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字和簡化字可以混搭嗎?
近日,山東大學在今年碩士學位證書上將其辦學宗旨「為天下儲人材,為國家圖富強」的簡體和繁體版混用一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另有媒體報道,太原市的李先生還專程到山西晚報社,為狄仁傑「正名」,呼籲把這位唐代名臣名字中的「傑」恢復成繁體字的「傑」。我國大陸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訂的《簡化字總表》為國家用字標準。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繁體字也有其使用意義。當代人在「用簡」的同時,也應當「識繁」,規範使用,避免出現混亂。
老字號用繁體:歷史厚重感
繁體字歷史悠久,使用廣泛,從古代的竹簡、石碑,到民國的報紙、路牌,到今天的名勝古迹、老字號商標,都有繁體字的蹤影。在某些特定場合下,繁體字既能體現我國厚重的歷史文化,也能滿足百姓對傳統習慣的特殊情感。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特聘教授黃鳴奮說:「繁體字在我國已經使用了數千年之久,對傳統文化的建構與傳播貢獻不菲,至今在海外華人中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使用者。雖然它筆劃較多、書寫較慢,但在保存傳統文化的意蘊和增加文明認同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現在,使用繁體字最多的地方當屬老字號商標。北京的「東來順」、長沙的「楊裕興」、上海的「老鳳祥」……這些不僅在當地家喻戶曉、在全國也聲名遠揚的老字號都堅持沿用繁體商標。這些繁體商標不僅是一種招牌,更是一種底蘊,還是一種情懷,它承載著的是品牌的成長史和消費者關於品牌的記憶。一位「老成都」這樣說:「『龍抄手』『賴湯圓』『鍾水餃』這些老字號不管過去多少年,都還是一樣的繁體商標,一樣的熟悉招牌,一樣的鮮香味道,對成都人來說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們從小到大的回憶。」
中國書法用繁體:藝術形式美
在中國書法中,一般以繁體字為表現形式。繁體字帶著一種古韻,用毛筆寫出來,則更顯得古樸典雅,意蘊悠長。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語言學教授李明潔認為,文字除了是交際的符號,也是審美的符號。漢字在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書法為代表的藝術範式和審美範式。因此,在與審美相關的領域,如書法、匾額乃至當代的廣告等形式中出現繁體字皆是符合審美規律的。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所所長朱天署介紹說,他在書法篆刻創作中全部使用繁體字,在給留學生講授書法時,也要求學生按照傳統的中國書法形式,使用繁體字書寫。「現在大家都寫簡體字,但在書法創作和教育中,我們一直使用繁體字,這樣能夠增加外國漢語學習者對漢字的深入理解。書法藝術承載著豐富的中國文化,需要在學習和使用繁體字中體會其豐富內涵」。朱天署如是說。
用簡識繁 切勿混搭
雖然繁體字對於歷史傳承、文化交流和文明認同有特殊意義,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還是應該遵守國家規定的用字標準,使用規範的簡化字。在「用簡」的同時,盡量做到 「識繁」。弄明白哪些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繁體字,切勿因繁簡混搭而貽笑大方。
李明潔認為:現代人在使用繁體字時最應注意的問題是「繁簡混雜」和「繁簡不當」。在諸如法律、文書等正式文本中,應該全部使用國家通用文字,即簡化字,不應繁簡混雜。同時,「繁簡不當」現象目前也比較常見,比如「皇后」的「後」本沒有繁體,但經常有人在書寫繁體時將其寫作「後」,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山西省太原市桃園南路的一面唐詩牆曾引起眾人關注,因為上面的繁體字錯用達30餘處。如李白《秋浦歌》中的「白發三千丈」一句,「髪」字錯用為「發」;王維《春中田園作》中的「舊人看新歴」一句,「曆」字錯用為「歴」;王翰《涼州詞》中的「古來徵戰幾人回」一句,「征」字錯用為「徵」……在使用繁體字的時候若像這樣不合規範,繁簡混搭,折射出的是書寫者文化素養的欠缺。
繁簡本是同根生,風韻各不同。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以「識繁用簡」為標準,規範使用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優秀而厚重的文化遺產——漢字。
推薦閱讀:
※繁體字通俗演義 第5-8回(簡體版)
※起名字必須用繁體字的筆畫
※再談繁簡字的使用和繁體字教育--周元昌
※繁體字簡化帶來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