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模式與改革開放

蘇聯解體的一個很大原因是其長期堅持蘇聯模式的結果。蘇聯模式又叫斯大林模式,是一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而中國的改革開放則突破了蘇聯模式的弊端,將市場經濟靈活地運用於社會主義社會,重視市場和價值規律的作用,逐步減少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干涉。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關係等方面採取「以人為本、開放包容」的態度,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所謂蘇聯模式指的是上個世紀30年代在斯大林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一種包括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體制,因此也稱作斯大林模式。概括的說來就是:政治方面高度的個人集權,在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缺乏民主,個人崇拜嚴重,共產黨是唯一的執政黨,實行黨政合一;經濟方面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排斥市場的指令性的經濟計劃,以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經濟,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決策權,人力財力物力的支配權全部集中在中央,企業沒有自主權;思想文化方面,實行思想灌輸和控制,將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作為唯一正確的真理,並通過黨和國家的宣傳機器向人民群眾灌輸;對外關係方面,強調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兩種國家的對抗性以及前者戰勝後者的必然性。 在實踐中,蘇聯模式的確成為落後國家通過高度集中的政治力量整合全社會資源,在短時間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快速實現現代化的一種好方式。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時代的前進,生產力的發展受到這種高度集權的計劃體制的束縛,蘇聯模式出現僵化,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隨著落後國家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而越發明顯。最終蘇聯模式因無法實現自我突破,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2 改革開放是對蘇聯模式的突破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理論與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想了解改革開放必須先了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二大前夕,是鄧小平理論的準備和初步提出階段。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這次會議突破了「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努力做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行改革開放。這一過程為改革開放創造了自由的思想基礎。黨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這一理論的初步形成階段。鄧小平提出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改革開放應在全國蓬勃開展起來,成為黨和國家長期堅持的戰略方針和基本國策。為適應改革開放的要求,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觀點,打破了計劃經濟和商品經濟水火不容的傳統觀念。黨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這一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豐富階段,也是改革開放的深入階段。特別是鄧小平在1992年的南巡講話,使人民對社會主義認識更加透徹,也使得改革開放更加深入人心。 在經歷了上述三個階段,鄧小平理論正式形成,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確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縱觀我國的改革開放,其實質上也是對蘇聯模式的突破。 首先,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是對蘇聯模式中封閉保守的發展方式的突破。斯大林時期的蘇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將自己人為的封閉起來,尤其在體制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蘇聯模式,其效率低下並且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很明顯,在世界各國逐漸走向開放、多元的時代背景下,自我封閉只能導致自我沒落,從而失去對當前形勢的正確判斷,失去真正的競爭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方針政策,是在順應時代潮流和吸取蘇聯模式的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辯證思維的決策。事實上,也極大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一決策的提出,不僅得益於鄧小平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和平穩定」的國際形勢的正確判斷,也得益於他認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的全球化視野。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要利用「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去找到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最佳模式。這一改革開放政策,實際上是在洞察了經濟全球化大勢所作的戰略決策,同時也是總結蘇聯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有過的閉關鎖國的教訓,是對封閉保守的蘇聯模式的突破。 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對計劃經濟體制的突破。斯大林時期實行了「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純粹的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在他的思想中,計劃經濟就是姓「社」,商品經濟就是姓「資」,他們之間是相互對立的。於是這樣的觀念在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形成共識。這無疑也影響了中國早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做出的一個驚人舉措就是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他只是把市場和計劃看做是資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鄧小平認為:「計劃與市場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資本主義可以有計劃,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1]打破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所堅守的舊觀念,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這一發展模式無疑是一個偉大創舉,是對傳統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突破。 3 改革開放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經濟文化比較落後這一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體制改革,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聯繫在一起,為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通過對外開放,把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繫在一起,為生產力的發展開拓出廣闊空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是以改革開放為內在動力的。通過改革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實現了一系列重要的體制機制創新,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 第一,在政治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依法治國,實行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將人民民主專政作為我國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享有當家做主的權利,避免了蘇聯社會主義的高度集權導致的黨和國家領導權利過分集中於中央的個別機構和個人,使黨的領導決策更具科學性。在組織和制度建設上,必須根據形勢的變化和要求,建立健全黨內民主和監督機制;在作風建設上,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原則,堅決反對腐敗現象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斯大林時期,高度集權的運行機制使黨內民主生活窒息,黨群關係緊張,許多幹部染上了老爺作風和官僚主義,追求特權;在領導方式上,不斷改進和完善領導機制和執政方式,做到科學執政,依法執政。   第二,在經濟上突破了蘇聯模式長期奉行的計劃經濟與商品經濟相互對立的觀念,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共產黨人吸取了蘇聯絕對排斥市場經濟的教訓,在實踐中結合自己的實際,創造性的把市場和社會主義聯繫在一起。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明確的提出了「市場多一點還是計劃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的手段」。[2]鄧小平認為:「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講社會主義首先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只有這樣才能表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3]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明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就是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完善對外開放,積极參与國際合作與競爭,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人民共享經濟繁榮成果。」[4] 第三,在思想文化領域,改變了蘇聯教條主義的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做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賦予中國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 第四,在對外關係方面,中國拋棄了蘇聯模式的閉關鎖國政策,實現了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有機結合。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開放型經濟。鄧小平認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5]江澤民也強調:「歷史的事實已充分說明,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實行對外開放是符合當今時代特徵,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推薦閱讀:

鮮花與鮮血——我眼中的的鄧小平時代
改革開放前後生活對比,有哪些變化?
余永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最為敏感的部分
憑介紹信住旅館算什麼?憑介紹信燙髮了解一下
當前中國改革的邏輯與突破口

TAG:改革 | 蘇聯 | 模式 | 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