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界無差別論 稽首菩提心 能為勝方便 得離生老死 病苦依過失 菩提心略說有十二種義。是此論體。諸聰慧者應如次知。所謂果故因故。自性故。異名故。無差別故。分住故。無染故。常恆故。相應故。不作義利故。作義利故。一性故。此中最初顯示菩提心果。令見勝利。次即說彼所起之因。然後安立。此出生相。及顯異名而無差別。於一切位無有染著。常與凈法而共相應。不凈位中無諸功用。於清凈位能作利益。一性涅槃應知。如是十二種義今此論中次第開闡。何者名為菩提心果。謂最寂靜涅盤界。此唯諸佛所證。非余能得。所以者何。唯佛如來能永滅盡一切微細煩惱熱故。於中無生永不復生意生諸蘊故。無老此功德增上殊勝圓滿究竟無衰變故。無死永舍離不思議變易死故。無病一切煩惱所知障病及與習氣皆永斷故。無苦依無始時來無明住地所有習氣皆永除故。無過失一切身語意誤犯不行故。此則由菩提心。為最上方便不退失因一切功德。至於究竟而得彼果。彼果者即涅盤界。何者為涅盤界。謂諸佛所有轉依相不思議法身。以菩提心是不思議果因。如白月初分故今頂禮。複次頌曰。
能益世善法 聖法及諸佛 所依寶處如 如地海種子 複次菩提心如地。一切世間善苗生長所依故。如海一切聖法珍寶積聚處所故。如種子一切佛樹出生相續之因故。如是已說菩提心果。云何此因。頌曰。 信為其種子 般若為其母 三昧為胎藏 大悲乳養人 複次云何此因積集。應知如轉輪王子。其中於法深信為菩提心種子。智慧通達為母。三昧為胎藏。由定樂住一切善法得安立故。大悲為乳母。以哀愍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厭倦。一切種智得圓滿故。云何自性。頌曰。 自性無染著 如火寶空水 白法所成就 猶如大山王
複次應知此菩提心因積集已。有二種相。謂離染清凈相。白法所成相。離染清凈相者。謂即此心自性不染。又出客塵煩惱障得清凈。譬如火摩尼寶虛空水等為灰垢雲土所覆翳時。雖其自性無所染著。然猶遠離灰等故。令火等得清凈。如是一切眾生自性無差別心。雖貪等煩惱所不能染。然猶遠離貪等故。其心得清凈。白法所成相者。謂如是自性清凈心。為一切白法所依。即以一切白凈法而成其性。如說須彌山眾寶所依。即以眾寶而合成故。云何異名。頌曰。 至於成佛位 不名菩提心 名為阿羅訶 凈我樂常度 此心性明潔 與法界同體 如來依此心 說不思議法 複次此菩提心。永離一切客塵過惡。不離一切功德成就。得四種最上波羅蜜。名如來法身。如說世尊如來法身。即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凈波羅蜜。如來法身即是客塵煩惱所染自性清凈心差別名字。又如說。舍利弗。此清凈法性即是法界。我依此自性清凈心。說不思議法。云何無差別。頌曰。 法身眾生中 本無差別相 無作無初盡 亦無有染濁 法空智所知 無相聖所行 一切法依止 斷常皆悉離 複次此菩提心。在於一切眾生身中。有十種無差別相。所謂無作以無為故。無初以無起故。無盡以無滅故。無染濁以自性清凈故。性空智所知以一切法無我一味相故。無形相以無諸根故。聖所行以是佛大聖境界故。一切法所依以染凈諸法所依止故。非常以是雜染非常法性故。非斷以是清凈非斷法性故。云何分位。頌曰。
不凈眾生界 染中凈菩薩 最極清凈者 是說為如來 複次此菩提心。無差別相故。不凈位中名眾生界。於染凈位名為菩薩。最清凈位說名如來。如說。舍利弗。即此法身。為本際無邊煩惱藏所纏。從無始來生死趣中生滅流轉。說名眾生界。複次舍利弗。即此法身。厭離生死漂流之苦。舍於一切諸欲境界。於十波羅蜜及八萬四千法門中。為求菩提而修諸行。說名菩薩。複次舍利弗。即此法身。解脫一切煩惱藏。遠離一切苦。永除一切煩惱隨煩惱垢。清凈極清凈最極清凈。住於法性。至一切眾生所觀察地。盡一切所知之地。升無二丈夫處。得無障礙無所著一切法自在力。說名如來應正等覺。是故舍利弗。眾生界不異法身。法身不異眾生界。眾生界即是法身。法身即是眾生界。此但名異非義有別。云何無染。頌曰。 譬如明凈日 為雲之所翳 煩惱雲若除 法身日明顯 此復云何。於不凈位中。現有無量諸煩惱。而不為染。譬如日輪為雲所覆而性常清凈。此心亦爾。彼雜煩惱但為客故。云何常恆。頌曰。
譬如劫盡火 不能燒虛空 如是老病死 不能燒法界 如一切世間 依虛空起盡 諸根亦如是 依無為生滅 複次云何。於此現有生老死。而言是常。譬如虛空雖劫災火起不能為害。法界亦爾。是故經言。世尊。生死者但隨俗說有。世尊。死者諸根隱沒。生者諸根新起。非如來藏有生老死若沒若起。世尊。如來藏過有為相。寂靜常住不變不斷故。云何相應。頌曰。 如光明熱色 與燈無異相 如是諸佛法 於法性亦然 煩惱性相離 空彼客煩惱 凈法常相應 不空無垢法 複次云何未成正覺。而言於此佛法相應。譬如光明熱色等與燈無有異相。諸佛法於法身亦如是。如說。舍利弗。諸佛法身有功德法。譬如燈有光明熱色不離不脫。摩尼寶珠光色形狀亦復如是。舍利弗。如來所說諸佛法身智功德法不離不脫者。所謂過恆河沙如來法也。複次如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何等為二。所謂空如來藏。一切煩惱若離若脫智。不空如來藏。過恆河沙不思議諸佛法不離不脫智。云何不作義利。頌曰。 煩惱藏纏覆 不能益眾生 如蓮華未開 如金在糞中 亦如月盛滿 阿修羅所蝕 複次眾生法身。即與如是功德相應。何故無有如來德用。應知此如蓮未開。諸惡見葉共包裹故。如金墮廁。在於覺觀糞穢中故。如滿月被蝕。我慢羅睺所執取故。如池水被濁。貪慾塵土所混雜故。如金山被翳。嗔恚泥垢所封著故。如虛空被覆。痴愚重雲之所蔽故。如日未出。在無明習氣地中故。如世界未成。在六處水大藏中故。如雲無雨。相違緣現前故。總為頌曰。 如蓮金等未開顯 佛體客塵翳亦然 是時功德不自益 反此則能為大利 云何作義利。頌曰。 如池無垢濁 如蓮大開敷 亦如上真金 洗除眾糞穢 如虛空清凈 朗月星圍繞 離欲解脫時 功德亦如是 譬如日明現 威光遍世間 如地生眾谷 如海出眾寶 如是益眾生 令從諸有脫 了知諸有性 而起於大悲 若盡若不盡 斯皆無所著 佛心如大雲 住於實際空 三昧總持法 甘雨隨時降 一切諸善苗 因此而生長 此偈中義與前相反。應知則是清凈法身。遠離客塵眾患故。成就自性功德故。證斯法者則名如來應正等覺。於常住寂靜清涼不思議涅盤界。恆受安樂。為一切眾生之所歸仰。云何一性。頌曰。 此即是法身 亦即是如來 如是亦即是 聖諦第一義 涅盤不異佛 猶如冷即水 功德不相離 故無異涅盤 若如來法身異涅盤者。經中不應作如是說。如彼頌曰。 眾生界清凈 應知即法身 法身即涅盤 涅盤即如來 複次如有經言。世尊。即此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涅盤界。即此涅盤界名如來法身。世尊。無異如來無異法身。言如來者即法身也。 複次應知。此亦不異苦滅諦。是故經言。非以苦壞名苦滅諦。言苦滅者。以從本已來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盡離盡。常恆不變無有斷絕。自性清凈。遠離一切煩惱藏。具足過恆河沙不離不脫智不思議諸佛法。是故說名如來法身世尊。即此如來法身。未離煩惱藏。說名如來藏。世尊。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本所不見本所不證。唯佛世尊。永壞一切煩惱藏。具修一切苦滅道之所證得。是故當知。佛與涅盤無有差別。譬如冷觸不異於水。複次應知。唯有一乘道若不爾者。異此應有餘涅盤故。同一法界豈有下劣涅盤勝妙涅盤耶。亦不可言由下中上勝劣諸因而得一果。以現見因差別果亦差別故。是故經言。世尊。實無勝劣差別法證得涅盤世尊。平等諸法證於涅盤。世尊。平等智。平等解脫。平等解脫見。證得涅盤。是故世尊。涅盤界者名為一味。所謂平等味解脫味也。
上一部:乾隆大藏經·大乘論·方便心論一卷
下一部:乾隆大藏經·大乘論·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