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繪畫的發展與繼承
蒙古人原本為漠北一游牧民族。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其後滅夏亡金,佔有中國北方。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國號為元,繼續對南用兵,1276年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並於1279年厓山一役徹底擊敗南宋殘餘部隊。中國第一次全境淪陷異族之手。
蒙元以異族入主中國,把轄內各民族分為四個等級,依次為國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並對「漢人」、「南人」頗為岐視。漢人即原金朝轄區的漢人、女真人、契丹人,他們主要繼承的是遼、北宋、金以來的中國北方文化。南人即原南宋轄區的漢人,在四種人中地位最低,廣大的漢族知識分子仕進無門,便寄情於文學藝術,文人畫遂得以長足進展。 元代對外文化交流空前繁榮,在對外征服戰爭中,蒙古貴族接觸到許多宗教,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蒙古統治者對各種宗教均採取包容的態度。此外,元代西域文人的華化藝術也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寶庫。 元代不設畫院,除少數專業宮廷畫家和部分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畫家外,其餘多為隱居不仕的文人畫家。文人畫強調繪畫的文學性和筆墨情趣,重視繪畫中詩、書、畫的結合。提倡「古意」和「士氣」,主張師法唐、五代和北宋,反對南宋院體畫風。在理論上延續了北宋蘇軾、米芾等文人畫的傳統並有所發展,強調主觀意興的抒發。在題材上以山水、花鳥為主,人物畫相對減少。元祚雖然不長,但其間名家輩出,是中國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 【山水畫】 從宋入元,起了一次重要的變革,產生這次變革的原因很多,較為直接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自北宋蘇軾以來文人畫自身發展的趨勢所致。二是工具材料的變化,綃素逐步為紙張所代替,用紙作畫可用干筆皴擦,以干代濕,似枯而潤,更有蒼茫煙潤之氣;而紙吸水性強,對筆墨技巧要求較高,從而促使元人改變宋人皴擦點染的固定程式,拓寬了筆墨的表現力。 趙孟頫、錢選、高克恭等人是這次變革的先驅,而完成這次變革的則是被後世稱作「元季四大家」的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元四家在趙孟頫的影響下,廣泛吸收了唐、五代、北宋水墨山水畫的長處,充分發展了筆墨在繪畫中的作用;同時突出了繪畫的文學趣味,使詩、書、畫融為一體,開創了一代新風,形成了以「文人畫」為主流的山水畫派。 中國山水畫發展至宋代,在題材、風格、技法、意趣等諸方面,皆可說是應有盡有,成熟得無以復加,臻於登峰造極之境了;但元代文人畫家卻能在另一方面施展他們的藝術才能,於宋畫格局之外另闢蹊徑,從而形成了中國繪畫史上宋畫之後的第二個高峰。說文人畫佔據元代畫壇主流只是就這個意義講的。若論畫家人數和作品在當時的普及程度,職業畫家及其作品應比文人畫家為多。 五代時的董源、巨然在沉寂三百多年後被元人重新發現,元人的這一師承取向標誌著山水畫審美趣味的一個重要轉折,即從五代直至南宋的雄偉粗獷風格向平淡天真畫風的轉變。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為宋朝宗室。元初被薦入京授官,歷經五朝,官至翰林學士授旨。雖得統治者賞識,但畢竟只是文學侍從之臣,無法施展政治抱負,又因以宋宗室入仕新朝,為時人所不滿,不免有故國之思和內疚之情。 趙孟頫修養較為廣博,詩書畫均有很高成就。在藝術理論上提倡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並把「古意」與士大夫畫「不求形似」的主張結合起來,為元代文人畫的勃興奠定了理論基礎。在技法上,他強調以書法的筆墨情趣作畫和在紙上以水墨作畫。在繪畫上博採唐宋繪畫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兼擅人物、鞍馬、山水、花鳥、竹石,工筆、寫意、設色、水墨諸體兼備。趙孟頫的山水畫風格多樣,既有師學唐人青綠一體,又有學五代董源、巨然和學北宋李成、郭熙的水墨一體。學唐人的作品多作重彩設色,如《幼輿丘壑圖》,取材東晉謝醌放達不拘,寄跡丘壑的故事,山石樹木皆空勾無皴,青綠填色,極為古樸雅拙。學董巨有設色、水墨二體。設色以《鵲華秋色圖》為代表,此畫寫濟南郊外鵲山和華不注山景色,山石用披麻皴雜以荷葉皴勾皴,再以青綠皴染;山居小村,秋林紅樹,洲渚漁舟,蘆荻疏葉,則精描細寫,又以青、赭、紅、綠等色調加以渲染,筆法瀟洒秀逸,設色清淡明雅。水墨以《水村圖》為代表,此畫構圖與《鵲華秋色圖》相似,但更多地採用了中景和遠景,意境更覺清曠瀟疏;山石用披麻皴法,多干筆皴點,表現出文人畫中獨特的筆墨趣味,對後世影響極大。學李郭則如《重江疊嶂圖》和《雙松平遠圖》,多用濕筆勾皴點染,畫面墨氣淋漓,意境清雅。趙孟頫在人物鞍馬畫上的成就也很突出,有《秋郊飲馬圖》、《人騎圖》、《紅衣羅漢圖》、《洗馬圖》等作品傳世。此外,在古木竹石亦有相當成就,有《窠木竹石圖》、《秀石疏林圖》等傳世作品。
趙孟頫一方面繼承前人傳統,一方面體察自然,參以己法,創造出具有時代風格和個人面貌的作品,為元代初期畫壇的領袖人物。其妻管道升,兒子趙雍、趙麟也擅長繪畫。錢選(1239~1301年),字舜舉,號玉潭,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與趙孟頫同為吳興八俊之一,入元不仕,隱居終生,為南宋遺老畫家之一。人物、花鳥、山水皆能,多以古代高人隱士、家鄉山水為題材。錢選山水師學北宋趙伯駒,又能自出新意,用筆質樸稚拙,格調清新脫俗。其傳世作品《山居圖》盡去傳統青綠山水畫精工富麗的習氣,別具一種清麗秀雅的新風格。花鳥早期師學兩宋院體作風,晚年別開生面,由精工細密變為豪放簡逸,傳世作品《白蓮圖》水墨淡設色,開創了水墨寫意花鳥的先聲。其人物畫亦有作品傳世,如《柴桑翁像》,畫東晉詩人陶淵明策杖行吟的情景,人物衣紋作高古遊絲描,筆法細勁,設色淡雅,為其人物畫中的傑作。 錢選與趙孟頫同為「師古」的倡導者,主張畫須有「士氣」,要能體現出文人的氣質。這一藝術主張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遠。 高克恭(1239~1310年),字彥敬,號房山,回族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刑部尚書。他曾於江南任職多年,飽覽江南的名川大山,又廣泛結交江南文人,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畫風。 高克恭擅長山水,融合米氏雲山兼取董巨披麻皴而自成一家,時有「南趙(孟頫)北高」之稱。其傳世作品《雲橫秀嶺》,雲煙蒸騰,山麓坡谷,叢林茂密,清溪涓流,筆墨凝重渾厚,意境清曠幽遠。此外尚有《春山欲雨》、《竹石》等傳世作品。 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江蘇常熟人。他曾為小吏,因事入獄,獲釋後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以賣卜為生。他是元季四家中唯一得與趙孟頫交遊的人,自稱「松雪齋中小學生」。 黃公望山水師法董巨,能變其法,自成一家。他擅長寫生,每逢出遊,必攜紙筆,心追手摹。其晚年作品《富春山居圖卷》長達兩丈,狀寫富春江兩岸初秋景色,前後歷經三四年的慘淡經營,始告完成。畫中峰巒平坡,叢林密樹,起伏變化無窮;水村山莊,漁舟蘆荻,層出不盡,涉筆成趣,全圖筆墨蒼茫,意境高逸,為黃氏平生最為得意之作,素有「畫中蘭亭」之稱。
《富春山居圖卷》中山石樹木的表現特色是,簡化了傳世董源作品中披麻皴筆法組織的規則性,真正實現了「用筆甚草草」,更為真實地表現出江南丘陵土山戴石的形體特點。同是描繪江南山水,黃公望的觀察較之董源更為細緻複雜,更少概念性,因而在表現上更為凝練、豐富,更符合人的視覺感受。此圖反映了元代畫家對視覺的客觀感受的高度重視。畫中虛景與實景之間由於微妙的墨色渲染而貫通一氣,天地之間雖然悠遠寥廓,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畫中空白之處也真正成為具有實感的空間,這種代表「氣」的空白不再是作為山水的裝飾,也不是作為什麼象徵而存在,而是讓它按自然中的原有狀態浸染萬物,令人產生一種親和感。《富春山居圖卷》歷經輾轉流傳,至明末為吳洪裕所得。吳氏寶愛異常,坐卧不離,達數十年之久。吳臨終彌留之際,竟以畫投火相殉,幸得其侄搶救及時,大體完好。此後畫分為二,灼焦的一卷,稱「剩山圖」,餘下完好一卷,稱「無用師卷」。 黃公望的山水畫又有淺絳山水一體,在畫上籠罩淡赭色,增加畫面的整體感,也使墨色更加滋潤,有《九峰雪霽圖》、《快雪時晴圖》等傳世作品。黃公望在後世被譽為「元四家之冠」,在清代甚至形成「家家一峰,人人大痴」的局面。 吳鎮(1280~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以賣卜為生,一生窮困潦倒,其人生前不名於世,連畫也被譏為「有酸餡味」,直到明代,方漸為人們所重視。吳鎮山水師法董巨而自成一格。詩書畫皆擅,尤長於山水梅竹。傳世作品《洞庭漁隱圖》筆法蒼鬱,水墨淋漓,自題「洞庭湖上晚風生,風攬湖心一葉橫,蘭棹穩,草花新,只釣鱸魚不釣名。」表達了畫家謝絕世事、寄興山水的高情逸志。《漁父圖》筆法凝練堅實,水墨圓渾蒼潤。《蘆花寒雁圖》寫江南蘆花淺水之境,但見一葉孤舟,搖漾於煙波之上;舟中一人,仰望數行寒雁飛過;意境極為遼闊,思致深遠而略帶哀愁。 《竹譜冊》共22幅,幅幅各具姿態,筆法簡潔生動。 王蒙(1298?~1385年),字叔明,湖州人,號黃鶴山樵,又號香光居士,趙孟頫外孫。明初任泰安知府,因胡惟庸案被牽連,死於獄中。 王蒙多以紙作畫,皴擦多重,追求蓬鬆蒼茫的效果。所畫丘壑多至數十重,樹木不下數十種,徑路迂迴,煙藹微茫,曲盡山林幽致。《青卞隱居圖》、《夏山山居圖》、《葛稚川移居圖》等傳世作品充分顯示了他在繪畫上的卓越成就。《青卞隱居圖》是他水墨山水畫中的傑作,畫山石用牛毛皴,墨色的運用尤見工力,乾濕濃淡焦無所不用其極,筆墨繁而不亂,構圖滿而不塞;山頭點笞亦技法多樣,有渾點、破竹點、胡椒點、破墨點,充分表現出山上樹木的茂密華滋;遠景以緊密的皴擦寫之,表現出空間的深度。 《青卞隱居圖》筆法雖從董源筆法中化出,而更輕靈多變,搖曳生姿,別有一種清美的境界和幽約的景象,以之描繪暮藹飄蕭、煙絲醉軟的江南山水,實為出色當行。 倪瓚(1301~1374年),字元鎮,號雲林,江蘇無錫人。其家為江南富戶,藏畫頗豐,性情狷介,好潔成癖。元末暴民起事,他散盡家財,浪跡太湖,「扁舟箬笠,往來湖泖間」達二十餘年。 倪瓚山水初學董巨,晚年一變古法,用側鋒折帶皴畫山石,筆墨簡淡秀峭,作品多表現太湖遼闊曠遠的自然風光,意境峭潔清遠。章法布局別具一格,多採用平遠構圖,近景一處平坡,數株疏樹;中景留白,寓意遼闊的江面,遠景一帶淡山,構成「一河兩岸」的兩段式章法。又於畫面中右方用小楷長題以連接上下兩部分的景色,使全圖渾然一氣。自稱「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傳世作品《容膝齋圖》畫壘石疏林,平坡小亭,江山平遠,寂然無人,給人以蕭瑟疏落之感。此外尚有《幽澗寒松圖》、《漁庄秋霽圖》等作品傳世。 倪瓚的作品,清瑩剔透,集中提煉了文人繪畫中高逸與優雅的精神,在其清幽、潔凈、靜謐和恬淡的意境中,透露出一種似很微漠但又是不可掩抑的深長的感傷情緒,它所抽繹出來的堅貞高潔,纏綿哀怨之思,正是元代文人於黑暗環境中鬱悶凄苦心情的自然流露。讀倪瓚的作品,彷彿置身於一種清超幽迥的境界,而有凄迷悵惘難以為懷之感。宋人山水,意味難有此等靈雋,此則倪畫的妙處所在。大抵倪畫取材於太湖風光,造成一種人化之境,藉以表達情思,言近旨遠,使觀者驟遇之如在耳目之前,細品之而得雋永之趣。也正因此,倪瓚的作品歷來被視為中國文人畫和最高逸品的典範。 倪瓚的主要成就,在於他以真純的感受直探人生核心而形成的高逸意境,這種意境乃是屬於「天」而並不屬於「人」的。如果以倪瓚與黃、吳、王三人相較,則後者意境的形成,乃是一種持守與醞釀的結果,這種成就很大程度得自屬於「人」的某種修養和工力,是即使不可「學」而能,也仍可「養」以致;而倪瓚的意境,卻不僅不可「學」而能,而且也不可「養」以致,它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談到元代山水畫在意境方面的演進,倘若就「史」的意義而言,應該以黃公望為承先啟後的成就最高的畫家,因為他在意境、筆法等諸方面的成就尚可師承;而倪瓚作品中的境界則是不屬於任何歷史演進過程的一種天才突破。明清兩代學倪者人數眾多,但他們缺乏倪瓚的稟賦和特定的歷史情境,終究不過「效顰」而已,少有能得其真髓者。因此,倪瓚成就雖高,然而就山水畫的演進而言,卻反而不及黃、吳、王等人重要。 元代除上述山水畫家外,尚有許多在畫史上有一定影響的山水畫家。其中受趙孟頫影響兼學李郭的有曹知白、朱德潤、唐棣等人。 曹知白(1272~1355年),字又元,一字貞素,華亭(今屬上海)人。與江南文人多有交往,山水初學李郭,晚年別出生意。傳世作品有《寒林圖》冊頁、《松林平遠圖》、《群峰雪霽圖》等。 朱德潤(1294~1365年),字澤民,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年青時即以書畫聞名,為趙孟頫、高克恭所讚賞,後為趙孟頫所薦,得以進入仕途。晚年作品《秀野軒圖》,筆法疏秀,設色清雅;《林下鳴琴圖》為水墨作品,人物生動,墨色蒼潤。 唐棣(1296~1364年),字子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至吳江知州,以詩書畫著稱。傳世作品有《林蔭聚歡圖》、《霜浦歸漁圖》等。 受黃公望、王蒙影響兼學董巨者有馬琬、陸廣、方從義等人。 馬琬,字文璧,秦淮(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詳。擅長山水,工詩文書法,時稱三絕。傳世作品有《喬軸幽居圖》、《雪崗渡關圖》等。 陸廣,字季弘,號天游生,生卒年不詳,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筆墨蒼古清潤,傳世作品有《丹台春賞圖》、《丹台春曉圖》等。 方從義,字無隅,號方壺,生卒年不詳,貴溪(今屬江西)人,信州龍虎山道士。筆法瀟洒,墨氣冉冉,在元未獨樹一幟,對明清山水畫有一定影響。傳世作品有《武夷放棹圖》、《山陰雲霧圖》等。 畫法略近董巨者尚有盛懋。盛懋,字子昭,生卒年不詳,其家世代繪畫為業他繼承家學,擅長山水、人物。山石多以披麻皴或解索皴出之,筆法精嚴,設色明雅。傳世作品有《秋江待渡圖》、《秋林高士圖》。 此外元初尚有學習南宋院體畫風的孫君澤等人。孫氏為杭州人。活動年間大致在元初。學馬遠、夏圭而無新變化,成就不大,但他作為把南宋院體畫風延續到明初的中介人物,仍在畫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花鳥畫】 元代枯木、竹石、梅蘭等題材的繪畫,隨著文人畫的興起,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風格上崇尚自然天趣,摒棄兩宋院體花鳥畫重彩富麗的畫風;技法上以水墨為主,開啟了後來水墨寫意花鳥畫的先聲。 李衎(1244年~1320年),字仲賓,號息齋道人,大都(今北京)人,官至集賢殿學士。擅長畫竹。繼承宋代文同、金代王庭筠等畫竹名家的傳統,曾遍游東南竹鄉,又出使交趾(今越南),深入觀察竹子的生長狀況,得畫竹之「理」。傳世作品有《竹石圖》、《雙勾竹圖》等。又撰有《息齋竹譜》一書,此書對不同地區各類竹子的形色情狀和各種畫法均有詳細的記述。王淵,字若水,號澹軒,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於元代後期。年幼時曾得到趙孟頫指點,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尤擅長於花鳥。師法黃荃,又取揚無咎、趙孟堅等文人水墨畫法之長,突破南宋院畫工麗纖巧的成規,創造出一種運用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而略帶寫意表現物象的新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傳世作品有《山桃錦雞圖》、《牡丹圖》、《竹石集禽圖》等。 柯九思(1290年~1343年),字敬仲,號丹丘生,台州仙居(今屬浙江)人。文宗朝曾任奎章閣學士院鑒書博士,審閱鑒定內府所藏古代法書名畫,又曾為宮廷作畫,深受文宗寵眷。擅長畫竹,師法文同,而能自出新意。畫竹有時以濃墨為面,淡墨為背,分其陰陽向背。又善於以書法的用筆畫竹,自稱以篆法寫竹干,草法寫竹枝,八分法或用顏真卿的撇筆法寫竹葉。傳世作品有《雙竹圖》。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梅花屋主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以畫梅著稱,在畫梅技巧上亦頗有創造,首創「以胭脂作沒骨體」,而且突破前代畫梅大多疏枝淺蕊的成法,改之以繁花茂枝,別開生面,對後世寫意花鳥畫影響頗大。亦工詩,故宮博物院藏《墨梅圖》自題「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表露了他不願追逐名利,甘於淡泊的高尚情操。 【人物畫】 元代人物畫,雖遠不如山水、花鳥興盛,較之前代,更顯式微,但亦不乏名家。元初趙孟頫、錢選皆擅長人物畫。此外,尚有劉貫道、王振鵬、任仁發、張渥等人物畫家。 劉貫道,字仲賢,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師法晉唐,筆法凝重,人物生動傳神,傳世作品有《元世祖出獵圖》、《消夏圖》。王振鵬,字朋梅,號孤雲處士,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師法李公麟,筆法流暢勁健,人物神情生動,傳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圖》。而且精於界畫,自成一體,《金明池龍舟圖》傳為他的作品。 任仁發,字子明,號月山,松江上海人,鞍馬畫與趙孟頫齊名,「用筆逼龍眠(李公麟號)」,「法備而神完」,傳世作品有《二駿圖》、《五馬圖》等。張渥,字叔厚,號貞期生,杭州人,以白描人物著稱,師法李公麟,用筆飄逸流暢,形象生動,被譽為「李龍眠後一人而已」,傳世作品有《九歌圖》。元代肖像畫相當發達,湧現了李肖岩、王繹等名家。 李肖岩,中山(河北定州)人,曾於秘書監任宮廷畫家,為皇帝后妃畫像,現存元代歷代帝後像,很可能有一部分出自他的手筆。 王繹擅長肖像畫,筆法簡括洗鍊,人物神態閑適,著有《寫真秘訣》一書,反對使對方「正襟危坐如泥塑然,方乃傳寫」,而要在對方「叫嘯談話之間」從旁觀察,得其「真性情」,傳世作品有《楊竹西像》(倪瓚補景)、《倪雲林像》。【壁畫】 元朝政府為了利用宗教維護其統治,採取保護宗教的政策,大肆營建佛寺和道觀,佛寺、道觀壁畫亦應運而生。現存甘肅敦煌莫高窟第3窟和第465窟佛教密宗壁畫,山西稷山興化寺、青龍寺佛教壁畫,山西芮城永樂宮、洪洞廣勝寺水神廟道教壁畫等。尤其是芮城永樂宮三清殿壁畫,最為聞名。 永樂宮故址在山西永濟縣,1959年原樣遷至芮城縣。壁畫內容為道府諸神朝謁元始天尊,故名《朝元圖》,共繪畫像394身,由洛陽馬君祥等民間畫工繪製。主像高達3米以上,神態閑雅,雍容華貴;群像大多2米有餘,上下排列四、五層之多,相互交錯,井然有序,性格鮮明,各具神態。畫法為重彩勾勒,線條為鐵線描,勁健婉轉,人物鬚眉根根見肉,衣紋流暢奔放,充分發揮了線條的表現力。規模宏大,人物眾多,內容豐富,技藝精湛,堪稱元代寺觀壁畫中的最佳作品。元代是雜劇興盛時期,在墓室壁畫中也出現了當時雜劇場面的描繪。如山西洪洞水神廟的《雜劇圖》,表現了雜劇演出的盛大場面。元雜劇演員中不少為女性,元人夏庭芝《青樓集》所記女演員達百餘人,山西運城元晚期墓壁畫中繪有女子扮演的旦角,反映了這一事實。此外,山西新絳元墓雜劇磚雕、山西永樂宮潘德沖墓石棺雜劇線刻人物也反映了元代雜劇場面。 【版畫】 中國版畫歷史悠久。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金剛經》扉頁畫《說法圖》,是現存最早有確切年代可考的版畫作品。早期的版畫,以佛經插圖為主。宋金時期,隨著印刷術的進步和出版業的興盛,版畫的運用範圍日漸擴大,出現了最早的花卉圖譜《梅花喜神譜》和帶有年畫性質的招貼畫《四美圖》等。 元代的版畫,在以往基礎上有了很大發展。北方的大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和南方的杭州、福建建陽是當時刻書業的中心,也是版畫藝術的中心。活字印刷術的廣泛應用,為版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雜劇、話本等市民文學的興起,則為版畫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元代版畫呈現出書籍插圖、畫譜和宗教雕版全面發展的態勢。 《全相平話五種》是現存最早的講史類話本,題署「建安虞氏新刊」,成書於至治年間(1321~1323年),撰書者不詳,刻工有吳俊甫、黃叔安等。此書插圖為上圖下文、雙面連式,每圖有標題,線條明快,人物形象簡練而有生氣,是元代版畫插圖的優秀代表作品,並對後世小說、戲曲插圖有深遠影響。畫譜方面有畫竹名家李衎編繪的《息齋竹譜》,繪於大德三年(1299年),刻於延祐末年。《竹譜》不僅是中國古代論畫竹的名著,在版畫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元代官方和民間都刻有大量佛經。佛經插圖繼承了唐宋版畫的傳統,顯示出高超的雕版技巧,如至元元年刊《金剛經注》版畫,採用了朱墨套印技術,為現存較早的套色版畫作品。
推薦閱讀:
※木材成業之路——水池鋪鄉的「木材王」:我靠木材發了家
※八個趨勢看點 道破未來10年電影行業發展
※道教符籙派的發展
※奮力推動金義都市區高質量發展 浙江日報
※從中醫認識發展角度探討「補土派」中補瀉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