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道
第一篇 道
第一章 天地之始
道①可道,非常道。名②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③。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① 道:指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法則、真理、規律等。本篇小結中有詳解。
② 名:老子哲學專用名詞,對「道」的表象的稱謂,在第二篇二十一章里將做詳解。
③ 徼[jiǎo]:邊際、邊界。引申蹤跡、端倪的意思。
譯文:
可以被表達出來、解釋清楚的道,就不是永恆的、基本的道。能夠準確描述得出來的名,也不是永恆的、基本的名。道作為天地尚未生成之前的初始存在,這時我們可稱其為「無」;道又是孕育世間萬物的母體,我們又可稱其為「有」。所以我們要牢牢抓住「無」的方面來體驗道,來感悟它的無形無象的玄妙;同時也要把握「有」的方面來觀察道,來探知它隱約顯露出來的蹤跡。「有」和「無」同出自於道,卻又是道的不同表現方面,都可以說是非常的玄奧。它們玄奧得令人無法表述,是宇宙間所有奧妙的源頭。
解讀:
道的玄奧之處,就在於其無中生有地演化生成世間萬物的能力。在萬物出現之前,宇宙間應該是一無所有的,或者說連宇宙都還不存在。然而此時道卻已經存在了,因此道的性質就只能是無形無象、沒有實體的「無」。而無形無象、沒有實體的道,居然能演化出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道」又怎麼可能是絕對的虛無呢?因而「道」又必然含有「有」的因素,是一種雖然特殊到沒有實體和難以感知,但卻又不容置疑、確實一直發揮其作用的存在。這難道還不夠玄妙,不夠挑戰人類的智商嗎?
道能夠無中生有地讓世間從「無一物」演變為「有萬物」,它本身也是無中有有、亦無亦有的!道乃是無物之物,無到極點之物(無極,見第二十八章原文),但又是一種不生不滅、足以演化和駕馭宇宙萬物的最本質存在。能夠時而從「無」的角度來把握道的本質,時而又能從「有」的角度來考察道的作用和蹤跡,體會其中的無窮奧妙,真是妙不可言啊。
不過,很多讀者看到這裡,不但不會覺得妙不可言,反而會覺得不知所云、難以理解,甚至有些人應該已經下了「純屬胡說八道」的定論。我相信,本篇所包含的七章內容,都會讓大家產生類似的感覺!對此,現在我只能勸大家稍安毋躁、耐心一點。因為道作為老子學說的核心概念,決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也不是大多數讀者輕輕鬆鬆就能理解的,大家看了這些章節之後感到很茫然,甚至認為很荒謬,這都是正常反應。我將在本篇的小結里,把各章內容融為一體,加以總結和升華,儘力用平實的語言將「道」的概念給大家解釋清楚。而「名」的概念則要再等一等,在第二篇二十一章才能徹底揭曉,現在我只能說,作為名詞的「名」,在《道德經》里一般來說並非「名稱」或「名分」的意思,而是一個特殊的概念;作為動詞的「名」,則為「稱謂」,「描述」的意思,這一點上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熟悉《道德經》的讀者應該知道,人們對於這一章的解讀可謂多種多樣,最大的分歧就在斷句上,比如有的斷為「道,可道,非恆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期徼」,著名的馬王堆帛書版《道德經》甚至直接寫成「常無欲也,以觀其妙;常有欲也,以觀期徼」,但我認為這些解法雖然在語法上似乎可行,但體會其語義就總覺得不夠合理,整個章節更是無法前後貫通,渾然一體。
第四章 象帝之先
道沖①,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②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③之先。
注釋:
① 沖:器物虛空,比喻空虛。
② 湛[zhàn]:深,深沉,引申為隱約的意思。
③ 象帝:萬物的有形始祖。
譯文:
道是空虛的,而且使用起來永遠也不會被裝滿。它是如此的深邃,好似創始萬物的宗主和本源。它挫銷自己銳利的鋒芒,解除自己紛雜繁複的形象,緩和收斂自己耀眼的光芒,把自己與平凡的塵土相混同,就那麼幽隱深邃地似乎存在著,又難以被清晰地感知。我不知道是誰孕育了道,只知道它比萬物有形有象的祖始出現的還要早。
解讀:
作為萬物之源的道,應該是無窮無盡、無所不能的,按照人們常規的理解,它應該是銳不可當,法象萬千,發出萬丈光芒,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它萬物之始的身份。但是道卻把所有這些自己應該具備的特徵全部收斂掩藏起來(或者它根本就沒有這些人為想像的特徵),把自己混同得像塵埃一樣,讓自己隱藏於事物的背後,讓人們難以捉摸。
老子把道比喻為一個看似空虛的容器,可以包羅萬象,什麼東西都可以容納,從來不會被填滿。而以往人們大多把「盈」解作了「窮盡」,這實在是沒有必要的牽強之舉。
第六章玄牝之門
穀神①不死,是謂玄牝②。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③。
注釋:
① 穀神:指「道」。谷,這裡應為結果實,生養的意思,穀神是形容道具有生髮萬物的神奇力量。
② 玄牝[pìn]:玄奧的母性。
③ 勤:盡。
譯文:
道就好比是永不消亡的孕育之神,可以稱為玄奧的母性根本。玄奧的母性之門,是孕育天地萬物的根源。它綿綿不絕,永久存在,怎麼使用也不會窮竭。
第十四章 無狀之狀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①,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②,其下不昧,繩繩③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④。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⑤。
注釋:
① 詰[jié]:追問、究問、反問。
② 皦[jiǎo]:清白、清晰、明亮。
③ 繩繩:渺茫幽深、紛芸不絕。
④ 惚恍:若有若無,閃爍不定。
⑤ 紀:綱紀,規律。
譯文:
看它卻看不見,稱為「夷」;聽它卻聽不到,稱為「希」;摸它卻摸不著,稱為「微」。道的這三個特徵是沒有辦法追究到底、嚴格區分的,所以就混合為一點:難以感知(恍惚)。它的上面也不顯得光亮,下面也不顯得陰暗,隱隱約約、渺茫難測而無法描述,最終歸於無形無體。這就稱為沒有形狀的狀態,沒有實體的物象,這可稱為恍惚。迎著它看卻看不到它的前面,隨著它看卻看不見它的後面。掌握了自古至今不變的大道,就可以駕馭當今世界的各種具體存在,可以探知世界萬物的起始,這就是道的基本規律和作用。
解讀:
本章上接第四章,繼續用深奧含糊的語言來描述道的樣子。這種描述最大的特點就是等於沒有描述,甚至還不如不描述!因為道本來就不是我們能用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某種具體東西,它隱藏於所有可感知事物的背後,只能用心去感悟和體會,而不能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手去直接感知。
那麼「道」這個誰也看不到的東西又有什麼用呢?它遠可以探知宇宙的起源,近可以駕馭世間萬物。「執古之道」,有的版本為「執今之道」,其實這就無關緊要了,因為道從古到今並未變化。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①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②,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③。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釋:
① 寥[liáo]:無形的,空虛的。
② 殆:危險;睏乏。這裡指出現差失。
③ 反:返回,返本復初。
譯文:
有一個東西渾然一體、自然而成,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無聲無息、無形無跡,不依賴於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也從來不曾改變自己,循環往複地運行而從不出現差失,它是天下萬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地把它叫做「道」,勉強地形容它為「大」。「大」就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止它而運轉不息,運轉不息就會延伸悠遠,延伸悠遠而後又循環回來。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間有四個東西可稱之為「大」,而人可以居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解讀:
本章指出了「道」至高無上的地位,它是一個絕對的、權威性的存在,是天地萬物之母,它不會為任何事物而去改變自己,堪稱絕對的老「大」。無論是天地,還是人,還是其他萬物,都只能效法和遵從「道」,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能夠自覺行道的東西,也有資格稱為「大」,道本身當然是無可爭議的「大」;天地可以自然地遵循道,也可稱其為「大」;而人就有點複雜了,人類作為萬物的靈長,可以說具有悟道行道的能力,但這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把自己從矇昧無知的動物,改造成感悟天道、自覺行道的聖人,從而躋身「四大」之一。這個「大」字,很多人解釋為「廣大無邊」,而實際上應該解釋為高於一切,擁有絕對性和權威性。不管是誰,只要得道、行道,就能和「道」一樣無往而不勝。
「人亦大」,很多版本作「王亦大」,這也是有道理的,畢竟能得道行道的人才可以為王,才可稱為大。但我認為「人亦大」顯然立意更高,人人都要得道!
第四十章有生於無
反①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① 反:使事物不斷地向相反的方向轉化,也就形成了陰陽不斷互相轉化的循環過程。
譯文:
陰陽互相轉化,往複循環就是道的運行規律;道發揮作用的方式是柔弱和漸進的、難以察覺的。天下萬物都是產生於有形的物質,而有形物質又演化自無形的道。
解讀:
在郭店楚簡版《道德經》里,「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並沒有說「有」和「無」誰生誰的問題,而從第一章來看,有和無可理解為道的兩個方面,也不存在什麼誰生誰的問題,這句話就相當於「萬物生於道」。我這裡無意於辨析哪個版本是老子正宗,只求明白道理。所以,本章里的有和無,我把它解釋為「有形之物」和「無形之道」,本身無形無象無實體的道,如何演化出有形有象有實體之物,並進而演化出世間萬物,這總是要思考的問題,下一章就要討論這個問題了。
第四十二章(上) 負陰抱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①氣以為和。
注釋:
① 沖:激蕩,衝擊,交流。有的版本為「中」,則是平衡,中和的意思。
譯文:
道從「空無一物」的狀態衍生出初始的「一」,即「有物的狀態」,一又生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產生了更多的物質,這些物質組成了世間萬物。萬物都是由陰陽二氣組合而成,陰陽二氣互相激蕩交流彼此中和並和諧統一,形成了一個平衡體。
解讀:
這就是老子的宇宙觀,類似於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道就是世間萬物的總源頭,本身無形無體,乃無物之物,也可稱為「無極」,無極產生了「有形」、「實在」的太極,太極孕育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不斷相生相剋,和諧統一,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物質,這些物質組成了我們眼前的大千世界。
其實,老子的思想是非常樸實無華的,我以上的解釋似乎都有些過於繁瑣了。如果簡單地來理解,老子不過是告訴大家,正如有了數字「一」,我們就能用它來得到無窮無盡的數字一樣,有了「道」這個母體,萬物也就可以演化形成了:有了「道」就有了「一」,有了「一」就能有萬物。在後文中,老子經常用「一」來代指「道」。嚴格來說,「道生一」,所以一不是道,但僅取其「基礎、根本」的意義,還是可以用一來代指道的。
小結
老子開篇就點明了自己這本書要說什麼,那就是「道」。然而,對於這個「道」,老子自己也無法明確、形象地描述和定義它,而是把它推到了一個至高無上、而又玄奧至極的位置上。但不管怎麼說,老子還是給出了道的兩個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面:「無」和「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指出「道」是一種能無中生有、其本身也是亦無亦有、堪稱無物之物的萬物之始,它被老子比喻為「穀神」和「玄牝」,可以為「天地之根」。在第四十章裡面,老子說:「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皆有其源頭,有形之物追溯到其根源,可稱為第四章里提到的「象帝」,即萬物有形有象的源頭,然而這個有形有象的源頭又是從哪裡來的呢?老子說是從「無」而來的。但是什麼都沒有怎麼能演化出世間萬物呢?當然不能了!這個「無」不是絕對的虛無,而是萬物的真正起始,就是「無極」,就是「道」,它是「象帝之先」。
什麼是道呢?老子回答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簡而言之,就是在天地萬物出現之前,道就已經存在了,且從來不曾改變,周而復始地運行,從未停歇或出現差失。正是道的運行,演化出了天地萬物。
那麼這個道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子也說不清楚,因此他回答的很有水平:「道法自然。」道就是它本來的那個樣子,它不需要誰來創造,也不需要學習和效法誰,道就在自然之中。老子也覺得這麼說有點太籠統了,還是應該再「具體」說明一下,於是有了下面的描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也就是說,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無上無下、無始無終、無形無象、不可名狀,最後老子用了兩個字「恍惚」來做概括,這一恍惚,大家就更迷糊了。
當然僅僅「恍惚」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此,老子還是給出了道的特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的運行規律就是陰陽相生相剋,不斷互相轉化,動態平衡,循環往複,永無止境,就是在循環轉化中保持平衡。而道的作用特點是「弱」,也就是說,道的作用方式是潛移默化,毫不牽強,不露蹤跡,難以察覺,看似柔弱無力,卻無可抗拒。
那麼道如何生萬物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生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演化萬物。萬物皆由陰陽二氣互相激蕩,和諧統一而成。
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智者,老子能把「道」理解成這樣,那是相當了不起的,甚至已經遠遠超出了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要知道,即使是到了現在,全世界的大多數人們還是只能把自己無法理解的一切歸因於超自然超人類而又帶有人類特徵的神明(人格神)在操縱,而老子居然能把所有的神話傳說、妖魔鬼怪、神仙天帝撇在一旁,樹立了一個自然存在的、無形無象的、沒有超人類神明特性的「道」,真是中外歷史上少有的奇蹟。
然而,儘管老子竭盡所能地從各個角度來闡釋道,但他知道,自己還是沒有辦法說清楚,這才發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感嘆,畢竟「無中生有」太超出人類的想像力了,幾千年前的人怎麼能完全清楚其中玄機呢,故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當然,「道可道,非常道」,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終極大道是沒有「為什麼」的,是無法再用什麼理論或規律來解釋的,即只能用道來解釋一切,而沒有任何東西能解釋道。雖然無法解釋「道為什麼這樣」,但我們還是要努力搞清楚「道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
那麼數千年之後,我們對於道,是不是應該有更清楚一點兒的認識呢?
我認為對道的理解,應該有三個層次。首先就是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客觀規律或者叫自然規律,這些規律在人類乃至萬物出現以前就一直存在,比如最簡單的1+1=2,未嘗不是一種規律、一種道。在這個世界出現以前,或者即便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消失了,1+1=2也是存在的,是無法消滅的。這些規律,具備了道的不生不滅,獨立不改,周行不怠,無始無終,無形無體,支配萬物的特性,堪稱「無物之物」。小到微觀粒子,中到身邊之物,大到天體星球,無論是天然之物還是人類社會,背後都有其規律來指揮,只要認識到自然規律的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自覺尋找規律、遵守規律就能得到好的結果。我認為到這一步的哲學,就能指導人的生活各方各面了,夠用了。也就是說,把「道」理解為自然規律,就足夠了,這是第一層。
至於這些自然規律能否歸總到一個根源,由一條「天道」所主宰,這個問題恐怕還需要長久的實踐來「求」和「證」。現在能總結出來的就是「平衡」和「循環」,世間萬物都是在陰陽互相轉化、動態平衡、往複循環中得到長生的。而「平衡」和「循環」實際上是合而為一的,正如我們在騎自行車時感受到的那樣,靜止的平衡是難以保持的,只有動態的平衡才能真正長久穩定,動態的平衡只有通過陰陽不斷互相轉化,循環不止才能夠達成。比如原子,那就得有正負電荷的平衡,電子的不斷旋轉才能保持自身穩定。再比如,幾乎所有的自然規律,都可以用方程(等式)來表達,無論怎麼動,結果都是平衡。這是道的第二層,「平衡」和「循環」,可稱其為「法則」。
不過老子的《道德經》並不滿足於此,而是繼續描繪了這樣一個玄幻場景:基本法則亘古永存、先天地生(實際上是不生不滅),它可以無中生有,演化出宇宙萬物。有些人可能覺得這純粹是胡說八道,但這恰恰可能就是宇宙的本源。比如是否可以憑空產生實虛兩種物質、或者說陰陽兩種能量、抑或是兩種場—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陰陽二氣?兩者雖然能夠互相抵消而重歸於虛無,但是不是也可以一直在互相追逐、互相感應激蕩、相生相消,在平衡和循環中得以永存?這是不是就形成了「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基本粒子」?只要有了這一步,無中生有、演化萬物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不過這一步現在還只能是我自己的猜測而難以被科學實驗所證實。
所以我下一步極盡想像之能事,進一步假設宇宙萬物的形成。太極圖陰陽魚的模型,是否就是最基本粒子的模型?是否就是那個「象帝」?而陰陽互相追逐,相生相剋是在三維空間進行的,這就造成了基本粒子在八個卦限的方向上,具有了不同的性質,這是否就是八卦的真實意義(二生三)?這八種性質,分為純陽,純陰,半陰半陽,陽多陰少和陽少陰多。看似五種,但半陰半陽由於陰陽發展趨勢不同而分為離和坎,陽多陰少根據不同趨勢也可分為兌和巽,陽少陰多分為震和艮,由此基本粒子八向性質各異。這就給基本粒子之間提供了豐富的排列組合方式,為形成其他各種不同粒子奠定了基礎。粒子物理學提出的基本粒子共62個,而這些形態各異的「基本粒子」,很可能就是由最基本的象帝粒子,或者叫太極粒子組合而成的。隨後,各種質子中子原子以及其他更複雜的粒子紛紛組合而出,造就了千變萬化多姿多彩的世界。這可能就是刨根問底的道的第三層,宇宙的核心機密和終極真相: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萬物的本質,不過是虛空中發生的一縷縷的波動!理解到了這一層,那麼本篇中老子的那些看似玄幻離奇的說法,也就統統變得容易理解了。
關於基本的象帝粒子或太極粒子,我大膽地猜測它就是光子!陰陽二氣就是可以互相感應、在空間中旋轉變化的波動的電場和磁場!基本粒子就是光子,一團電磁波。
不管我關於宇宙萬物起源的這個假說是否成立,這已經無關於「道」的本質了,我們現在也完全不必執著於此,我們人類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對自然世界(也包括人類自身)、自然規律(也包含支配人類的規律)的認知不斷地向前發展,不斷貼近世界的本來面目。而實現這個目的的方法,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求證知行」。
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和實踐過程,也就是如何對待道(自然規律)的過程,它應該是一個求(道)—證(道)—知(道)—行(道)的過程,一環緊扣一環。前面的「求」和「證」的過程,必須在實踐中才能得以進行,而且是一個不斷往複,不斷「求」、反覆「證」的過程;「求」和「證」的結果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及其自然規律有了一定程度和一定範圍的「知」,古人稱之為「悟道」、「得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既已真知,焉有未行?這裡最後的「行」,就是水到渠成的自覺地按自然規律辦事了。然而就算是行道,其中亦有求與證的因素,求證知行,也是無止盡的大循環,因為我們時刻要記住,我們的所「知」所「行」,僅僅是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階段性認知成果而已,可能是局部範圍內的、一定條件下的,近似或相對正確的東西,必須不斷接受現實的檢驗、不斷地完善發展。世間有終極大道,但人類對它的探索和認知卻不見得有徹底完成的那一天。
其實,所謂的科學研究,科學探索,實際上也就是運用求證知行的這一套辦法(即科學方法)來認識世界,並幫助人類更好地在世界上生存。這套辦法,是人們在實踐中無論是出於自發還是自覺,都必須採用的、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古人混淆了「求」「證」與「知」「行」的關係,因而才一直糾纏於知難還是行難、先知還是先行的困惑之中。「求」、「證」雖然也是實踐,但不屬於「行」。「求」、「證」艱難,又都是為了「知」,或者說是組成了「知」的過程,因而「知」亦難。「知」「行」幾乎不分先後,但「行」已經從所謂的必然王國進入了自由王國,因此相對前面幾個步驟來說,應該說就比較容易了。
目前我們知道了道的真諦在於平衡和循環,按照這個法則來行動才能實現穩定和長久,違反這個法則就會導致動蕩和滅亡。符合天道的行為必得善果,可稱之為善行;逆天道的行為必得惡果,則為惡行。善與惡都是根據對人造成的結果來判定的,而行善與行惡的主體也只能是人。地震、水災造成傷亡再多,也不能說地球是惡的,因此有人方有江湖、無人即無善惡。善果與惡果不僅作用於善行與惡行的直接對象,也同樣會作用於施為者。你對別人施加了剝削和壓迫,收穫的必然是仇恨和反抗,而仇恨和反抗怎能帶來善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能是一句空話?
狼吃羊本無善惡之分,而且就算狼再兇殘和狡猾,也沒有能力把羊吃乾淨,而是讓羊跑得更快,這就達到了生態平衡。但假如有一天狼成了無敵的超級狼,打破了狼和羊之間的平衡,那這個超級狼就是名副其實的「惡」狼了(這裡說狼惡,是站在狼的角度上來說的,過度地不必要地吃羊對狼來說是惡行,這屬於虛擬的狼的哲學,與上文善惡只能對人而言之說並無矛盾,那是人的哲學),就會把羊吃光,惡狼必然變成「餓」狼,自己也必然消亡。人類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超人」,已經有能力打破整個地球上的很多平衡,如果為所欲為的話,則必成「孤家寡人」,最後也不免被天道所消滅。
幸而人是有智能的,如果能認識天道、順應天道,改破壞平衡為維護平衡,尋求循環永久之法,也許就能真的實現「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之能否「大」取決於其能否得「道」。得道則可穩居「四大」之列,不得道則走向滅亡,連狼和羊都不如!因為你的能力遠超羊和狼,一旦用錯方向,自然就變成了超強的毀滅能力。
以上是我對於道、善惡、知行等方面的所感所悟,正是:
無善無惡道長存,
有善有惡根在人,
順道則善逆道惡,
求證知行天人合。
雖然表面看上去非常類似王陽明的心學四訓,而且我的確從王氏心學中吸取了不少東西,但王陽明認為善惡與良知皆由心生,而似乎缺少了對客觀存在的道的認知。王陽明雖然提出了知行合一,但合於哪個一呢?當然是道(自然規律)。善和惡如何區分呢?當然也是以是否符合「道」來判斷。而道本身作為宇宙的本原、法則和各種自然規律,就是它自己那個樣子的,誰也改變不了,也談不上善和惡的問題。如何「合於道」呢?只有求證知行。
推薦閱讀:
※看完這一篇,你就再也不會覺得五代十國很亂了二
※對一篇演講稿的賞析
※整理了一篇五筆難拆字根匯總表,遇到不會拆的字,照著這張表就OK拉!
※送君一篇《寬心謠》【經典圖文/佛語禪心】
※如何實踐佛法 第一篇 慚愧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