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學四年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

大學四年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比這更重要的是,這些人讓你認識到了很多道理。

1.合群或是離群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大學最開始軍訓的時候,宿舍四個人集體行動。

但是我那時生病,只得騎自行車在各個連隊當通訊員。因此也就沒有辦法和其他室友一起活動,我比較擔心會失去大學最開始的幾個朋友。

後來,反而沒有,大家的感情沒有因為後來不在一個專業、沒有一同上專業課而稀釋。

反而有個宿舍的四位哥們,一起行動卻貌合神離很久了,每個人都有些微詞,一直到畢業的時候,差些爆發出來。最終畢業結局分離時一點也不圓滿了。

所以說就算強撐著去和別人合群,畢業了,這場苦苦支撐的合群也終究是要散的。

本科畢業了還在聯繫的朋友,是不以距離為轉移的。

合群,不合群,都沒什麼了不起。

2.大學四年最好以學期/半個學期為單位調整目標

剛入學的時候,我不覺得自己會是一個成績好的學生。

我暗下決心希望自己可以在前50%,但是後來發現真的在刻苦學習的人遠不及一半。

於是改變目標,拿獎學金,爭取可以在實驗室學到更多的東西,爭取每一門實驗課都不低於九十分,爭取可以出國,爭取……

南開里蠻多天津土著的朋友,許多人一直以來的要求很簡單:成績高於保研線就好。

一位本地同學學得不算拼搏,經常回家,或各處去玩,活得很輕鬆。

臨到保送的時候,想要衝擊top2,卻因為一些硬性條件被刷掉,沒有成功,留了本校。

有的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怎麼知道他開不開心,說不定他樂在其中。

可是我問過他,他說,他後悔。真的後悔,儘管他依然可以在南開找最牛的老師,

這才是讓人頓悟的地方:努力不一定成功,那不如不要努力。但是不努力你更容易後悔啊。

失之交臂比遙不可及遺憾多了。

3.別主動撮合自己相熟的兩個朋友在一起。

(延伸了說:要強化一種已有聯繫,而不是強行去創造一種聯繫)

這裡最重要的字是「主動」,因為我見到過的主動撮合的,副作用很大,很可能三個人的友情都不復存在了。

大家不妨考慮一個可能性。

從你的角度看,你覺得A很不錯,可惜單身。你覺得B也很不錯,可惜單身。

因此你需要做的是在AB任何一方有好感之後推一把。

而不是去創造偶遇,創造機會。

他們沒在一起/在一起最終又分手了,你很尷尬。

大學生的感情,畢竟分手居多。

還是那句,不要強行去創造聯繫,而是要放大聯繫。

就比方說你想認識一個優秀的人,你也應該從你們的共同愛好聊起,不是么?

4.距離產生美,至少減少摩擦。

很多大學生分不清戀愛與學習、社團活動的關係、

無數的情侶前仆後繼的進入同一個大創/大課題/百項/挑戰杯項目。

或者是在同一個社團擔任夫妻檔的職務。

可是君不見,國內外很多實驗室採購的時候,都需要對方公司的僱員里,不存在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親屬,為的就是避嫌。

情侶檔在這類情況下,不出任何差池算是平平穩穩。

一旦兩個人感情出現問題,是其他組員遭罪,自己也會收到非議。

給大學生一個建議:當你要找同班/同專業的男/女朋友時,一定要更加三思。

分手不丟人,但是鬧心。

5.大學四年,多多嘗試改變下自己的風格。(表、里兩個層面)

這裡的風格首先指的是外表。

對於廣大大學女生而言,每個人從高中學生模樣到大學學姐打扮的過渡,時間是不一樣的。

髮型、穿衣風格、化妝風格(或者選擇素顏),都是在大學四年需要嘗試的事。

在工作場合,畢業生化著很抱歉的妝容,真的不得體,假睫毛都脫節了。

但是大學的時候你化,哪怕化成貞子,也就是一個嘗試的過程。

包括女生的打扮,我一個普通男生說不出什麼樣的裙子上衣好看,但是不要穿全身卡通衣服去項目答辯/組織納新好么。

對於男生而言,只需要面容乾淨,穿著得體就好。

男生20天理髮一次,和兩個月理髮一次,是絕對看得出差別的。

男生的衣服合不合身,則是判斷他有沒有注意儀錶的最好體現了。

其次是自己的處事風格

一個人是可以選擇自己對待一件事的態度的:

銳意進取,努力跟進。

還是亦步亦趨,保守穩妥。

沒有錯對之分,但是多多嘗試總有好處。

6.大學裡,面子真心不值錢,最起碼沒有能力提升值錢。

大學後段時期,我變成一個很愛在課上提問的人(老師有留學經驗所以歡迎大家隨時打斷)。

心中總想著,學分修得太快,不知不覺已經是僅剩的幾門專業課了。

所以有想不通的地方,我就會舉手問一下,或是記下來,課後一併問老師,感覺學習效率很高。

畢竟是老師帶著思考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有時候都省得再去圖書館熬一熬了,下節課之前抽空過一遍就很好。

*那些上課不聽,打算下課去圖書館自習的人,一來不是期末你根本就不會去自習,二來你自學能比老師教課效果好多少?

而在那之前我是一個「啊呀,估計做幾道題就明白了,問什麼啊多沒面子」的人,

後來我是一個「卧槽老師要跑了,別讓他跑了,我不想發郵件問他,說不清楚」的人。

後來老師對我也很眼熟,有的叫得出我名字,有的叫不出就叫我「那小子」。

老師和你熟,大四時候都有老師主動問你要不要寫推薦信。

另外一點就是主持,我的聲線比較低沉 沙啞。

之前在實驗室和師兄姐說我要主持畢業晚會,被他們調侃「你那嗓子太不亮了,喇叭開最大估計都沒有台下女生叫聲穿透力強。」

最後還是很認真地主持了,師兄師姐也來支持。畢竟他們其實不大清楚:越是這樣,我越會挑戰自己去主持或者組織小會議,你喜歡就去干,你覺得對你有用就去做。

大學四年,感覺自己懂了很多。

這四年里,我迎來了生理年齡的成年,更經歷了心理上的成熟。

————————

更多大學生活相關的答案請參考:

(沒有雞湯,沒有雞湯,沒有雞湯)

痕量Brant:你堅持過哪些細小的好習慣?

痕量Brant:大學經歷的哪件事讓你突然看清了一些道理?

痕量Brant:大學裡孤單是很正常的嗎?

痕量Brant:大學的生活讓你懂得什麼道理?

痕量Brant:對於結束高考的准大一新生,你有什麼忠告或者建議嗎?

推薦閱讀:

楊安娣去瑞士做什麼事情?
《大學》心解(六)
香港嶺南大學校歌
大學學費減免,反而可能傷害窮學生?

TAG:大學 | 人生 | 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