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帝國而生,為元首而死

為帝國而生,為元首而死

深度軍事2016-09-0436評

為帝國而生,為元首而死 ——從武裝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全史看嚴酷的第三帝國青年教育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二戰時期,在聞名遐邇的諾曼底登陸戰中,在與盟軍鏖戰的德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它就是「希特勒青年團」師。

因為這支部隊的成員大多來自1926年以後出生的德國人,可以說是完全成長於希特勒統治時代的德國青少年。他們平均年齡只有16~17歲,這些高中、甚至初中生加入軍隊,到前線持槍作戰會是怎樣一個場景,他們的思想和心境又是如何呢?這些年輕的孩子又會有什麼戰鬥力?這些還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能夠在殘酷的戰場上做什麼?

希特勒青年團成立於1922年,建立初衷是為了保證納粹在軍事上出現傷亡之時,可迅速從中選取軍人,形成戰鬥力。而且希特勒青年團主要收13到18歲的男青年,對他們進行軍訓。在二戰期間,曾創立一隻全部由希特勒青年團所組成的軍隊,命名為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團一開始名字定義為希特勒少年衝鋒隊,在慕尼黑組織、運作。後在政變後疏散,與1926年重建,改名為希特勒青年團。1933年,希特勒青年團開始重點培養納粹黨青年黨員,在這之間,科爾特、巴爾杜爾都為希特勒青年團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36年,希特勒青年團成為了當時年輕人的嚮往之地,當過希特勒青年團的青年是德國青年的標杆式的存在。當時希特勒青年團的團員超過了30000萬人,還擴建了德國女青年聯盟、德國少年團。

希特勒青年團根據軍事化管理,分為一個個兵團,由專人帶領,其中訓練表現最好的成員還會被選入黨衛隊。當時德國青年都在為能進入黨衛隊而歡呼雀躍之中。

二戰結束後,德國納粹被徹底唾棄,希特勒青年團隨之解散。因為希特勒青年團大多由青年組成,反法西斯聯盟就沒將它們全部起訴,只將其主要首腦進行判決,巴爾杜爾被判刑20年之久。

「IchhabekeineFurchtvorihr, weilihreKinder hinter mirstehen」。這句話是希特勒對他的政敵所說的,其含義就是:「我並不畏懼你們,因為你們的孩子站在我的身後。」

這裡的孩子就是指的第三帝國的青年們。

希特勒早在上台前,就意識到培養新的一代青少年的重要性。早在1931年10月24日,希特勒就任命24歲的巴爾杜·馮·席臘赫為「納粹全國青年主席」,領導納粹大學生聯盟、希特勒青年團以及納粹學生聯盟中黨的後備力量。在納粹掌權後,帝國青年團成了「最高國家行政機關」,極具才幹的席臘赫作為「帝國青年領袖」已經到了國務秘書級別,只對希特勒負責。青年團組織也在席臘赫手中迅速擴展壯大,這位帝國青年領袖甚至試圖把全德國的10~18歲的青少年兒童都吸引進來,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

1936年,德國在「全體青年忠於元首」的口號下開始了一場巨大的宣傳運動,通過無線電廣播、電影、標語牌以及學校和各種體育活動來爭取最小的隊員,試圖將這一年所有的10歲德國兒童納入希特勒青年團的兒童組織-德國少年隊,14歲以後則加入希特勒青年團,然後加入納粹黨,加入青年義務勞工隊。為了抓住「德意志未來」們的心,帝國青年組織為男女少年兒童提供此前只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參加的業餘活動:穿越整個德國的旅行,徒步漫遊,騎自行車旅遊以及帳篷營地,這些都預示著經歷和冒險。這對半大的孩子吸引力是致命的。

此外,漂亮的制服也是吸引那一代德國少年兒童的重要武器。根據那個年代的少年隊隊員的回憶,「制服就是一種禮服」,誰要是終於獲准穿上渴望已久的少年隊隊服,誰就感覺被接納加入了穿制服的人民團體-為偉大的事業時刻準備著。在越來越要求一體化的社會裡,青年團組織讓這些半大的孩子們在參加為人民和祖國服務的活動中感到了自身價值的提高。不僅如此,新加入的德國少年隊隊員還必須走進舊日騎士團要塞的哥特式大廳,進行莊嚴的宣誓儀式。帝國青年領袖則通過廣播向全國講話。「整個年輕的德國今天是一個由忠誠的誓言連接在一起的騎士團。」當孩子們在火把的照耀下集體高唱歌曲的時候,不少人都產生了令人興奮的戰慄和融入這個大集體之中的自豪感。雖然到1939年為止,參加希特勒青年團都是自願的,但是只有極少數孩子能夠頂住普遍存在的壓力以及大集體的誘惑。小時候被集體排除在外,對孩子來說,不啻為最難受的事情。

帥氣的希特勒青年團夾克

在對德國青少年的教育方面,體育是占第一位的必修課。希特勒就曾宣布鍛煉身體是培養青年的最高要求:全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不是灌輸單純的知識,而是培養健全的體魄。其次才是精神能力的培養,最後才是知識的傳授。其教育的核心也是訓練普通民眾具有嚴格的團隊精神和工作熱情,恪守紀律:「你並不重要,你的人民才是一切!」在體育運動中,在「身體與意志鍛煉」中,德國的青年人必須顯示出適宜戰爭的性格特徵。在教育中也強調必須具備日耳曼民族特有的道德:忠誠、勇敢、堅忍不拔、馴服。

為此,幾十萬德國青年人在無數的體育活動中競爭希特勒青年團優秀獎章。他們不知疲倦地穿梭於地區體育比賽、春季越野賽跑、冬季運動會以及「元首」十項全能運動。即使對10歲的孩子要加入少年隊都要通過最基礎的考驗。通常情況下他們要通過三項運動:12秒跑完60米,跳遠2.75米,投擲棒球25米。對於14~18歲的希特勒青年團團員來說,還須使用小口徑步槍進行武裝訓練。1938年德國國內就已經有125萬青年完成了希特勒青年團的射擊培訓,有2萬青年為射擊優秀分子。射擊技術最好的人則能獲得優秀射手獎章。按照希特勒在1936年的講話:「一個新的美的類型產生了。不再是肥胖的啤酒小市民,身材苗條而修長的青年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象徵,他叉開雙腿神氣十足地站在這個地球上,身體健康,思想健康。」

在帝國青年領袖巴爾杜·馮·席臘赫的眼裡,這些孩子就是不穿軍裝的後備軍,而他也確實在往這個方向努力。他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競技運動強健德國青少年的體魄,用各種古老、神秘、莊嚴的集體儀式培養青少年的集體榮譽感,消除各個階層之間產生的隔膜。根據1926年出生的漢斯-約亨·福格爾回憶,在希特勒青年團里,一個工人的兒子可以當領導,而工廠主的兒子可能會站在後面隨便哪一排里。說句題外話,相對於講究資歷、家世的德國陸軍,新建立的黨衛軍也像青年團一樣唯才是用,有才能的人就會得到相應的提拔,這也是初期黨衛軍吸引了不少人才的重要原因,而強調平等的同志般的友誼,也讓黨衛軍早期組建的部隊擁有相當的戰鬥力。

而在對這些孩子們的教育過程中,學校歷史課最重要的題目之一就是《凡爾賽合約》:「一再讓我們回憶起這個恥辱的所謂的和平,其意義就是,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收回1918-1919年失去的土地,關心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的義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在納粹政權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暫不論他受到了怎樣的思想教育,單是各種繁複的體育運動和准軍事訓練就讓他們已經完全具備了成為正規士兵的潛質,進入兵營後,能夠立刻適應各種繁重的訓練。在他們單純的思維中,不斷被灌輸的思想就是他們在為祖國和人民而戰,獻身就是最崇高的榮譽。

在整個「希特勒青年團」師的組建訓練的過程中,黨衛軍的教官們也不斷地向青年們灌輸「他們是一支精銳部隊」的思想。從希特勒青年團志願加入該師的新兵伯恩哈德·海思希一開始還覺得「希特勒青年團」師這個名稱有點刺耳,因為這個名字老是讓人感覺多少帶點兒童團的味道,後來他一戴上袖標就覺得非常自豪了。他說:「我們想,我們似乎有點特殊,我們是特殊的英雄,我們是德國國防軍中最好的一個師。」

如此一來,我們不難看出這支常人來看用娃娃組成的部隊,為什麼剛剛誕生,訓練不到一年就具備了相當的戰鬥力。不過,這裡必須一提的是,該師的骨幹軍官均抽調自黨衛軍編製序列前3的裝甲師,其中武裝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輸血最多,因此,「希特勒青年團」師堪稱「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的影子。當然,國防軍也為這支部隊貢獻了不少指揮人才。無論是來自國防軍還是黨衛軍的軍官或士官,他們均來自前線,具備豐富的作戰經驗,這也是這支娃娃師團能夠迅速具備戰鬥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單純地為祖國和人民而戰的思想讓他們心無雜念,從而具備了堅強的戰鬥意志,從小參加的各種集體和體育運動,又讓他們具備了良好的服從性和體能。這也許就是他們能夠在1944年6月到8月的慘烈戰鬥中堅持下來的原因。

(部分摘自《武裝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師全史)

歷史的悲哀不過如此,許多鮮活的生命,完全只是別人野心的陪襯。

青春、夢想,什麼都不是。

本書現在已經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全書分上下兩冊,共1120頁,全部銅版紙精美印刷,精裝本,全二冊定價198元。同時贈送16張八開原版四色大幅作戰地圖,2枚精美書籤。2016年8月登陸上海書展,並同步在各大網站和實體新華書店銷售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帝國悲劇:無法阻止的大潰敗!
帝國巨貪和珅:嘉慶為何隱忍三年才幹掉他?
大清帝國的五大未解之謎
張宏傑:日本以「大日本帝國」自居是因隔 絕生活所致
此人一輩子隱於山林,只用一招就建造了大漢帝國

TAG: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