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主皇太極突然死亡之謎,最後一個原因,你意想不到
作者:我方團隊覃仕勇
清太宗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子。
《清史稿》對努爾哈赤的贊語是:天賜智勇,神武絕倫。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征服建州,統一女真,建立後金,席捲遼東,威勢赫赫,稱得上世上罕見的英雄豪傑。清代雍正年間進士阮葵生所著《茶餘客話》卷一《清帝甲弓》記,瀋陽實勝寺收藏有一副努爾哈赤生前所穿用的甲胄,幾個人都舉不起來。
皇太極與乃父相較,不遑多讓。
《清史稿》對皇太極的贊語是:儀錶奇偉,聰明絕倫,顏如朱丹,不懼嚴寒。神勇蓋世,騎射精湛。
皇太極長得比努爾哈赤更高大、更魁梧,能披重甲、開硬弓,臂力過人,武勇出眾,行軍打仗,縱馬馳射,從不疲倦。瀋陽實勝寺也同樣收藏有一張皇太極用過的弓,矢長四尺余,大塊頭壯漢尚難以開弓,而皇太極當年卻運用自如。憑著這張弓,皇太極曾在遠征蒙古間隙的圍獵中,連續發矢,多有矢箭洞貫兩隻黃羊,足見臂力驚人。
皇太極繼位後,屢敗朝鮮,四面結盟,統一漠南,並在與明朝的松錦爭奪戰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大捷,為清廷入關定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武勇彪悍的雄主,竟然於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毫無徵兆端地驟然而逝,年僅五十有二。
那天,皇太極還象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種政事,夜晚,端坐在清寧宮東暖閣內的南炕上批閱文件時,無疾而逝。
《清太宗本紀》是這樣記載皇太極的逝世的:「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時,無疾崩,年五十二,在位十七年。」
體格健碩、精力過人,卻在五十二歲的年紀「無疾崩」,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於是,圍繞皇太極的死,世間就流傳有種種猜測。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是多爾袞與庄妃合謀害死了皇太極。
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就沿襲了此說,在《碧血劍》中生動地描寫了多爾袞施暴刺死皇太極的過程。
不過,在金庸先生筆下的情節,基本就是西門慶踢倒武大郎故事的翻版,虛構氛圍濃重,可信度很低。
那麼,皇太極突然死亡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說起來,很多人不會相信,皇太極這樣一位粗豪雄邁之主,竟然是個賈寶玉式的情種,為情所傷,黯然銷魂,最終鬱鬱而終。
憑什麼這樣說呢?
根據史籍記載,皇太極有名號的后妃共有十五人,這十五位后妃,其實都是政治婚姻的產物。
皇太極的第一位后妃是萬曆四十三年(1616年)父汗努爾哈赤替他作主從漠南蒙古科爾沁部娶回的莽古思貝勒女哲哲。
努爾哈赤讓皇太極娶科爾沁莽古思貝勒女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滿蒙聯姻。
實際上,並不單單是八子皇太極娶了科爾沁莽古思貝勒女,努爾哈赤自己也娶了科爾沁郡王孔果爾之女博爾濟吉特氏;次子代善娶扎魯特部鍾嫩貝勒女;五子莽古爾泰娶扎魯特部納齊貝勒妹;十子德格類娶扎魯特部額爾濟格貝勒女;十二子阿濟格娶科爾沁部孔果爾女;十四子多爾袞娶阿爾寨台吉女。
據《清皇室四譜》第二卷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有蒙古妻七人,占其后妃總數的一半左右。其中地位最為尊貴的「崇德五宮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有三位都是出自科爾沁部——莽古思一門。
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廢除「四大貝勒並座」舊制,「南面獨坐」,便開始冊封后宮福晉。他把莽古思貝勒女哲哲冊封為後金國君福晉,稱中宮大福晉。崇德元年 (1636年),皇太極立國號「大清」,稱帝,冊封五宮后妃,又將中宮大福晉哲哲冊封為清寧宮皇后,居中宮,史稱孝端文皇后,也稱為哲哲皇后。
即使這樣,皇太極對哲哲皇后的感情,還不能稱為真正的愛情,更多是政治上的利用。
比如說,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起兵征明,就得到了科爾沁部二十三位貝勒的率部追隨。
個中其中主原因,不言而喻。
而由於哲哲皇后沒有產下皇子,為了鞏固滿蒙姻親關係,天命十年(1625年),哲哲皇后的侄女布木布泰也嫁給了皇太極為妃(即後來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庄妃)。
遺憾的是,庄妃嫁過來過了九年時間,只產下兩女,沒完成鞏固滿蒙姻親任務;於是,天聰八年(1634年),皇太極又娶了庄妃的胞姐海蘭珠。
一般人看來,皇太極娶海蘭珠的初衷,還是政治上的需要。而且,這時候的海蘭珠已經二十六歲了,在古代,算得上「人老珠黃」了。
可是,海蘭珠卻別有風情,皇太極與之見面成了親後,便一頭扎進愛河,如膠似漆,難捨難分。
皇太極稱帝冊封五宮后妃時,海蘭珠後來居上,被冊封為宸妃、「東宮大福晉」,地位僅次於哲哲皇后。
皇太極還借《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的名句來給海蘭珠的居所命名為「關雎宮」,把海蘭珠喻為自己心中的「女神」!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女神」海蘭珠誕下皇太極的第八子,皇太極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破例行盛大的慶典活動,並頒發大赦令。
寵妃生子,大赦天下,是不合禮制的。但皇太極不管不顧,對於海蘭珠的愛,他已不能自拔,願意傾盡所能,來博取「女神」展顏一笑。
在慶典活動中,皇太極無視時年已經三十歲的長子豪格的存在,當眾宣布這個八阿哥就是自己的皇位繼承人。
皇太極還封海蘭珠的母親為和碩賢妃,賞賜儀仗。對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一門大加封賞。
可惜,這位八阿哥福薄,半年之後就夭折了。
海蘭珠傷心欲絕,身體每況愈下。
失子之痛,皇太極也不能自已。但他更難過的是海蘭珠的消瘦和衰弱。
他對海蘭珠悉心呵護,殷殷眷顧。
崇德六年(公元1641年)農曆八月十四日,松山戰事危急,皇太極帶著嚴重的鼻衄病,流著鼻血,馳奔前線。
經過一個月的反覆較量,戰局已經扭轉,全面的勝利即將到來。
然而,九月十二日,朝中大臣滿篤里、穆成格等從盛京(瀋陽)來到軍營,報告了宸妃病危的消息。
一向沉著冷靜的皇太極霎時方寸大亂,於十三日早上匆匆上路,日夜兼程向盛京方向疾馳。
六百里路,皇太極累死了六匹駿馬,花了六個日夜走完。
可是,海蘭珠還是沒能撐到皇太極回來,已香消玉殞了。
皇太極目睹愛妃遺容,如遭雷擊,連續六天六夜不吃不喝,並一度在慟哭中昏迷不醒。
諸王大臣、後宮嬪妃把皇太極救醒後,全部跪請皇上節哀。
但皇太極還是堅持要親自為愛妃操辦喪事,下令按國葬規格優厚置辦喪殮之禮。
葬禮過後,皇太極沒有回清寧宮居住,仍然住在宮裡臨時搭起的帳幄之中,朝夕悲痛,飲食頓減,萎靡不振。
看著皇上變成這副模樣,大臣們紛紛勸解。
皇太極原為一代雄主,神志猶清,自知過於悲悼,也表示要振作,說:「天之生朕,原為撫世安民,今乃過於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過,以此示警。朕從今當善自派遣也。」
大臣們因此建議他到蒲河射獵,藉以消愁解悶。
打獵途中,經過宸妃墓,皇太極仍是不能自制,痛哭不已。
可以說,海蘭珠的去世,皇太極的魂魄已經消散得差不多了。
皇太極似乎也知道自己去日無多,在諸王及妻子兒女們奏請祭祀宸妃時,黯然神傷地說:「山峻則崩,木高則折,年富則衰,此乃天特貽朕以憂也。」
終於,為情所困的皇太極在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曆八月初九這天夜裡停止了呼吸,追隨他深愛的宸妃去了。
推薦閱讀:
※一個憤青的非正常死亡
※死神之吻
※人死了,永遠死了,想到這個會感到恐懼嗎?
※在ICU當醫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人總會死亡,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