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大師賽】2014年5月 洛陽:覽千年帝都,品洛城水席

終於迎來了五一小長假!雖然知道哪哪都人多,但還是抑制不住出去旅遊的心吶~ 三天短途游,我和王先生最終選擇了洛陽和開封。

五一的車票也是一票難求,晚了一點點就沒票了,只好從鄭州中轉。行程計劃:30號下午濟南→鄭州,接著鄭州→洛陽,晚上11點多到達。1號2號兩天在洛陽遊玩,2號晚上洛陽→開封,3號在開封遊玩,3號晚上夜車回濟南。

看上去是不是很充實很辛苦!

30號下午請了半天假,踏上河南之旅。到達鄭州已經是晚上八點半。

出了火車站覓食,看到站旁的一家老鄭州燴面。

點了羊肉燴面和牛肉燴面,一份15元。便宜又好吃!

吃完晚餐,時間剛好。搭上鄭州到洛陽的火車,晚上十一點多到達洛陽。預定了距離火車站不遠的洛陽驛佳快捷酒店,入住休息。

5月1號

主要景點:王城公園→天子駕六博物館→白馬寺

早上八點半起床收拾,開始一天的行程。本打算早餐在王城公園旁邊的老洛陽麵館解決,沒想到去了發現飯店不提供早餐……只好忍下來,先逛王城公園。

這一天天氣大好,陽光普照,來逛公園的人自然也少不了啦。雖然王城公園不是洛陽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但它是河南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其中有牡丹觀賞區、牡丹文化區、歷史文化區、大型遊樂區、動物園五大景區,應該是本地人選擇遊玩的好地方。

進了大門,就見一王權重器巨鼎,是洛陽市金村出土周鼎複製模型。

廣場搭台牡丹文化節的文藝展演,往上有牡丹插花花藝展。

來到洛陽牡丹園,遺憾的發現牡丹花期已經過了,只剩了大片的綠葉,和現在還在盛開的芍藥花。不過花朵還是很美麗的~

牡丹區內的牡丹仙子

過了橋,來到動物園。看了各種猴子大象孔雀長頸鹿,還有憨憨的羊駝。

這隻猩猩在二樓,下面的人在扔胡蘿蔔給它吃

羊駝羊駝~

王城公園真的蠻大的,只逛了牡丹園和動物園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由於一直餓著肚子,決定出園吃午飯。

重回王城公園旁邊的老洛陽麵館,發現這個時候已經基本客滿了。真是好口碑的老麵館啊~對於洛陽水席早就垂涎,現在終於可以一飽口福了!上二樓找位子坐下,點了洛陽水席中的小碗湯、焦炸丸子;老洛陽麵食里的糊塗面和滷麵。菜速度上來,開吃!

在此介紹一下洛陽水席:洛陽水席始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迄今保留下來的歷史最久遠的名宴之一。水席與其地理氣候有直接關係。洛陽四面環山,雨少而乾燥。古時天氣寒冷,不產水果,因此民間膳食多用湯類,喜歡酸辣以抵禦乾燥寒冷。這裡的人們習慣使用當地出產的澱粉、蓮菜、山藥、蘿蔔、白菜等製作經濟實惠、湯水豐盛的宴席。之所以稱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離不開湯湯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換一道,彷彿行雲流水一般,故稱水席。

從我自身的體驗來說,就是每道菜都是湯菜,用澱粉勾芡,放胡椒和醋,然後湯里的主料大雜燴,酸酸辣辣的,很符合我的口味!

小碗湯

焦炸丸子就是把剛剛炸好的丸子當著客人的面一下倒入湯盆里,吱吱啦啦,湯的味道跟小碗湯差別不太大。

洛陽滷麵其實不是鹵的,這個「鹵」字是由「路」字諧音而來,就是路邊叫賣的面。也是一道傳統老菜。傳說1900多年前,最流行的一種快餐食品便是路面。路面以質細味美著稱,一團銀絲般的麵條從籠中抓出來放入碗內,加入麻油、香醬、瓜絲等細菜,看著綿軟,吃來適口,人到即可食,很受人們的歡迎,因為此面在路旁設攤叫賣,人們便稱其路面。後因其十分方便快捷,成為人們家常主食之一。確實美味可口!

糊塗面的由來:以前,朝歌農村經常吃一種飯食,名曰糊塗面。南方的米,北方的面。麵條是朝歌人喜歡吃的飯食,但那時候糧食緊缺,尤其是細糧更缺。人們吃麵條的時候,就是在鍋里先放些玉米面、小米之類的粗糧,再加一些乾菜、薯干、紅蘿蔔條之類的東西一起煮熬,煮至九成熟,下入少量的麵條,熟了,就是糊塗麵條。這樣,雜七雜八、糊裡糊塗一大鍋,既省細糧,又好吃,又擋飢,又有營養。

感覺確實就像是玉米粥里下上麵條,糊塗的一大碗。

這一頓大餐才82塊錢,每道菜的量都很大,真是便宜又實惠!

吃到心滿意足,去下一個景點:天子駕六博物館。

博物館是依託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博物館分為兩個展區,第一展區展示了東周王朝概況及珍貴的東周文物等。大型車馬坑展區是博物館的第二展區,這裡展示了2002-2003年,考古工作者發掘清理的17座車馬坑中的2座。其中北邊的一座長42.6米,寬7.4米,規模巨大,國內罕見。坑內車馬呈縱向兩列排放,展示了周天子出行列陣的場面。

我們跟著一個講解走下來,知道了天子駕六的意義所在。在2000 多年的時光流轉中,木頭一點點腐朽,細土一點點入侵,木質腐蝕完了,細土也完全進入了,木頭與泥土就這樣完成了置換,車子再也不是木頭的,而是泥土的了,只是「土車」的土與它周邊的土相比,稍微細一點、軟一點。「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以實物的形式,揭開了古代天子駕六、駕四的千古疑案,印證了古文獻「天子駕六,諸侯駕四,士駕二」記載的正確性;對研究東周時期的乘輿制度、喪葬制度以及王城陵區的確認提供了全新的考古資料,成為 21 世紀東周考古的重要發現之一,被譽為「東周瑰寶,舉世無雙」。

結束了博物館之行,馬不停蹄的奔向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白馬寺。

白馬寺在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坐公交車要一個多小時能到。下午兩點,到達白馬寺。

白馬寺古稱金剛崖寺,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第一所官辦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與少林寺、相國寺、風穴寺一道,被稱為「中原四大名寺」。

我們照例蹭上一個旅遊團的講解,一路跟下來。

白馬寺真的夠大,除了五重大殿以外,還有泰國風格及印度風格的寺廟建築。

印度寺廟裡有大師在講經

逛了兩個小時出來,已經是下午四點鐘。坐公交回酒店休息了一個小時,晚上六點半出門覓食。

根據攻略,坐車前往老城麗景門。

麗景門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穿過麗景門就是老集,西起麗景門,東至老城十字街,整條街是熙熙攘攘的商業街區,街道兩旁全部都是掛著招客幌子的酒館、店鋪,很是熱鬧。

走了沒多遠,就看到一家小鋪門口排著長龍般的隊伍,走進一看原來是著名的高記清香園不翻湯。

據說這家店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每天從下午四點開張就一直排隊到半夜。因為隊伍實在太長,我們決定明天早早來吃。

來到了杏花村水席店,也是一家有名的水席老店。

客人已經在開始排隊了,服務員忙的沒工夫招呼,點餐要自己寫。點了水席中的洛陽燕菜,連湯肉片和八寶飯。真是湯湯水水啊,連八寶飯都是泡在湯里的。洛陽燕菜以蘿蔔絲為主料,酸辣可口,好吃!

也是量大又便宜的飯店,總共五六十塊錢,吃到撐!

吃完飯出來繼續逛老街,買了帶回去的特產:牡丹糕、牡丹花苞茶、牡丹果脯。路上看到牡丹銀絲酥,被吸引,買了一小盒帶回去。

一家店門口的兵馬俑超搞笑。。。

老街走到頭,是一大片露天的小吃區。人爆多!

不翻湯居然真的是一直排隊到半夜的節奏!

逛到晚上八點半,打道回府。養精蓄銳,等待明天的龍門之旅。

5月2號

主要景點:龍門石窟。

早上八點起床,收拾行李退房。今天是陰天大風,不見太陽,還蠻冷的。在火車站乘坐k81路,車程1個多小時到達龍門石窟。西山石窟景區入口處下車,被眼前的遊客震驚了!大概有十幾個售票窗口,每個窗口都排了幾百人的隊伍……全價票120,學生半價。

買到票從人縫中擠出來,進景區檢票仍然排隊。真的見識了什麼叫人山人海啊!進景區之後,基本每個景點都是人挨人,慢慢一步步的往前挪,在人流中想停下來拍張照片都做不到,會被推著走。不過呢,還是很值!我們照例跟著一個講解走,大部分景點都聽全了。

人!超!多!

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為: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國家5A級景區。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

龍門石窟現在只售聯票,也就是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四個景點。西山石窟是最大最壯觀的了,全程都有導遊講解,來這邊的旅行團貌似只遊玩西山就結束了,剩下的東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園要自己逛。

旅行路線:西山石窟:北門---禹王池---潛溪寺---賓陽三洞---摩崖三佛龕---萬佛洞---蓮花洞---奉先寺---古陽洞---藥方洞--南門

東山石窟:南門---擂鼓台三洞---文物廊---千手千眼觀音像龕---西方凈土變龕---看經寺---二蓮花洞---四雁洞---北門

香山寺:南步游道---蓮花池---鐘樓、鼓樓---天王殿---羅漢殿---石樓---九老堂---觀景台---大雄寶殿---乾隆御碑亭---蔣宋別墅---撞鐘--從後門經東山賓館進入白園

白園:南大門進---南詩廊---琵琶峰---北詩廊---道詩書屋---樂天堂---青谷---正門

著名的剪刀手佛像!位於賓陽三洞的北洞

講解說,其實是大拇指斷掉了

這個是龍門石窟最丑佛像,雕刻的左右臉都沒對稱!

據說是龍門石窟最美佛像,可惜臉部被人為破壞了

萬佛洞,牆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佛

奉先寺,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

據說耳朵長就有1米4!

逛完西山石窟,過龍門橋到對面的東山石窟。

從西山石窟遠眺東山的香山寺

從東山遠眺西山的奉先寺

遠遠看過去,山上都是窟窿!

這一大圈逛下來,我們只在西山石窟出口處買了一個雞蛋餅和兩根烤腸充饑。四個景區基本都是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下午兩點,所有景點逛完,已經累到不行了。

坐81路回市區,又是從始發到終點。倒車去麗景門,要去吃大名鼎鼎的高記不翻湯啦。

麗景門旁邊馬路中心豎著個大型四方鼎

到麗景門是下午四點多,果然不翻湯門口已經有在排隊的了!

來看不翻湯的正宗做法: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配料有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用小勺舀一些稀綠豆麵糊往平底鍋里一倒,即成一張類似春卷的薄片,不用翻個就熟,所以就叫「不翻」。把兩張晶瑩翠綠的「不翻」疊著放在碗里,舀些滾燙的豬骨頭湯澆在上面,再放上些粉條、黃花、木耳等,還要捨得放些醋、胡椒粉,於是一碗不翻湯就做好了。這個湯吃到嘴裡時,「不翻」軟綿不化,嚼之有豆香;湯酸辣清淡,餘味悠長,是洛陽本地人吃夜宵的首選 .其特點是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

不翻湯真的很便宜,大概是賣的火了,客流量太大,所以老闆也不讓你按照牌子上的料加了,不翻湯只分五元和十元,應該就是加不加肉的區別。要了兩份十元的丸子湯和不翻湯,喝起來感覺一樣。要了兩個餅,掰開泡到湯里喝,又辣又好吃!

解決掉一碗不翻湯,邊走邊逛,逛到了中州中路。太陽這時候倒出來了,天氣又熱了起來,曬到不行,乾脆到路邊的kfc休息。洛陽之行基本結束,只差最後一頓晚餐——計劃中的真不同酒樓。

傍晚六點多,感覺又有食慾吃飯了,來到不遠的真不同酒樓。

這家酒樓真的很大,也是名聲在外。服務員全部唐朝宮女打扮,讓人眼前一亮。

比之前吃過的飯店稍貴,兩個人點了洛陽水席中的洛陽熬貨、小酥肉,另外要了冷盤洛陽銀條,和一籠燙麵角。一共花費100元,也真的是很便宜啦。

洛陽熬貨類似東北菜里的亂燉,一大鍋燉在一起,也是澱粉勾芡加醋和胡椒粉。

小酥肉是用五花肉做的,也不錯。

洛陽銀條其實是一種根莖蔬菜,看上去細長潔白,吃起來酸甜,清爽可口。

燙麵角也是傳統風味小吃,其實就是包成新月形狀的蒸餃了。

算下來,洛陽水席里我們也吃過七八道菜了,總的來說湯湯水水酸酸辣辣的,很贊!

至此,洛陽之行告一段落,趕往火車站,乘坐晚上九點多的火車開往下一個城市——開封。

  • 分享到:
  • 推薦閱讀:

    游山記:清末百年古墳~後代富貴雙全~人丁上千~大師說說能出什麼貴~我來反饋|
    萬理大師本性流慧(節錄部分講法錄音)
    大師教你論八字(四)
    盲派大師夏仲奇先生典型命例賞析
    《善導大師的凈土思想》第九章 名號本義 稱名必生

    TAG:洛陽 | 大師 | 2014年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