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分娩:沉重的代價

策劃〓本刊編輯部執行〓黃燕琴劉瞳盧湲太第一聲啼哭前的那些事

物極,必反中國人自古講究「中庸」之道,萬事萬物均循著和諧自然的道路發展、循環,在此前提下就有了「度」的概念存在。身為人母,誰不想生下個健康壯碩的胖寶寶?現如今已是二十一世紀,物質與科技迅猛發展,一切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還遵循著千百年前的生育觀,那些建立在極低生育率之上的生育觀——臨產前幾個月,不挪不動,四體不勤,各種營養劑如潮水般湧向產婦體中,囤積在胎兒身上。清末民初的紫禁城下沒有大袋大袋的蛋白粉,沿街的小販也沒有大聲吆喝著各式各樣的大補品,田間纖陌幾多瘦雞,市井街巷往往無魚——在這種生存狀況下必然會大力提倡孕婦調養大補方可喜獲麟兒的概念,然而時光荏苒,這種傳統觀念卻依然盛行在物質豐裕的如今,一切就從此與眾不同了。於是,有了一種新現象,一些孕婦往往因為營養攝入過多,補品食用過多,卧床休養過多,而導致腹中胎兒過於「壯碩」或「肥大」,不僅難以分娩,更有諸多不良影響。應了一句成語,物極必反。「現在巨大兒特別多,過去我們說4000克的孩子是巨大兒,4500克的孩子非常罕見,但這幾年來,體重9斤甚至10斤的新生兒也很常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一位產科護士告訴記者。該院產科主任李笑天同時說,「通常情況下,胎兒體重如果超過4.5千克,就必須要進行剖宮產了。近年來,新生兒的體重越來越高,是導致產婦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正常大小的胎兒都是通過母體的骨盆娩出的,身高、骨盆形態和大小都正常的女性,分娩時只要胎位正常,生一個體重3500克的胎兒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如果胎兒的體重長到4000克以上,分娩時就不那麼容易了——由於某些原因,導致胎兒體型過於巨大,其頭部發育往往會比同階段胎兒發育得更為成熟,大且硬,這樣的胎頭便會在骨盆入口處「擱淺」,導致難產。再加上身體過胖或肩部脂肪過多,同時並發肩難產,則困難更大,不得已常需施行剖宮產,從而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隨著剖宮產率的持續上升,「胎兒過於強壯」、「胎兒體重偏高」往往成為了醫生建議你剖宮產的「借口」。不僅僅是「卡住」的問題。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由於陰道過度伸張或撕裂易造成子宮脫垂,對下一胎會有極大影響。除此之外,巨大兒還會造成分娩期延長,導致產後大出血,危及產婦的生命。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產婦死亡率為0.488%,其中「巨大兒」造成的難產死亡率高於順產死亡率。另外,生巨大兒的孕婦大多體重增長超標,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的風險相對提高,孕期易腰酸背痛、易累,腸胃道被擠壓而消化不良。孕婦過重所留下的產後後遺症,短期內會造成體態走樣、皮膚鬆弛,長期還有中年慢性病的隱憂。不僅僅是對於產婦,就其胎兒來講,更多是持續一生的恐怖。——即使選擇剖宮產,術後引發的傷口感染、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等症,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產婦及新生兒的死亡,且術後的巨大兒易發生低血糖、紅細胞增多症、高膽紅素血症和其他疾病。醫學研究證明,剖宮產的巨大兒因未經產道擠壓,不易適應外界環境的驟變,不能及時排出呼吸道液體,肺部的併發症明顯高於順產分娩者。巨大兒在分娩時由於身體過胖、肩部過寬,骨盆處「擱淺」後,不得不採用產鉗或胎兒吸引器助產,通過勉強的牽拉過程易引發骨骼損傷,有時因為時間的延長,還會發生窒息,甚至死亡。最可怕的是天生殘疾——在處理過程中發生新生兒臂叢神經癱瘓,嚴重的肩叢神經癱瘓可能導致終身殘疾。據了解,巨大兒最容易發生出生後低血糖,即使在剛出生時沒有發現併發症,長大後出現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幾率會比一般人高。北京婦幼保健中心的李主任說:「現在許多孩子過早地患上了成年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年輕化傾向與孩子在媽媽肚子里時『底子』打得過足不無關係。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孕婦吃得多、吃得好、動得少,甚至偶爾走動也是汽車接送,這是造成巨大兒的根本原因」。解鈴還須繫鈴人是誰造就了「巨大兒」這一產界新麻煩?毫無疑問,責任歸咎到了那些「准父母」身上,但面對善意、執著的他們,興師問罪也沒有必要——誰也未曾從想著禍害自己尚在腹中的寶寶。那到底該怨誰?觀念。還是那句話,「想法決定一切」——我們的生育觀,還停留在那個物質生活尚未匱乏的年代。父親母親們對腹中生命的善意與愛意,在這種錯誤的生育觀面前往往稱為了「傷人兇器」。「家裡的老人都說,胖寶寶好看又好帶,因此覺得多吃些也沒關係,蛋白質粉、各種營養素、孕婦奶粉都吃了不少,沒想到體重增長得這麼快,連自己都嚇一跳。」很多人懷孕後,家裡的長輩和丈夫都恨不能讓孕婦多吃一些好的,加之民間自古就有嬰兒以胖為美,「祖上就說過,生個孩子足足有八斤重!小名就叫劉八斤!聲震全縣呢!」以為胎兒長得越大越好,但他們沒想到胎兒過大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不良影響——這是經典的孕婦妊娠期營養過剩症。母體在不斷攝入營養的同時,胎兒也在汲取著來自母體的養分。當供大於求,多餘的脂肪等便會沉積在胎兒體中,導致「巨大兒」。此外,據研究表明,少數孕婦有妊娠期糖尿病,儘管這些孕婦平時的血糖是正常的,但懷孕後由於體內的胰腺功能不正常,導致血糖偏高。這些糖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正常胰腺組織分泌的胰島素將這些糖轉化為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導致胎兒體重增長比正常體重孕母所生的胎兒快,到足月分娩時就長成了「巨大兒」。當然,妊娠期糖尿病僅僅是外因誘發,真正主機本質的原因恰恰就是市場上琳琅滿目的補品,超市貨架上層出不窮的妊娠期營養品。還有一些孕婦久卧不起,缺少運動的生活狀態。據婦產科專家石光介紹說,巨大兒的發生與遺傳因素也有一定的聯繫,如父親或母親身材高大、體重過重或體格健壯的,生下巨嬰的可能性較大。「但總體來說,在排除遺傳因素後,巨大兒與孕期營養過剩密切有著主要關係,太胖的孕婦更容易孕育巨大兒。准媽媽在懷孕期間確實需要多攝取營養,但應避免營養過剩,並保持營養的均衡。不少孕婦在孕期猛吃營養食品,不僅導致自身體重嚴重超標,胎兒體重也猛增。臨床分析表明,由於孕婦營養過剩導致的巨大兒接近7成。」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院長程蔚蔚教授表示,常見的孕期營養誤區包括猛吃水果少吃飯、葷素搭配不合理、一人吃兩人份或盯著吃某種食物為孩子補腦子等。一般來說,孕婦在孕期體重增長控制在11至13公斤,屬合理範圍。但臨床發現,逾一半的孕婦超出合理範圍,這使妊娠期肥胖、妊娠期糖耐量異常等現象日益增加。專家指出,如能對妊娠期婦女實行系統的孕期營養干預,其效果將立竿見影。以日本為例,上世紀70年代巨大兒出生率為4%,但自從日本立法規定加強孕期營養教育後,巨大兒出生率如今已降至1.29%。解決途徑從觀念入手以前我們對於來做產檢的孕婦要說加強營養,現在卻要幫她們和肚裡的孩子『減肥』。」紅十字中心醫院婦產科的護士長告訴記者。巨大兒並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但無論是剖宮助產還是為胎兒「減肥」,我們都要抓向根源解決問題。根源,就在於觀念。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教研室邵玉芬教授就曾呼籲:「孕婦及家人一定要拋開『孩子越胖越好』的陳舊觀念,真正關愛孩子,就要認識到巨大兒的危害,在整個孕程合理搭配飲食、適當運動。」在食物以及營養攝入方面,孕產期營養比平時豐富一些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適可而止。孕婦在妊娠期營養攝入應該注重均衡,並不是「吃越多越好」,應該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攝入,保持自身體重和胎兒體重的勻速增長。同時,應適當多吃點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和營養補充劑。「黃瓜和番茄是不錯的選擇,一旦有食慾增加的跡象,可適量吃一些,又飽肚子,又補充水分和維生素,還不會有體重增長的煩惱。」更重要的是,孕婦應適度參加運動,確保身體不過於臃腫,不要整天待在家裡坐著或躺著。另外,孕婦在懷孕期間要密切關注胎兒的生長發育進程,當發現胎兒增長過快時,應及早去醫院做一次糖耐量的檢測和營養諮詢,合理調整飲食,避免隱性糖尿病的發生。總之,科學飲食,少用營養補劑,適度鍛煉,從根本上更正「胖寶寶」的傳統觀念,才是巨大兒問題解決的根本途徑。TIPS:營養攝入標準化由於孕婦的營養狀況對胎兒腦組織的發育影響很大,孕早期胚胎尚小時,應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以穀物、大豆製品、蔬菜、水果為主。孕中期,胎兒的生長加速,各器官系統處於分化奠定階段,孕婦的熱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質比正常人增加10%至20%,因此食物要以乳品、肉類、蛋類、豆類、蔬菜、水果為主。孕晚期,處於胎兒骨骼發育、皮下脂肪積貯、體重增加的階段,孕婦除攝取適當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類食物外,還可適當增加脂肪性食物。孕婦的膳食品種要多樣化,儘可能食用天然的食品,少食高鹽、高糖及刺激性食物,注意不要過多吃高糖的水果。此外,還需多食肝、骨頭湯和海帶、紫菜、蝦皮及魚等海產品,從中攝入一些鈣、鐵、磷等微量元素。每天最好喝600毫升的牛奶,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鈣,雞蛋一天最好別超過兩個。體重標準化理想的懷孕體重是在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公斤左右。中期(懷孕3個月至6個月)和末期(懷孕7個月至9個月)各增加5公斤左右。整個懷孕期的體重總增長量控制在12.5公斤左右,最多不要超過15公斤。「錢」生有緣

令人乍舌的「生育」曾經有人做出過接近精確的統計數據——中國的父母養育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會花掉將近五十萬元。那麼,從孕育愛情的結晶到後代的降生,我們又要為之花費多少呢?或者說,從貧富差距的角度來講,金錢,究竟對我們的「生育關」有著怎樣的影響力?首先,請看記者收集的北京三家正規婦產醫院費用大則:北京婦幼保健院產科住院押金:順產6000元/剖宮產8000元。順產平均費用:約2500元/剖宮產平均費用:約6000元。床位費 5人間 34元/床/天。雙人間 100元/天。 特需病房 600元/天。其他:無痛分娩:1200元左右/陪產:200元/足印:300-1000元/護工:70元/天北京協和醫院產科住院押金:5000-25000元。順產平均費用:1500元-2000元/剖宮產平均費用:4000元左右。床位費6人間 28元/床/天。特需病房800元/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產科住院押金:8000元。順產平均費用:3000元/剖宮產平均費用:5000~6000元。床位費普通病房24元/天/床。無痛分娩:共約4千元。專業陪護:176元/天在經歷了分娩的痛苦之後往往伴隨著初為人母的狂喜,而在這喜悅背後更為現實的問題就是產婦的產子費用。根據上述三家北京頗具代表性的醫院收費價格,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你在北京生一個孩子,大概僅僅分娩當天就需要花費一千到三千元不等。如果你將電視遙控器調到影視、娛樂等欄目,就會發現,多位明星產子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動輒花費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生孩子的消息也屢見不鮮。究竟什麼樣的服務以至於開出這樣的高價呢?以那英產子所在地的北京和睦家醫院為例。走進二樓的產房,拐角處擺放著枝葉繁茂的新竹,在淡黃主色調的走廊映襯下看起來的確很溫馨。在這裡,所有的病房都是單間,這裡走動著各式各樣的「大人物」——外籍華人,大陸富商,以口罩圍巾掩面的某某明星。這裡所有的傢具皆為木製,而那些進口的高端醫療器械大都隱藏在柜子里,護士說這是為了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北京和睦家醫院市場部孫軼里女士說,「和睦家為產婦提供的是個性化的特色服務:在產婦生產時提供多對一的服務,在產後還有理療師為產婦做按摩,幫助媽媽們恢復形體;待產室、產房、手術室為一體,生產時不必推著產婦在病房、產房甚至手術室之間奔波。另外,這裡還為產婦上產前教育課,同時絕對尊重病人的隱私。」毫無疑問,這裡充滿著正午的陽光,但那扇打開天窗的鑰匙,卻是幾疊近萬元的人民幣——10次產前檢查要支付人民幣一萬元,15次的產前檢查要支付將近一萬五千元。順產的花費一般是六萬多元人民幣;剖宮產則要花費十萬元。再讓我們把鏡頭轉向北京婦產醫院。這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當年曾轟動一時的五胞胎就是在這裡降生。如果說和睦家醫院的產房屬於一種「曲高和寡」的寧靜,那麼這裡則熱鬧很多。與那扇重金敲開的「上流產房」不同,這裡的分娩費用明顯有了檔次高低之分,這也使不同經濟承受能力的產婦有了選擇的餘地。在這裡住普通病房每天床位費是24元,育後產婦是34元;而在普通雙人間每天的床位費為100元;如果選擇配備有電動床、電視、沙發的雙人間,每天床位費是200元。該院還設有特需病房,意為家庭化溫馨病房,一室一廳的單人間,可以陪床,每天的床位費是1000元。總的來說,如果選擇普通床位,自然分娩總的花費在3000元~4000元左右,當然前提是普通病房。上帝的後腦勺但是,在我們的大城市裡,總也無法忽略這樣的一群人,沒有了他們,我們將寸步難行——農民工,肉菜攤,外來打工者,當然,還有那些正流浪在大城市中,尋找歸宿的尋夢人。以北京為例,類似的大城市是一個流動人口聚集的大都會,相當大比例進京打工的適齡婦女都面臨著在京生子的問題,而由於巨大的經濟壓力,以及各大婦產醫院相對高昂的分娩費用,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難以承受的。看似區區兩千多元,往往是他們攢上一年也未必能夠達成的心愿。有這樣一對夫婦,丈夫,在北京大興一處建築工地打工,不分晝夜的高架鋼筋、澆注水泥,可依然被工頭以年底結算為理由將工資死定為年終發放。錢,他可以等,但他妻子腹中的胎兒怎麼等?他的妻子已經懷胎八月,依然挺著肚子在寒風中早市出攤賣菜。「她一個人掙的錢就夠吃飯的,馬上孩子要生,年關近了不往家裡送錢,還能向家拿哩?」他們沒辦法。只是聽一同來京的工友說,在大興郊區的一片低矮平房裡,有很多「退下來的大夫」可以接生,費用很便宜。於是,兩個月後,丈夫借了一輛板車,拉著即將臨盆的妻子在「介紹人」的引領下來到了這家「私人診所」。迎接他們的,是一檐低矮的石棉瓦達成的小屋,幾床灰濛濛的被單晾在鐵絲上,就好象,他們消毒的唯一途徑就是陽光。很直接,很「原生態」。「哎呀不要擔心啦,不就是生個娃嘛,多少年了人家都是接生婆一剪子(指臍帶)的事兒,我還是正經大夫沒問題啦……」幾番忽悠後話不多說,生男五百,生女三百五,先交代價格。「孩他媽就是死在那的,流了好多的血……」整個分娩過程被這位建築工以這樣一句話作為終點。面對產婦大出血,「他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做不了,還不讓叫醫生(120)……」這就是站在背陰處的待產孕婦。他們似乎就是上帝的後腦勺,那是陽光注視不到的地方。更鄙夷所思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某個「小姐」無奈之下將嬰兒產在公共廁所里,某拾荒者在「垃圾山」上翻出已經腐爛的嬰兒屍體,而他和很多「同職業者」恰恰生活在「垃圾山」的周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拾荒為生」。面對著不少類似低薪抑或無薪的家庭,對他們來說,育子也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這樣的現實,恰恰為一些非法醫療機構、黑診所提供了可乘之機。以北京為例,目前在北京的城鄉結合部、郊區等處仍有暗流涌動,威脅著母嬰的安全,這就是非法接生。丰台區衛生監督所監督二科張秀珍科長向記者介紹說,去年北京就出現了非法接生導致母嬰死亡的惡性事件,目前全市加大了打擊非法接生、非法行醫的力度,在丰台區就有專門的隊伍查抄非法行醫。張科長介紹,一些外來流動人口為省錢,往往通過老鄉介紹,找一些非法行醫點接生,一般接生女孩的費用是200元到300元不等,接生男孩的費用在300元到500元不等。非法接生雖然價格比正規醫院低很多,但其環境之惡劣,衛生、消毒狀況之不堪入目,已經達到了連母嬰的安全都難以保障的地步。此外,非法接生點使用的藥品很多是過期的或即將過期的,不能保證藥品的有效性。更加讓人擔憂的是,由於缺少急救藥品、氧氣等搶救設備,一旦出現產婦大出血的情況,往往根本不具備搶救的條件,就上上述那對外地來京打工夫婦一般,孩子保住了,母親走了。然而這一切,只要他手裡攥著區區幾千元錢,都是可以避免的。曾經,更有過務工人員的妻子將孩子生在馬路邊的事情發生。那是在瀋陽市皇姑區崑山西路二手車市場門口的馬路邊,一個小生命在這裡委屈地降生了。父親焦急地脫下自己的毛衣,把剛剛出生的兒子和妻子一起緊緊地捂住。在一輛計程車拒載開走後,無助的他只能高喊「救命」。「剛到馬路上,孩子就生下來了……我攔了好幾輛車都不停,就使勁喊:救命!救命呀!」幸好,一個路過的小夥子被喊聲引來,趕緊掏出手機撥了120。「露天出生,容易受風,新生兒很可能導致多種後遺症,你要清楚這一點!」半個多小時後的瀋陽市第四醫院婦產科,女醫生大聲告誡一個男人。後者一個勁兒點頭。這個男人名叫張向軍,今年34歲,家住朝陽凌源農村,來瀋陽打工已有幾年時間。「昨兒晚上差點沒把我憋死……我記得向軍攔了一輛計程車,人家不拉;向軍說我給你跪下行不,那人也不拉,開車就跑了。向軍喊救命,後來我就不知道了……」夫妻兩人早已泣不成聲,手緊緊握在一起。「聽說孩子要不行了?」雖是詢問,妻子宮賀蘭的眼淚卻已打濕了枕頭。得到記者「沒事兒,放心」的回答後才躺下——她產後就開始發燒,現在全身疼痛。而對於孩子來說,冬日瀋陽的嚴寒帶給街頭產子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醫生說孩子氣管、肺部多處出血。「我這一年是實在沒轍了,工錢要不回來……要不是沒錢,我能租個打車那麼費勁的房子?孩子能早產么!」張向軍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工友們湊的救命錢用完了,張向軍就四處求人,終於托妹妹借來2000元錢,然而這隻夠兒子一天的治療費用。「可能還需要四五天才能撤下呼吸機。」一名醫生說。張向軍的家位於皇姑區與于洪區交界處的一片棚戶區。近百米外,車就進不去了。記者跟在張向軍身後,足足用了20多分鐘才走到約1000米外他的家——一個大雜院中的一間小屋。在這間10平方米不到的小土屋裡,一個挨著炕的灶台既煮飯又保溫。一盤青椒炒豆腐乾是懷孕期的營養品。上次妻子想吃酸的,張向軍給她買了二斤酸菜,現在掛在牆上還有一斤多。「放這屋的東西,除非凍,不會壞的!」70歲的房主姜老太踹踹結了冰的水桶。「房錢都欠我仨月啦,加上電費將近400。」「實在不行,我這孩子就不能要了,帶回來,聽天由命。」張向軍兩眼發直,已經滿臉是淚。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當貧富差距已經影響到了正常人生育問題的時候,我們終於不再無動於衷——其實,早在2003年,為解決流動人口孕產婦低價就醫的問題,「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就已開展了名為「北京流動人口孕產婦保健管理研究」的課題,在這個過程中,指定了丰台鐵營醫院、中國航空工業中心醫院和海淀婦幼保健院三家醫院作為醫療點,每家限例至少100例分娩指標,對流動人口孕產婦只收1000元的費用。目前樣本量已經基本採集完畢,現在所進行的是對樣本量的分析工作。針對這一課題,北京市婦幼保健院圍產保健管理科主任沈汝木岡在接受採訪時說,開展這一課題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了給政府部門提供一個比較翔實而科學的數據,是為將來設立流動人口孕產婦專門的醫療點而做的基礎調查工程。作為課題實施的基層醫院之一,北京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彭振耀副院長對記者說,在具體進行這一課題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問題和困難。因為對於醫院來說,分娩的成本比較高,1000元的花銷連成本都不夠,畢竟醫院也必須有利潤才能正常運轉。所以醫院只能通過各種手段來盡量減少成本付出,把費用降到最低。彭振耀認為,要想建立低價格流動人口分娩點,政府部門需要完善衛生宣傳網路。現在各區有一部分醫療資源在閑置,比如海淀有15家產科醫院,其中海淀婦幼保健院一家佔有份額為55%,而其餘14家總共才佔45%,他們的醫療資源就被閑置了。如果把這些醫院利用起來,那麼不僅可以解決流動人口孕產婦的分娩問題,也能解決許多就業問題。但是,真正值得一起人們深思熟慮的問題,並不是流動人口帶來的生育困境,而是,為什麼「『流動』,就要貧窮呢?」從根本上來講,這些漂泊在北京的外來務工者,以及北京內城衰落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那些貧困人們,生育並不僅僅意味著迎接新生的喜悅,更多的,也是一次經濟「大出血」。私立醫院的高級產房是他們想也未曾想過的香格里拉。而價格「低廉」的黑診所、黑產房卻像一個個擇人而噬的血盆大口。生育,乃人之本能,是人類繁衍、發展下去的最為原始也最為本質的始因。但如果「錢」、「生」如有緣,他們更多的是在心中默默祈禱,「切莫今生相見」……水·孕

水中的「分娩」與「待產」在地球生命進化的過程中,曾有過科學家質疑——人到底真的是由猴子進化來的,還是從海里走出來的?在現代科技手段下更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人類胎兒發育到第六周左右的時候,在尾骨處會有一條細細的「尾巴」,頭部還有兩個未發育的「鰓」。由此可見,人類對於水的親和度超於陸地百獸之上——食鹽、無毛、喜水的三大特徵更被很多科學家當做人類親水的部分力證。直到1803年的法國,一位即將分娩的孕婦感到精疲力竭,於是打算泡在熱水浴盆里放鬆一下,誰知他的寶寶「順其自然」地降生在水裡。六十年代,前蘇聯科學家開始進行水中分娩的試驗,直到1965年蘇聯一位孕婦成功地在大海中順利產下幼子……這類早期的「水中分娩」多半都是在海水中誕生的,據不完全統計,迄今全世界已經有數百人在海水中順利地生下了嬰兒。而到80年代後期,美國首家水中分娩中心成立,自此之後,估計美國有6000名嬰兒在水中誕生。難道,水中分娩真的如此靈驗?嚴格地說,水中分娩分為兩種方式,一種,通常是為了減輕產婦長達10個多小時的第一產程陣痛的一種方法而已。和目前可供產婦選擇的局部麻醉、蹲坐跪等各種分娩姿勢有相同的效果。助產士按照產婦的意願把比家用浴缸稍大的「放鬆池」消毒後,讓產婦泡在水中,一旦到臨產前的那一刻,多半產婦仍然是把寶寶生在「岸」上,而不是水裡。這種方式更多的被稱作「水中待產」。但就算這樣,尚且有一定危險——產婦在離開浴缸或放鬆池到產床的過程中滑倒、胎兒急產等,在國內,助產士仍然會對在水中待產的產婦做會陰側切。婦產科專家反覆強調,很多醫院所宣傳的所謂「水中分娩」嚴格來說只是減輕產婦分娩陣痛的方式之一,並不是條件極為苛刻的真正意義上的「水中分娩」,產婦和醫院都無需跟風,刻意追求。而專家所言之嚴格意義上的水中分娩,指的是第二種方式——顧名思義,直接將嬰兒降生在水中。2003年3月1日,產婦馬楠在上海長寧區婦嬰保健院成功地進行了水中分娩,從而成為中國第一例在水中分娩的產婦。水中分娩,真的划算?科學的來講,水中分娩只是順產的一種方式,給產婦多了一種自然分娩方式的選擇。分娩,是人類繁衍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過程,生育方式多元化,讓人類分娩回歸自然,以減少醫療干預,已是一種共識。客觀上水中分娩也起到了降低剖宮產率的結果。但是其條件之苛刻,卻成為了諸多婦產醫院不敢輕易涉足的領域。首先,真正意義上的水中分娩,產房與分娩池的衛生標準極其嚴格——消毒殺菌自不必說,分娩池必須與母體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達到最大程度的接近,以求胎兒在離開母體之後會自然而然地適應這種新環境。胎兒的「本能」會使他們在出水之前屏住呼吸,不會嗆水。整個分娩過程中需要換幾次水。嬰兒在分娩池中不能超過一分鐘。其次,分娩池的溫度也必須嚴格控制在36到37度之間,和人體一致。產房的溫度為26度。只有達到了這種溫度,才能真正意義上緩解產婦分娩過程中引起的陣痛。由於分娩池嚴格要求要與母親子宮內的羊水環境類似,因此胎兒在離開母體以後會很快適應這一新的外部環境——嬰兒在宮內羊水中雖然有胎動,但沒有呼吸,嬰兒的肺沒有開始運作。胎兒的「本能」會使他們在出生之前屏住呼吸,在水中分娩後,新生兒還是在水中,他的肺仍然還是沒有張開,所以不會嗆水。但如果新生兒身體的一部分先露出水面,冷空氣(一般比體溫低10度左右)就會刺激新生兒產生自主呼吸,胸腔的呼吸系統就開始工作,如果這個時候嬰兒還在水中,可能將會帶來嚴重後果。紐西蘭的婦產科專家就發現有新生兒在水中分娩時幾乎被溺斃,出現中重度的呼吸問題,雖然經過搶救,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但仍然要引起重視。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在水中的停留時間不要超過一分鐘。另外,在水中分娩時,產婦身體中流出的血液和分泌物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這就要求分娩缸能在分娩的過程中進行水的置換,以達到排放、稀釋的目的,減少感染的機會。曾經,國內有家醫院在進行水中分娩時竟然出現新生兒尚在水下,助產士就進行「斷臍」這種低級錯誤。這說明,水中分娩的操作規範是極為苛刻的。如出現一點紕漏,足以導致胎兒病患,乃至死亡。此外,水中分娩對產婦的要求也是極為嚴格的,只有隻有符合順產條件的產婦才有可能進行水中分娩。而是否能進行水中分娩,則只有到進入產程後醫生或助產士才能作出最後的判斷。按照我國產婦的一般情況,孩子最好在3000克~3500克左右,而且待產產婦身體各方面情況正常,屬於順產的才有資格。如果事先檢查發現胎兒不健康或胎位不正就不能在水中分娩。另外,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胎兒心跳不正常等現象,產婦需要馬上離開產盆,上產床去處理。相比於局部麻醉等無痛分娩,水中分娩似乎占不到太大的「便宜」。是資源浪費,還是富人跟風?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需要莫大的勇氣。記者從煙台毓璜頂醫院了解到,4年前,30歲的關慧還是一位孕婦的時候,她就和丈夫張曉民主動找到了煙台毓璜頂醫院。他們的這次主動,使得關慧成為山東省第一位水中分娩的孕婦。「傳統的經產道分娩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干生,胎兒在降生過程中阻力增大,而水中分娩正好彌補了這點不足。產婦浸泡在水中,細胞富含水分,組織彈性增加。而產道獲得了充分的潤滑,生產起來更容易,我們把這種方式稱為水生。」其實在2004年,毓璜頂醫院就建好了水中分娩房,但直到2006年也沒有人使用過。經過各項指標的檢查,醫院確定關慧的胎兒在3到3.5公斤之間,且是正常胎位,完全可以進行水中分娩。預產期確定在3月21日。3月19日凌晨4點20分,胎兒發出了出生的第一次信號。在家中待產的關慧被疼痛驚醒後進入了醫院產房。「3月20日凌晨零點多,關慧陣痛加劇,但宮頸口才開了大約2厘米,還達不到進入水中的時機。」曾經的產房助理護士告訴記者,「宮頸口開到5厘米左右才能入水。如果太早,產婦會對水造成污染。」經過淋浴後關慧進入產池,剛才還痛苦不已的她一下子就變得舒緩起來。凌晨6點30分左右,關慧宮頸開口到10厘米,她按照孫美珍的指令進行呼吸、水中翻轉體位等。大約一個小時後,關慧的小寶寶拱出產道,像一條小魚一樣浮出了水面。體重3.3公斤、身長51厘米的一個男嬰出生了。僅僅十幾天後,毓璜頂醫院便做了第三例的水中分娩。這一次,是韓國的產婦蔡頌禮。「2006年幾例水中分娩的孕婦讓更多人希望嘗試這種全新的生產方式,幾年以來,我們中心每年都能接到很多諮詢電話,甚至還有德州、聊城等外地的孕婦打來。當然,大多數還是煙台本地的。」毓璜頂醫院產科中心副主任醫師柳紅傑告訴記者。孕婦們接受水中分娩的迅速程度,顯然出乎柳紅傑的預料。不過,孕婦們的念想恐怕是難以實現的,水中分娩和孕婦之間,多出了一道距離。柳紅傑提供的統計數據估計會讓很多孕婦們深深地失望。2006年3月,毓璜頂醫院實施了山東省的第一例水中分娩,一年4例的數量似乎讓水中分娩的前景看起來很美,但到了2007年,毓璜頂醫院做的水中分娩卻只有2例。從2008年,毓璜頂醫院產科中心那個水中分娩池裡,就再也沒有躺進過孕婦了。似乎在突然之間,水中分娩驟停了。「不做水中分娩並不是因為我們現有的技術跟不上,恰恰相反,因為來醫院生孩子的准媽媽太多了,才使得水中分娩難以進行下去。」醫院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07年之前,醫院產科中心一個月有100多個嬰兒出生,而現在,一個月的生育量超過了500個嬰兒。「水中分娩因為要求比較高,全程需要一個醫生和一個助產士陪護。而隨著我們中心產婦的大量增多,水中分娩的人員配置實在是達不到,人手緊張使得水中分娩無法正常進行下去了,而『陸地』分娩,一個醫生和一個助產士,可以照顧到幾個孕婦。考慮到分娩是一項高標準的手術,醫院也只能是不得不暫停這一項業務。」記者還諮詢了曾在北京火熱一時、進行過不少例水中分娩的清華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該院卻表示由於人手問題以及水中分娩對孕婦自身條件要求高,目前已暫停水中分娩項目。此外,曾經也開展過水中分娩的航天中心醫院目前也暫停了該項目。專家介紹,對於各大患者人數眾多的公立醫院而言,不開展水中分娩並不代表其不具備相關技術,只是水中分娩並非一種最優越的分娩方式,卻要耗費眾多人力物力,公立醫院沒有精力也沒有熱情去開展。直到現如今,在很多私立醫院逐漸展開了「水中分娩」業務,其花費之昂貴甚至高達四、五萬元之巨。在這裡不禁發問,既然只有滿足於順產的孕婦才能夠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水中分娩,那麼又與諸如局部麻醉等無痛分娩有什麼太多的區別嗎?的確,水中分娩不需要麻藥,也不會因為疼痛對孕婦造成太多的煎熬,但面對如此昂貴的消費與人力物力的支出,我們是否是在浪費財富?畢竟,中華上下五千年,人類已經在床上分娩千年,當我們在科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重歸「原始」,就必須慎重。畢竟,最初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水中分娩,現如今就連專家也都在「等待相關數據」。tips:水中分娩的要求:1、水中分娩的人群最佳年齡在20-30歲。2、身患疾病或有流產史的產婦,以採取更穩妥的生產方式為好。因為疾病往往會引發綜合征,造成不必要的損害。3、胎兒巨大(超過7斤)的孕婦不適合水中分娩。4、產前不知情者。5、懷有雙胞胎或多胞胎者。6、羊水已經破裂超過24小時者7、早產者。水中分娩對產婦有十大好處:一、最大程度的減少產婦待產的痛苦。二、水中分娩可以縮短分娩產程。三、水中分娩可以降低產婦血壓。四、水體流動性使得產婦可以自主選擇分娩最舒服的位置。五、水中分娩使緊張的產婦更容易放鬆情緒。六、給產婦一個積極的支持保護空間,節省產婦體力。七、可以減少藥物和其他介入治療的使用。八、水中分娩可減少外陰創傷和避免外陰切開手術。九、水中分娩可以減少剖腹產機率。准媽媽「心理」事

潛在的「心理殺手」動物學家曾做過一項測試,當日本捕鯨船的電擊魚叉刺激鯨魚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其氣孔中噴出的水汽如不慎入眼,重則失明。人類學家也不甘落後作出研究,同理,人類傷心、憤怒等等激動狀態下留出的淚水,可以毒死水缸中的金魚。對於孕婦來講,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胎兒在母體中,吸收的不僅僅是營養與蛋白質。「當準媽媽們處在某些激動的情緒下,血液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一些物質,它們或多或少會影響到腹中的胎兒。尤其在臨盆剎那,孕產婦的心理因素會嚴重影響到分娩的方式。」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而孕婦的情緒是否穩定,對胎兒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據統計,目前婦女孕期抑鬱的發生率在15%左右。有關資料報道,在戰爭時期或動亂時代出生的孩子,神經系統出現畸形者佔6.5%。大量臨床調查發現,在妊娠7周至10周內孕婦情緒過度不安,可能導致胎兒口唇畸變,出現齶裂或唇裂,在妊娠後期,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改變,諸如驚嚇、恐懼、憂愁,嚴重的心理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過度緊張,可造成胎兒死亡。眾所周知,「孕期的媽媽心情不好」已經是家長里短老生常談的現象。但必須引起重視的是,孕婦抑鬱的心理行為會直接影響胎兒——「剛剛出生的嬰兒也會患心理病,孕婦心情不好直接影響胎兒的心理健康,這樣出生的嬰兒容易煩躁,愛哭鬧,不好好吃東西,睡眠也不好。而且長大後還可能發生學習困難以及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便是很多產科大夫經常慎之又慎的「嬰幼兒心理疾患」。如果沒有得到有效、及時的矯治,就會引發精神上的疾病,後果不能低估。告誡父母在關心自己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時,也應該關注一下心理健康,使他們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長。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韓凌霄對此表示,隨著生理變化,准媽媽心理也會產生一系列波動,因此孕期除物質營養外,還要注意補充「心理營養」,保持愉快穩定情緒,有利孕婦和胎兒身心健康。韓凌霄說,孕婦隨機體生理改變較易引起情緒波動,如早期因妊娠反應導致心煩意亂,有流產經歷者擔心保胎問題,職場女性顧慮工作是否受影響,以及因身體變化產生自卑感、忐忑孩子性別不理想會被責怪、懼怕分娩時的疼痛等,因而常會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煩躁不安的情緒中。這些負性情緒的不良後果主要是加重妊娠反應,使孕婦食慾減退、影響營養攝入,影響胎兒軀體和腦、神經系統的發育;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減弱孕婦的抗病能力,進而致使孩子出生後往往會出現身體功能失調,如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情緒躁動不安、易受驚嚇、愛哭鬧等。不良情緒嚴重者還可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流產。她解釋說,胎兒能感受到母親情緒並有簡單的情緒反應,其生理機制主要是:孕婦體內腎上腺素等激素上升,可通過胎盤屏障傳遞給胎兒,從而對其造成影響。母體腎上腺素分泌長時間處於較高水平,胎兒腎上腺素分泌就會出現異常,從而影響對胎兒的血氧和營養供應。「因此孕婦生活環境要輕鬆愉快,丈夫等家人應分享其喜悅和苦惱;自己也要學會調節,如把家布置溫馨些、常聽舒緩音樂、欣賞精美圖片、與親友交流,少看驚險刺激節目,避免生悶氣和發怒,負性情緒嚴重者一定要去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產婦心理影響分娩方式很多產婦對於分娩依然在心理上準備不足。很多老一輩的人往往將分娩鎮痛形容的撕心裂肺,影視文學等媒體也依然火上澆油,著力宣揚產婦臨盆之時的痛不欲生——多少電影片段,每逢古裝戲如遇一出「狸貓換太子」,頓時,電視機里的音量高上八度,產婦痛徹心扉的嘶叫「震耳欲聾」……然而事實上確實如此么?北京協和醫院產科的護士告訴記者,「陣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少見順產孕婦疼出那麼激烈的聲音。多數還是有準備來的,只要是順產,只要時間來得及,我們都必須在產前進行心理疏導。其實分娩鎮痛沒那麼邪乎。」可以說,我們不少媒體幫醫院賺了錢——從一個小姑娘懂事起,便接受電視等媒體有關「孕婦臨盆會疼的死去活來」的「教育」幾十年,等到真的輪到自己了,焉能不恐懼、不慌張?而恐懼慌張的後果,便給予了無痛分娩與剖腹產有力借口,而逐漸偏離了我們力求避免人工干預的順產初衷。產婦的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因此,專家認為,孕產婦的心理社會因素嚴重影響分娩方式,此外,調查資料亦證實,部分產婦即將分娩時,會存在不穩定情緒,出現易哭、睡眠障礙、心悸等脆弱心理表現。產婦精神心理因素是影響分娩的重要因素,這些負面情緒改變或有害心理狀態,會使機體產生一系列變化,對自然分娩非常不利。如產婦不能正確對待分娩,致使臨產時情緒緊張,處於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狀態,可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應——子宮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疼痛敏感、胎兒頭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或因胎兒窘迫,而最終就迫不得已施行剖宮產術等。產婦分娩的過程中,隨著產程的進展,頻繁的子宮收縮使胎兒先露,先露部的下降給產婦帶來了疼痛和不適感,產婦會表現出緊張、恐懼心理。而這個時候,醫護人員給予心理上的鼓勵與幫助往往更為重要。曾有多家高級私立醫院開設過產房允許產婦丈夫經嚴格消毒等程序陪同妊娠全程的服務項目,其目的就在於產婦的心理安慰。「在分娩過程中,產婦的疼痛和不適感因人而異,有的產婦對疼痛較為敏感,有的有較強的耐受力,這除了與各人的疼痛反應閥值不同有關外,還受心理狀態的影響。產婦心的文化修養、意志、情緒、性格等都會影響其心理狀態。這個時候,產婦的心消耗很大,我們做醫生的就該正確指導產婦,每次宮縮時給予鼓勵,給產婦以信心。在檢查時應注意動作輕柔,防止更多的疼痛刺激。接生的各項工作應忙而不亂,以取得產婦的信任,使產婦用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分娩,主動配合,保證分娩順利結束。」產後別忘了媽媽「一直盼望快點與寶寶見面,現在見了面我卻情緒低落和沮喪,連我自己都說不清什麼原因……」L小姐對記者談起了她當初生育時的過往。今年26歲的L小姐出生富裕家庭,身為獨生女的她從小到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學畢業後她便結婚生育,隨著一個大胖小子的降生,雙方父母都圍著下一代團團轉。一直嬌生慣養的阿淑卻有點不舒服了。懷孕的時候,她是家裡唯一的寶貝,一家人為她的吃穿而奔忙。自從孩子出生後,家人勸說她多吃點好東西的目的都成了「給孩子多下點奶」,她感覺自己簡直成了一台「產奶機」。原本的好胃口也變得不想吃東西了,看著孩子更是不順眼,時常無緣無故地沖老公發脾氣,還動不動就想哭。「這是標準的產後抑鬱症,」上海紅房子婦產科醫院產科主任李笑天教授指出,門診中類似這樣的產後抑鬱症患者並不少見。一般多發生在生完小孩後兩周到1個月期間,特別是產後兩周是多發高發的時間段。有的產後抑鬱症當時處理不得當,沒有及時治療,延續很長時間,也有可能複發或導致更嚴重的情況。尤其是80後的獨生女,一直以來都是家庭的重心,一旦生完孩子,家庭的重心一下子轉移到新生兒身上了,失落感必然驟增,如果無法調整情緒,就會導致產後抑鬱症。另一個真實的例子,今年39歲的蘇女士在懷孕兩次均告失敗後,第三次終於孕育成功。懷孕期間,她不是擔心孩子畸形,就是擔心孩子能不能順利產下。生產後,看到孩子非常漂亮可愛,她不讓別人抱,自己抱又總擔心孩子會掉地上,抱著孩子站在窗戶邊,她又擔心孩子會掉出窗外。尤其在得知產室隔壁的一位產婦生下的孩子患有室間隔缺損後,更是驚恐不已,動不動就擔心孩子今後患上什麼大病,「一開始好好的,總是想著想著,就開始失聲大哭。」據介紹,至少有超過半數的孕產婦出現過煩躁、過度焦慮、不安等抑鬱情緒。專家認為,如能認識並及早發現,從心理上多安慰產婦,從生活上給予真誠關懷,癥狀可很快消除;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對產婦漠不關心,甚至埋怨,極可能使產婦抑鬱症加重,甚至發展為精神病,還出現過產婦因抑鬱親手將孩子殺死的極端例子。「因此,請不要忽略孕產婦的心理問題。無論情況嚴重與否,只要有出現的苗頭,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找心理醫生進行開導、治療。」自然分娩更可怕?統計數字表明:我國的剖宮產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與分娩媽媽要求剖宮產心理有密切關係。其實,剖宮產是一種萬不得已的分娩方式,而且它利少弊多。在正常情況下,其比例應該僅佔分娩總數的15%以下。很多孕媽媽是因為恐懼等心理問題或是對分娩的誤解而選擇剖宮產,這不僅對自己和寶寶的身體健康不利,而且還得不償失。一般來說選擇剖宮產的分娩媽媽會有以下心理問題和誤解:誤解1自然分娩遭罪分娩媽媽在分娩時,難免要消耗一定的體力。由於分娩時子宮收縮和胎寶寶壓迫,使子宮壁受壓,子宮肌缺血缺氧,由此會出現程度不同的分娩痛,分娩媽媽稱之為「遭罪」。其實,剖宮產由於麻醉藥的止痛作用,分娩痛是減輕了,但剖宮產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如:麻醉意外;若膀胱充盈或腸道充氣,手術稍有不慎便易傷及膀胱或腸管;術中也可能傷及胎寶寶或術後牽拉胎寶寶所致胎寶寶骨折;少數病例尚可發生羊水栓塞;術後分娩媽媽出血和產後感染率都較高;還會引起術後腸粘連等等。分娩媽媽一定要考慮全面、權衡利弊,能夠自然分娩的孕媽媽,最好還是不要挨上這一刀。誤解2自然分娩不成會「吃二遍苦」有的分娩媽媽怕到時候生產困難,再開刀,吃二遍苦。其實,這大可大必憂慮。分娩媽媽採取什麼樣的分娩方式,最好聽從醫生的安排,醫生會根據產力(子宮收縮力)、產道(以骨盆為主)和胎兒(大小、胎位,是否畸形)等三個條件為你決定適合的分娩方式。誤解3自然分娩的孩子智商低有的孕媽媽出於「可憐天下母親心」的天性,惟恐在分娩時,胎寶寶的頭部受擠壓而影響孩子的智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自然分娩根本不會造成對胎腦的影響,因為胎寶寶在經過產道時,顱骨會產生自然重疊以適應產道環境,防止腦組織受壓;相反,剖宮產會使胎寶寶因為從宮腔直接取出受到氣壓驟變的影響而產生損傷。因為在剖宮產時,小兒胸部未受擠壓,呼吸道的粘液、水均滯諸於肺,易發生小兒吸入性肺炎、嬰兒缺氧等有可能影響孩子大腦發育,降低小兒智商。不僅如此,醫學研究表明:剖宮產的孩子長大後發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幾率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要大,而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智力不一定低下,但存在嚴重的學習障礙,這將給家長帶來更大的煩惱和痛苦。誤解4自然分娩影響性愛有部分分娩媽媽怕由於陰道分娩,因為胎寶寶娩出而導致陰道擴張,使其失去原有彈性,由此會引起性敏感度降低而影響性愛。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確實,一部分由陰道分娩的分娩媽媽,產後可能出現性能力低下,但這是由以下幾個因素造成的:一是因為分娩後體內性激素水平驟降,從而喚不起性慾;二是因為分娩時陰道壁神經受壓,性刺激敏感降低;三是因為產後分娩媽媽由於哺乳、護理嬰兒所致精力不足。隨著分娩媽媽身體復原,性激素水平回升到原水平,性功能也會隨之恢復。所以,完全不用為此擔心。誤解5自然分娩改變體形很多孕媽媽在懷孕初期就會聽到「過來人」說:自然分娩會使骨盆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影響以前窈窕的身材。其實,這也是一個大大的誤解!事實恰恰相反,經陰道分娩非但不會危及體形,而且還會增強體形的美。女性體形美的標準之一在於有豐滿的臀圍,陰道分娩時由於骨盆韌帶鬆弛,使盆圍、臀圍增寬,顯得更加豐滿。相反,剖宮產不會使臀圍增加,而術後的腹壁留下了長長的疤痕,即有損於健美,又削弱了性感美。另外,剖宮產由於出血過多,術後往往進補過多,由此會使體態臃腫,更有損於健美。80後媽媽流行天價貴族分娩據記者了解,在實行貴族分娩的廈門市婦幼保健院VIP國際婦產中心裡,順產費用約13800元,剖宮產則需22800元,相比普通醫院順產不超過2000元、剖宮產4000元左右的費用,堪稱「天價」。但根據VIP中心提供的數字顯示,該中心自2005年10月份對外開放以來,已經接待過300多位產婦,其中1980年後出生的占很大比例。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認可天價貴族分娩的准媽媽以80後居多,她們都表示,一兩萬元的價格不算太離譜,現在的女人一輩子才生這麼一個孩子,奢侈一下也是應該的。在VIP國際婦產中心,記者與幾位前來諮詢的准媽媽攀談起來,她們告訴記者,如今的年輕人最重視健康,雖然現在醫療水平發達了,但女人生孩子仍然存在眾多不確定的危險因素,多花點錢換來專業服務還是值得的。記者還注意到,貴族分娩不僅受到准媽咪追捧,家屬也投贊成票。現場有位準媽媽詢問價格後流露出猶豫的神情,她的丈夫馬上勸她,反正還年輕,賺錢就要花,大不了再賺就是。VIP中心負責人鄭天昕主任醫師介紹說,中心專門配置專業的助產人員,一對一全程陪伴產婦,在分娩時還有產科、新生兒科的高級醫師及麻醉師助陣,等於給產婦分娩的安全加上了多道鎖,這讓80後准媽咪感到滿意。「我就看重生活質量」人性化的產房設計也是贏得80後媽媽青睞的原因之一。「本來我心情挺緊張的,可來了這兒卻覺得不像是來生孩子,倒像是來玩的,一下子就放鬆許多。」記者在現場採訪了一位25歲的准媽咪,她說離自己的預產期還有好幾天,本來該在家待產,可老公認為這裡的人性化設計比家裡舒服,又有醫生罩著,比較安全,所以乾脆提早來了。「我婆婆說多住院幾天沒關係,她準備了2萬元,叫我只管花,只要讓她順順噹噹抱上孫子就行。」記者了解到,在普通醫院裡,待產室與分娩室是分開的,而在VIP中心裡,LDR三合一產房集待產(LABOR),接產(DELIVERY),產後復原(RECOVERY)為一體,從孕婦入院後,包括產前的各項檢查、分娩過程及產後短期恢復都在同一個地方完成,減少了轉換病房帶來的不便。在LDR產房裡,產婦家屬,尤其是丈夫還享有多項特權,可以全程陪同產婦,有利於增進夫妻及親子感情,也有助產婦順利分娩,從而使分娩由傳統的痛苦經歷演化為人生的可貴享受。這種生活質量的提高尤其是80後所看重的。分娩莫信「一刀切」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關於中國剖宮產率直線上升並居全球第一位,看了覺得難過,作為婦產科醫生,中國的婦產科醫生不禁臉紅!作為科主任,我曾經嚴格的控制過剖宮產,任何選擇性剖宮產都必須經過討論,結果得罪過很多人,認為我是和他們過不去。那時,我的心就很痛,很痛。經過一年的努力,科室的剖宮產率從50%以上降低到了接近34%,可是我很辛苦。因為控制剖宮產直接涉及到了某些醫生的利益(藥品的回扣和手術的紅包……),很多孕婦的錯誤觀點更難加以說服。很多科室主任甚至把做剖宮產手術最多的醫生作為楷模和先進讓大家學習,對病人和年輕醫生來說實在是不負責任之舉,因為無奈,因為無力回天,所以我放棄了產科主任的位置,只能說管好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和信任自己的病人,足矣。五一前,準備回歐洲那天上午去上班,還有2個小時就要出發去機場,接到一個孕婦丈夫的電話:「李醫生,你能不能到產房看看我太太,她生不出來要手術了!」我聽了,趕去產房。產房裡亂作一團,孕婦在大喊大鬧,丈夫慌慌張張,幾個助產士圍著產婦試圖安撫她。我先讓產婦丈夫離開產房,對產婦說:「別鬧了,你先平靜下來,這樣哭鬧是沒有幫助的。」產婦漸漸的平靜了。助產士開始告訴我:剛剛有醫生查過,說胎頭位置不好,下不來。宮頸水腫了,生不下來要做手術。她聽了就開始鬧了。我讓護士準備好東西開始給她檢查,結果和先前那個醫生檢查的結果完全不同。胎頭位置非常好,宮頸也沒有水腫。我讓護士把那個檢查的醫生叫進來再次檢查,她無語。安慰過產婦,教會她如何用力後,我離開產房。在去機場的路上,她的丈夫給我電話:「李醫生,我太太生了,謝謝您。」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年輕的醫生已經不再努力去鍛煉自己,年長的醫生也不再願意教他們,更不願意給孕婦承擔任何風險。我們的剖宮產率怎能不居世界第一?希望每一位孕婦,不要輕易的剖宮產,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醫院「鍾愛」剖腹產?「剖宮產已經失控」、「中國11.7%的剖宮產剖腹產手術沒有必要」、「醫院逐利,『鍾愛』 剖宮產」、「沒有巨大經濟收益,哪來的剖宮產率世界第一」……許多人將「罪魁禍首」鎖定在了醫院和醫生身上。有醫院剖宮產率高達90%以上其實,我國剖宮產率過高的情況早已存在。北京市公共衛生信息中心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在20世紀50到70年代,我國剖宮產率僅在5%左右,此後不斷攀升,20世紀80年代以後快速上升至30%~40%,到20世紀90年代,上升更為明顯,幾乎達到了40%~60%。21世紀,在中國,剖宮產變得更加普通,其效用被無限放大。當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醫院剖宮產率在40%~60%以上,少數已超過80%,某些醫院已上升至90%以上。山東省某縣婦幼保健院的趙院長告訴記者,剖宮產率一般是大醫院高,小醫院低,綜合性醫院高,婦幼保健院低。「比如我們醫院的剖宮產率在30%左右,而縣人民醫院為50%,市人民醫院為60%。因為現在的妊娠合併症等高危因素增多,所以產婦一般都選擇大醫院和綜合性醫院去進行剖宮產。」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凌告訴記者,其實婦產科一直在控制剖宮產率增高的情況,因為剖宮產率是婦產科質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每季度都會上報一次剖宮產率,然後大家進行討論,為什麼升高或降低?應該如何控制等。但剖宮產率近些年是在暴增,壓也壓不住。」順產還是剖宮產產?什麼時候生?到哪家醫院生?找哪個大夫接生?從網路到現實生活,從城市到農村,到處都在討論。而就在這種充滿人性溫情的討論中,「醫院趨利導致剖宮產率高」的簡單推論卻顯得越發真實。26歲的河南農民小李非常氣憤。今年3月,妻子在鄉醫院生孩子,本來也想順產,「但醫生說,胎兒比較大,順產怕有危險,建議我們剖宮產,我們就聽從了醫生的意見。沒想到前幾天碰見一個熟人,親戚是鄉醫院的產科醫生。他說,凡是自己接生的產婦,一律剖宮產,時間短,賺錢多,不管你想不想剖,一嚇唬就都剖了。」31歲的王女士感覺也差不多。她去年在北京某公立醫院生孩子,也是剖宮產。「我本來想自己生,產前所有的檢查都挺好,但待產的時候,醫生突然說我年紀有些大,順產可能會有問題,建議考慮剖宮產。當時把我們全家都嚇住了,就選擇了剖宮產。可事後想想很生氣,如果年紀大有問題,為什麼之前檢查都很正常?為什麼非要等臨產前才提醒我?我覺得醫院就是想多賺錢。」「如果全是順產,我們就要喝西北風了」河南省某鄉醫院婦產科的郭醫生告訴記者,在自己醫院順產的費用是500多元,剖宮產的費用是1000多元。每個月有十幾名產婦生孩子。如果全是順產,則每個月產科部分的收入為七八千元。這七八千元由4名醫護人員、婦產科和醫院按比例分配,「實際分到我們手裡的錢非常有限」。而工作量是該醫院和醫護人員的唯一收入來源。「國家好多年沒有給我們投入了。這麼多年來,醫護人員的收入完全要靠自己來掙。」郭醫生告訴記者,有一次發工資,一位護士當月的工資竟然還不夠抵扣當月應交給醫院的伙食費等正常費用,護士很傷心,說:我天天按時上班,又沒遲到又沒曠工又沒請假的,辛辛苦苦忙了一個月,竟然還要倒給醫院交錢!「大家看著也很傷心。最後,醫院領導免了她當月的伙食費。」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凌,曾在北京市的一家公立醫院婦產科工作過近30年。高凌表示,剖宮產率高,公立醫院考慮盈利的因素確實存在,「因為物價部門對分娩費用的規定極低極低。」從2005年7月1日起,北京市的城鎮企業職工有了生育險,開始享受住院分娩報銷的政策。住院分娩期間,除嬰兒費和超標準床位費外,定點醫療機構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收取其它費用;自費藥品、自費診療項目,醫療機構要與個人簽訂自費協議。高凌所說的「物價部門規定的分娩費用」,指的就是生育險中規定的支付標準。以北京市的三級醫院為例,生育險中規定的自然分娩的支付標準為2000元,剖宮產不伴其他手術的支付標準為3800元。「我就做不出這個2000元的順產項目來。因為按照這個標準,好多項目都不能做,比如監護,但不做監護我怎麼保證產婦的安全?而且生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醫護人員?所有的成本根本不止2000元。如果按照這個費用來收,我這個科室維持不下去。不是我要多賺錢,是我連西北風都喝不上。」「再比如接生費,物價部門定的價格是生一個孩子50元,生雙胞胎60元,我們簡直無法接受,這麼複雜的生育過程,多生一個孩子,只多加10塊錢!這個價格一直沿用到現在,實在是沒辦法。」據高凌介紹,儘管剖宮產3800元的費用也不高,但對於一些醫生來說,畢竟「比順產的餘地大很多」,「順產人家生完就生完了,想加錢也不好加,但剖宮產的話,會用到醫療器械、材料、藥品等,而且個別大夫還會有一些灰色收入。」實際上,順產對公立醫院和醫護人員來說,耗時長,投入的人力多,收入最低,還容易引起糾紛。「順產的越多,醫護人員越累,拿的錢還最少,哪一個有頭腦的人不會想:我幹嘛要這麼多順產?為什麼不去剖宮產?這是人之常情。」一位產科醫生說。但抱怨歸抱怨,採訪中許多婦產科醫生表示,還是會鼓勵符合條件的產婦順產,因為自己是醫生,要為患者負責,況且大多數醫院的產科並未獨立,是「婦產科」,生產費用並非自己唯一的收入來源。「有的時候,遇到病人說:我不想順產,你幹嘛不給我剖?我心裡想:哎呦,誰不願意給你剖?我難道不怕累?關鍵是沒有理由的剖宮產,我良心上過不去。」高凌說。醫生怕醫療糾紛河南某鄉醫院的郭醫生坦言,自己接到待產的孕婦時,首先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費用。「我接生,首先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你不管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如果我覺得有風險,我就不收,建議你去別的醫院。因為一旦出了醫療事故,對醫院和醫生的影響非常大。」郭醫生所在的醫院婦產科,前幾年連續出了幾起醫療糾紛,雖然最後得到了解決,但負面影響至今還在。「糾紛都過去好幾年了,但到我們醫院來生產的孕婦數量還不到糾紛前的一半,一直緩不過來。而且現在患者鬧得凶,醫院一般都會和他協商解決,賠償的話,醫生要按照醫院認定的責任大小掏賠償費,如果認為是醫生的全責,那麼你就全掏,大責就掏大部分,小責就掏小部分。現在的醫療糾紛,患者提出的賠償至少上萬元,我一年才能賺多少錢?而且,今後誰還敢找我看病?」山東省某縣婦幼保健院的趙院長認為,醫療糾紛才是導致高剖宮產率的最重要因素。「分娩作為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但患者和醫院都不願意承擔風險。而且,醫療糾紛的處理又缺乏正確的、合理的途徑。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出現糾紛後,患者不鬧就一分錢沒有,鬧了就有賠償,鬧得越大,賠償越多。醫院和醫生的壓力都很大。現在還算好一些了,五六年前,患者到醫院來鬧,110都不來。」北京衛生法學會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劉海英副主任告訴記者,產科糾紛多,主要因素是因為產婦在醫院分娩時心理落差很大。「孕產婦在家庭中享受的往往是大熊貓一樣的關心和呵護,但到醫院分娩時,心理落差很大。因為產科工作強度大,醫護人員不會像其家人一樣關心備至。加之產婦是一個頭腦清醒的健康人,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都被她看在眼裡,如遇態度不好等,就會覺得很委屈,覺得你沒有盡心盡責。所以,如果在產前、產中、產後的某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很容易產生糾紛。」據劉海英介紹,這種心理落差還表現在產婦及其家屬對孩子的過高期望值上。「比如,產婦在產前會做很多次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再加上自己和家人對胎兒的精心呵護,像胎教、防輻射等等,她們覺得自己已經做得非常完美了,那麼孩子在出生後就應該是健康的。但由於受現代醫學技術條件限制,一些疾病在產前不可能全部被檢驗出來,一旦孩子出生有問題,家長們肯定很難接受。這種對胎兒的過高期望值導致的糾紛佔得比例很大。」多位婦產科醫生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無奈:生得好全是人家自己的功勞,生得不好則全是我們的錯。一位婦產科醫生向記者表示:為了保護自己,很多時候,只好選擇剖宮產。「(順產)高風險捆綁住了我們的手腳,誰敢去冒險?那就直接剖吧,一次搞定,速戰速決。」他無奈地說一位產科醫生表示:「剖宮產的難道都是醫生建議的嗎?至少有一半是產婦自己提出來的。我可以讓符合條件的都順產,但如果出了問題,誰來保護我?我可以不怕苦不怕累,盡量讓每一個人都順產,但醫院在考核我們工作量時,在發獎金時,評價的標準是我幫助多少個孕婦順產嗎?它看的是我為醫院創造了多少經濟效益!把壓力都給我們,這根本不合理。」山東省某縣婦幼保健院的趙院長認為,想要降低剖宮產率,首先需要國家加大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其次,醫療糾紛必須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現在的解決途徑太過繁瑣,患者根本不願意採用。」趙院長希望醫療糾紛發生後,能有第三方公正介入,實事求是地進行評估。「車輛有強制險,生育為什麼沒有?應該有一個險種,保孕婦從入院到生產結束的安全。」第三,計生政策的改變。「現在只能生一個孩子,這麼珍貴,無論產婦還是醫生都會傾向於選擇剖宮產。」醫院缺助產士北京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高凌告訴記者,提倡順產,降低剖宮產率,醫院在硬體和軟體上都還需要改善。「順產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助產士數量少。在國外一個產婦分娩,會有1~2位助產士全程陪同,而我們國家醫療資源有限,往往是一屋子分娩的待產婦,1~2位助產士跑出跑進,值班時往往就一個醫生。許多醫院都缺助產士。為什麼?沒人培養,都培養碩士、博士去了。北京有一家很好的助產士學校,但只是個中專,中專生誰要啊?且不說各醫院的門檻高,就連咱們的相關規定也說,接生的人必須有大專以上文憑。你學了也白學。好多醫院沒辦法就讓護士代替助產士,但沒人願意干。因為沒日沒夜地在產房轉,累,風險和壓力又大,錢又少。」其次,生孩子最需要親人陪伴。但許多公立醫院不具備這個條件,沒這麼多病房。產前保健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婦能不能順產。「懷孕前期的每個月,後期的每個星期,孕婦都需要指導。這就需要孕婦學校,而且這在圍產保健、產科質量管理中都有要求的。但現在許多醫院要麼不做,要麼就流於形式。為什麼?因為沒收入。物價局沒規定,醫院不能收錢。」「不能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醫院身上,醫院再壓到大夫身上!你下來一個政策,我們就要學習培訓,然後執行,但很多問題是社會問題,是職能部門的問題、財政的問題,你讓我們大夫怎麼辦?」高凌無奈地說:「我有時候和他們開玩笑說,定政策的都是男人,都是不生孩子的。」

龐汝彥:不要把順產變難產記者就「孕產育」專題採訪龐汝彥女士。記者首先闡明一個中心思想:生育繁衍是人類的本能和天職,任何違反自然規律,人工干預人類自身孕育的行為,都會導致人類的健康走向歧途。這個觀點立刻引起了龐女士的熱情共鳴,身為專家的她侃侃而談,娓娓道來。樸實又條理清晰的話語,自然流露出她對中國母嬰健康的熱誠關注和憂患意識,還有她對婦幼保健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過度的醫療干預將順產變難產龐教授說,妊娠和分娩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生理過程。陰道分娩是最完美、正常的分娩方式,絕大多數婦女都可以自然地分娩一個健康的嬰兒。當然,在母親有合併症或難產的時候剖宮產是挽救母嬰生命的重要手段。隨著圍產醫學的發展,手術、麻醉技術及藥物治療條件的改進,剖宮產的安全性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對沒有任何醫療指征的孕產婦而言,剖宮產則是違背自然規律的過度的醫療干預,將順產人為地變為難產。事實上,在剖宮產過程中蘊涵著諸多不安全因素,可能發生一系列併發症、麻醉及其它意外和損傷,也增加母嬰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發達國家,多數婦女是在助產士的幫助下沒有任何醫療干預的自然分娩。而我國近20多年來,多數醫院處理自然分娩的能力逐漸下降,過分的醫療干預愈演愈烈。在某些大城市的醫院裡自然分娩只佔孕產婦總數的20%左右,或更低。根據2008年我國婦幼衛生年報結果顯示,剖宮產率大於20%的縣佔全國的60%。世界衛生組織在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發表的有關「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結局」文章指出,針對中國、印度、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等9個亞洲國家的抽樣調查,平均剖宮產率值為27.3%,而中國卻高達46.2%,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15%的剖宮產率3倍以上。對沒有任何醫療指征的孕婦進行不必要的干預,把順產變成難產,不僅影響母嬰健康,而且浪費了衛生資源,增加了孕產婦的經濟負擔。因此,降低沒有醫療指征的剖宮產,促進自然分娩,保障母嬰安康是目前提高產科質量,加強產科建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自然分娩的胎兒更聰明安康龐教授說,自然分娩是指胎兒通過陰道娩出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首先,臨產時隨著子宮有節律的收縮,胎兒的胸廓受到節律性的擠壓,這種節律性的變化,使胎兒的肺迅速產生一種叫做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磷脂,因此出生後的嬰兒,其肺泡彈力足,容易擴張,很快建立自主呼吸。其次,在分娩時,胎兒由於受到陰道的擠壓,呼吸道里的粘液和水分都被擠壓出來,因此,出生後患有「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新生兒濕肺」的相對減少。另外隨著分娩時胎頭受壓,血液運行速度變慢,相應出現的是血液充盈,興奮呼吸中樞,建立正常的呼吸節律。據有關資料報道,通過陰道分娩的胎兒,由於大腦受到陰道擠壓而對小兒今後的智力發育有好處。剖宮產則是經腹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過程,它並非是胎兒最安全的分娩方式。首先,由於沒有子宮節律性收縮的刺激,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產生相應要少且慢,出現有規律的自主呼吸相應減慢,而且新生兒易於並發肺部疾患。除此之外,剖宮產術中,新生兒還易出現鎖骨、股骨或肱骨、顱骨等多處骨折和軟組織損傷。長期的醫學觀察發現,不經過產道擠壓的新生兒,通常以後的手眼協調能力比較弱,脾氣比較容易急躁,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患多動症及自閉症幾率比較高,醫學上稱之為「感覺統合失調症」。與此同時, 2%到3%的剖宮產新生兒日後容易患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瑞典著名兒科專家畢爾克斯汀(Bengt Bjorksten)教授的有關研究顯示,剖宮產的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內致敏或過敏的發病率升高有關,並且會增加胃腸道感染的風險。這是因為剖宮產影響了對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展和成熟起重要作用的初始腸道菌群定植。畢爾克斯汀在雀巢營養科學院舉辦的「不同分娩方式對嬰兒腸道菌群發育及健康的影響」巡講中介紹,人出生時腸道內是無菌的,經過幾小時後大量細菌開始進入並繁殖,此時稱為細菌的定植。腸道菌群是一個複雜的微生態系統,對調節機體免疫具有重要作用,分娩方式是影響嬰兒腸道菌群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分娩過程中,嬰兒通過接觸母親產道及分娩環境的細菌,在腸道會逐漸產生正常菌群的定植。但剖宮產嬰兒卻是暴露於特定的醫院無菌環境,其腸道菌群的定植是推遲的,而且雙歧桿菌的定植率低。這可能是剖宮產嬰兒易患感染、過敏風險升高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更利於產婦康復和母乳餵養龐教授說,由於自然分娩是一種生理現象,其創傷小、安全,而且產後能很快恢復,並對產後的體型恢復有益,更有益於母乳餵養。相比之下,剖宮產手術,除了麻醉方面的風險外,還可能在術中或術後出現一些相應的併發症,其中較嚴重的有:膀胱損傷,腸管損傷,子宮切口裂傷漏縫而致產後大出血。目前,有許多孕婦及家屬盲目要求以剖腹產結束妊娠,其理由不外乎是怕分娩時間過長,產婦遭罪,以及怕分娩方式造成孩子的損傷及智力障礙,還有的是因為迷信某些出生日期。不可否認,困難的產鉗助產、臀位產確有可能造成產傷,引起智力障礙。因而從母嬰安全考慮,剖宮產的適應症已經有所擴大,但它畢竟是一種手術,並非是最完美的分娩方式,不能替代陰道分娩。剖宮產的產婦術後,往往是鼻子里插著氧氣管、身上插著導尿管、手指上套著心臟監護儀、手臂上還綁著血壓器、背後插著麻醉泵、肚子的傷口上壓著沙包……自顧不暇,哪還有力氣和孩子親近?因為使用麻醉和抗生素,不能儘早哺乳,必須把奶水憋回去,產婦往往會覺得漲奶比順產時宮縮的疼更難以忍受。而自然分娩的產婦卻可以第一時間和孩子親近,第一時間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孩子,更輕鬆地享受迎接新生命的快樂和幸福。如何減少沒有醫療指征的剖宮產龐教授強調降低沒有醫療指征的剖宮產是一個需要動員全社會的系統工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特別是孕婦及其家屬加強教育引導,宣傳自然分娩的好處,創造一個促進自然分娩的理念和環境,避免進入誤區。醫務工作者除本身要認識剖宮產的利弊以外,要通過產前健康教育、孕婦學校等形式幫助孕產婦及其家屬選擇適當的分娩方式,提供人性化服務,提高服務質量,保障母子平安。當然,一些其他相關問題對剖宮產率不正常攀升也有非常大的影響。如物價部門規定的自然分娩的接生費過低,醫院無助產士職稱系列,待遇太低,勞務費和勞動的時間及價值不成比例等因素造成助產隊伍的不穩定。另外,我國沒有正規的助產教育,助產士隊伍萎縮,助產技術退化等。因此,要減少沒有指征的剖宮產,必須標本兼治,要多部門的合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保障母嬰的健康安全,減少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華夏分娩史華夏文化的精髓,可以說凝於孔孟之身。強調中庸的同時,老子也在為這燃燒千年的文明火焰添把柴,天人合一的境界最終使得原本「鐵板一塊」的儒家綱常變得柔軟了起來。季羨林先生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過「『天人合一』方是拯救人類之良方」的言論,令天下大嘩。其根本目的在於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重要性。分娩,更是人類的本能與天職,在中華千年傳承的文化命脈下,任何違背自然規律的分娩形式勢必將人類健康導向歧途。其實自古以來,人類的分娩形式隨時隨地發生著變化,剖腹產等分娩形式傳承已久。穿越歷史的帷幕,關於「產」,我們或許會懂得更多。史上最早的剖腹產那是一段遙遠的過往,可以追溯到洪荒的大禹時代。那個時候,婦女生產時多由土產婆或妯娌、姐妹等接生。分娩時常擇畜舍、燒土房等處,取蹲、坐、跪等式,將嬰兒產在稻草堆、便桶、腳盆里。在石器或青銅時代,通常選擇用鋒銳的石片、銅器乃至用牙咬,繼以麻繩結紮。一旦發現難產或大出血。更是直接上手,用手、秤鉤等強拉硬拖,故產婦死亡經常發生,新生兒破傷風屢見不鮮。那個時候的生育率驚人的低,往往就是這類原因。面臨這種情況,早在柳葉刀發明以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嘗試一種最為原始的剖宮產。《史記·楚世家》中有言:「陸終生子六人,拆剖面產焉。」對此段史故,《集解》曾說:「若夫前志所傳,修已背訴而生禹,簡狄胸剖面生契,歷代久遠,莫足相證。近魏黃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兒,從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數月創合,母子無恙,斯蓋近事之信也。」尚且不論上古史料在傳說中被摻進了多少顏色,看來古人除了剖宮產還曾應用過「剖背產」,而無論是史料所記,還是真有這麼一回事情,據清人嚴可均輯錄的《全上古三代文》所言,「鯀殛死,三歲不腐,副之以吳刀,是用出禹。」,其中之「吳刀」乃歷史上最早進行剖宮產的醫療工具之一,據說是當時最為鋒利的一種刀具。可見中國早在猛獸洶湧的洪荒時代里,就已經針對難產等分娩意外而進行了剖宮產。「哪吒」的由來難產率高,原始社會婦女的產婦死亡率高的原因,恰恰是當時生育環境惡劣和衛生條件、接生技術低劣所導致。曾有文字學學者就「殷」這個字提出過觀點,「從這個『殷』字可以看出,商代女性生育時已經在特定的房屋裡分娩,而且已經採用了剖腹產的方法。」新生兒存活率低。這裡牽涉到環境、衛生、疾病、餵養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生兒存活率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見於文獻記載,就是遠古產婦的胎盤比較現代要結實許多,所以產婦產下的胎兒經常出現死胎和羊水不破的情況——因為胎盤結實,所以出生時羊水未破,這在現代醫學是正常的。但是在上古時代,人們就會認為生了一個「蛋」,當然就是異類。於是有了哪吒的傳說。順產需「正」自從我們的祖先從青銅時代邁入鐵器時代,嬰幼兒終於脫離了被咬斷臍帶的宿命。隋朝大業六年,巢元方等撰《諸病源候論》,可謂是中國最早的論述以內科為主各科病病因和證候的專著,其中之四十三卷「婦人將產病諸侯」可以說是集前人在分娩臨產之時的歷史典籍。其中言道,「婦人產有坐有卧,若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勿使傾斜。故兒得順其理。卧產者,亦待卧定,背平著席,體不傴曲,則兒不失其道。若坐卧未安,身體斜曲,兒身轉動,忽遽強,氣暴衝擊,則令兒趨後孔,或橫或逆,皆由產時忽遽,或觸犯禁忌,坐卧不安,審所為,故產坐卧須平正。」古人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根據臨產孕婦的坐姿、產勢等規劃詳盡。那個時代的產婦,分為坐、卧兩種,坐產需要旁人扶持,使其在劇痛中保持正坐。卧產者必須攤平脊背,卧於席上,身體不彎不屈。可以說這種最為原始的產法其精髓在於「正」字,更強調「兒得順其理」的順產方式——分娩時孕婦要身正,其子也會順著「正」勢自然而然降生。在那個沒有無影燈、柳葉刀、麻醉劑的時代,待產孕婦只要遵循著「正」,可順利產子。西晉張華《博物志》說:「荊州極西南至蜀,諸民曰僚子(仡佬族)。婦人妊賑七月而產,臨水產兒,便置水中,浮則取養之,沉則棄之,然千百多活。」當然,古人所言七月而產指的正是十月懷胎,只不過古代曆法與如今現行曆法有所區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冷兵器時代里,很多少數民族正是通過這種方法將產下之子「優勝劣汰」,姑且不論男嬰女嬰以及「水煮沉浮」有多少科學依據,單是古人這種分娩一剎那就對嬰兒進行體質監測的原始方法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水中分娩的可能性——老鼠生來會打洞,嬰兒生來懂鳧水。「血池」求子除了種種分娩的現實手段外,還有民間信仰摻雜其中。曾經考古發現,在福州東嶽廟血池殿殿內地面下藏有一處長、寬約5米的池塘,並從池塘中挖出3具石香爐。經鑒定,該池塘即為相關文獻資料中記載的血池殿「血池」,你別小瞧了這其貌不揚的小池子,它是古代專門保佑婦女安胎順產做法事的地方。石香爐距今已有279年歷史。這3具石香爐造型古樸,高約20厘米,其中一具石香爐上刻著「懇求心愿」、「方朱姐喜捨」、「雍正八年立」的字樣。「血池殿是古代專門保佑婦女安胎順產的神殿,自古以來香火極旺。」自明朝以後,中國地方志中開始有區分性別的人口記載,迄至民國時期,有了全國規模系統性的男女人口數字。不過,這些數字大都顯示中國存在嚴重的性比例失調,也就是說:男性所佔的比例遠高於女性。一直到民國後期這種懸殊的性別比才有所緩和。曾有專家就此提出觀點,「以往的人口史專家較少考慮中國歷史上存在的溺女嬰情況,而在實際上,中國歷史上這一問題是十分嚴重的。自宋元明清以來,福建一直流行溺女嬰的習俗,因而產生了男多女少的社會問題。民國時期,隨著童養媳習俗的流行,以及戰爭對男子數量減少的作用,福建的男女性比例漸趨緩和。推而廣之,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性比例失調的狀況,不能輕率否定這一狀況的存在。」也就是說,由於重男輕女的傳統封建思想作祟,在沒有B超可以查驗胎兒性別的前提下,前人往往習慣於「溺子」的習俗,類似於古代仡佬族「臨水產兒」的傳統,但出發點卻並不是強壯與否,關鍵要看性別。接生婆VS婦產科清末民初,洋人專門設立的醫院並不是臨產孕婦想去的地方,她們還在將自己以及腹中胎兒的性命交由一人之手——接生婆。幾千年日積月累的習俗,導致那時的孕婦沒有去醫院的習慣,待在家裡,分娩時找「接生婆」。家裡條件較好的大戶人家請以接生為專職的「穩婆」,而家庭貧窮的就只能由家裡中老年婦女或熱心的女鄰居來充當了。由於舊時婦女地位很低,她們的文化水平和醫學知識可想而知。她們所能為產婦做的不過是叫產婦用力、接住孩子、剪斷和結紮臍帶、擦洗血跡等,根本沒有消毒和無菌的觀念。所用的工具也極為原始:斷臍用銹跡斑斑的家用剪刀或者菜刀、鐮刀、柴刀等;扎臍帶用土紡的棉線、麻線、麻絲等。講究一點的,最多是在使用前用開水洗一洗而已。特別是在農村,有些接生方法愚味得令現代人難以置信。如果胎兒久生不下,穩婆們也知道是難產了,但她們毫無辦法。此時,她們中較有經驗的也只能為產婦壓壓肚子幫助用力,更為普及的做法則是在觀世音菩薩神像前燒上三柱高香,祈求神靈保佑母子平安。「在這種情況下,產婦生孩子猶如闖鬼門關,闖過了算你命大,闖不過就只有做短命鬼」。並不是危言聳聽,清朝末年,有位來自英國的醫生名叫博爾特,在他所撰寫的醫學報告里,有生動的描述——「一般的場景是這樣的:產婦坐在床邊,丈夫坐在身後支持產婦身體,接生婆在產婦前面忙碌;為了給嬰兒『開路』,這些缺乏醫學知識的接生婆會用長指甲抓破孕婦的會陰、陰道甚至宮頸。無情的抓撓,常常給產婦留下無法治癒的傷害,甚至帶來名為產褥熱的奪命產後症。在高燒、寒顫和下腹部疼痛中,產婦拼盡最後一絲力氣,最後丟下寶寶,撒手人間。」而相關數據統計,在1928年,全國每天500個產婦死亡。其實那個時候,西醫產科剛剛進入中國,但對於這種新鮮事物,封建倫理綱常熏陶出的民眾卻普遍持懷疑態度。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她們即便去了醫院,也不肯好好配合醫生治療。接生婆助陣孕婦分娩,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上世紀20年代。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張慰豐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在1920年到1930年之間,估計有二十萬無知識的舊式接生婆分布全國,導致產婦死亡率千分之十五,嬰兒死亡率百分之十五道百分之三十左右。」二十一世紀,你想怎麼「生」?從大禹治水那個遙遠的年代一路走來,直至1928年佛萊明發現了青黴素,到大部分育齡夫婦終於掙扎出堅守炕頭分娩的陋習,歷史終於打破封建千年陰霾——隨著新中國成立、西方醫學傳入我國,「分娩」這一頭等大事也經歷了創建、引進、不斷總結的過程,漸漸擺脫了幾千年來的黑暗時期,進入了新的時代。由於政府的重視,加之我國的產科前輩克服重重困難,不斷總結經驗,學習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發展完善了產科專業,到21世紀初,產婦因難產、大出血等而死亡的人數大大降低,死亡率比建國前下降了近25倍,新生兒的死亡率下降10多倍。現在,正常的分娩對產科醫生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我們不能放鬆警惕。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視野更加開闊,更多形形色色的分娩方式層出不窮。坐位分娩、水中分娩、陪伴分娩、無痛分娩、剖宮產等等概念再次穿越歷史重歸舞台。當我們面對這些足以令人眼花繚亂的分娩方式的時候,不妨想想古訓——「若坐產者,須正坐,傍人扶抱肋腰持捉之……故兒得順其理。」剎那芳華分娩新世界問題奶粉催生催乳師幾年前,一個新興職業——催乳師開始在臨沂出現,並迅速在市場上走紅。隨著奶粉安全問題屢屢發生,母乳餵養成為不少產婦的優先選擇,市場上催乳師也愈加多了起來。然而,由於催乳師行業缺乏准入標準,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沒有從業資質,產婦們不乏擔心,醫院也面臨管理難題,對催乳行業進行規範勢在必行。催乳師月薪可超萬元26日上午,在臨沂市區婦幼保健院旁的一家小店前,記者看到一個黑底紅字的牌子上打著"專業催乳"的字樣,並留有電話號碼。進入店裡,記者見到了一位自稱"催乳師"的平女士。"我們採用的是日本式的手法,可以迅速解決產後乳房脹痛、乳腺炎、乳頭凹陷、少乳、無乳等問題,一次成功。"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催乳手藝是六年前到上海跟著一名老中醫學習的,在臨沂屬於較早從事催乳工作的人員。"原來的時候市民不認同,我們還要跑到醫院去推銷,隨著問題奶粉的出現,母乳餵養重新受到重視,現在每天平均能有1到2個產婦來催乳。"平女士說。據平女士介紹,目前臨沂市催乳按次數進行收費,在她這裡平均一次收費在100元左右,用時90至120分鐘。她每月收入一般在3000元至6000元之間,經驗豐富的催乳師月薪可達萬元以上。學習半個月就可上崗"大約從2009年開始,臨沂的催乳師一下子多了起來。"回想起從業的六年,平女士感慨道,隨著奶粉問題的增多,著實讓催乳師這個職業一下子火了起來,以前從事催乳的要麼是醫學類出身,要麼是按摩師出身。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隨著催乳師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是個低投入高收益的行業,所以半路出家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來。在百度輸入"臨沂催乳師"五個字,記者搜索到了約22200個相關網頁,而相關催乳師培訓班也多得讓人眼花繚亂。記者看到,在多數培訓班的招生介紹中,都打出了"學習周期一般在10-15天,學完後即可自己獨立上崗"的字樣。平女士表示,正是由於市場上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導致目前行業內魚龍混雜,競爭激烈。"其實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進行催乳,因為它牽扯到很多穴位的點、按、揉、拿等基本手法,而且需要結合多種現實情況。"平女士說。目前尚無催乳師資格證書當記者問到催乳師是否有執業資格時,平女士從抽屜里拿出了三張證書,記者看到,平女士所持的證書是由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所頒發的,名為催乳專業高級培訓證書。平女士告訴記者,這是她連續三屆參加在北京舉辦的中華婦幼健康大會,並參與了期間的催乳專業高級培訓時頒發的。由於催乳師本身並無專門的執業資格,大多數人都只有勞動局頒發的保健按摩師資格證。臨沂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的李科長介紹,目前在中國公布的職業目錄中,並沒有催乳師這一職業,國家也還沒有對催乳師頒發相關資格證書。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催乳師所持有的最有公信力的證件,也僅僅是勞動局頒發的按摩師資格證。希望國家儘早出台催乳師職業資格認證,規範催乳行業。(孟君周廣聰)來源:《齊魯晚報》「坐月子」有必要嗎?生完寶寶,接下來的42天,就是產婦的產褥期,民間俗稱「坐月子」。我國大部分醫生認為,中國產婦「坐月子」有必要。歐洲女人的骨盆相對較大,而小孩的頭都普遍比亞洲的小孩小,於是她們都很容易分娩,恢復得也快,她們通常在生完孩子後立即就和常人一樣生活、工作,但往往在步入中年後,容易出現婦科疾病。因此,中國婦女「坐月子」還是需要的,關鍵在於「怎麼坐月子」。專家表示,「坐月子」期間要多休息、保持個人衛生和精神愉悅,尤其是在飲食上,特別要注意因人、因時、因地,根據個人體質進補。醫生提倡「適當坐月子」「坐月子」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以社會學的觀點,女性生孩子是生理和心理重大變革期,「坐月子」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點。而從醫生的角度來講,也提倡「適當做月子」。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雪梅說,生完寶寶後,產婦的子宮頸和外陰變得鬆軟、充血、水腫,子宮內膜表面出現了創口和剝落。順產時,外陰傷口需要十幾天的時間康復,而子宮則大約四十二天左右才能復原,子宮內膜也需要長達56天左右才能復原。另外,女性的內分泌系統、皮膚、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器官功能的復原,都要靠「月子」里的養護。從中醫學角度講,因為生產時的用力與出血、體力耗損,產婦處於「血不足,氣亦虛」的狀態,稱為「百節空虛」的狀態,容易出現多汗、尿多、關節酸痛、頭暈頭痛、便秘等。產後氣血兩虧,元氣耗損,需要產後的休養才能復原。中醫推薦如何「坐月子」老一輩的人對於產婦「坐月子」頗多講究,不能洗頭、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不能刷牙……然而這些觀點現在看來,有的依然適用,有的則應堅決摒棄。鄧雪梅說,以下四點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產婦坐月子時常常諮詢的問題———習俗一:不能下床活動,要躺在床上,這樣身體才恢復得快而好。點評: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產後一定要在家裡靜養,注意睡眠,不要讓自己再疲勞,但絕不要整月躺在床上。一般產後3天就可以下床,做一些輕微的活動。專家認為,堅持在月子里適當身體鍛煉,做一些產後體操或瑜珈,可以幫助儘快恢復體型。習俗二:月子里不能洗頭、洗澡,因為會受風寒侵襲,將來頭痛,身痛。月子里不能刷牙、梳頭,容易引起牙齒過早鬆動及頭痛、脫髮。點評:從產後的第二天起,可以梳頭、刷牙、漱口。但盡量不碰冷水。可以用艾葉、雞血藤或姜皮等煮水洗澡、洗頭。保持雙手及乳頭的清潔衛生,尤其是要注意保持會陰部清潔。習俗三:不能吃蔬菜、水果及生冷食物,會傷脾胃和牙齒。點評:很多人認為產婦不能吃蔬菜,不然寶寶就要拉綠便。其實,蔬菜、水果都可以吃,如果怕生冷的話,則少吃西瓜、香蕉等寒涼水果。產婦的飲食以少食多餐,葷素搭配為宜,尤其要強調清淡,食物要容易消化,絕對不要暴飲暴食,防止營養過剩。習俗四:產後不能出外見風,即使在室內也怕著風,身體要遮擋嚴實。點評:產婦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緊閉門窗的房間,空氣易混濁,反而容易感染細菌和病毒,所以,「坐月子」期間,居室內還需經常通風,但不要門窗對流,不要讓穿堂風吹到產婦及嬰兒身上,以免感冒。產後中醫調理方法第一周:平補,以活血化瘀,催乳調理為主。產婦在產後體質虛弱,不適宜大補,否則會造成產婦虛不受補。鄧雪梅認為,產婦的補品以喝「生化湯」為主,一天服用一帖,連服3-5天,有祛瘀生新功能,幫助惡毒順利排出。第二周:溫補,以調理脾胃,補腎養腰,催乳為主。例如:參芪鯽魚湯、杜仲腰花等。第三至四周:大補,補氣血,恢復元氣,補筋骨,美容養顏,防老化。煲湯可選用:阿膠、花膠、龍眼肉、枸杞子、黃芪、人蔘、杜仲等。產婦進補的原則寒性體質產婦調理原則癥狀: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頻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宜食:溫補食物如麻油雞、參芪雞、四物湯或十全大補湯等,原則上不能太油膩,以免腹瀉。忌食:寒涼蔬果如西瓜、梨子、香蕉等。熱性體質產婦調理原則癥狀:面紅目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乾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量少色黃赤味臭,舌苔黃或干,舌質紅赤,易口破,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症。宜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多食水果蔬菜。中性體質產婦調理原則癥狀:不熱不寒,不特別口乾。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與葯補交叉食用。隨著月子會所的出現和逐漸形成規模,原來坐月子時的婆媳矛盾也逐漸淡化了,而且老人的負擔也一下子減輕了。與保姆不同,科學的坐月子及專業培訓後的護理人員,都具備了新生兒的護理和產後護理知識。當然,有時候老人也免不了對年輕人在產後沒過幾天就做產後恢復操持異議,不過,他們的觀念某種意義上也在發生鬆動。在台灣,80%以上的雙薪家庭都表示願意接受專業的月子中心服務,坐月子幾乎變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其成熟度和科學性已經被廣泛認可和接受。近兩年,月子會所悄然登陸京滬穗等大城市,逐漸被一些中高端人士接受。<前一篇艱難地妊娠後一篇>范淵達:做好婦幼工作醫改就成功了一半
推薦閱讀:

都說外甥像舅,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道理?
孩子順產出來了,醫生說黃疸高,這是怎麼回事?
香港推出7項措施應對非本地孕婦來港分娩
產婦分娩難忍疼痛大叫 陪產丈夫安撫不成反動手
在家生孩子,上不了戶口成了黑戶,父母怎麼給孩子辦理出生證

TAG:分娩 | 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