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秋: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

2017-10-03詩詞天地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深受大家喜愛。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詩詞君帶大家提前了解一下,這個人人喜愛的「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

中秋:來源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

中秋:拜月

古代對月的崇拜,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中秋:拜神

在古代,有秋報拜土地神的習俗。

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中秋:歌舞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文人賞月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民謠

月光光,照穀場,

穀場上,農人忙。

今年稻穀收成好,

家家戶戶樂陶陶。

月亮亮,吃大餅。

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

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中秋:傳說

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

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謝后羿射日之功,贈之不死仙藥。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藥,無法逗留地面,飛天奔月而去。

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玄宗漫遊月宮」。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

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

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長恨歌》中寫:「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中秋:月餅

中國的節日似乎總與「吃」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中秋一定要吃的就是月餅了。

據傳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日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月餅是圓的,且被賦予團圓之意的朝代是明,當時的月餅很是火爆。

沈榜在《宛署雜記》中還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月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說:「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又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明天中秋,恰逢國慶長假,此時此刻的你,與家人在一起嗎?團圓了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詩詞君你的中秋故事~


推薦閱讀:

清明節不可不知的習俗禁忌和辟邪護身方法
孝感的認乾親習俗|槐蔭風情
【習俗人生 - 有時候,心裡有事,很想找個人傾訴】
酒桌用具和習俗之山東喝酒習俗
清明話習俗、禁忌知多少

TAG: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