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制度反思與中國的道路自信

西方的制度反思與中國的道路自信作者: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過去數十年中,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一直在全世界推銷自己的制度模式,但產生的效果似乎越來越差:「顏色革命」、「阿拉伯之春」、金融危機……與此同時,不少西方國家都深陷債務危機。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堅持走自己道路的中國,正以人類歷史上從未見過的規模和勢頭迅速崛起。查看原文>>

「(西方)民主在全球的發展停滯了,甚至可能開始了逆轉……1980年至2000年間,民主只是遭遇一些小挫折,進入新千年後,民主的挫折越來越多。」

  ——《民主出了什麼問題》

  今年三月,西方自由主義最有影響的旗艦雜誌《經濟學人》罕見地刊發封面長文《民主出現了什麼問題》坦承西方民主出現了問題。緊接著,曾經稱自由民主成為「人類政府的最後形式」的福山,在四月的《美國利益》中刊文反思美國政治制度的衰敗,坦言美國政治制度出現了結構性矛盾。西方學者接二連三的開始對西方政治制度進行反思的一個直接原因便是西方國家和它的小夥伴已經出現了各種病症,已經到了不治不行的時候了。

 西方的病症和病源

  面對金融危機所表現出的脆弱性和欠佳的自我修復能力

圖表數據來自歐盟統計局(EuroStat)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西方制度所出現的典型病症之一。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不難看出,自2008年經融危機以來,歐盟、美國、日本,均出現了大幅度的衰退,儘管近兩年有所好轉,但仍然表現較為疲軟,特別是歐盟。2008年爆發經濟危機後,2008~2009年的GDP除波蘭(1.6%)外全部成負增長狀態,其中愛沙尼亞甚至達到-14.1%。儘管僅憑GDP增長率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但是它仍從一個方面反映了西方經濟制度在面對市場出現問題時所表現出的脆弱性和出現問題後欠佳的自我修復能力。

   病因:市場原教旨主義

圖表:你會怎樣評價國家(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綠線:很好/好;橙線:一般/不好,圖表來自美國皮尤中心

  所有的病都不是無端而生的,西方金融危機的背後正是「市場原教旨主義」。其核心是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可以解決所有的經濟乃至社會問題。然而,正如斯蒂格利茨在接受《光明日報》專訪時曾說,如果把一切都交給市場,那麼就會出現危機,產生剝削、壟斷、環境惡化等問題,影響整個社會的良好運轉。當出現問題,卻不進行有效的監管,而是繼續自由放任,最終將會導致危機的爆發。[詳細]

  問題重重的民主制度

圖表:你對這個國家(美國)目前的運作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綠線:滿意,橙線:不滿意,圖表來自美國皮尤中心

  金錢政治、失靈政體、債務經濟,這些似乎不應該存在於被認為「完美」的西方式民主字典中的詞,卻實實在在的作為問題出現在了西方國家的國內政治中。美劇《紙牌屋》中,桑科公司對國會提案的影響,並不只是編劇們的想像。2010年美國聯邦最高院裁決「對公司和團體支持競選的捐款不設上限」,本質就是「金錢政治」的集中體現。而西方國家政府在面對金融危機後的束手無策和治理無方則是政治失靈的最好例證。

  病因:「民主原教旨主義」

  所謂民主原教旨主義,其核心觀念是唯有西方那種民主模式,特別是多黨制和普選制,才叫民主,一個國家成功與否都取決於它是否採用這種民主模式。然而,實踐證明西方式民主在西方國家已面臨極大的困境,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難以「與時俱進」。即使西方式民主問題已經出現,實質性改革卻難以推進。不管是利益集團的束縛,還是受制於三權分立所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正如福山坦言,美國政治制度現存的問題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如美國開始實行統一度更高的議會制。但對美國的制度結構進行如此激進的改革是很難想像的。[詳細]

中國的月亮就很圓

  多年以來,類似「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言論在國內層出不窮,然而,面對近年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狀況,這種言論也該歇歇了。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並沒有像許多國家那樣深陷泥潭,相反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水平。不僅是在經濟上,在政治上,中國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民主制度,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增進了人民的團結,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可以說,我們應當有這樣的道路自信,因為中國的月亮就很圓。

  讓「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手拉手

圖表數據來自美國皮尤中心,圖表數據為受訪人回答滿意所佔比例

  與信奉新自由主義的歐美等國不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公有制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強調市場調節與政府宏觀調控有機結合。這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的秘訣,也是我國在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時能夠快速有力應對的體制保障。正是不迷信私有化、自由化,在「華盛頓共識」大行其道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走自己的路,我國才能依靠市場化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率,依靠政府適時適度調控克服市場自發作用的弊端,並在效率和公平之間不斷探求最優組合方式。實踐表明,我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能夠做到應對及時、舉措有力,顯然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特徵密不可分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日益彰顯,並在13億人民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詳細]

  要「形式」和「程序」,還是要「內容」和「結果」?

圖表數據來自美國皮尤中心,圖表數據表示為受訪人回答滿意所佔比例

  與西方模式講究「形式」和「程序」,中國的民主建設把重點放在「內容」和「程序」上,大膽探索適合自己的民主「形式」和「程序」,從而避免了西方模式,特別是在移植他國時,存在的「僵化」與「教條」。基於中國特殊國情而建立起來的民主集中制是經歷了歷史和實踐檢驗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政治制度。中國發展到今天,凡是民主集中制實行得好的時期,發展就快,社會就和諧;凡是實行得不好的時期,就會帶來失誤和災難。只要尊重歷史的人,都會承認這一點。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教訓,中國共產黨更牢記這一點。而皮尤中心的調查數據更是中國道路正確性的例證,相比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發展方向徘徊於30%的支持率,中國道路顯然得到了更多中國人民的支持(80%以上)。[詳細]


推薦閱讀:

文化與制度——雞與蛋的關係?
[轉貼]先有制度文明才有素質文明 【貓眼看人】
文匯報:制度防腐「裸官」應成監管重點
資中筠談「新啟蒙」、國學與制度改革_
制度的剛性與柔性——論個人與制度(六)

TAG:中國 | 制度 | 道路 | 自信 | 西方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