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超光速
Opera試驗結果稱中微子束的運行速度似乎超越了光速,讓物理學再度進入公眾關注的視野
實驗發現
9月23日,整個物理學界的目光投向法國里昂核物理研究所的達里奧·奧蒂耶羅身上。當時,奧蒂耶羅當著一群心存懷疑的物理學家的面,介紹一個全新的「速度怪獸」——亞原子粒子微中子。根據他描述的最近進行的一項實驗,微中子的速度超過光速。1905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將光速定為宇宙速度極限。
奧蒂耶羅的研究小組表示,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以下簡稱CERN)一台粒子加速器發射的微中子以超過光速的速度抵達義大利格蘭薩索的一個地下實驗室,二者之間的距離為454英里(約合730公里)。計算結果顯示微中子的速度比光快60納秒(1納秒等於10億分之一秒)。奧蒂耶羅對CERN的物理學家表示:「我們無法用系統誤差解釋這一發現。測算結果表明微中子的速度超過光速。」
據奧蒂耶羅透露,他的研究小組用了6個月時間試圖解釋微中子超光速的發現,但最終以無果告終。鑒於這一發現將撼動物理學的基石,試圖用任何理論解釋這一實驗結果都是一種不適當的做法。他說:「今天,我們只是將這一異常發現告訴你們。」
在愛因斯坦描繪的物理世界,光速是一切物質的速度極限。超光速意味著時間旅行將成為一種可能,但這又是絕大多數物理學家認為的不可能之事。一個世紀以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次又一次得到驗證。已故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非凡的結論需要非凡的證據。」CERN理論家阿爾瓦羅·德·魯尤拉表示:「這是一項令人震驚的結論。我們應該自問什麼地方出現紕漏,這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實驗介紹
Opera實驗,全稱是Oscillation Project with Emulsion-tRacking Apparatus(採用乳膠徑跡裝置的(中微子)振蕩項目),位於義大利Gran Sasso國家實驗室。這個實驗室位於地下1400米,以多個深地實驗聞名於世。OPERA實驗探測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中微子,其物理目標是直接尋找從繆中微子到陶中微子的振蕩。位於瑞士與法國邊境的CERN通過高能質子打靶產生繆中微子束流,對準730公里外的Gran Sasso。為了留下陶中微子出現的確鑿無疑的證據,實驗採用了復古的核探測技術:乳膠照相。
不過「超光速」這個副產品的測量原理非常簡單:測量距離,測量時間,算出速度!實驗的難點在於精確地測准距離和時間。距離是通過GPS測量的,誤差是20厘米。這20厘米的誤差還不是來自從瑞士到義大利的730公里,而是主要來自從進入地下實驗室的高速公路隧道門口的GPS基準到探測器的10公里。時間也是通過GPS和銫原子鐘測量,精度是2.3納秒。實驗過程
整個實驗從CERN一座建築內的一罐氫氣開始。來自這個罐子的氫原子被剝離電子,成為裸質子,而後藉助一系列粒子加速器加速,最近進入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主環。形象地說,大型強子對撞機就是所有這些粒子加速器的母親。在Opera實驗中,一些質子的能量狀態變成居間能量態,以10微秒脈衝的形式轟擊一個石墨目標,產生脈衝介子。介子隨後衰變成微中子,微中子朝著格蘭薩索的方向消失在地球中,最後抵達格蘭薩索實驗室的微中子穿過鉛磚和照相乳劑。
從理論上說,在這段用時幾毫秒的旅途中,一些微中子會從μ介子微中子變成τ介子微中子。Opera實驗的目標就是研究這種形態變化。3年時間裡,研究人員在探測器的幫助下記錄下大約1.6萬個微中子,但其中的τ介子微中子只有一個。伯爾尼大學的安東尼奧·埃雷迪塔托表示,測量微中子速度只是一個次要目的。他說:「我們希望發現一些τ介子微中子,以博得觀眾的掌聲。」
業界反應
中微子會比光速還快,這個想法太不同尋常,連OPERA實驗的科學家也不敢貿然做出猜測。「我們不做出任何猜測。」他們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然而,如果實驗結果正確,這可能是本世紀乃至現代物理學上最驚人的發現了。科學家的態度一貫相當謹慎。他們在還未正式發表這篇研究論文之前,就把研究報告放在一份公開的論文網站上。「我們希望別的科學家能夠做出驗證。」他們說。
因為這個結果潛在的巨大影響力,OPERA科學家還不同以往地專門開展了一場網路直播,現場向歐洲核子中心的同行們和全球物理學界的科學家們講解自己的實驗方法和過程。華裔科學家丁肇中在現場誇讚這個實驗:「我想祝賀你們做出了一個極其美妙的實驗」。
事實上,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競爭對手、著名的美國費米實驗室早在2007年就觀測到了類似的「中微子超光速」現象,但由於該實驗對結果估算的誤差較大,導致可信度低。如今,費米實驗室打算重做實驗,驗證超光速粒子的實驗結果。
不過,義大利科學家發布的數據是經過三年的時間和15000次左右的計算融和的結論。目前類似實驗很難在其他國家予以重複驗證,日本的實驗室遭受海嘯重創,費米實驗室無法達到歐洲核子中心的實驗精度。
在眾多的發言中,沒有幾個物理學家真正相信,中微子會快過光速。
「反方」陣營大部分來自理論物理學家,最權威的一個解釋來自於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謝爾頓·格拉斯豪。他和他的同事在發表的論文中指出,如果中微子運行速度快於光速,其反過來會製造出一種「虛粒子」,並同時奪走中微子的能量。假設中微子真的會以超光速飛行,它們喪失的能量也只會讓它們飛一會兒,不足以支撐到整個OPERA實驗設計的距離。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吉恩·古戴斯也發表了一篇論文,支持格拉斯豪。「如果中微子以超光速飛行,它會釋放出一些電子和質子,從而喪失能量,這與OPERA探測的高能中微子結果相悖。
另一個擋在OPERA實驗結果前的坎兒,來自於一個20多年前的天文發現。1987年,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伴星系大麥哲倫星雲觀測到一顆超新星爆發,並且探測到中微子數量突然增加。這是人類首次明確探測到來自銀河系外確定來源的中微子,也是迄今為止對中微子速度最準確的測定。有科學家稱,那次發現的中微子源到地球的距離足有十幾萬光年。如果這次義大利的數據確為超光速現象,這些中微子就應該比光提前好幾年抵達地球,而實際上它們只提前了三個小時。
還有一些質疑來自設計實驗的應用物理學家,他們尋找這個實驗中可能存在錯誤的地方。一些論文指出,可能是原子鐘的同步出了問題,或者中微子束的尾部測量上出現差錯。
在另外一些提交的解釋論文中,一些人給出了新的答案。這些新見解,就更加前沿,更加科幻了。有一批人認為,某些中微子可以在不同時空中跳來跳去,因此在實驗中可能在不同維度中走了「捷徑」;有人認為,中微子在穿越固體地球的時候,比穿越空間時飛得更快;有人認為,中微子可能穿透了暗物質,同時,光質子則因為與暗物質的反應而變慢了;還有人認為,中微子的速度在不同的方向和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而發生變化。
「現在說哪種理論更好,顯得過於冒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埃利斯對媒體說,「他們可能都是錯的,因為這個結果可能最終會蒸發。」
不過,這些解釋還是有用的。「科學定論最初來自實驗結果,但之後,就得靠理論物理學家們,就像打字機上的猴子一樣,一個個的猛擊各種可能。」
背景知識
中微子
中微子(Neutrino)又譯作微中子,是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常用符號v表示。中微子不帶電,自旋為1/2,像中子一樣不帶電,質量小於電子的百萬分之一。
中微子有3種類型,即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繆中微子)和τ中微子(陶中微子)。它們可以通過振蕩從一種類型轉變成另一種類型。
由於中微子既「中」又「微」,幾乎不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因此儘管中微子廣泛存在於宇宙中,包括太陽內部、宇宙射線以及核反應堆都能產生大量中微子,但難以被實驗儀器捕捉和探測,被稱為宇宙間的「隱身人」。曾有科學家打比方說:「即便用我們整個太陽系那麼大的一塊鉛,也不可能把一個宇宙中微子攔下。」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現原子核在衰變前後的能量不一致。物理學家泡利對此提出假設,有種粒子「竊走了」能量。這一假說在1956年終被證實,這個竊走能量的「小偷」就是中微子。
中微子可以揭示宇宙質量及浩瀚太空中各種星體的許多奧秘。這種粒子與宇宙發展和「暗物質」的存在有直接關係,有可能成為人類打開新物理學之門的鑰匙。除理論研究外,中微子的特性還有可能被應用於遠程通訊、地球斷層掃描等領域。特別是中微子穿透力強、損耗少、難捕捉的特點,常在科幻作品中作為直穿地球甚至穿越宇宙實現星際通信的手段。
中微子是近年來物理研究中的一個熱點。2002年,美國和日本物理學家因「宇宙中微子探測」方面的成就摘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狹義相對論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分為狹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一般相對論)。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是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經典物理學基礎的經典力學,不適用於高速運動的物體和微觀條件下的物體。
相對論是本世紀初由愛因斯坦等在總結實驗事實(如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基礎上所建立和發展。在這以前,人們根據經典時空觀(集中表現為伽利略變換)解釋光的傳播等問題時,導致一系列尖銳的矛盾。相對論針對這些問題,建立了物理學中新的時空現和高速物體的運動規律,對以後物理學的發展有重大作用。
1905年9月和11月,愛因斯坦發表了兩部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和《物體的慣性是否決定其內能》,狹義相對論(special relativity)從此誕生。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為:
(1)在任何慣性參考系中,自然規律都相同,稱為相對性原理。
(2)在任何慣性系中,真空光速c都相同,即光速不變原理。
其中第一條就是相對性原理,第二條是光速不變性。整個狹義相對論就建築在這兩條基本原理上。由此得出時間和空間各量從一個慣性系變換到另一慣性系時,應該滿足洛倫茲變換,而不是滿足伽利略變換。
在狹義相對論提出以前,人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各自獨立的絕對的存在。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首次提出了時空的概念,它認為時間和空間各自都不是絕對的,而絕對的是一個它們的整體——時空,在時空中運動的觀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可以定義「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即對四維時空做「3+1分解」),而不同的觀者所定義的時間和空間可以是不同的。具體的來說,在閔氏時空中,而如果一個慣性觀者(G)相對於另一個慣性觀者(G")在做勻速運動,則他們所定義的時間(t與t")和空間({x,y,z}與{x",y",z"})之間滿足洛倫茲變換。而在這一變換關係下就可以推導出「尺縮」、「鐘慢」等效應。
(科技日報)
推薦閱讀:
※曲率飛船和光速飛船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 Sebastian von Hoerner(塞巴斯蒂安·馮·赫爾納)認為光速的3%是人類所能期望得到的最大速度?
※光速為什麼如此重要?
※坐上光速飛船穿越太陽系是種怎樣的體驗?
※如果載具超過光速,載具裡面還有沒有光線,能不能看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