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 170215期 懸吊訓練在腦癱患兒膝過伸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懸吊訓練在腦癱患兒膝過伸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作者:趙靜

作者單位:自貢市婦幼保健院兒保科

文獻出處:《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年第十六卷第53期》

引言

  膝關節過伸也稱為膝的反張,在行走和站立過程中,患側下肢在支撐期出現膝關節的過度伸展(伸展角度大於5度),身體重心後移,患側髖關節過度屈曲,身體出現後傾趨勢的現象。我國腦癱兒童伴膝反張的發病率約為21.3%,膝過伸嚴重的影響患兒的步行以及生活能力 ,本研究主要觀察懸吊訓練對膝過伸患兒治療前與治療後進行比較,分析懸吊訓練在膝過伸當中的治療作用。

一般資料

本實驗選取2014年7月 -2015年12月到本院康復治療的膝過伸腦癱患兒50例,所有患兒均符合全國腦癱學術研究會制定的診斷及分型標準 [3],並且具有膝過伸的癥狀,按照就診順序隨機分成兩組:實驗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15-36個月,平均21.4個月。對照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齡16-35個月,平均22.5個月。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程度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入選標準:

(1)下肢力量大於3級;

(2)站立平衡1級以上。

排除標準:

(1)混合型小兒腦癱;

(2)嚴重癲癇或智力低下;

(3)遺傳代謝疾病引起的;

(4)運動障礙者;

(5)不能主動配合治療者;

(6)骨關節發育不良或者明顯畸形。

方法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採用常規的康復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採用懸吊訓練的方法。

對照組

主要採用常規康復功能訓練:

(1)運動療法(PT)主要採用 Bobath 療法、Vojta 療法和 Rood 技術為主的神經促進技術,促進正常運動模式,姿勢反射、平衡控制能力形成,抑制原始、異常的運動形式,每天2次,每次40min;

(2)作業療法:改善下肢功能障礙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為主,每天1次,每次30min;

(3)物理電治療:①肌興奮治療儀通過低頻電流的刺激興奮神經肌肉組織,使所治療的肌肉產生完整的運動,增強肌力,刺激部位為股四頭肌,每天1次,每次20min;②腦循環增加腦部血流量,保護神經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每天1次,每次20min。實驗組

主要採用常規康復訓練配合懸吊運動訓練的方法進行康復治療。訓練方法:(1)膝關節屈曲 / 伸展活動訓練,患者側卧位,將不同懸帶固定腳踝和膝,腿微高於床面膝關節進行屈曲和伸展訓練;(2)俯卧伸膝,將懸帶調至所需高度,俯卧於懸帶下方,肘支撐身體,腳固定於懸帶,膝蓋彎曲,雙腳對懸帶施力,伸直膝,身體抬高離開地面,屈膝,返回起始位;(3)仰卧橋,將懸帶調至所需高度,仰卧於懸帶下方,雙腳固定於懸帶,雙腳對懸帶施力,抬升骨盆離開地面,返回至起始位;(4)將懸帶調至所需高度,俯卧於懸帶下方,雙腳固定於懸帶,雙腳對懸帶施力,抬升骨盆離開地面,保持身體伸直返回至起始位。以上方法均由專業治療師操作,每天1次,每次40min,每周5次,持續訓練3個月。

評定方法

膝關節活動度(Rom 測量)

正常膝關節活動度為0-135°,測量時以股骨外側髁為軸心,股骨長軸指向股骨大轉子方向為固定臂,脛骨長軸指向外踝方向為移動臂,凡伸直超過0°即為膝反張 。

粗大運動功能評定(Gmfm)[

主要以 D 能區與 E 能區的評分為主,D 能區總分為39分(站立位13項),E 能區總分為72分(行走與跑跳24項)。本研究重點觀察治療前後兩能區分數的改變。

統計學方法

採用 SPSS17.0統計學軟體,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比較用 t 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治療

前兩組患兒 Gmfm 評分及膝過伸角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3個月後,兩組患兒粗大運動功能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Gmfm 評分均明顯高於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治療組 Gmfm 評分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膝過伸角度較治療前均有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膝過伸角度減小多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具體數據見表2。

討論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站立或行走時膝關節均保持輕度屈曲位,而腦癱兒童中常會出現膝過伸的現象,多出現在支撐相的中末期,此種現象嚴重的影響患兒的日常生活活動及運動能力 ,膝過伸發生的原因主要有:股四頭肌肌張力過高或過低導致的主動肌、拮抗肌失衡;肌肉無力以及韌帶鬆弛引

起的膝關節不穩;過早行走等造成膝過伸;腓腸肌痙攣引起代償性反張;膝關節本體感覺的缺失,造成患兒對膝關節控制難度增加 。一旦存在膝過伸,患兒在步行的時候就會以髖關節後移代償,造成嚴重的步行不穩,膝過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腦癱患兒下肢的步行以及平衡功能,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及學習。

本研究發現,對照組採用常規康復治療,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治療組效果明顯優於治療組。膝關節反張的角度的改善以及 Gmfm 評分均明顯優於對照組(P ≤0.05),Set 懸吊訓練應用與兒童康復,就是將患兒身體的一部分懸吊在固定的繩索上,通過主動干預技術早期激發神經網路建立正確控制功能區,恢復平衡功能,協調能力、控制能力、支配能力,來漸進地解決大腦控制失常所產生的不正常用力和異常姿勢。其技術的核心為依靠神經肌肉激活技術激活失能的肌肉,恢復其正常功能,加強中央軀幹、骨盆和髖部深層肌肉力量,完成失能肌肉在無痛情況下的再激活。該技術通過在不穩定狀態下進行的力量訓練能夠激發軀幹肌肉和身體各大肌群之間的神經肌肉協調收縮能力,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懸吊訓練在提高肌力以及調整肌張力方面均具有較好的作用,同時通過懸吊訓練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本體感覺。

懸吊訓練有很好的依從性,這種依從性主要表現在它是一種成熟、規範的治療技術,安全、舒適,是「無痛性治療」,不會給孩子帶來痛苦,孩子們都非常喜歡,而且它具有娛樂性,這種娛樂性可以很多孩子在一起訓練,具有一種在玩耍過程中就把訓練的過程和訓練的科目實現,最後它有很好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性除了我們的治療師要積極的對孩子進行一些訓練和參與之外,家長也是最大的參與者,因此,懸吊訓練與傳統的訓練技術相比較,它的訓練效果在單位時間內是比較好的,可以增強醫患信心。

總之,懸吊訓練通過強化軀幹肌肉及非主導側肢體的運動能力,加強神經和肌群之間的反饋、統合功能來提高身體在運動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穩定狀態,比單純運用傳統康復治療效果更加明顯。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懸吊技術在治療腦癱患兒膝過伸方面具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編 輯:胡立雲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指導老師:徐 睿

姓名:胡立雲

性別:女

意向職位:與康復治療技術相關職位

聯繫方式/微信:18773760073


推薦閱讀:

腦癱治療的誤區
寶寶六個月還不會翻身!擔心是腦癱要怎麼訓練?
【疑問解答】腦癱孩子在治療過程中的常見疑問
腦癱兒童康復治療原則
每次產檢都是正常,為什麼還會生出腦癱寶寶?

TAG:文獻 | 治療 | 訓練 | 腦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