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最有力的手段可能非它能比了。可以說,至今我們形成的中醫學的糖尿病的防治體系的一切內容都直接或間接來源於辨證論治的實踐。雖然辨證論治在臨床上有它的優勢,但辨證論治也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即它不是辨病,相對於「病」的認識而言,單純辨證有局限性,但這絕不影響辨證論治的合理正確運用。

2 中醫學七情致病理論積累了豐富的理法方葯,在現代醫學中,精神因素與糖尿病發生髮展的密切關係日益受到重視,提示中醫學將在這一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有人還提出了糖尿病身心病的辨治,可謂拋磚引玉。[6]在針灸推拿方面,有人提出了「脊源性糖尿病」的概念,認為部分糖尿病可能與脊椎結構和位置異常,導致胰腺及其相關神經功能受損有關,所以施以針灸、推拿、針刀等治療矯正這些變化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7,8] 另外用針灸方法刺激人體穴位治療糖尿病尤其是對周圍神經病變治療報道很多且持續不斷,張氏等對此進行的文獻評價,認為針灸治療糖尿病具有肯定的療效。[9] 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技術是中醫藥學數千年來臨床實踐的結晶,有著獨特的優勢和價值。

3 中醫學養生、葯膳理論源遠流長,善於把握人體機體反應與勞逸、葯食物的作用關係,對指導合理起居、飲食,平衡營養作用獨特[13~16]。孫思邈在談到飲食治療消渴時說:「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外台秘要》中談到消渴時說:「人慾小勞,但莫勞疲極也。」中醫學中強調葯食同源,古往今來有大量關於葯膳飲食方面的書籍,如孫思邈的《千金食治》,宋陳直的《養老奉親書》,明姚可成的《食物本草》等等,為我們今天研究糖尿病飲食提供了極其重要和豐富的素材。運動方面傳統的武術、氣功等對合理選擇安排病人的運動也是非常寶貴而獨特的資源。總之,中醫學醫學理論和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內容豐富而精彩的素材,開拓了我們的眼界,結合現代方法取長補短意義深遠而重大。

4 近年中醫界進行了大量的關於中醫中藥治療糖尿病的實驗和臨床研究,篩選了一大批具有明確降糖、調脂的中草藥和復方。就單味中藥而言,丁學屏等歸納了40多個科屬,涉及益氣、養陰、解表、化痰等17類,包含甙類、黃酮類、肽類、甾體類等8大類藥用部位的近70餘種中草藥具有降糖作用。[10]目前已闡明中草藥通過多種途徑調節機體功能起到降糖作用。多篇文獻歸納中藥的降糖機制主要有如下一些:①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島素的含量,包括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通過保護修復胰島B細胞而增加血清胰島素的含量;防止胰島B細胞的凋亡,而促進胰島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增加血清胰島素含量。②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包括增加胰島素受體數目及胰島素與受體的結合力來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對胰島素受體後信號傳導的影響,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通過骨胳肌纖維組成成分的變化來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通過增加靶組織葡萄糖轉體4的含量來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③促進外周組織和靶器官對糖的利用。④通過延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而降低血糖。[11]

大量中藥復方被製成中成藥用來防治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實驗和臨床研究都證實它們存在多靶點的複合作用機制,臨床作用明確。代表葯如金芪降糖片,它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製的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製劑,由黃連、黃芪、金銀花等葯組成。一系列研究探討了該葯對2型糖尿病的降糖調脂作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對糖尿病動物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對動物糖代謝的影響等;臨床研究方面,探討了該葯對初發2型糖尿病胰島功能的影響,對糖耐量受損患者糖尿病預防作用的研究,對磺脲類降糖葯繼發失效的治療作用,與諾和龍、部分磺脲類降糖葯聯合應用的作用,與二甲雙胍療效對比的研究以及對糖尿病腎病治療作用的研究等。從而證明該葯具有改善糖代謝、脂代謝,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抵抗,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有益於糖尿病某些微血管併發症的防治的作用。[12]

另外歷代名驗方劑很多,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白虎加人蔘湯等臨床和實驗研究都說明其對糖尿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20~22],雖然從降糖這個角度看,這些藥物不如西藥效果明顯,但中醫藥從多個方面多個靶點調節人體功能,長期綜合的療效是否會優於西藥呢。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也是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一個核心問題所在,是糖尿病治療的新觀念,今後加強這方面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意義重大。

5 大量中西醫結合研究,都證明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方面作用明確,有待深入研究[13]。目前西藥治療糖尿病在控制急性病發症療效確切、效果較理想,儘管在慢性併發症控制方面特別是全面改變糖尿病預後尚存爭議[2],但這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好的辦法。所以在西醫治療基礎上,發揮中醫優勢,配合上述各種中醫療法,在控制血糖、改善代謝、特別是慢性併發症方面取得了比單用西藥更好的效果。諸多文獻報道證實了這一點,但缺憾是目前還沒有這方面權威的得到國際公認的結論,由於實際情況的限制目前臨床研究水平不高,大樣本、多中心、設計嚴密科學的RCT很少 [14],致中醫藥的有效性經常受到西醫界的質疑。

誠然,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醫藥在糖尿病的防治上處於輔助地位。一般情況下,單純中醫藥用來降低血糖、血脂等與西藥比起來有一定的差距,用中醫藥的各種方法來防治糖尿病,最終的療效評價體系現在尚未建立,這些工作隨著中醫學對糖尿病研究的深入及中醫學走向世界必須得到解決。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逐步建立和完善糖尿病在中醫學中的理論體系,實現辨病辨證的有機統一仍是中醫藥在這一領域的重要問題

[1]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ail Research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 Engl J Med,1993,329:977-986.

[2]UK Prospect Diabetes Study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f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Lancet,1998;352:838-858.

[3]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3.

[4]馮文才,黃曉風,陳楚華.辨證治療2型糖尿病300例臨床觀察[J]. 河北中醫,2002,24(5):336-337.

[5]李賽美.難治性糖尿病中醫辨證得失錄[J]. 2004,中國醫藥學報,19(9):543-544.

[6]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呂仁和教授診治糖尿病的「法寶」[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6,(3):42~43.

[7]張曉輝,王紅霞,李征. 無癥狀性糖尿病辨治體會[J]. 甘肅中醫,2006,(3):28~29.

[8]瞿岳雲. 消渴不可概以陰虛燥熱論[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6,(3):198~201.

[9]糖尿病身心病的辨治的初探[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26(2):68-70.

[10]張繼英.針刀治療Ⅱ型糖尿病之理論探討[J].中華名醫論壇,2003,9:34-35.

[11] 任月林,任旭飛,孔維寬等.針刀療法為主治療2型糖尿病簡析[J]. 中醫藥學刊,2003,21(11):1948-1949.

[12]張秋娟,鄭敏,許旭偉等.針灸對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的干預效應中國臨床康復[J].2005,9(47):99-101.

[13]王敏惠. 兩種健脾食物對糖尿病餐後血糖影響的觀察[J]. 遼寧中醫雜誌,2005,(11):1182.

[14]田建華,胡建民,周菲等. 食物中添加山藥、蓮子對46例2型糖尿病的影響[J]. 陝西中醫,2005,(3):198~200.

[15]樊玲,文秀英. 糖尿病中西醫飲食療法比較[J].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5~6.

[16]王志同,喬玉秋,寇天芹等. 辨證施膳治療2型糖尿病41例[J]. 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02,(1):26.

[17]丁學屏.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3-95.

[18]王航.中藥降血糖機制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O05,17(3):4-6.

[19]申竹芳.金芪降糖片抗糖尿病的藥理作用基礎[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4,24(3):215-216.

[20]張金玉,仝霞. 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腎病40例[J]. 中國民間療法,2006,(4):45~46.

[21]趙進喜. 談談金匱腎氣丸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防治[J]. 糖尿病新世界,2006,(2)43~44.

[22]武翠凡,辛建勛. 白虎加人蔘湯聯合西藥治療2型糖尿病51例[J]. 中國社區醫師,2006,(3):37.]

[23]郭賽珊,屈嶺.中西結合治療糖尿病的優勢[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5,25(6):565-569。

[24]陳弼滄,吳秋英,向成斌等.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隨機對照試驗文獻評價[J]. 福建中醫藥,2004,35(4):5-7.


推薦閱讀:

毆打型尋釁滋事罪與故意傷害罪之辨析
富和貴 辨析
虛開辨析六:從輕與減輕
姓氏雜談·特殊讀音的姓氏辨析
字詞辨析

TAG:醫藥 | 中醫 | 糖尿病 | 治療 | 現狀 | 辨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