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簡講書法:233複雜筆勢2

233複雜筆勢2

  1.5竹籜勢

  今天介紹一個轉圈的複雜筆勢,叫竹籜勢,俗稱反犬旁。我們學過一圈半轉動,就是鉤裹勢。鉤裹勢再加一圈,兩圈半就成為竹籜勢。

  籜(tuò),就是竹皮,竹筍的殼。竹籜勢就是取象於竹筍剝殼。草書寫鉤裹勢,箭頭所指外往往是暗節點,但在真書中這個地方往往用明節點,這會影響到竹籜勢的寫法。大體來說,就是草書比較圓,真書比較方。

  竹籜勢在草書中,轉動可以看得很明顯。皇象《急就章》是章草,孫過庭《書譜》是今草,雖然屬於兩個時代,但寫法是一樣的。你看這些字的左邊,都是竹籜勢,轉動可以看得很明顯,它們是用暗節點。

  但在真書中,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猶」之,左邊也是竹籜勢。如果把第一、第二兩筆拿出來,可以看到第二筆是近於方形,用的是明節點。如果把第一筆移動到左邊,這外鉤裹勢的形狀就比較明顯。也就是說,智永寫竹籜勢是先寫了鉤裹勢,然後繼續轉動,裡邊再加一撇。

  王羲之《蘭亭序》「猶」字,竹籜勢也是近於方形的,上面有明節點。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下面省掉了一趯。在行草書中,省略一趯是常見的。王羲之《喪亂帖》「獲」字,左邊的竹籜勢下面也沒有一個趯。這些都是細節,一些書法家的習慣。這種習慣成為書法鑒定上的重要根據。

  從晉唐時期的一些書法家作品來看,很多人寫竹籜勢第二筆都帶有方形,如柳公權《玄秘塔》「犯」字。早期真書中,鍾繇《薦季直表》「犯」字竹籜勢,看拓本胖乎乎的,好像是圓的,但墨跡本確是方的,可惜起筆有破損。

  1.6柳箕勢

  柳箕勢也和鉤裹勢有關,它由兩個筆勢所組成:第一個是鉤裹勢,第二個是向背勢。這兩個一組合,就成為一個新的筆勢:柳箕勢。我們可以看到,柳箕勢就是一個「勿」字形。

  柳箕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柳條編的簸箕。柳箕勢外面輪廓是鉤裹勢,鉤裹勢本身是一種「包」,這在24課中已講過,它是右包左。寫的時候有三點要注意:

  (1)右上角用明節點還是暗節點?

  如王羲之《東方朔畫贊》「物」字,雖然是小楷,但鉤裹勢寫得很方正,轉角處用了明節點。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象」字寫鉤裹勢也用方角。褚遂良《陰符經》「象」字,下面柳箕勢用了暗節點。有時候臨帖會下意識用自己的習慣,請各位注意一下。

  (2)上面這個橫,是平放的,還是斜放的?

  如歐陽詢《九成宮》「物」字,上面這個橫筆比較平。這本字帖偶然有斜的,但斜度不大,接近於平放。褚遂良《陰符經》「物」字就不同,這橫筆明顯是斜放的。平放轉動的意識不強,斜放其實是根據圓弧走的。褚遂良《陰符經》其有七個「物」字,右邊都是柳箕勢,上面這一橫全部都是斜的。因為是轉圈,斜放的動感比較強。

  (3)轉動多少開始寫趯?

  你看這個鉤裹勢的節點,從這個節點拉一根直線下來,下面的一趯就要接近於這根直線。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包圍圈大一點還是小一點。我用這個方法是給大家看,歐陽詢《九成宮》「物」字柳箕勢,上面那一條直線下來,通過這個節點,你可以發現下面一趯離開直線很遠。褚遂良《陰符經》「物」字,也拉一條下來,一趯碰到了直線。也就是說,褚遂良《陰符經》轉圈的意思強,包的空間較多。歐陽詢這種稱之為橫向寬博,褚遂良這樣就是包圍緊密。

  孫過庭《書譜》「忽」字,拉一條直線下來,一趯超過這條線很多,我們說這個圈包的很緊,近乎一個「圍」。當然也不是越大越好,包圍空間怎樣好看很有講究,有時候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這個字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中間不用兩撇,第一撇改寫成了一個豎點了,然後長長一掠,一長一短,也相當好看,這還是向背勢。

  1.7舞鶴勢

  舞鶴勢就是一個「示」字形。這是一個使,奮筆勢,一開半,然後下面加一個轉,常見的兩圈半。一使加一轉。為什麼叫舞鶴勢呢?你跟這張畫對照一下,發揮一下你的想像力,真的像鶴在跳舞。

  舞鶴勢第一筆,可以寫為橫,如柳公權《神策軍碑》「神」字。也可以用一個側點,這個側點就代表一小橫,如智永的真書和皇象的草書「神」字,都是用點的。

  褚遂良《陰符經》有六個「神」字,左邊就是舞鶴勢。你看第一點,全都是用點的。

舞鶴勢化勢有兩種:簡化和繁化。

一是簡化。原來下面的兩圈半,這個轉動比較多,向右繼續寫不方便。所以在草書中,下面的兩圈半,簡化為一圈半,這可以直接向右繼續寫下去。

  你看這幾個草字,左邊的舞鶴勢都簡化了,看起來有點像個「元」字,這樣就更容易和右邊筆畫相連。講起書寫速度,使快過轉,這種寫法就是盡量減少轉,而多採用使。

  二是繁化。下面兩圈半增加一圈,變成了轉三圈半。這樣的好處是不但表示「示」字旁,而且還可以表示「衤」字旁。

  明代姜立綱《七十二例法》中的「舞鶴勢」,是指「衤」字旁,右邊是有兩點的。而清代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的「舞鶴勢」,指「礻」字旁,右邊只有一點。這個矛盾就是轉多轉少的問題,兩種寫法是可以統一起來的。一點我們稱為舞鶴勢,兩點就舞鶴化勢。

  書法是用筆勢來組字的,未必是按照點畫、部首或筆順來寫的。你看顏真卿《顏勤禮碑》「補」字寫得很規矩。「補」是衣字旁。《急就篇注》說「修破謂之補」。但張旭《郎官石柱記》「補」字,竟然寫了一個「礻」字旁。這是寫錯了嗎?當然不是,他只是用了一個舞鶴勢。中國漢字有很多異體字,來之於書法的筆勢。

  類似的例子如「被」字,左邊是「衤」字旁,智永和虞世南都寫了「衤」字旁。但王羲之和褚遂良卻寫了「礻」字旁,取了標準的舞鶴勢,在書法中這是完全正常的。

  再如,褚遂良的「褚」字應該是「衣」字旁,但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兩個「褚」字卻是「示」字旁,舞鶴勢。自己的姓應該不會寫錯吧,實際上也真的沒有錯。而元代出現的《倪寬贊》兩個「禇」字,卻是「衣」字旁的舞鶴勢。這位作者必定不是褚遂良本人。

  如果你還想要確證,可以看看王羲之《十七帖》最後一頁。這是唐太宗拿出宮中所藏王羲之手札,給弘文館的學生作為字帖。當時上石時,由褚遂良校對,所以最後一頁有他的名字。這個「褚」字,也是用「示」字旁的舞鶴勢,只有一點。

  1.8駝頭勢

  如果不用鉤裹勢,用獅口來包圍一些筆畫會怎麼樣?獅口是在二級課程第9課中介紹的。獅口比鉤裹勢少了一撇,它也是一種「包」,右包左。如果獅口中包有四點,就是駝頭勢。

  駝頭這個名字有點奇怪。獅子口中長了四個牙齒,怎麼就變成了駱駝了?大約因為獅子牙齒太尖利,駱駝的牙齒才是小一點。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說:「駝頭,四點如物之張口露牙,磊磊時出,而以勾筆為吞吐,勿使筆勢散漫。」什麼叫「以勾筆為吞吐」呢?就是用鉤趯包了幾顆牙。駝頭勢,古代又稱為屈腳勢,託名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說:「屈腳之法,彎彎如角弓之張,鳥、焉、為、烏之類是也。」這裡不提駱駝了,說好像一把弓拉開。但這個名字沒有說到點的問題,所以不大好。

  日本《紫薇字樣》說:「屈腳,一名駝頭。」又說:「屈腳之勾,須包兩點。」你看他說舉個例子,獅口的鉤趯彎過來,就包了兩個點,兩顆牙齒。

  但所謂包幾個牙齒的問題,也就是剛才講的轉圈大小問題。這跟每個人的用腕和審美有關係,並非一致。如顏真卿《顏勤禮碑》「馬」字,包了兩個點,但同一塊碑另一個「馬」字,包一個點。這兩個字比較起來,包兩個點好像好看一點。但《倪寬贊》「馬」字,一個點都沒包住。這也是一種風格,並不難看。

  還有人總結,這四點的第一點就要寫出獅口。這是有道理的,寫在裡面就局促了。

  這裡要強調一下,四點橫排有各種形式,如三往一復勢、布棋勢、各自立勢等等。駝頭勢中的四點,沒有規定要用哪一種。智永寫這個四點,最為自由。

  駝頭化勢

  四點連寫可以省為三點,那就是連波勢。王羲之《蘭亭序》有隻寫三點的駝頭勢例子。再快一點,那就是四點變成一橫,這可以說是駝頭化勢。

  有沒有兩點的駝頭呢?也有。王羲之《遠宦帖》草書「問」字,就是獅口中加兩點,這也可以視作駝頭化勢。

  簡言之,凡是獅口中包有東西,不管是四點、三點、兩點還是一橫,都是駝頭勢或駝頭化勢。

  這裡三個字都是真書,《陰符經》「焉」字寫四點;智永《真草千字文》「駕」字寫三點,作為偏旁他經常是寫三點的;虞世南《破邪論序》「焉」字下面四點寫成一橫,跟草書寫法相同。這些都是駝頭。

  我有個學生喜歡開玩笑,他說:「老師,我記住了,下嘴唇包住兩顆牙,前面露出一門牙,這就是美麗的標準。老人家剩下三顆牙或者兩顆牙,也不要歧視。如果牙齒掉光了,只伸出舌頭,還是一視同仁。」

  本節要點:

  竹籜勢=鉤裹勢+一撇。

  柳箕勢=鉤裹勢+兩撇向背勢。

舞鶴勢,駝頭勢。

  複習思考:

  褚遂良《陰符經》第一個「象」字,用了什麼筆勢?(向背勢、豎筆勢、柳箕勢、交爭勢)

  褚遂良《陰符經》第二個「象」字,用了什麼筆勢?和第一個「象」字有什麼不同?(羊角勢、豎筆勢、柳箕勢)


推薦閱讀:

書法錯字藏玄機
字帖推薦 | 柳公權-玄秘塔碑
【書法欣賞】明代解縉狂草
賈松陽書法欣賞
圍棋人類已完敗,人工智慧下一挑戰會是書法嗎?

TAG:書法 | 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