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煜(09)----囚徒生活

在上期節目中,趙曉嵐教授介紹了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歷經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國滅亡。一開始委曲求全,到後來揚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終於還是被戴上了李後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趙匡胤的俘虜。那麼,這位曾經聲稱寧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沒有準備過實踐他的豪言壯語呢?曾經「倔強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後又將會面臨怎樣的生活呢?湖南師範大學趙曉嵐教授繼續作客《百家講壇》,精彩解讀南唐後主李煜的悲情人生。系列節目《李煜》第九集《囚徒生活》,敬請關注。

  趙曉嵐:  我們以前曾提到,當李煜說出如果趙匡胤把他逼上絕路,他就帶領親屬、族人們自焚的誓言時,趙匡胤態度是不屑一顧的,認為酸秀才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大約是為了要顯示出宋朝的開國皇帝是如何樣地神武英明吧,在宋朝人所寫的正史和野史裡面,也很配合地把李煜寫得像個貪生怕死的人。

  在馬令的《南唐書》里,記載了這麼一個小插曲。李煜出城投降以後,宋軍的統帥曹彬叫李煜回皇宮去準備行裝,可是曹彬手下的將領不放心,認為這個李煜曾經說過要自焚的話,如果現在放他回去了,他要萬一那麼幹了,誰能負責呢?這曹彬光是笑,不說話。手下的人再三說,曹彬這才笑著回答,他都已經投降了,怎麼還會自殺呢?

  在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裡面也記載了這件事,不過把曹彬的理由說得更詳細一些。他說:「煜素無斷,今已降,必不能自引決,可無慮也。」意思是說,李煜素來是個沒有主見的人,他現在既然已經投降了,就不用擔心他再自殺了。

而在王陶的《談淵》里,關於這個插曲寫得更富有戲劇性。曹彬叫李煜到船上去喝茶,在河岸和船之間架了一塊獨木板作為通道,曹彬和他的副將潘美先上去了,李煜卻轉來轉去不敢上,怕掉到河裡去。後來還是曹彬派了兩個人從兩邊攙著他,才登上了船。底下的情節和正史里所記的差不多,曹彬叫李煜回宮裡去準備行裝,第二天到船上來報到,潘美擔心出現意外,曹彬說他連獨木板都不敢上,怕死得很,現在我們已經允許他活著到中原去了,他怎麼會自殺呢。

仔細分析以上的這些說法,我們會發現,其中還是有些問題的。在馬令的《南唐書》里,曹彬推斷李煜不會自殺的理由顯然不太充分,投降的人未見得就不會自殺,何況這個人還放出過要自殺得狠話呢。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比馬令的《南唐書》時間上要晚一點,可能他是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就加上一句李煜的性格沒有主見的話。可是這句話一加,反倒讓我們更加疑惑了,既然李煜沒有主見,那麼如果有那麼一兩個像陳喬那樣的死硬派在他耳邊吹吹風,激勵一下他,難道他就不會改變主意自殺嗎?比較起來,倒是王陶的《談淵》里說這個曹彬從李煜不敢上獨木板這件事推斷他怕死,因此不會自殺,理由還算說得過去。但是《談淵》它不是歷史書,它所記載的主要是名人的八卦新聞,或者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當時的人是當做小說來讀的,所以也是不大靠得住。

畫外音: 從一代帝王轉變為階下之囚,南唐後主李煜經歷的是一種常人無法經歷和理解的慘痛遭遇。宋代史書從維護統治者角度出發,對亡國之君進行貶損嘲弄,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那麼李煜在金陵城破前後的真實表現到底如何呢?曾經聲稱寧死不降的他,為什麼到了最後的關頭卻沒有實踐自己的諾言呢?

趙曉嵐: 那麼,李煜在城破前後,他的真實表現究竟是怎麼樣的呢?當我們把分散在各處的史料集中起來,我們會發現,第一,在城破之前,李煜對履行他的誓言是做了認真的準備的。馬令的《南唐書》和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都記載著,李煜曾經在城破之前,在宮中積薪。也就是堆滿柴草,隨時準備把皇宮變成火葬場的。另外,李煜的自殺動員令對他的親屬也產生了影響。在皇宮附近,有一個凈德尼院,裡面有八十多個尼姑。基本上都是皇宮裡出去的人,或者是出身於王公貴族。她們擔心城破以後受到敵人的侮辱,所以李煜一說出要自焚的話,她們就成了積極的支持者和追隨者,並且也在院子里堆滿了柴草。李煜跟她們相約,如果看到皇宮裡起了火,她們這邊也同時點火,大家一塊升天。

另外,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煜確實打算和人世告別了。我們知道,李煜的最愛除了美女,大概就是從小時候就可是陪伴他的那些圖書了。但是一個人如果要死了,他總會變得有些瘋狂。於是,李煜吩咐他的私人圖書保管員,那個美女黃保儀,他說如果城被攻破的話,就一把火把他的寶貝圖書全部燒掉,不能讓它落在別人手裡。我們看,他連自己的殉葬品都選好了。

那為什麼李煜到最後關頭沒有實踐他的諾言呢?是他沒有勇氣嗎?關於這一點,宋朝人的正史裡面沒有回答。倒是在一部叫做《江南別錄》的野史裡面簡單地記載了這麼一句話:

城破,後主欲自殺,左右泣涕固諫,得止。

推薦閱讀:

帝王之中詩詞第一,李煜也比不上他
典◎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響貪歡——李煜《浪淘沙》
李煜的《臨江仙》中缺的一個字填什麼好?
南唐和唐朝是一個國家嗎?

TAG:生活 | 李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