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稅延」養老能否跑贏通脹

「稅延」養老能否跑贏通脹

退休會不會延遲?我們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還能不能維持體面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自己的晚景打算,政府也通過稅收優惠鼓勵老百姓買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論證了五年多的「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試點」方案,已於今年6月由上海市政府遞交至財政部,上海將是全國首個試點城市。

「稅延」為個稅減負

按照稅延型養老保險政策,投保人繳納一定比例之內的保險費可以在繳納個稅前扣除,將來退休後領取保險金時再補繳個人所得稅,有別於目前個人收入納稅後才繳納保險金的做法。

從目前公布的消息來看,未來投保人每月可以買1000元稅延型養老保險,其中個人養老保險賬戶稅前列支700元,企業年金賬戶可稅前列支300元。投保人所繳的700元養老保險金將進入個人賬戶進行管理,等到退休時,根據當時的收入情況、稅率以及稅收起征點再確定需要繳多少所得稅。「按照現在的規定,如果退休收入在個稅起征點下,就不用繳稅了,等於這部分保費免稅。稅延型養老保險是合理避稅的一種途徑。」上海財經大學保險學教授朱文革說。即使需要繳稅,一般退休後收入低於工作期間的收入,適用稅率較低,稅延型養老保險也能為個稅「減負」。

「稅延」能否跑贏通脹

養老保險投保人從「稅延」政策中獲得的實惠,會不會淹沒在未來通貨膨脹的泡沫里?朱文革教授做了個大致計算,假定投保人開始購買1000元稅延養老保險的年齡為30歲,60歲退休,退休後開始領取保險金到死亡為止,平均死亡年齡為80歲。假定養老保險賬戶的投資收益率是6%。那麼退休時,該投保人大約每月可以拿7300元左右。

假定開始繳費到退休這3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5%,那麼現在的1000元相當於退休時的大約4300元,也就是說,退休時拿的7300元只相當於現在的1700元左右。「按照政策,避稅部分只是遞延了,但如果退休時還是按照原來的稅額繳稅,而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大於或等於通貨膨脹率,這種避稅的優惠是實實在在的。」朱文革表示。

上面的計算隱含了假設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都比較平穩,如果有劇烈的變化,比如通貨膨脹率大幅提高,投資收益率小於通貨膨脹率,那麼避稅優惠可能部分會被通貨膨脹抵銷。「不過可以設計和實際通貨膨脹率掛鉤的養老保險,比如可以設計退休時拿的養老金不再固定,而是隨當時的物價指數變化的創新養老保險產品等來解決這個問題。」朱文革預測。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表示,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近十年來基本養老保險的財政補貼已經超過了1萬億。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龐大,結構失衡,政府鼓勵補充養老保險以及個人商業保險發展。據測算,當期延遲納稅1元,可以建立20元的養老保險基金。個人商業保險可以緩解我國養老的財政壓力,但是否足以為投保人創建一個老有所依的晚景,仍是未知之數。

(摘自《新民周刊》第27期任蕙蘭/文)

百元大鈔為何不夠花

上半年,宏觀經濟持續下滑,居民價格消費指數也在6月份創下了29個月以來的新低。從去年7月的6.5%創下本輪通脹的新高,到今年6月的2.2%,居民價格消費指數回歸明顯,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老百姓並沒有感受到價格的真正下降。有媒體測算,現在一張百元大鈔,其購買力只相當於2006年的80.95元。

事實上,儘管6月份居民價格消費指數回落至2.2%,但這只是漲幅的回落,而不是價格真正的下降。因此,居民並沒有感受到生活成本在下降也就可以理解了。同時,由於前幾年應對危機,貨幣政策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寬鬆政策」,導致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如果比較近10餘年的平均通脹率,中國和美國、德國等幾大經濟體差別並不大。美國近10年的通脹率差不多在2%左右,中國比美國高一點,差不多在2%到3%,德國近10年通脹率控制在1.6%左右。但近10年來,無論是歐元,還是美元的購買力,和10年前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現在的100元人民幣和10年前的100元比,實際購買力差別很明顯。

這說明,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在某種程度上並不能真實地反映物價變動的真實情況,也不能真實反映人民幣的購買力的變化。事實上,考察30多年以來,中國貨幣的真實供應量,也能從另一個層面回答上述問題。

比如,2011年,中國的GDP規模為47萬多億,是1978年3645億GDP規模的128倍。但同期,貨幣供應量卻從1978年的859.45億元增長到2011年底的85.2萬億元,為991倍。貨幣供應量增速高於GDP增速的7.7倍。與此同時,居民收入的增速低於GDP的增速,100元人民幣貶值的速度可想而知。

(摘自《新京報》7.24馬光遠/文)

推薦閱讀:

老有所養,誰來養?--從美國養老金制度看中國人口政策
居家養老?請先完成適老化改造!
智慧養老為啥這麼火?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為什麼現在的父母覺得:養老,女兒更靠譜?
你知道關於養老金,在哪個城市繳的少還領的多嗎?

TAG: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