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別人堅守的也許正是我們丟棄的 | 洞見

《摔跤吧,爸爸》

請輸入標題 bcdef

和一個朋友聊起這部影片時,她說:「我當然知道故事會怎樣發展,也知道故事會怎樣結束,但我就是要看到她擊敗所有對手,就是要看她贏得全世界,然後,我要和她一起哭。」

《摔跤吧!爸爸》的故事情節並沒有那麼新穎奇絕,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人物塑造,該片都採用了極簡的方式處理,或許正是這種簡單的力量直抵人心,讓影片產生出一種奇特的魅力。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別人堅守的也許正是我們丟棄的

任 凡 | 文

印度電影屬於我們很少主動關注的那一類,但每一次引進都是爆款。從《三傻大鬧寶萊塢》到《我滴個神啊!》再到《摔跤吧,爸爸》,其實這些口碑爆棚的印度電影所關注的題材,對於我們來說,不是「陌生」就是「沒勁」:各執一詞的高等教育問題已經說得不厭其煩,盤根錯節的宗教信仰跟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沒有關係,而就算是在萬眾矚目的奧運賽場上,你會去完整地觀看一場摔跤比賽嗎?但是,奇怪的是,圍繞這些主題展開的電影,為什麼每一次都能讓你感動到淚流滿面,還拍手叫好?印度電影到底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它對當下中國電影的創作又帶來哪些啟示?

1

堅守

在世界影壇範圍內,印度電影一直是一個十分另類的存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上已經十幾年看不見印度電影的蹤跡,奧斯卡最佳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雖然講述的是地道的印度故事,卻是一部標準的英國電影。印度電影彷彿從來不追求理念和技術上的提升與創新,甚至刻意躲避深刻。繁多的電影流派和新型電影理念似乎都在印度站不住腳,他們固執地堅守著「歌舞+類型」的貌似陳舊的套路,年復一年地生產著給自己看的電影。按說秉承著「抱殘守缺」的觀念拍出來的電影應該沒人看才對,但事實卻是如此弔詭,《摔跤吧,爸爸》不僅不斷刷新著本土電影票房影史紀錄,而且在海外尤其是中國一路躥紅,口碑與票房輕鬆實現了讓我們的電影人艷羨不已的雙贏。

影片講述了阿米爾·汗扮演的父親一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完成其未實現的金牌夢,讓印度摔跤項目在國際賽場上折桂。然而天不遂人願,他一連生了四個女兒。固執的老頭並沒有放棄,他開始訓練女兒練習摔跤,這在性別觀念極度落後的印度簡直是一個不可饒恕的決定,然而,事情卻朝著與大眾常識認知的相反方向走去。無論是敘事手法還是人物塑造,該片都採用了極簡的方式處理,然而正是這種簡單的力量直抵人心,讓影片產生出一種奇特的魅力。

2

真誠

其實,體育類題材本就不討巧,選取摔跤這樣的項目更是不被市場看好。如果是在中國,這樣的選題恐怕根本就不會納入製片方、院線方的視野。但是,該片卻給中國的從業者上了一課,它的成功說明一切遠離電影本體的討論都不過是緣木求魚,永遠說不到點子上。題材並不是一部電影的勝負手,怎樣操作才是關鍵。好萊塢在體育題材的處理上有著先進的經驗,對比一下該片與奧斯卡經典電影《百萬美元寶貝》,我們就能看出好萊塢和寶萊塢在題材操作上的取捨。美國人在一部體育題材電影里包裹了那麼多人性的隱秘與幽微,同樣是流淚,那一次是關於傷痛的共情,而這一次卻是無比簡單的愉悅與激動,影片觀至結尾處,那感覺好像不是印度而是中國隊拿了金牌。由此看出,一部電影不偏重追求藝術性並不等於自甘墮落,真誠也許是另一個答案。藝術與通俗,兩個方向殊途同歸,都能走到好電影的路線上來。不是每一個人都看得懂伯格曼和費里尼,腳踏實地地發揮匠人精神,把普通的題材做出不普通的味道,講好一個故事,精心地塑造人物,真誠地袒露情懷,才是對觀眾的負責,也是對行業的負責。中國的電影觀眾是溫和而且包容的,就算他們不喜歡沉重與深刻,也不一定要用矯揉造作的二手情感和電閃雷鳴的大特效讓他們為拙劣而投機的電影製作買單。在女兒吉塔把父親摔倒的那場戲裡,我相信每一名在場觀眾都會在細節中有所觸動,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和面對父輩老去這個不可逆的現實?每個人都會在電影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3

敬業

印度的總人口數與中國不相上下,年觀影人數也在伯仲之間,只是由於低廉的票價,才在票房規模上落後於我們。然而,我們發現,中印兩國對於電影產業的認知卻相去甚遠。就拿造星來說,我們的明星除了長得越來越漂亮,年齡結構越來越輕之外,在演技上的門檻卻是越來越低,但其身價反而水漲船高,一張靠粉絲眾籌出來的明星臉動輒過億。再來看看印度當紅的三大明星,即阿米爾·汗、沙魯克·汗和薩爾曼·汗,三個人的長相放到中國來恐怕連片約都拿不到。但是他們的演技卻有目共睹,原因其實無外乎對於表演的認真二字。據說阿米爾·汗為了拍攝本片,先是增重又是減脂,前後增減50多斤,為了讓摔跤的場面更加專業和真實,他和另外幾名小演員經過了9個多月的專業訓練,其敬業與努力的精神讓人欽佩,而影片的最終呈現也做到了讓最不喜歡摔跤的觀眾同樣領略到競技體育的魅力。反觀我們這邊的年輕一線明星們,不要說真刀真槍地拍電影,連真人秀節目都要找替身完成,理由是怕受傷。這樣的現狀讓人很是擔心,因為長此以往最終受傷的恐怕不是他們而是整個國家的電影行業。

4

責任

雖然印度電影大多是令人愉悅的合家歡,但卻不是無腦的傻白甜,對於社會問題的冷靜思考與銳利反詰從來不曾缺席。《摔跤吧,爸爸》在催人奮進的勵志主題里仍舊稜角分明地夾帶著對於男權主義拳拳到肉的諷刺。村民們對於女孩學習摔跤的譏笑,體育局小官僚對於女子項目刻意的忽視,都被拿來做了笑料。社會問題積重難返,電影里的諷刺也許沒有能力在現實中發揮實際作用,但並不因為沒用就不做或者不敢做。如若電影放棄了記錄時代,而是一味選擇附庸,它所體現的就是一種消極的虛無主義,這既疏離了觀眾的情感,也降低了自己的格調。

真誠的創作態度、向上的敬業精神以及堅定的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印度電影一直以來堅守的東西,也是我們從那些優秀的、淺顯易懂的印度電影中直觀感受到的。從《流浪者》《大篷車》到今天的《摔跤吧,爸爸》,印度電影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趣味多年來一脈相承,甚至連載歌載舞的藝術形式也沒有多少改變。與之相比,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彷彿經歷了幾個世紀,從現實主義到魔幻大片,從去類型的藝術處理到反類型敘事,我們把河裡的石頭摸了個遍,卻好像還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和可以持續發展的方向。其實,停下來看一看,別人堅守的也許正是我們丟棄的,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正確處理電影與本民族獨有的文化元素之間關係的問題。

當然,寶萊塢遠未達到世界標杆的水準,我們的電影也絕不是一無是處。印度寶萊塢年產2000多部電影,不可能每部都像《摔跤吧!爸爸》,能拿得出手的不過是吉光片羽的優中之選,大部分還是生產線上出來的從眾的電影商品。但是,站在一個國家電影產業的高度上看,好電影絕對不是靠爛片堆出來的。優秀作品不可能拍著拍著就自己長出來,離不開不斷修正觀念的勇氣和敢於實踐的擔當,否則無休止的低效重複只能把整個電影行業拖垮。認清好電影的生產規律,嚴肅實踐,認真創作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不然如果每年生產2000部電影,一部好片都沒有,那就尷尬了。


推薦閱讀:

如果摔跤摔傷腿部,或是傷到腿部骨頭,會不會影響身高生長?
大家如何看待wwe中四位如同猛獸般的硬漢?
如何選擇合適重量的摔跤假人?
GIF圖解(第二期)重新談一談2017年摔跤王國大賽上肯尼奧梅加 vs 岡田和睦的六星級比賽

TAG:摔跤 | 堅守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