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老師講中醫基礎(6)
06-15
20090929_大千老師講中醫基礎(6)_臟腑今天講臟腑,也即臟象,這個是中醫裡面一個重要的核心理論,那麼藏象經絡啊這個都是中醫裡面特有的,比如說我們老百姓說脾虛了,腎虛,肝脾不調,那麼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話,都包括在這個我們的臟腑理論里。那麼今天我想通過講這麼幾個主題:把這個臟象或者把臟腑裡頭給大家簡單的說一遍,第一個是什麼是五臟六腑;第二中醫的臟象臟腑和西醫的解剖不是一回事,這個要說一下;第三個說臟腑是氣化的產物;再一個主要來講五髒的氣化過程,然後這裡面可能要涉及幾個理論,一個是杯水理論,一杯水的理論;第二個雲蒸霞蔚的理論;第三個是噴泉理論。然後可能還要講下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的道理,如果有時間還會涉及到一下關於《黃庭內景經》的一段關於對五髒的描述,然後會再講一下五臟藏五神,再講一下五臟與五行之間的關係,然後會再講一下六腑的氣化與五髒的關係,然後會再講三個標題:一個是五臟本一氣,不可分割;那麼肝脾腎為本,心肺為標;最後再講一下虛心實腑的道理。 然後我講的這些標題,不可能是完全概括了五臟、臟象的理論,這只是大概說一下,或者說是我覺得比較重要的,一堂課不可能把臟象講完,只是告訴大家關鍵點大哪兒,大家以後學臟象臟腑的時候怎麼來學。1、什麼是五臟六腑?好,那麼咱們開始講第一個問題。這個五臟六腑,什麼是五臟六腑?那五臟六腑,顧名思義五個臟六個腑。哪五個臟呢?心肝脾肺腎,六腑呢,胃、大小腸、膀胱、三焦、膽。那首先臟腑上,從字面上來理解,臟,藏也,藏精的地方。腑,腑庫,推運的地方。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做為一個生命體,那我們說過是由神氣形三界構成,因為做為一個個體,它必須儲存一定的精氣,做我們的開銷,那麼這個精氣儲存在哪兒啊,就儲存在我們的臟腑當中,這寶貴的東西都在五臟六腑,人能動能走能說,這個是在於四肢和這個七竅,也就是說人身上的精華都在五臟六腑當中存在,為主導。做為一個人嘛,人長的光鮮與否,有沒有精神,身體健壯與否,全在於他的五臟六腑好不好。五臟六腑好,順暢,健康,那麼他外在的就是有點毛病,也無關大礙。就是說有些殘疾人,他雖然肢體殘疾,但五臟六腑很好,看著也是精神飽滿,身體健康。那有的人他肢體健全,不缺胳膊少腿的,但是這個遠遠一看,神氣晦暗,說話簡滯,行路不協調,沉重,那這個就是五臟六腑精氣不全,衰落的一種表現,所以說我們這個講這個五臟六腑,上來要知道五臟六腑,臟腑是幹什麼的,就是保存我們精氣的地方,像一個容器一樣。有人說六腑不藏氣,主推運,五臟藏精,這個話呢說的片面,五臟六腑都藏氣,相對來說五臟藏的更深,六腑藏的淺。如果六腑不藏氣,你把六腑一個臟器拿掉,那麼它那個精氣也會喪失,功能也會喪失,就像現在很多人他那個有膽結石,膽囊炎摘膽一樣,膽摘了之後,那對人有一定的影響,那就是膽是中精之腑嘛,它藏精氣,如果你把膽拿了,它的精氣就渙散了。所以說對五臟六腑我們第一個認識就是五臟六腑是藏我們的氣血精神的地方,這個是非常寶貴的,所以說盡量不要動五臟六腑,做手術啊什麼的,割開肚皮,動動你的五臟六腑,這個對人都有重大的損耗,輕易不要開腸剖肚。那麼藏精氣藏氣血在五臟六腑當中,那麼五臟和六腑又有區分,五臟藏的深,六腑藏的淺,同時六腑又起推運的作用,六腑在外,五臟在內,又形成了一個體系。所以說大家要想有一個好的身體,一定要重視自己的五臟六腑。上次講過,這個人最重要的是五臟六腑,而不是四肢、眼目,並不是在於你的七竅和四肢怎麼樣,一定要看五臟六腑的好壞。你看現在很多人,他的四肢手麻了,為什麼麻了,就是臟腑氣血衰了,氣血不得推運到四肢,導致手麻腳麻,很多老人,手麻腳麻,有的是中風的先兆,不僅是中風的先兆,也是整體氣血衰落的先兆。現在這種麻,很多三十多歲就開始麻了,證明氣血大衰,由於生活啊,飲食啊,性情啊各方面不調,不懂得養生,就及早的、過早的把五臟六腑的精氣用衰,使眼、耳、鼻、舌,四肢百骸出現問題,不管是做醫生的還是普通的愛好者,或者是這個患者,大家要悟本,這個本就在五臟六腑,它藏精氣,藏氣血,藏神,這個是你的巨大財富,你掙了多少錢,這些都是外在的,謀多大官。內在的是五臟六腑,五臟六腑要充盈飽滿,那這個是講一下什麼是五臟六腑。2、五臟六腑跟西醫的解剖不是一回事。那麼第二來說臟腑,五臟六腑跟西醫的解剖不是一回事。它怎麼不是一回事呢?因為中醫講的五臟六腑是從氣化的角度來講的,西醫的五臟六腑是從解剖來講,雖然它們之間有一定的這個交叉,但是從本質上不在一個層面上考慮問題,很簡單,中醫認為肝升於左,肺降於右。那西醫解剖的理論,咱們來看肝在右,那說中醫完全不懂解剖,那怎麼把這個肝放到左邊去了呢,那實際不是這樣的,中醫從氣化講,西醫從解剖講。那還有兩句,關於肝升於左,肺降於右,那還有《黃帝內經》還有兩句,腎治於里,心佈於表。那麼如果拿這個話跟那個肝升於左來對照著的來講,豈不是心在表面了嗎?讓這個西醫可能更笑話我們了,心怎麼可能在表面呢?心在上面,腎治於里,腎在裡面,心在表皮,表面,我們把這個話串起來就會明顯的發現,中醫的講的肝升於左,肺降於右,心佈於表,腎治於里,這完全是在說氣化,並沒有實指的位置。那就這樣一條導致很多中醫從業者、西醫從業者產生誤解,就說中醫不懂解剖。拋去解剖不談,中醫更重視氣化的層面,因為古人的感覺在神氣形三個層面上,他認為神氣比形更重要,所以說在文字表述上,從理論構建上,都是從神氣著眼,而不是從形上著眼,我們沒有必要自慚形穢,認為中國古代沒有解剖。解剖是形而下的東西,隨著西醫不斷的研究,它就會發現這條路越學越難,知之甚少,對整個生命現象的理解是剛剛起步,就像那個三個半月的孩子一樣,中醫幾千年了,它在這個歷史長河中過來的,所以已經清楚的認識的神氣的層面,有人說是歷史,那這個幾千年前的東西了怎麼現在還能用呢?這個就是一個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古不如今,古代不如現代,這樣的理解大家要好好考慮考慮,物質文明形的文明可能不如現代,但是神氣的文明要遠遠的高於現在。所以說這個就相當於對待觀哪,你這方面好了,那方面就不行,走到東面去了,西面你就上不去了,走到西面,東面就上不去了,就看你抓哪邊了,哪邊是根本,你要抓。這個中國啊,這個世界地球上的文明啊,遠沒有人們想得那麼簡單,那麼直線的發展,總是幾起幾落,你知道這個地球的文明經過幾次洗禮嗎?所以說大家考慮問題是一定要多思考,多反思。那比如說這個民國的時候是哪個醫生呢,有一個命門學說,說這個命門是什麼呢?說命門是兩腎中間的,兩腎之間的那個油膜,兩腎的油膜。這個就是有問題,就完全的被西醫去誤導,這個是形體東西,命門要找到那個形體,和三焦一樣,一定要解剖出來,三焦是什麼,是淋巴液還是什麼東西,這個就完全的把我們的老祖宗最寶貴的東西,在認識層次上,你就整一個下了一個台階,老祖宗談神氣,你搞到形體上去了,不僅是把中醫曲解了,同時你還誤導了後來人,讓後來學中醫的沒法學,大家可以看一下,現在有多少人學中醫不受這些東西影響啊,一看書,拿出來一看就是這些東西,看來看去,說還不如西醫的東西實際呢,其實大家學得都不是中醫。那個前兩天我看文章,我這個才知道這個日本啊,後來搞純中醫嘛,把《黃帝內經》給丟掉了,光學《傷寒》。《黃帝內經》是中醫精神的寶庫,《傷寒》只是一部臨床著作,你把《黃帝內經》扔了,去搞《傷寒》,這個就像種一棵樹一樣,把根這個剪掉了,只去欣賞這個枝葉一樣,這個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搞搞不出什麼東西來。就是我們做學問為人都不能過於功利,不要看《傷寒論》的幾個方子能治病,就把《傷寒論》當成寶貝,而丟棄了不能馬上治病的《黃帝內經》。《傷寒論》它的這個整個體系都是從《黃帝內經》上演變過來的,如果誰要急功近利的來學中醫,那我奉勸就不要去學了。看病也一樣,想兩三天要把病慢性病治好,你就跟這個病人說不要看。所以說我們再次的強調一下,中醫的臟象理論是建立在氣化基礎上,是建立在神氣的基礎上,所以與西醫的解剖完全不是一回事。有的我說他肝不調了,他很害怕,不是不得了肝炎了,肝做了檢查了,我很無奈,我只能說中醫的肝和西醫的肝不是一個肝,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也不是一個脾。所以說大家要想學好臟象,要從氣化的角度來考慮。3、臟腑是氣化的產物。那麼下一個我們要講一下,臟腑是氣化產物,具體是怎麼產生的,這個也就是我們要重點來講的。這個我們這個學氣道的,對於這個中醫這一塊,對於人體這一塊,首先要把這個人當成一團氣,每一個人都是一團氣,你不管是行、坐、卧都是一團氣,這團氣隨著你的神氣發越和納藏,表現出來忽明忽暗,忽大忽小,忽疾忽徐。疾是快的意思,徐是慢的意思。由於你的這個呼吸吐納,有節律的呼吸吐納,表現出來的這個節律性的一團氣。那我們知道任何一團氣的內部都有升降開合,什麼叫升降開合呢?就是氣升起來,降下去,就叫升降。開合呢,就像那個河蚌一樣,一開一合,那基本我們人身的一團氣都是在升降開合這個大的基調下去運化。那麼這團氣在形界是怎麼表示的呢,就是它要化而成形。我們講過,神統氣,氣化形,任何一團氣,它碰到了形界就要化到形界上來,你看就像現在這個物理學家這個研究那個原子一樣,原子它繞原子不是有電子嗎,原子核外是電子,發現一個電子,它突然沒了,消失的無影無蹤。突然在一個空間里出現多個電子,這個電子是哪兒來的呢,這個我們就可以說這個是從虛界過來的,他也在研究虛界,我們就說也可以說它是從氣界過來的,無中生有嘛,搞得無中生有現在成一個貶義詞,實際無中生有是一個蘊含深刻哲理的一個辭彙,就從虛界一下子化成它這個氣,化出形體來,化出最小的那個電子,如果說能量不夠,這個電子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又回到虛界,什麼都消失了,像水溶於水一樣。那麼我們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是從氣化而來的,那氣化成形嘛,這個五個臟器,五個臟六腑,它在形界你可以找到對應的實體,找到肝啊,找到心啊,找到肺,找到腎,它確實能拿出來,但同時它後面有大的背景去推動,維持支持它,這個就是氣。如果沒有這個氣,或者說氣衰少,這個臟器它就運轉就不靈,就會出現問題。我們的五臟六腑它不斷的衰弱,衰弱之前是個大前提的,它氣先衰弱,氣是源頭嘛,氣衰弱了,臟腑才衰弱,形才衰弱。你看比如說這個器官移植,咱就拿肝臟的移植來說,肝由於後面的氣不好,導致肝體發生了病變,最後導致肝硬化,肝癌,那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西醫採取活體移植的方式,換一個別人的肝進來,當然有排異反應了,它通過各種手段抑制這種排異反應,這個硬生生的讓別人的肝和自己系統吻合,那吻合上之後,跟自己的神氣接在一起,如果自己的神氣不是很弱的話,能夠維持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的這個健康狀況啊還是不容樂觀,有很多肝移植的病人移植之後病情惡化,不能維持生命,肝體又壞了,這裡面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他換了個肝臟,氣還是自己的氣,自己的氣已經惡化到相當的程度,不可能就維持換過來肝臟的正常的運轉,一伙人一樣,人已經離心離德了,原來的設備他們開得也不是特別好了,一個工廠,把設備換成新設備,還是一幫離心離德的人嘛,這個機器馬上過不了關,你建議換一個,換湯不換藥嘛,你換機器不換人不行,你這個氣還是肝硬化那個氣,肝臟換了,這個氣不換,很難有確切的療效,這樣多了,這個自己因為要保命嘛,換肝換了一個不行又換一個,事實大家都知道,很多演員明星換肝的結果怎麼樣大家心裡清楚。還有一個原因,本身他就不是絕症,有的是進行性肝硬化,突然一下肝硬化要換肝,其實他這個病啊只是不通了不調了,調通了就好,不應該換,一換之後把自己的寶貝拿走了,畢竟那是形成的形體,是諸多氣血運化出來的一個形體,這個形界非常重要的,我們學得是神氣,同時也注重形,沒有形,神氣無所依,無所憑,它體現不出自己的價值來。一下子把你這個幾十年積累的這個臟腑臟器肝膽拿掉了,你自己的氣無所依憑啊,換來一個新的不能適應,排異各方面的,喪失我們家寶貝,我們家自身的寶貝一下子就被端掉了。所以說在這裡面奉勸大家不要做器官移植,也不要建議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器官移植,很多腎衰竭的換腎,現在最多的是換肝換腎,這兩個器官我跟大家說它們的生命力非常非常頑強,肝腎是你的生命之本,這兩個它們不會輕易妥協投降的,是你自己放棄了它們,沒有信心,最終無情的讓醫生割掉,換肝換腎三四十幾萬,如果說這種醫學主導下就為我們看病,後果不可想像。現在很多小孩腎衰竭,尿毒症,你怎麼可能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就一下尿毒症了呢,這裡面一定就有問題,並且這個病肯定不難治。好,那這個就是我們講一下骯髒是氣化的產物。那麼下面做為重點來講,五臟氣化的過程。那麼既然它是一團氣,這團氣化成了形體,一邊化成了五臟,一邊化成了六腑,那麼五臟六腑它們做為一個運動的一個單元,它怎麼動起來的呢?裡面的氣又是怎麼升降開合、吐故納新的呢?這個是直接就可以指導我們臨床的一個核心的理論,這個必須要搞明白。這裡面我們要引入幾個理論模型,一個是杯水,一個是雲蒸霞蔚,一個是噴泉。那我們先說第一個理論,就是杯水理論,什麼是杯水理論呢?就是一杯水放在這,這杯水自然產生對流,就是再靜止的水它也會產生對流,這就是萬物恆動,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持續不斷的。你看一杯水靜靜的,其實它是在裡面不斷的動,這個動就是對流,我們那個小學課本講過物體的傳導,這個物體的傳播啊,溫度啊是怎麼傳播的,傳導,輻射,對流,那自然而然產生了對流,那我們身體的五臟六腑也是這樣對流起來的。你看一杯水,兩方面,太陽一照射 ,上面照射,照射到這個水,上面溫度高,下面溫度低,不能這樣說,怎麼說呢,舉這個例子,下面點一個火吧!這樣說方便理解,下面點一個火,水底,這個杯底的這個水由於受到火的加熱,它就往上走,它一往上走,頂著上面的水往下來,自然形成了一個對流。大家看一看這個洋流、河流它這個裡面都有暗流,洋流也有著循環的洋流,北半球啊,南半球啊,很多漁民(知道)這個海流,洋流,它是波動性的,一會兒往南,一會兒往北,幾點往南,幾點往北,這個相當於這個大海還有河流的潮汐,它們的呼吸,這個我們也是這樣來理解這個五臟六腑的氣化,那麼很簡單,大家就是把這個五臟六腑的這個胸腹啊理解成這杯水一樣,下面的氣往上頂,往上蒸上來,同樣上面的氣往下降,那麼它們之間形成一種對流,使它的能量物質能夠交換,那麼這個就是五臟六腑的氣化的整體過程。那麼也可以用我們第二個理論來解釋,就是雲蒸霞蔚。太陽曬到地表,使水汽蒸發,蒸騰向上,蒸到天上遇冷,凝結成雲,雲聚在一起,裡面飽含的水分厚,到了一個臨界點,就下降為雨,那麼大自然的現象是這樣的,自然界存在著這種自然而然形成的對流。不管是空氣、水還是各種物質,滄海桑田嘛,高山變低谷,低谷變高山,海洋變陸地,陸地變海洋,它們都是交替這樣進行的,那麼人身也是本著這個原則,也是交替的互相過渡。如果從五行的理論來說木要生火,火要生土,土要生金,金要生水。每一個份子都在向前變化,永不停息,它不會停下來,不會等在那不動,它總是不斷的變化。像人由小的時候變年輕,由年輕變中年,由中年變老年,由老年變死亡,由死亡再復新生。總是在這樣顛三倒四的按這個去循環不已,人身也是這樣。那麼人身是怎麼互相生的呢?就是由腎主,我們這個可以這樣說,升降開合嘛,這個氣降到最下面,是由腎納藏的,這個氣是閉藏的,像冬天一樣。那麼這股氣生,在春天,像春天一樣,由誰升出呢,由肝中升出,如果把腎比作河流一樣,湖泊一樣,那麼肝就是太陽照射到湖泊,照射到河流之後的水蒸汽就是肝。這水蒸汽源源的向天空布散,凝結成雲,散在空中,形成了雲,那麼這個雲就是心,最高處嘛凝結了就是心,心降下來,降的過程就是肺,或者你也可以這樣理解,白雲是心,烏雲是肺,降下的雨也是肺,流下來之後就成了水,那是這麼一個過程。在這裡面大家主要體會它的整體的循環,我們學氣道,這個人呢,一團氤氳之氣啊,就是靠這種方式去循環不已的,這種循環是根據我們的脈動和呼吸來每天按節律進行的,所以說《黃帝內經》上有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的說法。下焦如瀆,什麼是瀆啊,瀆就是水流,剛才我們講了河流流下來之後,如瀆狀,那蒸到上面,如霧,霧氣昭昭的,氤氤氳氳的,那中焦如漚呢,它就是介於如瀆、上焦如霧中間的那個狀態,這個脾胃如漚,其氣繚繞,運化於中,如漚。所以說我們講氣化,升降開合,心肝脾肺腎,就是要把這個象,這個大氣磅礴,大氣團舉的這團象要理解,這個是最重要的,這個你要理解了,那我接下去講的診斷,講開方就好說了。那麼整個流轉運行的這一團象,形成了我們五臟六腑,同時又受我們神的支配,怎麼來講呢,這可能有點抽象,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說這個人呢,心情不暢、悲觀,那麼他哪個氣就會受到阻止呢?他向上蒸騰的這個勁就小,如果蒸騰的勁小,形成雲就少,形成雲少,降下的雨就少,河流慢慢的水就不充沛,水不充沛導致他這個蒸騰的氣就更少,也就是大家不能悲觀,不能喪氣,不能抑鬱,不能憂鬱,現在大家生活壓力太大了,不高興,只要你不高興了,你這個整個的循環的氣機就由旺轉衰,不會充滿生機,愁眉苦臉,慢慢的臉色也不好看了,渾身也沒勁了,精力也差了,這個就是由於你整體的氣機受到了抑制。反之,如果你神情愉悅,高興,暢快,樂觀,豁達,那麼你整體的氣機就為之一變,臉色也隨之改變,由原來的灰暗色一下變成了明黃色。那麼氣該升的升,雨該降的降,風該刮的刮,河流的水豐沛的流淌,天空朵朵白雲,那整個的生機盎然,你這個人也會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把這個天地萬象裝在你身體里,就是你這個整體的氣機的景象。那麼為什麼有內景呢?《黃庭內景經》,什麼叫內景呢,這個景象,這個世界的景象和你身體的景象是同一的,是一致的,你是天地的一份子,天地的景象就是你身中的景象,同理你身中的景象也可以映射到天地到景象,那就是這個一粒米知大千世界,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有人說這個是練功的一種狀態,我跟大家說這個你如果說只單純說是練功狀態,就把這個事說小了,這個是一個對自然宇宙對生命的一種如實的描述。那古人就說了嘛天地與我為依,那怎麼為依啊,你就是天地的變化和你身體的變化是一致的,這個是相協調。那麼我們學中醫,不要去摳書本的條條框框,各種的中醫理論,一定要參天仰地,一定要把天地的這個規律現象用於我們理解人身去,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遠取諸物也就是想告訴我們有一個參照,當你不能很好的理解身體的時候,那麼參照自然。就像當年晉朝的郭璞,郭璞是算卦看相的老祖宗,非常厲害。管路,應該說是管路,三國的管路,他這個當時悟到整個氣機的道理的時候,他就是幾天,七天還是十幾天,他仰觀天文,一刻不停歇的看這個天,這個日月運行啊,這個天上的星星的這個變化,通過這個悟到了道理,用於人事,用於整個這個自己切身的很多事情。所以說我一定要從自然當中去學習,就像蝙蝠,學了它這個聲波反射嘛,我們製造出了雷達一樣。我們學中醫也好,學氣道也好,一定要通過我們身邊的事情學起。好,這個是關於五髒的氣化過程。關於噴泉就不多講,因為噴泉在去年民間中醫講課的時候講過,這個就是一帶而過。如果想了解的可以找些資料來看。4、五臟藏五神下面我們講一下五臟藏五神。為什麼要講五臟藏五神呢?因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如果我們只是從氣道的角度來講,五臟藏氣,是氣化,那麼誰統這個氣化呢,就像剛才我們講的一個人悲傷,他整個的氣機就開始放慢,衰弱,那麼這個就靠我們的神去來完成。心是五臟之大主,心中藏神,這是一方面。同時,五臟中藏五神,不但五臟中藏五神,四肢百骸中皆藏神,那這個就是我們神統氣這個層面。你看在《黃庭內景經》上說:心神丹元字守靈,肺神皓華字虛成,肝神龍煙字含明,翳郁導煙主濁清,腎神玄冥字育嬰,脾神常在字魂停,膽神龍曜字威明。什麼意思呢?大家剛開始可以不用理解什麼意思,那麼我告訴大家幾點,我們的思維意識不僅藏在心中,藏在腦中,同時也是藏在五臟六腑當中。《黃帝內經》不是講了嘛,心中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這個我們既然學中醫,想學好中醫,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五臟六腑是由神統的,神統氣,氣化做形,化出這種五臟六腑。這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對我們理解我們這個整個的人身是怎麼運轉的有重要的意義。大家有時間一定要把《黃庭內景經》讀了,因為如果你只學《黃帝內經》,因為《黃帝內經》主要的還是從氣的角度來講。《黃庭內景經》是從神的角度來講,它們有一個層次的側重點的問題,並不是說《黃帝內經》它的這個層次低於《黃庭內景經》,而是《黃帝內經》更側重臨床,在氣的層面就可以指導很多的疾病的治療,所以說沒有必要用過多的篇幅來講神,第一章還有很多章它也都在講神,但是更多的是在講氣,而《黃庭內景經》作為修練的一本書,因為我們講修練主要是從神的層次來修練,所以說它的側重點主要在神,裡面大量的運用了神的理論來告訴我們內景是一種什麼狀態,一種內景圖啊,是一種什麼景象。比如這就說,肺神皓華字虛成,什麼叫皓華啊?就是人身這團啊到了肺之後,它開張,向外,皓白,華彩,是這麼個意思,所以叫皓華。皓白,華彩這個氣整個虛凝向外的一種表現。那麼肝神龍煙字含明,肝神是下濁而上清,下邊是重濁的一團氣,這團氣徐徐的向上蒸發,越蒸越明,所以說叫龍煙,什麼叫龍煙呢,就是龍緩緩的,彎曲的向上蒸騰,像煙囪冒出的裊裊炊煙一樣,叫龍煙。含明呢?是內暗中間含明媚之象叫含明。那今天呢咱是簡單的講中醫基礎,所以說不深入的來講,但是大家要從神氣角度來去理解,現在不理解無所謂,以後在自己的讀經典著作的時候要有這麼一種思想準備。五臟藏五神,比如說你某一臟虛了,其實是它的神氣虛了,神氣與神氣又要相得,不相得則要相失,相失則氣離散,氣一離散則形體衰弱,這個是一個個相承接的。有個病人,腿不好使了,膝蓋受損,養養好點,一累又壞,這樣我就告訴他這個腿啊問題不是出在腿上,是出在五臟六腑上,五臟六腑的氣衰,五臟六腑的氣血不能濡養膝蓋,導致膝蓋氣血衰損,從而導致膝蓋出現問題,看現在很多老頭老太太經常骨折,為什麼骨折啊?就是精華不多,五臟六腑的精華不多,不能濡養四肢百骸了,就容易出問題。還有的年輕的病人,她說在生產後這個膝蓋嘎嘎地響,各個關節響,為什麼響啊?就是沒有潤滑油了嘛,什麼是潤滑油啊?氣血精液是潤滑油,氣血精液它這個大的關節走過來之後,都要有相當的氣血去涵養、充實它,如果你氣血不足,它不能很好的侵潤灌輸你這個關節骨骼,那就會導致你這個走路的時候嘎嘎響,行動不便,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嘎嘎響怎麼治啊?不要治一些治骨骼關節,儘快的把這個氣血搞充沛,搞充沛之後,調下脈,脈通暢了,這些充沛的氣血就會重新的慢慢的灌輸到你各個關節骨骼當中去,你再走路就不響了,那潤滑油有了嘛,但是這個過程是緩慢的,是反覆的,不可能說是這邊吃了葯,那邊氣血就侵潤過來了,不可能,都是有一個過程,天街小雨潤如酥,慢慢的時候到了就好了,所以說這個是我們講的五臟藏五神。好,咱們休息五分鐘吧。那還有幾個話題咱們一會兒再講,五臟和五行的關係;六腑的氣化形與五行的關係;五臟本一氣不可分割;肝脾腎為本,心肺為標;虛心實腑那麼這幾個問題。然後大家有問題可以提,提前提,我這邊有一個準備。5、五臟與五行之間的關係好,咱們接著開始來講吧,大家有問題可以提一下,因為講這個臟象的時候比較抽象,因為抽象也是能夠證明這一塊比較核心,下面講一下五臟與五行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很關心這個五臟配五行,五臟配五行怎麼配呢?腎配水,肝配木,心配火,肺配金,脾配土,整好五行配五臟,那麼這也是指導中醫臨床的一個重要的依據。比如說如果說這個肝血出現了問題,水不涵木。心出了問題,虛火上延,心火不足。比如說脾出了問題,叫做脾土,怎麼說來著,現在都不怎麼會這種表達方式了。肺火刑金哪,木克土啊,這個諸如此類的吧,現在仍然指導我們的整個臨床,然後再加上用藥,把這個葯配到五行上,互相五行相對來怎麼看病,那麼他這套體系啊,後代啊就愈演愈烈,從宋朝以後,那麼元,明,清越演越烈,最終啊很多人學這個中醫就陷到了這個臟象五行當中去了,企圖通過這種模式,五行的這種模式解決五臟六腑疾病的問題。那在這跟大家說一下,如果這們的拋棄神氣,或說是漠視神氣,而獨研究五行和五臟之間的關係,通過五行相生相剋指導中醫臨床,這是很可怕的。為什麼說很可怕呢?因為五行本身就是一個虛詞,金木水火土,怎麼解釋的都有。,那麼相生相剋就變化萬年。很多人談來談去,陰陽五行,不在一個層面上看,看病的更是五花八門。比如說有的說這個桂枝屬木,說入肝,那麼肝不調要加桂枝,這個還是早年看的,現在我也不知道這種五行,臟腑五行用藥這種理論演變到什麼程度,那麼這個就有問題了,我們知道那個謠言的笑話,一個人生了個蛋,最後演變成生了松花蛋,生了多少個松花蛋,是一個道理。本身這個桂枝配木,它為什麼配木,肝又怎麼配木,桂枝又怎麼就入肝。像這個黑豆屬水,腎主水,那麼黑豆就補腎,這個是很滑稽的。在這糾正一下,桂枝這味葯,你可以說它屬木,肝也屬木,但這兩個木,不是一個木,肝主生機,你不能說桂枝主生機,桂枝主通,通達,桂枝這個葯走表,走營衛,很淺。肝這個氣很深,肝中的生機和桂枝的通的這個木性是完全兩回事,所以說肝病並不以桂枝為主葯,你想用桂枝的木性去這個調肝中的生機,相當於南轅北轍。還有關於這個黑豆入腎,很多人病腎虛煮黑豆粥,我覺得這個簡直不倫不類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黑豆氣沉,豆氣沉,黑豆氣就更沉,沉往下走,屬水,那麼腎主封藏,藏精,也屬水。你吃黑豆多了使人氣重,但是你不能說這個黑豆屬水,它氣濁,氣重濁,它就補腎,它又可以瀉腎,就像是這個賊,賊是偷東西,他偷什麼東西啊?偷那個家裡不設防的這個人家裡的東西,那麼你家不設防,那麼賊就有可能去你家,這是對的。那去你家幹什麼呢?不是賊去你家補益你去了,給你送東西去,是偷你家的東西。那你從這個黑豆和這個腎的關係都屬水,你可以推出黑豆入腎,那你不能推出黑豆補腎這個條文,這個就有一點有意思了。那麼如果黑豆補腎,大家都吃黑豆吧,看看補不補腎,不補腎,還加重腎臟的負擔,久食豆使人重嘛,典型的加重腎的負擔嘛。黃豆氣正,中平,可以吃黃豆,最好吃豆腐,不建議大家吃黑豆。像芡實、薏米一樣,芡實、薏米它有利水行濕的作用,水裡面生的,現代人濕多,你就覺得這個濕和濕相配,那麼濕多就要吃芡實薏米,實際不是這麼回事。現在人所得那個濕,和這個芡實、薏米利那個濕是兩個概念,現代人是滯而濕,是氣滯了,不活動,不運動,導致氣停滯在中焦,化出了那種所謂那種濕粘之氣,這種濕要推運氣血,調達氣機,才能除,不是用芡實、薏米這種葯能除濕的,搞的現在一有濕就芡實薏米粥熬,而且這種東西久吃可以利氣,就可以瀉氣嘛,不能久吃芡實薏米,它的通性要大於它的補性。有人在網上大談芡實薏米的好處,在這裡給大家敲一個警鐘,芡實薏米不能久吃,南方有的地方濕氣大,水濕之氣大,你可以吃芡實薏米利之。北方哪有那麼多濕氣啊,水濕之氣,他身體內部產生的濕是濕滯之氣,由滯生的所謂的濕,這種濕不能通過利水的葯去利,而要通過調暢氣機,推運氣血的方式去化,這是本質的不同。現在有時候這個中醫理論顛倒黑白,大家要注意,所以說學五行,一定要知道五行後面代表的是什麼,就是氣化,就像濕氣一樣,由滯而生濕和水濕之氣內侵,完全是兩個東西,濕主土,你不能說都是土,你就把這兩個東西,這兩種狀態理解成一個,那這就不好了。像健脾,什麼是健脾啊?健脾和益脾是兩個概念,健脾的葯有哪些啊?白朮健脾,茯苓健脾,陳皮健脾。那益脾的呢,你可以說麥冬益脾,山藥益脾,黃精益脾。那健脾和益脾有什麼區別啊?你要搞清楚,健脾是使氣機得健,能夠健旺運行叫健脾,益脾是使脾這個緩和之氣得到增益叫益脾,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偷換概念。所以說學中醫,我的建議不要只學五行不看神氣,這樣是不可能學好中醫的,最終拿些五行公式去那推導來推導去,已經相去甚遠,很多人開方子,最終《傷寒論》上的方子是多少克,拿那個克去推導陰陽五行去,這簡直是欺負人們看不到這個背後的玄機啊,在那搞皇帝的新衣。你說那個克數,你就是九克,八克,你這個搞這個陰陽算術,到那個藥店稱去,它秤高一點,往上抬就多一克,低一點就少一克,你怎麼可能拿這個克數來搞這個臨床實踐。現在導致沒有神氣的陰陽五行,已經到了昏天黑地的程度。 6、六腑的氣化及五髒的關係好,那麼下面我們講一下六腑的氣化及五髒的關係。什麼叫六腑的氣化啊?五髒的氣化我們說了,心肝脾肺腎,互相的擅變,什麼叫擅變呢,你給我,我給你,大家互相吞吐,又互相制約。六腑也是一樣,六腑對應五臟,怎麼對應的呢?心對小腸,肺對大腸,肝對膽,脾對胃,腎對膀胱,心包對三焦。這裡邊要講一下對應關係的由來,這個在中醫教材上沒有說清楚。肝膽相照,肝對膽好理解,肝中包膽,膽是中精之腑,是生氣之源,肝者體濁,膽者體清,這個生機,暢生機,達生意,是由肝作為背景向外推運,由膽去完成的,這個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如果你摘了膽,肝的生機退運就一下子散了,散開,不能專精。那為什麼十一臟獨取膽呢?這裡面有一個關鍵點,並不是說十一臟都要聽命於膽,而是十一臟要做一件事情,要做不做,猶豫不決的時候,需要膽來完成它最後一槍。 如果大的氣血運化,這個推運,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膽。就最後那一步了,要由膽來完成,什麼時刻要膽去激發,就像那個炮彈一樣,它點燃就炸,所以說這十一臟獨取膽。因為你這個人膽小,膽怎麼了,膽氣,膽魄,都是從這種膽中、膽氣中發出,肝膽好理解,這個一對肝膽相照,互相照著。你看取膽之後這個膽汁還是會從肝流出來,但是它這個形成精華的能力差了。比如說你這個身體很好,都考九十五分,如果有膽你一下能推到一百分,就能達到一個非常完美的程度,如果沒有膽是不可能上一百分的,最多也是九十分,九十五,那麼肝膽的關係。腎和膀胱的關係也好理解,因為都長在差不多的地方。腎主水臟,主水液的推運,主閉藏,那麼同時膀胱就是代腎完成水液的整個氣化,膀胱要弱就是腎後面的動力不足,你看有很多這個泌尿性疾病,膀胱氣化弱了,小便淋漓,無力,那麼要知道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這時候不要用通法,要補腎益肝,那慢慢的氣化一開,那就順暢了。如果強行用通法,那膀胱的氣欲至未至,一通一下就全散了,你再也聚不起來了,就導致了尿失禁。好多中風之後尿失禁,尿癃閉,很多怕這個高血壓導致腦淤血,它降那個血壓,它用利尿的方法,這個很要命,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去利尿,尿一利,元氣一瀉,下邊氣一瀉,精氣不來,他這個病好不了,這個中風啊,大部分老年中風,都是因為精血暗枯,導致突然精氣不能來複,突然中風。這個時候兩點很關鍵,第一個,調暢氣脈,畢竟他大的氣脈堵上了嘛,要調暢氣脈。第二個,要益其精,益其氣血,慢慢調暢,他還有恢復的可能。如果一旦的你通過強行通脈的辦法,比如說溶栓也好,用中醫中藥,按那個排風的中藥來治,燥烈的葯一上,病人啊十有八九就回不來了。還有就是通利,千萬不能通利,像一個皮球一樣,一紮泄了,那就完了,真的就完了,那麼這個是膀胱腎。那麼脾和胃,那這也是在一起的,都管消化的,這個好理解,脾為之使,胃為之市,什麼意思呢?市是市場的市,胃為之市,是裝東西的,裝五穀雜糧的,吃的東西都在胃裡裝著。脾為之使呢,就是把胃的東西啊消磨水谷,小腸吸收後,脾就把這個水谷精微之氣呀,使嘛,什麼叫使啊?就是推運,叫使。推運這個水谷精微之氣循環到全身,並且由肝臟的,這個肝氣頂著,脾氣推,推到心,推到肺,最終推到全身,中醫是這樣說的,這個也好理解,脾和胃一對,一個是布的,一個是送糧官。那不好理解的是哪三個呢?是肺和大腸,心和小腸,心包和三焦。那我們先講一下心和小腸,這兩個相對應,八竿子打不著,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不像我們剛才講的那三個,肝膽在一起,腎和膀胱在一起,脾胃在一起。那麼心和小腸怎麼跑一起了呢,這個我們要從功能上來看,心主聚氣,它聚集很大的能量去使身體能夠,它不斷的去運化氣血,推運全身,是能量之源,那麼同樣小腸做為整個消化道,或者說整個腑來講,它是最關鍵管吸收的地方,小腸一定要聚集很多的能量,把胃中的食物消化掉,為身體的吸收。所以說它的功能和心的功能一樣,在整個的消化器官中。如果心氣虛,就相當於小腸氣虛,小腸一氣虛,它的消化能力明顯減弱,又容易著寒,拉肚子。氣聚的能量沒有了,也就是心主氣聚,小腸主氣聚,心主氣聚推運氣血,小腸氣聚消化食物。大家把小腸,小腸為火嘛,小腸沒火,肚子脹、涼,愛拉稀,頑固不化,得這些病,這由於心火,也就是由於火聚氣不足,那麼這個就是心和小腸之間的關係,它們都是氣聚。那麼肺和大腸呢,肺為魄,為氣散,氣推運,肺主這個的,為相傅之官嘛,推運氣,把全身的氣血,推運氣往全身走,心臟是泵,肺是扇子,是風扇,泵上來水由風扇打散,打到全身去,那麼同樣,那麼大腸幹什麼用的,大腸就把小腸吸收的糟粕向下推運,再把水分吸收,泌清濁嘛,分泌水谷,它主這個,那如果肺的功能下降,那麼它散的功能,推運的功能下降,這個大腸,它的推運能力,向外推運糟粕的能力減弱,人就是排便困難,這個排便不爽,它有這個推運的勁,你看大腸大,粗起來,開闊,就像肺魄力一樣,有了開闊之氣,如果肺的功能減弱,那開闊之氣就少,所以說肺與大腸相表裡,同時又有脈絡相連。那麼就剩最後一個心包和三焦了,什麼叫心包啊?心在里,非常重要的器官,不斷的在那兒動,不能受到一點干擾,外麵包一個心包,心包之氣,包繞於心,為心護外,不受外界干擾。有病則心包受之,心臟不擔其病,如果真心臟得病了,這個人十有八九是要死了,一般心疼都是心包的病,那麼它對應三焦呢,三焦也整好是這個功能,什麼叫焦,焦是什麼意思,焦是道路的意思。或者你可以理解三焦它是整個去油膩的通道,上中下三焦嘛,上焦在胸,中焦在腹,下焦在小腹。那麼這個解剖是不可得的,你解剖找不到三焦。三焦是氣脈流行的,是相當於上下蒸騰,斡旋變化的場所,所以說也是代表整個氣血的運行的,所以它與這個心包相表裡。這個五臟六腑各有其經脈,做為它的枝葉,伸達於四肢,這個四肢百骸,上到頭,下到腳,旁到手,由五臟六腑的十二條經脈互相落屬,共同構建了整個氣化通道。這個化而成形了,就相當於到形體的一面,因為它氣化到五臟六腑,十二經脈,這個已經是有一個具體的表象了,這介於氣和形之間,那麼再往形這兒走,有了真實五臟六腑的器官和血管、神經、淋巴這一步步遞進。那我們學中醫,要學哪一塊啊,要學上游的神氣這一塊。7、五臟本一氣那麼這就涉及到我們下一個話題,就是五臟本一氣是不可分割。大家知道五臟六腑,但是不要局限在五臟六腑上。因為人體得病,不是那麼簡單的,不單是某臟、某經得病,而是有可能整個氣化出問題,這就是五臟本一氣不可分割。就像這個有的人說了,說這個人身水火一團氣,就是一團氣。大家如果能跳離這個五臟臟象這個理論,去思考疾病的來源和它發展變化,並且運用到對治方面,那麼我們就會有一個更廣闊的天空,來了解中醫的治病的原理,這就是一氣論,也就是氣道論。那麼這個舉個例子吧,這樣說也比較空洞,比如說一個人他非常高興,心主喜,他是心高興,那麼心高興的時候,難道其它五臟六腑不高興嗎,其它五臟六腑也高興,要是屋裡坐五個人,一個高興的不得了,給大家講一個笑話,這大家也都高興起來,就是一個人感染其他人。同樣一臟也可以感染其它臟,臟臟相感,也構成了一個融合體。所以說心主笑,同時心笑,其它五臟六腑皆笑,只不過笑的程度輕重有別。比如說一個人肝瘀,肝瘀氣滯了,非獨肝瘀,心肝脾肺腎,五臟皆瘀,只是程度有別。我們何不這樣來解釋這個問題呢,就說一個人的笑,是心笑嗎,不要這樣說,是氣在笑,氣和暢、愉悅,它這一團氣和暢、愉悅,你這樣說不是很明白嘛,沒有必要你再說心肝脾肺腎了,跳出心肝脾肺腎這個藩籬去理解人身一團氣,這樣你就在更高的一個層次來運用中醫,理解中醫。比如說一個人氣瘀,沒有必要再說肝瘀了,就說氣瘀,你看臉色都憋青了,眉頭緊湊,眼中無神,垂肩塌背的,看不到什麼前景,說這個人氣瘀,一看就氣瘀,沒有必要再說肝瘀了,那治病怎麼治啊,就調這團氣就行,沒必要去調肝,那麼一下子跳出了這個五髒的範疇。他比如說這個糖尿病,四十來歲糖尿病,怎麼糖尿病呢,吃喝無度,房事不節,私慾過度,精氣壞耗,導致糖尿病,什麼原因呢?到底這個是哪兒的問題啊,沒有必要說是脾的問題了,直接說整個精氣,這團氣精華衰弱了就可以。那麼怎麼治啊,就治這團氣,使讓他的精華內收,先要收住,同時輔以中藥,補其精化,能補多少是多少,這是不是真補,補不了真的,只能補它化出來的,真的要自己產生,從無中生,慢慢養。我們治病要這樣來治,對疾病要這樣看待。那麼我們理解問題就簡單多了,就說一個人腎虛,你不要說腎虛了,哪兒虛了,裡邊虛了就行了,不是表虛,是里虛,用內外,表裡,你就把臟腑涵蓋了,這樣我們就跳出了臟腑的它的這個局限,寬闊的去看問題。這個在以後我們在這個診斷和看病的時候,具體的再跟大家講,也有可能講些病例,大家要清楚的知道五臟本一氣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看五臟,不如看一氣。8、肝脾腎為本,心肺為標。下面講一下肝脾腎為本,心肺為標。那麼這個我就說兩個病例,這同樣是兩個肺癌,我經手的,這一個肺癌七十多了,突然的肺積水,呼吸困難,張口息肩,西醫抽出來的,吸出來之後馬上肺部又積水,那這個很多年前我看的,當時沒有辯證準確,後來這個一直是西醫來治,那像這樣的肺癌啊,胸中一下子就突然呼吸出問題了,這個就是責之於腎,下邊不行了,他腎氣結,反之於肺,導致肺氣衰竭。那麼還有一例肺癌,呼吸困難,咳血,胸悶,那左肺全都是腫瘤了,看他舌苔,觀其面象,知道他病在肝,不在肺,因為肺長了腫瘤,但是病變在肝,肝氣抑鬱不條達,最終導致肺癌長腫瘤。那麼說這兩個病例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大家有時候心肺的疾病是由肝脾腎導致的,很多都是,所以說一團氣,上面的氣是以下面的氣為基礎的。那麼心肺在上面,肝脾腎在下面,很多心肺的毛病都是由肝脾腎導致的。比如說心悸,心虛,心動過速,這些很多不是由脾就是由肝,不是由肝就是由腎,益腎補肝調脾,則心肺病啊很多都可以緩減。那麼我在治病當中說重點調肝脾腎,把這個基礎搞好了,心肺的病就可以相對緩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肝為生氣之源,多麼重要的,心的能量來源於哪啊,來源於腎的交替,肝的輸送,和脾的推運。那肺也一樣,那肺的功能的好壞,直接涉及到腎的納藏,脾的運化,肝的調節,心的補養。那肺無非有兩種病,一種是外感,寒暑燥濕風火,這樣要去其外感,肺就好了。另一個是內結,肺裡面虛了,使肺成為了一個表象。所以說我們治病的時候四肢百骸出問題,責之於五臟六腑,六腑出問題,責之於五臟,五臟出問題,責之於肝脾腎,那麼肝脾腎出問題,責之於哪啊?則責之於無無之地,什麼叫無無之地啊,就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源怎麼責呀,就是法天道,恢復你的生命之源,鬆綁你的生命之源,它自然而然給你帶來源源不斷的元氣。這個是我們以後要講的,今天就不多講了。9、虛心實腑然後最後以虛心實腑來結束今天晚上的講課。什麼叫虛心實腑啊,就是要返本,歸根,要培根,注意根本,像一株植物一樣,要愛護它的要根,要培養它的根,根好了,枝就能條達的向上長,葉就能很好的,就不斷的生長,花開的艷麗,結的果就結實。那反之,如果我們忽視其本,崇尚其物,那麼我們就會走敗亡之路。所以老子反覆講說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就是告訴我們,反覆告訴我們,要知白守黑,我不敢進寸而退尺,要一定要知退,知止,守根,守靜,返本還原,懂得這個道理,那我們就能是有一個,精氣神的一個很好的一個狀態。那這個我的這個今天講的這個臟腑就講到這裡。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有問題就提一下,要沒有問題,咱們今天講課就結束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名老中醫辨治男性不育症經驗概述
※百病起於「積」!5種人體「垃圾」中醫教你一鍵清除
※老中醫教你關注下半身
※老中醫說:女性經期甚至經後老腰痛,當心是下半身出故障,再不看就晚了
※效霞談醫:中醫是否發現了膀胱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