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三國|大魔頭董卓為何要遷都長安?
作者簡介:立早閑人,泉州人,公共管理碩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勞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後淡泊明志,致力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轉化成文字,寫出人性之廉恥,告誡世人勿瘋癲。
董卓,東漢末年的權臣在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採用李儒的建議:遷都長安。
對於這個建議,李儒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即:溫侯新敗,兵無戰心。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以應童謠。近日街市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李儒這一套說辭無非是慫恿董卓遷都以避反董聯軍的鋒芒,正好應驗街市的童謠。遷都一來可讓反董聯軍內鬨,二是長安靠近董卓的老巢西涼,便於控制被動的局面。相對董卓鎮守洛陽,剿滅聯軍而言是個明智的決擇。然而,董卓遷都卻有深層次的間接原因。間接原因與直接原因相對,是一種迂迴的方式,通過第三者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
縱觀董卓草草遷都的間接原因,無非有以下四點:
即一是黃巾餘黨(白波軍)起義。白波軍是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的一支。188年二月,黃巾軍余部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重新起義,號為白波軍,隊伍達十來萬人。董卓令中郎將牛輔率軍鎮壓,不能獲勝。這對董卓而言,是件不容忽視的大事。畢竟董卓這個外來戶還未在都城洛陽站穩腳跟,反董聯軍興起且聲勢浩大,白波軍又挺進到河東,並有南下渡河的趨勢,這樣就會切斷董卓通往關西的去路;
二是董卓根據地不穩,邊章、韓遂、馬騰先後在西涼起兵叛亂。
金城郡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郡守起兵叛亂,部眾達十幾萬,引起天下騷動。西北少數民族的戰鬥力不容小視,這對久居西涼的董卓了如指掌。而後,韓遂殺邊章,領兵10餘萬圍攻隴西。馬騰遙相呼應,帶兵入侵搶掠三輔。西涼隱患重重,不穩定因素四起,反叛將領間爭權奪利,自相殘殺。西涼局勢混亂,這讓董卓心有餘悸,只盼著開闢離西涼比較近的長安作為自己的新根據地,對付韓遂、馬騰等叛軍可攻可守,還可利用長安關隘遏制反董聯合軍;
三是更有效控制漢獻帝。
董卓廢少帝立獻帝無非是獻帝年齡較小,可延緩親政時間,這樣可把握朝政更長久些;再者獻帝之所以能代替少帝,是因為董卓的擁立,可算首功。這樣更能牢牢掌控漢獻帝,使漢獻帝真正成為董卓在東漢政治舞台上的傀儡;
四是長安所處的地理環境比洛陽更有優勢。
其一土地富饒。
關中地區指東面函谷關,西面大散關,北面蕭關和南面武關四關之中部。《史讓》稱關中地區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和「四塞之國」。秦漢時期,關中及關東均是中國人口最多、生產力最為發達的地區。從當時政治、經濟、軍事現狀看,關中地區佔據極其有利的位置;
其二經濟發達。
關中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附近有巴蜀地區農業和西北畜牧業的支撐;
其三地勢險要。
關中地區四周為秦嶺、北山山系及黃河所環繞,有四個關隘險要之擋,對長安形成一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特殊地形。秦國正是憑藉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才能消滅東方六國,完成統一。東漢時長安雖不是京城,卻是關中地區的中心城市。畢竟長安具有西漢二百多年的建都根基,遷都長安是最優選擇。
遷都長安是董卓的無奈之舉。同樣的決策對於不同人而言意義就不同。憑董卓的能力和實力,根本消滅不了反董聯軍。所以遷都長安還是明智的決策。「利害相交取其利,二害相交取其約」、「二害相殘取其輕,二宜相權取其重」,這也正是董卓選擇的依據。
筆者按:萬般無奈,形容極其無奈,沒有辦法。董卓遷都最直接的目的避反董聯軍的鋒芒,促使其內訌,為自己爭取東山再起的時間。事與願違,遷都反而更難約束反董聯軍以外的軍閥勢力,裂變成以群雄割據的局面。特別是遷都長安,董卓的鬥志徹底腐化,整個軍團也隨之墮落,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董卓滅亡,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推薦閱讀:
※揭秘崇禎皇帝為什麼不肯遷都卻弔死煤山樹上?
※明知京師城破在即,崇禎帝為什麼不遷都?
※《大漢王朝》之四十:遷都許昌
※永樂遷都後:明朝國都差一點又遷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