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 那些視覺漸失的藝術家如何繼續創作?

??????

視 野

art

莫奈:白內障之後創作巨幅睡蓮

晚年的莫奈

莫奈是印象主義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他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一生都對光有著執著的熱愛。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可謂是「光的追尋者」。1899年開始,莫奈以自家庭院池塘為主題畫了一系列《日本橋》的作品。晚年的莫奈以池塘、睡蓮、垂柳為主體,一次次重複創作。在他生命的最後30年里,他前前後後畫了大約250件睡蓮作品。就花的主題而言,這些作品已經和莫奈形象地連接到了一起,就如同梵高和他的向日葵一樣。

莫奈鬱金香花圃1886年

莫奈夏天的白楊樹1891年

然而,正是因為莫奈太鍾愛自然的色彩,長時間在外與太陽紫外線接觸,導致自己患上了嚴重的白內障,晚年幾乎失明。即便這樣,他還是常常戴著遮陽帽在庭院畫畫,畫哀悼一戰中倒下士兵的《垂柳》、畫大幅的睡蓮,一直畫到了1926年去世為止。1905年初,莫奈感到看外界事物的色彩跟以往看到的不一樣了,1912年,巴黎的眼科醫生診斷說,他患了白內障。1914年莫奈開始畫《四季睡蓮》,他的視力衰退,他開始打開心靈的眼睛,專註在絕對的孤獨與寂靜中。這幅如今還在橘園的最後作品《四季睡蓮》成為莫奈留給世界最偉大的禮物。

關於莫奈晚期的創作,美學家蔣勛認為:「二十世紀到了第二個十年,抽象與超現實的流派都已產生,老年的莫奈最大的挑戰不止是外在的世界戰火,也不一定完全是自己身體的衰退,面對著新的美術潮流,莫奈也在自己的創作中試驗著全新的表達方式,美術史提出莫奈晚年畫作與抽象繪畫的關係,正說明了拿白內障的醫學報告做莫奈創作的唯一解讀可能是獨斷的結論了」。而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眼科學教授邁克爾·馬默則認為莫奈前後期畫作上色彩的變化是由於眼睛的關係,不認同是由於風格的轉變。美國國立美術館的專家們都贊同馬默小組的研究工作。創作者的世界是迂迴隱蔽的,往往不是太過單純貧乏的科學能夠一言以蔽之的鐵口直言。

莫奈日本橋1922年在視力還未恢復之前,莫奈畫了大量近乎抽象的作品,如4幅吉維尼花園裡的《日本橋》。

德加:視力銳減後以雕像繼續舞者主題

德加自畫像紙本油彩26×19 1857

法國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一生勤奮作畫,終身未婚,是19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以大量精美的油畫和粉蠟筆畫作品為公眾所熟知。德加的作品總是以那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樂事為題材:賽馬、騎師、芭蕾舞女以及裸女。在他60年的創作生涯中,他對技法無盡的好奇,對新的表達方式的不斷追求,就像一首一目了然的錦延旋律。他不像印象派畫家那樣透過寫生以追求「光的表現」,而是注重形態和構圖,因此他所有的作品都在畫室中完成。德加最為有名的就是他的芭蕾舞少女系列。

德加在露天咖啡座的女子1876年油彩畫布巴黎奧塞美術館

在舞台上1880 年粉彩畫紙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

德加浴盆1886 年粉彩畫紙巴黎奧塞美術館

調整舞鞋的舞者1890 年粉彩炭筆畫紙私人收藏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加加入國民軍,後來在戰爭中不幸被嚴寒刺傷了雙眼。晚年,因戰爭時受傷的眼睛於此時日益惡化,甚至有失明的危險,他更加狂熱的畫起來。對於畫家來說,視力銳減可以說是他最致命的痛苦。德加開始逐漸試著用觸覺來創作,以製作雕像來繼續他一生的主題——芭蕾舞者系列,接著雕塑表現舞者的優美舞姿。他製作的眾多蠟像中只有《14歲的小舞女》對公眾展示。但也有73尊剩下來的雕塑有了青銅複製品。美國畫家瑪麗·卡薩特在看過這些雕塑之後寫道:「我認為,他要是去當一個雕塑家,會比當畫家成就更大。」

德加藍色的舞女約1893年

德加粉色和色綠67×47.6 紙本粉彩1894

德加晨浴66.8×45 紙本粉彩1895

德加盥洗室里的女人59.361 紙本粉彩1897

德加色舞衣的舞者83.2×69.9 紙本粉彩1902

歐姬芙:視力衰退後轉向立體雕塑創作

喬琪亞·歐姬芙

美國女畫家喬琪亞·歐姬芙被稱為美國的「畢加索」、20世紀的藝術大師之一。主要作品有《紅罌粟花》《峽谷國度》 等。美國郵政也曾在1927年將她的《紅罌粟花》印成郵票。歐姬芙的畫面意象最多的是花、骨骸、風景的局部。她畫的那些花朵,有著幽暗的中心和肉體褶皺一般的花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生殖器,但歐姬芙總是否認。她說,別人怎麼想是別人的事,我畫我的畫,我畫我的花。

喬治亞歐姬芙《曼陀羅白花1號》

Music, Pink and Blue No. 2, 1918

Lake George [formerly Reflection Seascape] 1922

Cow"s Skull with Calico Roses 1931

Desert Towers, 1937

1962年,75歲的歐姬芙因黃斑點退化症導致視力開始衰退,逐漸損失中央視力和色覺。此時歐姬芙定居在幽靈牧場的歐姬芙轉向立體雕塑創作,並積極的治療自己的眼病。1972年,歐姬芙獨力完成最後一幅油畫《未來》(The Beyond)。此後到1978年間則以炭筆與水彩畫為主,1978年到1984年間,多以石墨畫為主。

歐姬芙《未來》(The Beyond)

(來源:雅昌藝術網)


推薦閱讀:

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創作必備!
莫言:民間生活是所有藝術創作的原料庫
【網文創作技巧八】從新手到大神: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超燃 | 這支抵制薩德的說唱在海外火了,創作者全是90後少年
淺論畢彩雲女士的詩詞創作

TAG:藝術 | 視覺 | 創作 | 藝術家 | 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