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棋事
中國象棋是我們民族特有的文化遺產,紅黑雙方,32顆棋子,在方寸棋盤上演繹出沙場風雲,攻守進退之間,更不乏人生智慧的意蘊。正因此,中國象棋一直是人們學習、娛樂的基本選項,當下更成為少兒國學課程必不可少的一個科目,影響力早已遠播海外。我開始學習下象棋是十歲左右時的事。街坊之中,善弈者眾,我的近鄰秋哥就是位象棋高手,曾經和在街上「工農旅社」駐店的外地人下了一場盲棋,結果完勝對手。平日里和街坊對弈,也是勝多負少,名聞遐邇。有這位高手帶著,街上十多個和我同齡的小夥伴便一時間對象棋增加了許多興趣。
關於象棋的基本知識,大多是家長們傳授的,但因為每個家長對棋的興趣不一,所以通常也只是把「象飛田、馬走日、隔子架炮、小卒過河當車用」等基本的規則告訴了我們而已,至於棋藝的好壞,則全看個人的勤奮與悟性了。有人為學棋也專門拜師,雖無嚴格的課程規矩,但被指點一番過後,一招一式就有了些講究,出手便有了幾分「行家」風度。我們不屬於有專註棋藝的一批少年,平時多是「瞟學」而已,即看人下棋,自悟門道。秋哥也並不專門地教我們,只是在與人對弈時,不忘招呼我們圍觀,看他們出車架炮、將殺打兌,體會和領悟攻守有度、一招制敵的奧妙。
那年月民間沒有其他的娛樂活動,無論大人小孩,也就是下個棋打個牌的,以此來調節生活的節奏,娛樂閑暇的時光。而比之於打牌的吵鬧,下棋多了幾分文雅和嫻靜,其中的門道又似乎更為深邃,所以,在人們眼裡,善弈者其聰明程度也是高人一籌的。每個夏天傍晚的納涼時光,是街上棋事最盛之時,從街頭到街尾,整條街上一家挨一家的涼床竹椅長蛇陣中,總不會少於有七八個棋局。街坊鄰里平日里都客客氣氣,少有吵架伴嘴,但到了棋局上,張家大哥李家小叔,卻常常免不了為一子得失、昏招妙著而爭得臉紅脖子粗,非得有圍觀者出面調停才肯罷休,待重新開局,各自嘴裡還免不了嘟嘟囔囔。這時,我們這群在一旁瞟學棋藝的孩子們就摻合著添油加醋湊個熱鬧。
在今天,各種材質的象棋數不勝數,每次出差,在一些酒店的大堂里,總見有以「揮淚大甩賣」為噱頭推銷的所謂玉石棋子,更不乏紅木棋子、象牙棋子、水晶棋子之類,當然,最常見、最實用的還是塑料棋子和普通的木質棋子。但在我的少年時代,象棋這類極為普通的娛樂用品卻是一副難求,國營商店也很少有賣,偶爾計劃調撥來幾副,因為數量有限,常常是未等上櫃檯就「走後門」銷售一空。這種情況下,誰能有副象棋,必定就會有不同一般的人緣;而要是能有副質地特別的象棋,走路都會添幾分豪氣。有幾位街坊就家藏有祖傳的象棋,最高級的是李家那副檀木製品,每顆棋子直徑有四公分左右,還配有一張可以對摺的木質棋盤,子落盤中,噹啷作響,讓對弈的過程也增添了幾分莊嚴凝重。因年代久遠,棋子已被摩得泛出油光。這類棋別說我們這些剛學藝的孩童們難得享用,即使是那些成年的棋迷也不是人人都有福氣把玩。主人用一隻木匣裝著,還包裹一塊紅布,非遇到常年棋友或是高手,不會拿出來擺盤,心愛程度可見一斑。能和他用這副棋下上幾盤,對有些棋迷來說,不亞於誑了一趟上海大世界。
學棋當然得先有棋,商場買不著,家裡又沒有祖傳,我們便想出了很多辦法。最開始是找一些硬紙殼,用剪刀剪成棋子大小,再用毛筆歪歪扭扭地在上面寫上車、馬、炮等等一些漢字,棋盤也是五花八門,有用白紙或牛皮紙簡單地畫上方格直線、楚河漢界。也有用馬糞紙畫的,它的好處是有硬度,不像普通紙畫的棋盤,稍有風吹便將撕殺正酣的一局棋攪和成一盤散沙。
用紙片剪成棋子雖然簡單易行,但薄薄的一片趴在棋盤上,拿捏起來很不利索,輕飄飄的也缺乏子落盤中的那種厚實感。有人便從山上砍來一根直溜溜的粗細均勻的樹枝,鋸成一截截小塊,再用砂紙將橫斷面磨光,寫上字,就成了一副棋;也有人托木器加工店的朋友,在車床上用木頭車出一副棋子,比起手工鋸的,便精緻圓潤了許多。
我們沒有力氣上山砍樹,也沒有車工朋友,對紙片的棋子又不滿意,就想著能用其它更好的材料來替代。有段時間小夥伴們把家裡用過的酒瓶、油瓶的瓶蓋收攏到一起,貼上寫好字的小紙片,鋪陳開來,在楚河漢界兩邊撕殺。但多數時候很難的湊齊大小一致的瓶蓋,雖然一盤棋不少一顆子,但盤面上高矮胖瘦、參差不齊,看上去總是不太協調,也影響了對弈的氣氛。後來還是秋哥想出個主意,這才有了讓我們有了中意的棋子。
那是在一年的暑假,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秋哥把我們一群少年叫到一起,神秘地告訴我們,他想出了一個做棋子的好辦法,就是撿些破舊的磚頭,敲碎成一個個的小塊,再在砂紙或水泥地上慢慢地磨成大小一致的扁圓型,用毛筆寫上字,就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棋子。獲此「秘方」,我們一時興奮不已,便紛紛去建築工地、房前屋後尋找破舊磚頭,在秋哥的指導下敲打磨蹭,成型後,秋哥親筆用隸書體挨個在上面寫字。人多力量大,很快,第一副磚頭象棋就做成了。
不曾想,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棋子是用破舊磚塊磨製的,而這些磚塊質地雖硬卻也很脆,下到得意之時,拿起棋子往棋盤上使勁一扣,棋子便碎成了幾塊。秋哥端詳半天,斷出了癥結,說是破舊磚頭被棄久了,過於乾燥,經不起摔打,需要用水浸泡來緩解其脆性。於是我們便在他的帶領下,將一堆堆磨好的磚塊棋子用瓶瓶罐罐裝著,拿到臨街的青弋江中去浸泡,順便也就撈些小魚小蝦、水草浮萍回來餵雞餵鴨,算是一次一舉多得的娛樂活動。如此這般做出來的棋子果然結實了不少,在街坊中廣受讚譽,更不乏有人讓我們幫著做或學著我們做,我們更將這一發明創造視為珍寶,對於象棋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打造磚頭象棋的過程中,還發生過一次有驚無險的事件。也許是對這一創新工藝過於興奮,有次我們集體去河邊浸泡棋子,同齡的鄰居常志連說帶唱、手舞足蹈,不經意間腳下一滑,竟一屁股坐進了河裡,幸虧身邊的秋哥眼疾手快,將他一把拉了起來,才使他免於滑向河水深處。這一意外讓常志頗受驚嚇,回到家中,他的父母也是又驚又怕,得知是秋哥出的主意,便到秋家告了一狀,害的他被家長痛罵一頓,從此不願再帶我們這群孩童玩耍了。
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社會群眾文化活動漸漸恢復,縣工會、體委每年春節總要舉辦一次象棋比賽,在縣城最繁華的十字街口豎起一副碩大的棋盤,上面掛著鐵皮製作的大棋子,棋手在棋盤後面的房子里比賽,縣廣播站的播音員在現場通過話筒作實況直播,站在棋盤下的兩位工作人員,代表比賽雙方用長竿在棋盤上落子布局,「車五平六,馬二進三」,觀眾們時而誇讚,時而嘆惜,還不時地支招獻計,一時間這裡成了全縣最熱鬧的所在。每次的冠軍、每場棋局,都成為相當長時間裡街坊鄰里談論的話題,棋手們在當時的影響,不亞於如今的奧運冠軍。點滴棋事,各色棋子,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這些年來忙於公務和生計,很少有閑暇再去下棋了,原本就不算高超的棋藝自然也就沒有絲毫的提升。但每每看到別人下棋,總忍不不住要過去圍觀一番,偶爾也隨著其他看客一起給對弈者支支招。在市場上看到那些五花八門的棋子,又總會想起當年我們自產自銷、自享自樂的那些紙片、瓶蓋、磚頭棋子,後悔沒能留下一副,作為歲月的紀念。儘管她們是那樣的粗燥、普通,卻凝聚著我們的心血,愉悅過我們的少年時光,在我們的心裡,她們無疑貴於萬貫家財。
總監製/振華
執行主編/張燕
副主編/躍升
責編/ 張燕
製作/蘭宇躍升
推薦閱讀:
※少年中國說,再次在中國大地響起,聽聽恆泰人怎麼說!
※青少年的人生箴言(十三)
※少年事
※吳國平:青少年應該學會的六種「生活技能」
※矮個子不能穿長裙?你到底被騙了多少年!
TAG: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