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建置沿革(1)
06-15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甘肅」之名,最早見於宋代。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設有「甘州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肅」並非正式地名。元代創建行省制度,甘肅為全國十一個「行中書省」之一。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在甘州置「甘肅行中書省」,簡稱「甘肅行省」或「甘肅省」。轄黃河以西今甘肅部分及青海、寧夏、內蒙、新疆一部分地區,並不包括今甘肅省黃河以東、以南地區。元代在今甘肅省境置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甘肅省的最高一級地方行政組織。迄1990年已有709年。明代所設陝西布政使司,其轄區僅包括今省境之河東部分;而河西之地另屬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軍管。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陝西右布政使司駐鞏昌(今隴西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改曰「甘肅布政使司」,移治蘭州,並以陝西行都指揮使司及所領諸衛,所入之。由於隴山是省內見於史籍最早的山名,故本省簡稱「隴」,習慣上也取其首字稱「甘」。 甘肅為中國置「縣」、「郡」、「州」最早的省份之—。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戎、冀戎,設置邽縣(今天天水市北道區南)、冀縣(今甘谷縣),至1990年已達2678年。在中國歷史上,甘肅的這兩個縣設置最早。戰國時期的秦國,疆域已達今甘肅省的黃河南岸;秦昭襄王時(前326一前251年),在境內先後置隴西郡、北地郡。秦統—全國後,推行郡縣制。西漢武帝(前140一前87年)時,將全國始分十三州刺史部,本省屬涼州刺史部;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遂改刺史為州牧,成為地方一級行政長官。「州」成為地方一級政權。此後歷代對甘肅的行政區劃,雖有多次更迭、演變,但省、縣行政建制設置一直延續不斷。第一節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221年) 春秋初期,岐山以西的隴塬大地,屬秦國和西戎。西戎各部族仍保持著「以國為氐」的習慣,還停留在原始社會階段。秦人先祖,初居西垂即西犬丘,為秦代隴西郡之西縣所在(今禮縣鹽官鎮一帶);非子邑秦,其地為清水縣的秦亭秦谷(今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境)。庄公復居西犬丘,其子襄公以兵送周平王東遷洛陽有功,始與西戎為鄰。秦國為開拓疆域,襄公數征西戎,武公伐邽、冀戎。已在戎地設置12縣。當時,今省境河西走廊已有月氏、烏孫、匈奴等部族建立政權。 戰國時期,縣建制的設置進一步開展。秦孝公七年(前355年),秦遷都咸陽,推行「集小鄉、邑,聚為縣」。例如,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置下辨(今成縣以西)、臨洮(今岷縣)、武都(今西和縣西)、罕開 (今臨夏縣東北)、略陽(今秦安縣隴城)等縣;孝公十三年(前349年),在少數民族地區「改諸邑為道」(「道」相當於縣),又置狄道(今臨洮縣)獂道(今隴西縣東南)、故道(今兩當縣東部)。再如,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年)「縣義渠」改置義渠道為縣制(今慶陽縣西);更元六年(前319年)置涇陽縣(今平涼市西北)、鶉觚縣(今靈台縣)、烏氏縣(今鎮原縣西)、安丘縣(今崇信縣東南)、彭陽縣(今鎮原縣東北);更元十年(前315年)置郁郅縣(今慶陽縣)、泥陽縣(今寧縣東南)、更元十三年(前312年)又置陰平縣(今文縣西南)、平樂縣(今康縣西北)。上述置縣數為18個,加上春秋時已置的「縣十二」,約計30多個縣。 戰國後期,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今甘肅省境內推行郡制,首置隴西郡(治今臨洮縣)。領甘肅中部、東南19縣;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北地郡(治今寧縣西北),領隴東及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境15縣。省境所置2郡,共領34縣。秦昭襄王時期,已經在隴西、北地2郡「築長城以拒胡」。長城成為秦國與匈奴的國界。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滅東周。秦王政(後稱始皇帝)十七年至二十六年(前230~前221年),秦國相繼滅六國,建立統一的秦帝國。郡縣制由本省境逐漸推行全國。第二節 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秦代、西漢實行郡、縣二級地方行政區劃體制,到東漢為州、郡、縣三級體制。 一、秦代(公元前221一前206年) 秦統一全國,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全面地推行郡縣制,包括今省境的隴西、北地2郡在內,共設置36郡(後增至40郡)。今甘肅省境,在秦代河西地區為月氏、烏孫、羌等部族居住,隴西郡以南地區為白馬氐、羌等部族活動區,尚未納入秦國版圖。今甘肅境內在黃河以東地區沿置隴西、北地2郡,共領13縣。 隴西郡。治狄道縣(今臨洮縣)、領7縣:狄道、獂道(今隴西縣東南)、下辨(今成縣西)、臨洮(今岷縣)、西縣(今天水市西南)、上邽(今天水市區)、冀縣(今甘谷縣東)。 北地郡。治義渠縣(今慶陽縣西南)。領6縣:義渠、馬領(今環縣南馬嶺鎮)、泥陽(今寧縣東南)、鶉觚(今靈台縣東北)、烏氏(今鎮原縣西)、涇陽(今平涼市西北)。 二、西漢(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 「漢承秦制」。西漢仍推行地方行政區劃郡、縣二級體制。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分全國為13州刺史部,京師稱司隸校尉部,今甘肅境屬涼州刺史部。「州」的主要性質是監察區。成帝(前32~前7年)以後,州刺史兼掌軍事和民政,已是地方一級行政區。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佔有隴西、北地2郡。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出兵河西,但很快退軍,待張騫出使西域,聯絡還故土的烏孫兵共同對匈奴作戰,所以沒達到西征匈奴,拓疆河西,置武威、酒泉2郡之目的。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隴西郡地置天水郡,析北地郡地置安定郡;元鼎五年(前112年),西羌造反,漢王朝恐羌與匈奴勾結,始築「令居以西」4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在隴南白馬氐族居住地置武都郡。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置金城郡。 至此,西漢在省境有河西5郡、河東5郡。其中:朔方刺史部監理北地郡,領10縣;益州刺史部監理武都郡,領7縣;涼州刺史部監理8郡,領82縣。另有廣漢郡領陰乾縣(今文縣);司隸校尉部監理的右扶風所領汧縣轄區含今華亭縣東南。西漢時期今甘肅境內置10郡,領99縣(不含陰平縣)。即: 隴西郡,治狄道縣(今臨洮縣),領狄道、臨洮(今岷縣)、西縣(今禮縣鹽官鎮)、上邽(今天水市區西南)、安故(今臨洮縣南)、襄武(今隴西縣東南)、首陽(今渭源縣東北)、大夏(今廣河縣西北)、羌道(今宕昌縣西南)、 氐道(今禮縣西北)、予道(今岷縣西南白龍江上游)11縣;天水郡,治平襄縣(今通渭縣平襄鎮),領平襄、冀縣(今甘谷縣東)、成紀(今靜寧縣西南)、 獂道(今隴西縣東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開(今天水市北道區南)、綿諸(今清水縣西南)、隴縣(今張家川縣)、街泉(今庄浪縣東南)、戎邑道(今清水縣北)、略陽道(今秦安縣東北)、清水、阿陽(今靜寧縣西南)、勇士(今榆中縣東北)、蘭干(今隴西縣東北)、奉捷16縣; 金城郡,治允吾縣(今永靖縣鹽鍋峽鎮),領允吾、金城、(今蘭州市西固區)、榆中(今縣境甘草店)、令居(今永登縣西北)、允街 (今蘭州市紅古區花庄)、枝陽(今蘭州市紅古區岔路村)、袍罕(今臨夏縣雙城鎮)。浩門(今永登縣連城)、白石(今夏河縣境小麻當)9縣;武威郡,治姑臧縣(今武威市),領姑臧、武威(今民勤縣東北)、宣威(今民勤縣西南)、婿次(今占浪縣北)、朴刺(今古浪縣東)、蒼松(今武威市東)、休屠(今武威市與民勤縣交界的四壩與九墩間)、鸞鳥(今武威市西南西營河水庫北)、張掖(今武威市東南)、媼圍(今景泰縣蘆陽鎮與麥窩間)10縣;張掖郡,治得縣(今張掖市西北),領觚得、顯美(今永昌縣東南)、驪靬(今永昌縣西南)、日勒(今山丹縣東南)、刪丹(今山丹縣)、屋蘭(今張掖、山丹縣西北)、番和(今永昌縣)、氐池(今民樂縣)、昭武(今張掖、臨澤縣西北)9縣; 灑泉郡,治祿福縣(今酒泉市)、領祿福、綏彌(今酒泉市東臨澤縣境)、表氏(今高台縣西)、樂涫(今高台縣西南酒泉市東南)、池頭(今玉門市花海子)、會水(今金塔縣南)天依(今玉門市東南)、乾齊(今玉門一市東)、玉門9縣; 敦煌郡,治敦煌縣(今敦煌市西沙州遺址),領敦煌、龍勒(今敦煌市西南陽關附近)、效谷(今敦煌市東安西縣西),淵泉(今安西縣東「懸泉置」遺址)、冥安(今安西縣東南布隆吉)、廣至(今安西縣西南踏實)6縣; 安定郡,治高平縣(今寧夏固原縣),領臨涇(今鎮原縣東南)、安武(今鎮原縣西南)、彭陽(今鎮原縣東)、撫夷(今鎮原縣北)、參巒(今環縣西北)、祖厲(今靖遠縣和靖鄉的河包口)、鶉陰(今靖遠縣水泉鄉陡城堡東)、陰密(今靈台縣西南)、涇陽(今平涼市西北)、烏氏(今乾涼市西北)、愛得(今涇川縣東)、安定(今涇川縣北)12縣; 北地郡,治馬領縣(今環縣南的馬嶺鎮),領馬峙、郁郅(今慶陽縣)、泥陽(今寧縣東南)、義渠(今慶陽縣西南)、鶉觚(今靈台縣東北)、方渠(今環縣南)、弋居(今寧縣南)、大要(今寧縣東南)、略畔道(今合水縣西華池北)、歸德(今慶陽縣東北)10縣。武都郡,治武都縣(今西和縣南),領武都、上祿(今西和縣東南)、下辨道(今成縣西)、嘉陵道(今成縣西北)、修成道(今成縣西南)。平樂道(今康縣西北)、河池(今徽縣西的銀杏鎮)7縣。 三、東漢(公元25-220年) 東漢的甘肅地方行政區劃體制, 由郡、縣二級制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制。靈帝中平五年(188年),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擴大刺史權力。將刺史更名州牧,州為郡之上的一級行政區。北地郡由朔方州管轄,其它郡屬涼州。後朔方州析出北地郡,劃歸涼州。獻帝興平元年(194年),由涼州析出金城等5郡置雍州;原天水郡更名漢陽郡;建安中期(196~220年),置南安(由漢陽郡析置)、西郡(由張掖郡析置)2郡。 建安十八年(214年),罷涼州,涼州統領郡縣均劃歸雍州, 由金城郡析置的西平郡在今青海省境,原張掖居延屬國更名改置稱西海郡,領居延縣,屬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從安定郡析出鶉觚縣,雖劃歸右扶風的新平郡(今陝西省境),仍計為本省1縣。 至此,東漢雍州在今甘肅省境轄12郡。領83縣: 隴西郡,治狄道縣,領11縣,原領狄道、臨洮、襄武、首陽、安故、大夏、氐道7縣,析襄武縣新置障縣(今漳縣西南),由金城郡劃人袍罕、白石2縣;撤銷予道,另置河關縣(今積石山縣)。 漢陽郡,改治冀縣,領11縣,原領冀縣、干襄、成紀、望垣、隴縣、略陽、阿陽、勇士8縣,由隴西郡劃入西縣、上邽2縣,新置顯親縣(今秦安縣西北)。 北地郡,改治富平縣(今寧夏吳忠市南),領2縣,原領弋居縣,由安定郡劃入參巒縣。 安定郡,改治臨涇縣,領6縣,原領臨涇、彭陽、涇陽、祖厲、烏支(烏氏更名)4縣,另置陰盤,朝那2縣。 南安郡,治獂道縣,領3縣,由漢陽郡劃入獂道縣,析襄武縣另置新興(今武山縣西北)、中陶(今隴西縣東南)2縣。 武都郡,改治下辨縣,領6縣,原領下辨、河池、上祿、武都、修成(道改制)5縣,由隴西郡劃入羌道縣。 金城郡,治允吾縣,領7縣,原領允吾、金城、允街、枝陽、浩門、令居(今永登縣西北)、榆中各縣。 武威郡,改治姑臧縣,領13縣:原領姑臧、武威、宣威、揟次、朴箚、休屠、鸞鳥、張掖、媼圍、倉松(蒼松更名)10縣;由安定郡劃人鸇陰(鶉陰縣更名)、祖厲(今會寧縣馬家堡)2縣;由張掖郡劃人顯美縣。 張掖郡,治觚得縣,領6縣:原領觚得、驪軒、番和、昭武、氐池、屋蘭各縣。 西郡,治日勒縣(新置,今山丹縣東南),領2縣,日勒、刪丹(均由張掖郡划出)。 酒泉郡,治福祿縣(祿福縣更名),領9縣,留隸福祿、樂涫、會水、玉門、乾齊、安彌(綏彌縣更名)、表氏、沙頭(池頭縣更名)、延壽(今玉門市東南)各縣。 敦煌郡,治敦煌縣,領6縣,原領敦煌、龍勒、效谷、冥安、廣至、拼泉(淵泉縣更名)各縣。 新平郡(今陝西境不計)領鶉觚縣。 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境),今省境統陰平郡,治陰平縣,領1縣。 東漢時今省境轄1州,統13郡,領84縣。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定西】甘肅的十二大古鎮你知道幾個?定西通渭的馬營古鎮榜上有名!
※第三屆中國中藥材物流大會將在甘肅隴西召開
※甘肅還有崛起的那一天嗎?(一)
※甘肅衛生廳要求臨床應用打通任督二脈
TAG:甘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