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周首:用標籤幫用戶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騰訊科技 相欣 5月11日報道
經緯創投、真格基金、K2VC(險峰投資)聯手在北京舉辦「Chuang大會」。Nice創始人周首在會上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Nice的核心不是「潮」,而是「贊」。這裡所說的「贊」,指的就是用戶通過分享自己的照片獲得同類的理解。
周首表示,在Nice裡面人們可以看到生活原來是如此豐富,它最大的特點在於不是一個名利場,人們在其中不用戴「面具」,而是通過標籤這種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類,得到這部分人群的認同。
隨著產品的不斷迭代,Nice於不久前上線了「找朋友」的新功能。對此周首表示,「找朋友」這個功能就是把那些通過標籤連接起來的、跟你生活方式相似,或者興趣愛好相投的同類連接在一起,建立社交關係,並讓這種關係鏈更加緊密。
周首還提到,一個產品如果迅速爆紅,往往在後期容易失控,而慢慢成長起來的產品則有更多時間去不斷迭代和調整。「我認為(社交產品)真正健康的成長曲線應該是指數曲線。」
而Nice本身還沒達到這種指數級的增長,「我們在這個趨勢上,但是還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大的爆發。」周首如此總結。
以下是騰訊科技專訪實錄
騰訊科技:最近看到Nice上線了一個新功能「找朋友」,能不能講一下關於這個功能的一些想法?
周首:Nice的核心是照片加標籤,標籤不光是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一種連接,它能夠連接跟你興趣愛好相投的人,或者是你的同類。其實「找朋友」這個功能就是把那些通過標籤連接起來的、跟你生活方式相似,或者興趣愛好相投的同類連接在一起,建立社交關係。
騰訊科技:是不是可以理解為Nice之前通過標籤來定義,現在則把這種關係鏈緊密化了?
周首:對,因為用戶不會平白無故發照片,曬照片的,肯定是給別人看的,曬照片誰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還不能光看,還要互動,因為互動才能獲得真正的存在感和認同。這是我們做這個事情的初衷,當然是要把大家的關係做的更緊密一點,而不僅僅是一個看圖的產品。
騰訊科技:無論是通過興趣標籤來連接,還是基於地理位置的連接,Nice以後會不會越來越偏熟人化?
周首:我更願意用「緊密」這個詞,因為你的很多同類不一定是熟人,甚至你們兩個人連認識都不認識,有可能還是你不認識的陌生人,同時你所有的熟人中也不是跟你都是同類。
騰訊科技:像跟微信或者是陌陌相比你們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周首:有兩點。第一,我們基於照片和標籤,是UGC內容形式。第二,我們所形成的用戶關係並不一樣,因為陌陌N更多的是基於聊天,它最核心的是消磨時光。更多的是通信錄,都是有事(需要聯繫)的,朋友圈是一個有補充的保持聯繫的那一部分,但是我認為那不是朋友,那時通訊錄。Nice希望構建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我們認為的朋友其實就是同類。大家對社交關係定義不一樣。
騰訊科技:除了「找朋友」功能,Nice未來會增加什麼新的功能?
周首:其實功能不在於多,而在於如何讓用戶在最短時間內體現到這個產品帶來的價值。所以我們做東西核心不是加新功能,而是優化用戶對這個產品的體驗,讓用戶在30秒之內就能知道這個產品的價值在哪兒。比如王珂(註:口袋購物創始人)說,「每一個產品都應該有自己的價值主張,」我們的核心就是把我們的價值主張傳遞給用戶。我們還沒有想到去構建一個大的生態。
騰訊科技:Nice很像國外的swaag,有人分析說Nice借鑒它的成功點在於,Nice並不是把所有的功能搬過來,是找到其中標籤功能並把它無限放大。其實貼標籤這個功能國內很多應用都在做,但是我覺得好像把這個東西普及開來就是Nice。
周首:我們對於標籤理解不是標籤本身,我們對於標籤的理解是照片加標籤。我們對於標籤的理解是能夠幫助標籤更好的表達一個用戶想要表達的他的生活。為什麼不是圖片而是生活,因為照片是你拍的,圖片是任何網上下的。我們認為一個人真正拍出來的東西才是照片才有價值。
但是你拍出來的東西和你想告訴別人的東西是兩回事。比如說同樣一張照片十個人看有完全不同的感觸,所以大家會寫很多文字去講。但是,我們並沒有借鑒什麼標籤,而是我們一開始就想到了標籤。
坦白講當時情況是這樣的,我們沒有UI的設計能力,我們剛好看到這款產品,就把它的UI拿過來了。所以我們並沒有借鑒swaag其他的功能。
騰訊科技:你對於足跡這種一夜爆紅的APP怎麼看?
周首:誰都想一夜成名,但是一夜成名會帶來一些問題,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在於你能不能承載一夜成名?包括臉萌、足跡帶來的問題是,它的團隊和產品形態能夠吸引用戶,但是沒有辦法在真正意義上沉澱用戶。真正一款好的社交產品,是即要能夠獲取用戶,也要能夠留住用戶,並且還要讓這些用戶長時間的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留在這兒。有些產品可能滿足了讓用戶覺得好玩兒這個點,用戶覺得非常興奮,但是用完了就完了,沒有可持續性。
我自己的感覺如果要做好一款產品,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地方。
第一是這個產品在第一秒能不能讓用戶覺得驚訝,這種感覺有可能是爽,可能是驚喜,比如最近年齡測試的頁面How-old.net,第一眼給人的感覺就是沒見過。第二是能不能在30秒之內把這個產品的價值給到用戶。第三就是讓這個產品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有持續性和黏性,這點臉萌和足跡可能做的並沒有那麼好。
原因可能有,第一是一開始做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第二點是它火起來之後,我自己認為,一個產品迅速火一定會失控,而慢慢成長起來則是有持續性的時間允許你去修改這個產品的,把它改的越來越好,等待爆發。但是如果這個產品一上來就火,坦白講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還沒來得及改,用戶就已經走了。所以說,我認為真正健康的成長曲線是指數曲線。但是很多產品是一個線性的,就是一下子上來了,馬上會跌下去,或者就平了。
我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指數級的增長。在過去一年多,Nice也算是獲取了一些用戶,我們在這個趨勢上,但是還沒有迎來真正意義上大的爆發。這點是我們產品做的還不夠好。
騰訊科技:在產品迭代方面Nice做的怎麼樣?
周首:我覺得(迭代)可以做更快,雖然已經不慢了。這裡面牽扯到很多產品迭代周期性的東西,因為我不是做真正執行的,我的搭檔可能更有發言權。
騰訊科技:你之前做過kk購物,我看很多應用都是先做社交,關係沉澱後再做電商導購,你們是反過來的?
周首:我不是為了做電商而做電商。我一直想做一款產品就是幫助年輕人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我嘗試過媒體、博客、電商,但都失敗了。社交是我最後找到的一個最終極的形態,能夠幫助年輕人找到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倒從來沒有把Nice定義為「潮」,是很多人把我們定義為「潮」。「潮」是什麼呢?其實每年跟每年的潮流都不一樣,那什麼是「潮」,Nice的定義不是「潮」這個字,而是我們最核心的一個動作——「贊」,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文化。
在Nice裡面你看到的是生活可以如此豐富。坦白講,中國的互聯網是沉浸在負面中的,我每天早晨起來打開微信一看,新聞彈了一條內容,不是哪個地方地震了,就是貪官被抓了,就是比較負面、低俗的內容,大家總覺得這些東西才是最賺眼球的。
我覺得Nice不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如果相比Nice和微博,Nice裡面大家分享的東西其實是沒有戴著面具的,不是一個名利場。微博是一個名利場,每個人都在細心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Nice不是。
第二,真正發出一條東西的時候,Nice是大家真實的在贊的,因為我跟你是同類,所以我能理解你,所以我會贊你。比如我喜歡買球鞋,我把這雙鞋分享到朋友圈的話,跟我互動的人都是非常不理解的,我也不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我在意的是同類的人能贊我,得到他們的認同,跟他們去交流,去溝通,這就是Nice。
所以Nice核心是「贊」,並不是「潮」,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值得贊的東西,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