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第二十五課(十七)修行密法更要謹慎取捨因果

蓮花生大師曾經說過:「所證見解高如虛空,取捨因果細如粉末。」我等歷代傳承祖師昌根阿瑞仁波切在幽靜山林閉關的時候,若划了三根火柴還不能引燃爐火,那天就不吃飯了,甚至只喝冷水,不喝熱茶。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在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期間,六十歲前沒有穿過新衣服,穿的都是昌根阿瑞仁波切的舊衣服。這些大成就者細緻取捨因果的公案,我們以前講過很多。

但如今在漢地,密法在很多人心目中並不是無上竅訣大圓滿,也不是持戒,而是生圓次第。他們認為密法並不著重於行為,只要有禪定,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但在高原地方,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是這麼教誡的嗎?當然不是。在高原地方,雖然我們從見解的角度著重於無上竅訣大圓滿,但是在行為上非常著重小乘教法。上師一再告誡我們,行為要符合小乘教法,思想要符合大乘教法,見解要符合密乘,所以我們現前的修學方式是三乘合一,並沒有輕視哪一個教派。尤其是五明佛學院和亞青寺,無論傳講多麼深奧的法,最著重的都是別解脫戒。但為何一到漢地就開始顛倒了呢?

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示現涅槃的時候,對阿難及一切信眾授記:「末法時代,以戒為師。」所以希望我們在座的弟子無論在高原地方,還是以後回到漢地,都要記住,別解脫戒是最重要的,絕不能因為修過密宗而將戒律擱置一旁。我們這邊也在講解三學,持戒作為一切法之根本,真的需要銘記心中。

平常在漢地,如果聽到有些藏族人,甚至到過藏地的漢地出家人行為不檢點,我會非常非常傷心。我們的上師真不是這麼傳講的,為什麼一到漢地就變了味道呢?密宗分為外三部和內三部,外三部講解事部、行部、瑜伽部,內三部講解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和大圓滿。從圓滿次第以下,平常只是站在理論角度講解一些外,給誰具體講過?但為什麼那些自稱來自亞青寺、五明佛學院的人,一到漢地就肆無忌憚地開始傳講這些法?這完全是欺騙行為。同時我也告誡很多修行者,若站在佛法的立場上,還是少接觸這樣的導師為妙。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說:「內心若被貪慾束縛,即便你口中說是在修圓滿次第,最終的歸宿也只有金剛地獄。」從來沒說這種摻雜煩惱的修法可以成辦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解脫。

蓮花生大師住世期間有十萬瑜伽士,但這十萬瑜伽士由於氣自在的緣故,可以在水上行走,在天空中飛翔。如今在漢地自認為可以傳授生圓次第修法的人,能在水上行走、天空中飛翔嗎?這真的不是我們宗派的教言。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時時告誡我們行為要符合小乘教法,因為持戒是獲得三善道的唯一根本。若連三善道的基礎都不具備,成辦解脫談何容易?我希望無論是在座的弟子們,還是對亞青我等大恩根本上師有信心者,都應多閱讀一些上師的教言,我相信會對持戒、取捨因果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能夠完全破除這樣的行為。

我由於身體不好的緣故,平常很多人會祈請我長久住世。我想,上師能否長久住世,完全取決於修行者。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只要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上師決定會長久住世。比如在家居士有在家的一些原則,有世間的道德,在這樣的基礎中修學佛法,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不令上師煩惱;出家人好好持戒,不做非法的事情,不讓上師不高興,這樣上師當然會長久住世。否則,在家人道德敗壞,出家人行非法之事,上師如何能長久住世?

我們真的要記住,一點小小的善行都必須做好。尤其我們作為修學密宗的弟子,要依教奉行,在行為上符合小乘教法。修行者是具信心者眼前的莊嚴。什麼是莊嚴呢?就是要體現出與普通世人的不同。所謂不同,不是外在剃個光頭,穿一件出家人的衣服,而是持戒。我聽很多出家人抱怨別人對自己生不起信心,我想這很正常,這時候你應該反觀自己的行為,是不是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我們從事的是善,不是貪嗔痴。貪嗔痴是漂泊輪迴之根源。可能有些人會說:「不是煩惱即為菩提嗎?」我想煩惱即為菩提可不是站在我們現前這樣的立場中講解的,如果你可以在天上飛翔,在水上行走,你可以說煩惱即為菩提,否則煩惱即為煩惱,不可能成為菩提。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和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都非常重視小乘教法,所以作為佛弟子,必須清凈持戒,謹慎取捨善惡。

我在漢地的時候也給很多居士們說,從修行的角度,我們講解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若從好的角度來講,我們進入佛門行持善法,功德已經不可思議。我們先不說進入佛門後從事過多少善行,無論是身作禮拜、口誦經文還是調伏內心、修持禪定,單純從進入佛門後信任因果、取捨善惡而言,功德已經不可思議。即便由於條件不具備的緣故,有些事不得不做,內心也充滿懺悔。每次見到導師的時候會做懺悔,條件允許的時候,會請眾多僧人念誦懺悔業障的經,自己平常修的時候,也會站在最低的立場上做懺悔。這就是修行者的功德。僅僅憑這個功德,是多麼大的善行!所以,希望在座的所有弟子都能清凈持戒,謹慎因果,只要在這個前提下依教奉行,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就在不遠的地方。


推薦閱讀:

德家:人生,要懂得取捨
取捨/張小嫻112
高級的人生,懂得取捨
濟群法師:玄奘的取捨
餐飲―市場定位的取捨哲學

TAG:修行 | 因果 | 取捨 | 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