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燭光斧影王朝易主,宋太祖究竟是不是趙光義謀害致死?

作者:我們愛歷史團隊覃仕勇。

關於一代雄主趙匡胤之死,北宋僧人文瑩的《續湘山野錄》是這樣記載的:

宋太祖趙匡胤曾駕御太清閣望氣,當夜天氣晴朗,星斗明燦,看得正高興,突然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於是移駕下閣,命宮人開端門,夜召晉王趙光義相見。趙匡胤屏退左右侍從,兄弟酌酒對飲。

守在殿外的宦官和宮女遙見燈光燭影之下,趙光義突然起身離席,擺手後退,有不可勝之狀。肉盡酒殘,禁漏三鼓,地面上的積雪已有數寸厚,趙匡胤手拿一把小柱斧蹲殿前在戳雪,回頭對趙光義大聲道:「好做,好做!」隨後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當晚,趙光義留宿禁內,將近五鼓,宮中寂無所聞,而趙匡胤已經駕崩。

文瑩這段近於荒誕怪聞的記載先是被南宋初年的曾慥引入其筆記小說彙編《類說》中,後又被南宋人李燾移錄到其所撰北宋編年史《續資治通鑒長編》中。此後,《太賓士跡統類》、《九朝綱目備要》、《宋史全文》等書莫不加以引用,致使世人皆疑趙匡胤乃是死於趙光義之手。

元朝大學者蘇天爵就說:「宋太祖之死,人多疑之。觀《長編》所載,隱隱可見。」

以上就是歷史上「燭光斧影」的來歷。

關於趙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並無過多記載。

《宋史·太祖本紀》中只提了一句:「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如果說,文瑩的記載屬實,那麼,發生「燭光斧影」事件的這一天,應該是開寶九年,公元976年10月19日。

那麼,趙光義到底是不是殺害趙匡胤的兇手呢?

嫌疑很大,證據卻不足。

畢竟,趙光義成了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手掌生死大權,就算有證據,也早洗得一乾二淨了。

但趙匡胤原是武夫出身,嚴格來說,算是一代武學宗師,創有「太祖長拳」和「太祖棍法」,早年衝鋒陷陣、百戰沙場,應該說,身體極強健,而去世的當年,史書上也沒記載有他患病以及如何醫治的記錄,年紀不過才五十歲,也尚未立儲君,卻在一夜之間,說死就死了!這結果實在突兀。

由是,人們就覺得,《續湘山野錄》所記絕非空穴來風。

編寫《資治通鑒》的大史學家司馬光為了替趙光義「洗斧聲燭影之誣」,專門在《涑水紀聞》寫了一段趙光義如何接任皇位的詳細經過,但這段記載編得更加離奇。

《涑水紀聞》的記載是這樣的:事發當晚,趙光義並沒在宮中過夜。宋皇后得到了趙匡胤駕崩的消息,急忙派內侍王繼隆召趙匡胤的第四子貴州防禦使趙德芳入宮繼位。可王繼隆卻認為趙匡胤平生素有傳位與趙光義之志,便無視宋皇后的吩咐,徑往晉王府走去。到了晉王府,卻發現醫官賈德玄坐在門口。而趙光義乍聞噩耗,先是大驚,聽王繼隆說要他進宮繼承皇位,又大為猶豫,推託說要找老婆孩子商議,便躲入裡屋不出了。王繼隆等得心焦,在外面大聲催促,說,再磨磨嘰嘰,皇位就被別人佔去了!這樣,趙光義才冒雪入宮。宋皇后發現趙光義是來了,滿面驚愕,趕緊跪倒山呼萬歲,哭泣著說,我們母子的性命全由給皇上保全了。趙光義覺得自己地位已經確立,就流著眼淚說,共保富貴,不必擔心!

之所以說這則記載比《續湘山野錄》所記更為離奇,更加無厘頭,是因為裡面的人物表現個個反常,而繼位過程猶如兒戲。

反常之一:古代皇帝猝死,如尚未指定誰是皇位繼承人,則應由皇后召集宗室、王公、文武大臣一同討論推選,而不應該是像龜兔賽跑一樣,比賽誰先到皇后處報到,誰就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選。

反常之二:趙匡胤共有四子,長子趙德秀和三子趙德林已夭亡,次子趙德昭乃是趙匡胤第一任正妻賀氏所生,時年二十六歲,四子趙德芳則是庶出,時年僅有十七歲。宋皇后這一年二十五歲,並無生育,立趙德昭還是立趙德芳對宋皇后均無直接的利害關係,她憑什麼自作主張要傳旨召年幼庶出的趙德芳呢?

反常之三:王繼隆不過是個宮中宦官,他怎麼敢將皇后的旨意置之度外,陽奉陰違、擅作主張去找趙光義呢?

反常之四:醫官賈德玄深更半夜出現在晉王府,按他自己所說,是趙光義將他找來的,而趙光義本身又沒病,找他來了,又不接見,於是冒著奇寒,在風雪中靜等。那麼,趙光義找他來的用意何在呢?

……

總之,是越描越黑。

後人反而喜歡把這兩段記載連在一起聯想:趙光義聽說皇帝哥哥邀他喝酒,就暗藏毒藥(趙光義是使毒專家,有毒殺過多個歷史著名人物的記錄)赴宴。仁厚的哥哥得知自己中毒,大怒,用手中柱斧追殺,卻被趙光義輕鬆躲開,不久,毒性大作,哥哥痛得捂著肚子,蹲在地上,不斷用柱斧戳地上的積雪,悲憤無比,大叫,你做得好事!你做得好事!趙光義驚恐之下,逃回了晉王府。他擔心哥哥沒死,又派人去找來精通醫術的心腹醫官賈德玄,然後靜等宮中的心腹宦官王繼隆。

這裡所說的柱斧,並非斧頭形,而是一種長二尺,前端有纓穗,柄由水晶、金屬、玉石所製作的器具,與民間日常所用的「柱拂子」相似。乃是趙匡胤常執手中把玩之物。憑藉此物,趙匡胤曾以其柄擊落過屯田員外郎雷德驤的牙齒(見李燾《資治通鑒長編》卷九),還曾用其端輕敲「畫地十策」的文定公張齊賢的頭(見《宋名臣言行錄》)

實際上,無論是在《續湘山野錄》中,還是在《涑水紀聞》中,都無法戡破出趙匡胤的死亡之謎。也無法找出趙光義行兇的確鑿證據。

但,趙光義殺人的嫌疑還是很大。

趙匡胤的死是不是與他有關,還必須從正史上找。

讓我們透過歷史的層層迷霧,對種種蛛絲馬跡進行抽絲剝繭式的破解。

首先,趙匡胤是一個非常仁慈的人,這一點,是無庸致疑的。他對弟弟趙光義關懷備至,百般愛護,這也是有史料可查的。

如,他得知弟弟的晉王府地勢太高,取水不便,就在日理萬機的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指派工匠製作水車從金水河激水注入晉王府。

又如,某次弟弟在宮中醉酒,他便起身親手將弟弟抱上馬背,並再三叮囑弟弟的隨行衛士要好好照看。

更有,弟弟患病昏迷,他知道了,趕緊到晉王府探望,親手為弟弟灼艾,又生怕自己拿捏不好,會燙傷弟弟,每灼一次,都先在自己身上試一遍。

……

一句話,這哥哥對弟弟好得不得了。

可是弟弟呢?弟弟對哥哥怎麼樣呢?

弟弟在哥哥稱帝的第二年就成為了開封尹。在這個崗位上,他網羅了大批羽翼,文武僚佐,濟濟一堂,活脫脫一個候補朝廷。

有人認為,趙匡胤本意就想將帝位傳給趙光義,趙光義出任開封尹,就是這個意願的集中體現。

這種觀點是不靠譜的。

縱觀五代之中,從儲君到登位,曾擔任過開封尹的,僅柴榮一人而已。而趙光義之後,北宋名臣寇準、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等人都曾擔任過開封尹。所以,擔任開封尹,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而隨著趙光義的羽翼不斷豐滿,趙匡胤開始覺察到了隱藏的威脅,但顧及手足之情,他並沒施以重手,而是旁敲側擊,適時地打壓一下,從而有了從汴京遷都往洛陽之議。

遷都洛陽或長安,既是為京師安全考慮,但又何嘗不是打壓弟弟趙光義的一個最佳機會?

從安全上說,首先,作為一個開國之主,趙匡胤對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是有清醒的認識的。他說,「天下視幽薊為北門,無幽薊則天下時常不安」。

而早在平定南唐時,他還說過一句歷史上更加著名的話: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如果說,南唐、後蜀、吳越這些小國是睡在卧榻之側的「他人」,那麼,遼國這個龐大大物,簡直就是睡在卧榻之側的一頭狼。

怎麼看待這頭狼,對這頭狼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措施,趙匡胤是有著自己的思考的。

中原大地飽經五代亂世,處處瘡痍,國內急需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

在沒有必勝把握的前提下,趙匡胤的打算是存活北漢,以充當遼宋之間的緩衝。

而為收復十六州,他廣積錢糧,設立「封樁庫」,打算積蓄好三五十萬白銀,如果能向遼人贖買就贖買,如果不能贖買,就「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將這筆錢充當軍費,強行收取幽雲十六州。他說,遼兵多次侵擾我邊境,若我用二十匹絹的價格收購一名遼兵的腦袋,遼國精兵也就十萬人。只要花費我二百萬匹絹,就可以將他們悉數消滅。

而汴梁所處,自古為四戰之地,一代縱橫家張儀就說:「魏之地勢,固戰場也。」周圍沒有山嶺險阻,建都於此,即是置身於遼國的兵鋒之下。

為了解決遼國騎兵對北宋都城汴梁的威脅,趙匡胤曾毅然決然地提出:「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打算先遷都洛陽,可能的話,再遷都長安。

洛陽位居「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 四面群山環繞、雄關林立,臨洛水,負邙山,望伊闕,據成皋,控崤函,有「八關都邑」、「山河拱戴,形勢甲於天下」之稱。秦以後宋以前有東漢、曹魏、西晉等王朝建都於此,為「九朝古都」。可是,這一提議,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

起居郎李符給出的理由是,洛陽窮,太窮了,經濟凋敝。而且,飽經戰火,建築遭到嚴重破壞,不適合皇家居住。

所謂窮、破爛,都是偷懶鬼的借口,不能成之為理由。

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的另一番話,卻不能不引起趙匡胤的沉思。

李懷忠認為,汴梁已得運河漕運之利,京師地位根基已固,不能動搖,如執意要遷都,百害無一利。

的確,自後梁建都汴梁以降,幾代統治者都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趙匡胤本人建立大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公元961年)開始,就著手在汴梁周圍開展大規模水利建設,挖蔡河以達許鎮,又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而經陳州、穎州直達壽春。更在汴梁城北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

時至開寶年間,以汴梁為中心的運河體系已經構建完善,江南的米粟由長江入淮灑,經汴水入京師;陝西的米粟從三門峽轉入黃河,入汴水達京師;陝蔡的米粟則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師;京東的米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師。

一句話,交通發達,糧運便利,建都在汴梁,可取天下米粟以養京師。這是建都洛陽或長安所不可比擬的。

但,這既是汴梁作為京師的優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

趙匡胤覺得,既然汴梁城中所需物資全仰給於水路,一旦水路被截,京師被圍,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是,趙光義卻在此時提出了強烈的反對。

他引用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一句話作為反駁,說:「在德不在險。」

當年,吳起與魏武侯討論,對國家安全而言,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到底哪一方面更重要,吳起就認為,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所以說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

應該說,吳起的看法是正確的。

的確,再堅固的堡壘,也會有被攻破的缺口,而這缺口,往往出現在內部。

而有了險固的河山,再加以不斷提升國家的政治修為,以德治國,才能長治久安,國運興隆。

去掉地理因素上的影響只一味強調政治修為,就好像銀行不設防護措施,只寄希望於以自己的品德去征服別人,用嘴巴去說服劫匪放棄偷盜和搶劫,則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證。要提高國家安全係數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投入雄厚的兵力。

為此,都城汴梁一帶常駐軍有數十萬,城內外連營設衛,以代替山河之險。

為了養活雲集於京師的龐大軍隊,汴梁對運河的依賴性大幅度提高,政府財政負擔沉重,百姓困於徭役,苦不堪言。

在趙光義的反對下,遷都計劃卻由此擱淺。

趙匡胤不無沉痛地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趙匡胤的預見是準確的。不遷都,京師的生存就全倚仗於運河漕運的供養,運河的開挖和維護就會成為國家頭等大事,而無休無止的開挖和清淤就使百姓疲於奔命。

原本,長江下游經濟發達,但因為其水路與京師暢通,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京師的糧食和物資主要來源地,負擔日見沉重,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

這樣,當集天下之財於京師之時,京師雖然繁華,地方卻更加困厄。

以後的發展,正如趙匡胤所預言一樣,百年未到,國力盡耗,長江下游地區經濟發展近乎停滯,龐大的軍費常常透支國家財政,財政上的「積貧」和軍事上的「積弱」終於積重難返。

這裡,有一個問題,讓人困惑。

自古以來,統治者選擇都城的考慮因素無非是軍事、經濟、地理位置這三方面:軍事上,要求統治者位居都城而內製諸侯外御強敵;經濟上,要求都城地處繁華,經濟發達,給養自足,不能全盤倚仗於遠處輸運;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有發達的水陸交通線。

趙匡胤和李懷忠等人在論證遷都的可行性上,都緊緊圍繞這三方面因素展開。

可趙光義倒好,沒頭沒腦地拋了個書袋子,讓人覺得其既迂腐,又刻板,不懂得為他們趙家天下分憂。

可偏偏他這個書袋子趙匡胤還不好反駁,你要反駁,你就成了不肯「修德」的人,跟三苗氏、夏桀、殷紂這些人是同一類人物,應該遭受萬民的唾罵。

趙光義的反對,本也在趙匡胤的意料之中,但,他萬萬沒料到,竟然會有這麼多人站在弟弟的一邊,跟著弟弟一起反對自己。

趙匡胤沉默了。

西巡洛陽期間,趙匡胤在父親陵前悲嘆說:「此生不得再朝於此矣!」說完,取來弓箭,向西北儘力一射,遙指箭落之處,對左右說道:「此處就是我長眠之地!」

這是發生在開寶九年(976年)三月的事,而在這一年十月,他就突然與世長辭。這中間,只隔了短短七個月。

難道,他已經預感到了什麼了嗎?

而趙光義既不迂腐,又不刻板,相反,他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那麼,他為什麼執意要反對遷都呢?

兩個字:利益。

這時的趙光義已在開封府擔任了十六年的府尹,培植了大量親信,在朝中的勢力正在不斷壯大。如若遷都成功,不免會受到削減,這當然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實際上,趙光義此人,野心極大,並不滿足於自己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他的志向是登上龍椅,俯視四海。

趙匡胤提出的「遷都之議」將他嚇得不輕,為了實現自己的志願,他不得不加快了行動的速度——六個月後,趙匡胤暴斃,趙光義華麗轉身,從一介親王變成北宋皇帝。

並且,其於十月二十一日正式登基稱帝,當年十二月就迫不及待地改年號改為「太平興國」。

通常,新君繼位後,都是等到第二年才更改年號的,可趙光義竟然連一個月都不願等了。

個中緣由,說穿了,他就是想讓天下人儘快忘記趙匡胤。

趙光義繼位的當月,就將弟弟趙廷美封為開封尹,擺出一副要將弟弟趙廷美培養成皇位繼承人的姿態,讓人有一種錯覺,自己之前任開封尹,就屬於皇位繼承人。

此外,他還詔命,哥哥趙匡胤、弟弟趙廷美的子女和自己的子女一樣,並稱為皇子皇女。

似乎,不但自己這一代推行的是「兄亡弟及」的繼承理念,下一代也同樣如此。

也就是說,只要是他們哥仨的後人,誰都有機會登上皇位。

可後來發生的事,卻令人大倒胃口。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他逼死了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匡胤的幼子趙德芳又離奇死去。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趙廷美被人誣告陰謀造反,趙匡義將之斥至房州,迫害致死。

因為趙光義的手段太過卑鄙,他的長子趙元佐看不過眼,憤懣之下,精神失常。

雖說,在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也就是趙匡胤的幼子趙德芳離奇死去的這一年,趙普向世人抖摟出一個驚天大秘密。

趙普說,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也就是趙匡胤稱帝的第二年),太后(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病了,自料時日無多,就召我(趙普)入宮。當著我的面,問太祖:「你知道你是怎樣得天下的嗎?」太祖答:「我所以得天下,全賴祖宗積德。」太后批評說:「錯,你得天下,就因為周世宗的兒子太年幼!如果周世宗的兒子已經成年,天下豈能為你所得?做夢吧你。所以,為保我朝國運長久,你死後當傳位給你弟弟。國有長君,萬民之福啊。」太祖頓首哭泣,說:「您老人家說得太對了,我一定謹記於心!」太后於是轉過身對我(趙普)說:「好,你是證人,趕快取筆墨記下來,不可違背。」我(趙普)便立於床前寫成誓書,藏於金匱內,命謹慎小心的宮人好生保管。

這,就是「金匱之盟」的來歷。

不過,這「金匱之盟」不在趙光義繼位之日宣布,而在六年之後才想起,未免太……那個了吧?

而且,從其內容上分析,也不對啊。趙匡胤稱帝那年(公元960年),不過只有35歲,正當盛年,第二年就要他考慮立儲問題,太早了吧?而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也已經11歲了,只要趙匡胤不是那個時候死,活上個三五年,趙德昭基本也長大成人了,怎麼會重現後周六歲幼主繼位的情形呢?實際上,趙匡胤去世時,趙德昭是二十六歲。

所以,這個「金匱之盟」的真實性是值得懷疑的。

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也是值得懷疑的,趙匡胤是否死於趙光義之手,也是值得懷疑的。

也歡迎各位讀者基於史料,頭腦風暴,進行大膽猜測!


推薦閱讀:

論歷史上有過一個楚王朝
《康熙來了》:一個王朝的終結
沒落王朝有勝仗無勝果
漢王朝締造者之一的張良最後結局如何?

TAG: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