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最明亮的鏡子——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之學用者感悟
女兒芸芸今年9月開始上幼兒園。很慚愧,快一個月了,我都沒送她去上過幼兒園,也沒去接她放學過。有一天爸爸有事情,不能按時去接她,我找去了幼兒園。今天一早,芸芸起床就對我說:「媽媽,我想讓你送我去幼兒園。」我很愉快的答應了,這一來一回我們聊著天,她也不讓媽媽抱,走過去要近二十多分鐘吧。她一路給媽媽指路,我就跟在她後面,欣賞著這個天使一樣的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思一維。
去接她放學那天,正好碰到有點下小雨,我開車去接她,但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車庫,到她們學校門口,來接的家長特別多,我觀察了一下70%以上都是老人,有少部份是年輕的父母,大家90%上是面無太多表情。因為有點下雨,所以需要給孩子們加衣服的,穿雨衣雨靴的就特別的多,一群的家長和孩子都是廳里忙碌著,之後縷縷續續就離開了幼兒園,有好大比例沒有什麼交流,好像都沒有和孩子聊天,估計是因為下雨有點不太方便吧!
第二天送芸芸去幼兒園的路上,有一個場景讓我印像很深刻。沒有住在幼兒園旁邊小區的孩子,有好多是家人用推車或者用滑板車推著孩子去幼兒園的。孩子在車子里,老人們推著,面無表情,也無交流,都趕著送去學校,好像很急的樣子,也沒時間去交流似的。回來去辦公室的路上,我又看到別外一個場景,有一個老人,坐在推車裡,頭髮花白,腿腳應該是不方便,推著推車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去的方向是社區醫院,一路我觀察了大概50米,老人在車子里坐著,婦女推著,面無表情,也沒有交流。
今天帶著電腦出來寫每月一信,我自己很少9點鐘在小區里走的,今天有點下小雨,我穿過小區的路中看到個老人,瘦得基本是皮包骨頭,個子很矮小,我透過她的雨傘,彷彿看到她手裡拎著很沉的東西。我跑到她前面,低著著問她:「奶奶,你要拎到哪裡去,我幫你拎過去?」,我仔細一看老人,大概有近八十歲,穿著很單溥衣服,右手拎著一大包捆好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廢舊快遞紙箱,看她拎著很吃力的樣子,左手拎著自己的一個透明袋子,裡面放了一些自己的東西,同時左右拿著雨傘,右手東西太重,左手雨傘拿不太住就夾在自己的脖子上。我要求了幾次,她不讓我幫忙,說的話我也聽不懂,但我感覺到她像對待寶貝一樣的對待著自己那包廢舊紙箱。我只好對她笑著說:「那奶奶你注意安全哦,拎不動就休息休息!」當我轉過身往前走,眼淚忍不住往下流,我在傷心什麼?我在感動什麼?我又在想考什麼?
人生處處都是鏡子,可以照見自己。
孩子是我們的鏡子。老師說:「孩子是來致遠古的精靈,她們的思維高度和維度都比我們高很多。」我在孩子的身上學到很多。
我從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孩子懂得平衡。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講,她認識的人不多,每天和她生活在一起的父母、爺爺奶奶等親人就是她的全部,除此以外就是玩具。上幼兒園了可能還有老師和同學,但是感情遠遠不如在家庭。在家庭里,我和爸爸只有慚愧的份。我經常因為爭著時間忙我所謂的放不下的工作,孩子都會來平衡我的內心。她似乎知道我內心有糾結,沒有時間陪伴她太多,但是她只要看到我,都會跑過來,窩在我的懷裡,故意發出很需要依懶的嬌滴滴的聲音對我說:「媽媽,我想一直陪著您,我想一直在你的懷裡。」就這樣一句話,平衡了我所有的一切,立馬沒有了糾結,而這一刻就是在一起,有愛,有溫暖,足夠了。每次我和她爸爸會有一些分歧,我們都會讓孩子作評判,孩子總能很準確的說出關鍵的問題,讓我們倆當下就覺知,慚愧心馬上升起。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吃什麼都沒有味口,芸芸爸爸每天想著方法做各種蔬菜讓我們娘倆多吃,或者想吃,結果還是沒人想吃。但是芸芸不喜歡吃歸不喜歡,她從來不會說出來。有一次,我帶著芸芸坐到桌子上,我感覺到芸芸爸爸做飯也沒法了,不知道該做什麼,他嘀咕著說:「按大師的菜譜做的呀,怎麼還是沒人吃呢?」但是芸芸坐在桌子上第一句話讓我們倆震撼,芸芸說:「哇,爸爸做的早餐好豐富呀,看起來都好好吃呀,謝謝爸爸的早餐!」這句話立馬平衡了爸爸的內心,爸爸馬上心就暖和起來,我看到他的臉上開起了花一下微笑和綻放,一個勁的說:「芸芸您太棒了!」人生處處都是鏡子,可以照見自己。
孩子原本是不知道享受物質的,在她人的內心,只有愛與被愛,付出與接愛!而之所以很多孩子出門就要抱,就要坐車,就想挑三撿四,就有分別心,都是我們後天的引導。所以什麼樣品行引導出什麼樣的品行的孩子,而我們父母長輩們要深深的問自己:「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這個問題必須要明確。如果你想即將要一個孩子,備孕計劃中,那更要清楚的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這些優秀的孩子來到我們身邊之後,如何讓她們能更好的服務於社會,我們怎樣才有這個能力來引導好孩子,發揮她們的天賦和天性?
晚上回到家,我和先生交流我的見聞和感觸,我們探討了兩個問題:
第一、孩子哪些地方是我們的鏡子?照見了我們哪些問題?
我們都基本異口同聲的說:芸芸就是我的老師,她在教會我們規範,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感受他人的內心?如何懂得成全他人,放下自己?如何平衡,保持一種和諧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孩子做到了,我們卻還是糾結中。很多次我們莫名其妙的、強勢的發火,強迫孩子要怎樣不怎樣,還會動手打罵孩子時,孩子都會說上一句:「你看,你又開始發火了,總是要發火」。孩子也會說:「打人是不對的,爸爸必須馬上給我說對不起。」有一次爸爸就不說對不起,覺得是因為孩子不聽話才打她的,然後我還很有理由的給孩子說:「芸芸,你先給爸爸說對不起,先說對不起的人不一定真的是錯了,只是心量比別人大,更懂得珍惜。」於是芸芸真的就對著爸爸的方向說:「爸爸對不起。」這一幕幕真的是讓我震憾,換成是我,我能做到嗎?換成是我,聽到了對不起,我對說出「對不起嗎?」未必呀!慚愧呀!
我們還討論了:等我們老的時候,我們想去是什麼樣的一個狀態生活?該去何處?今天的我們,扮演著兩個角色:孩子,父母。我們上面還有父母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今天是我們作為父母推著抱著牽著孩子去學校,孩子還不具備有些能力,她們需要我們,於是我們幫助他們,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內心和人生真正需要父母的是什麼?幾十年以後我們也不具備了有些能力,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如何來對待我們,了解我們的內心和需求?
所以,我明白,當下很重要,當下這個念頭很重要,當下這個行為很重要,當下的思維很重要。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告訴我自己,我希望我未來的孩子能陪我聊天說話,多給我一些陪伴,那今天我們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我要更多的提升效率,放下一些不必要的忙碌,抽出時間多陪她,多與她交流,不讓她孤單。所以,只要我有機會和她在一起,我都感到很珍惜,即便時間不是非常多的時間,但我感受到孩子內心的富足,我們一定要堅持做得更好。
我明白,當下的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的未來。當看到坐在輪椅上的母親,看到檢廢紙箱的老奶奶,我彷彿照見自己的當下應該如何做人和行事,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長輩,及身邊的老人。
我明白,孩子學習模仿能力很強,我們打一個噴嚏,她立馬學會了;我們吹一個口哨,她立馬學會了;我們說:「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她立馬學會了;我們兇巴巴的表情在對人說話地事,她也立馬學會了,神態行動都那麼逼真。再放大,在企業里,有人問你一個事情,你很隨意就回答出了:「我也不知道」,然後也沒有去立馬尋找出答案和解決的辦法,然後不經意間,我們身邊的同事也學會了;作為團隊的引導人,新夥伴的師傅,當我們指責他人事情沒有做好,然後還只考慮強調自己有多厲害的樣子,不經意間,團隊里的其他人也學會了,新伙們一團苦惱無人訴說也沒有了依靠,慢慢的,他們也學會了。所有的一切,讓我感受到緊迫,就是加強自己的成長,加強自己身的規範,做好自己成為榜樣。
《道德經》中說:「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我們自己就是一個天下,了解了自己就的猶如了解了天下,成就了自己就成就了一個天下。要想身邊人好,要想孩子好,要想團隊更優秀,只要讓自己更優秀,這才是一切的根本。
人生處處都是鏡子,可以照見自己,成長自己,綻放自己,成就自己。感恩道德經學用,感恩道德經學用平台,感恩這樣的一個朋友圈,一直被牽手浸泡在充滿愛和感恩,充滿正能量的圈子中,讓我有心情去感悟這一切,有心境去感受這一切,有信心去改變自己的一切。
註:原文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學用者感悟集錦》
作者:小連
編輯整理:道德經學用編輯部
(悟道分享,不設版權,歡迎大家轉載)
推薦閱讀:
※嘮叨話
※經典感悟: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
※散文精選:愛的感悟
※太極圖感悟
※人活著,別得瑟!(經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