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講衛生的中國人

編者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愛國衛生工作的意見》,這是國務院時隔25年又一次專題印髮指導開展愛國衛生工作的重要文件。如何做一個講衛生的中國人?在此,僅摘編「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員李皓的演講稿,供讀者參考閱讀。前幾年,我去紐西蘭旅行了一周。在奧克蘭國際機場候機時,我看到該機場室內的每個不鏽鋼垃圾桶上都帶有醒目的中文提示:「不準吐痰。紐西蘭檢疫局」,在中文上方有一行英文:「No Spitting – Please use toilets」(不準吐痰,請使用衛生間)。為什麼當地檢疫局把痰液看得和人排泄的大小便一樣臟?進入機場衛生間,我看到座便器旁的廢物箱是封閉型,乳白色箱蓋上的文字寫著:「touch-free」(勿觸碰),文字下方有圖示來顯示打開與關閉 箱蓋的三步驟:第一步,將手懸空於箱蓋的紅外感應口;第二步,箱蓋自動打開;第三步,投入廢物,箱蓋自動關閉。這種廢物箱僅用於投放裹實的衛生巾,廁紙絕 不能投入其中,而是必須隨水沖走。這些國際公共衛生間的管理要求與設施使用方法幾乎不為中國旅客所了解。為什麼衛生間的廢物箱要封閉?為什麼廁紙必須隨水沖走?許多中國旅客對此並不太在意,而我的講座正是要回答以上幾個問題。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分為三大類: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都是多細胞生物,而微生物卻是單 細胞生物。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與微生物的功能定位不同。植物叫生產者,動物叫消費者,微生物叫分解者。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物質流動的關係,可簡單描 述為:植物通過吸收土壤與空氣中的簡單化合物,生長出葉和果,供動物食用;動物排泄的糞便、死亡的屍體都會回歸大地;而大量存在於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將這些 糞便與屍體(包括植物的凋落物)都分解成簡單化合物,再供植物吸收與生長。在這一物質循環流動的過程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極為關鍵。可以說,沒有微生物, 大自然的植物與動物都無法健康生存。而細菌就是自然界中最廣泛存在的微生物。人類首次看到微生物是在發明了光學顯微鏡之後。光學顯微鏡的可觀察能力達0.2微米(千分之二毫米),能看見所有類型的細菌。細菌的大小範圍在0.5-12微米。在大自然中,取一點湖底泥,就能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細菌。中國古代創建的「桑基漁塘」的農業模式,就很好地利用了魚塘底泥中微生物的功能。「桑基漁塘」 是中國唐朝流行的一種可持續的農業方式。它的具體做法是:在魚塘周圍栽種桑樹,用於養蠶。蠶的糞便作為魚飼料投入塘中,用於養魚。魚的糞便沉入塘底,在底 泥微生物的分解下,成為桑樹需要的肥料。塘泥被起出,用於給桑樹施肥。這一模式很好地體現了人類的生產活動離不開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因此,盲目殺菌是 不能隨意做的事。細菌按其形狀命名,分球菌、桿菌、弧菌、螺旋菌、帶附屬絲菌五類。在可觀察能力達0.001微 米的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不少細菌表面長有鞭毛。鞭毛使細菌具有很強的移動能力。也正是在電子顯微鏡下,人類看到了比細菌小數百倍的病毒。病毒的大小為 0.005-0.05微米,細菌約為0.5-5 微米,動物細胞約為10 微米。因此,病毒和細菌比動物細胞要小得多。許多致病性的細菌或病毒正是「鑽」進動物細胞,在動物細胞中大量增殖,甚至產生毒素,才導致動 物發病的。在我國的空氣質量報告中,有一類空氣污染物叫「可吸入顆粒物」,指的是粒徑小於10微米的懸浮顆粒物。這類顆粒物能順利通過人的鼻腔、咽喉,直 接進入人的呼吸道。粒徑5-10微米的顆粒可進入氣管和支氣管,小於5微米的顆粒能到達細支氣管和肺泡,2.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能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從病 毒與細菌的大小來看,它們是能夠通過人的呼吸道進入人體的。能使動物感染、引發疾病的細菌與病毒統稱為「病原體」。動物細胞、細菌和病毒在結構上有著很大 的不同。概括地講:動物細胞由細胞膜、細胞質與細胞核組成;細菌由細胞壁、質膜、細胞質、DNA組成;病毒由核酸、蛋白質外殼、被膜(有或無)組成。有些 抗生素(如青黴素和頭孢黴素)之所以能夠殺菌,是因為它們能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但如果將它們用於治療由病毒引起的流感、肺炎(比如SARS)就會延誤 治療。這是因為,病毒沒有細胞壁,使用破壞細胞壁的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病毒感染動物細胞的大致過程是:第一步,病毒顆粒附著於細胞表面;第二步,病毒核酸侵入細胞 中,使其受到感染,而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胞外;第三步,在病毒核酸的指令下,被感染細胞內開始合成病毒自身需要的酶;第四步,病毒核酸開始在被感染細 胞中大量複製;第五步,多個新病毒蛋白外殼在被感染細胞中合成;第六步,多個新病毒在被感染細胞中得到裝配;第七步,新病毒從被感染細胞中大量釋放出來。 此時,被感染細胞通常會因裂解而死亡。以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過程為例(該病毒的感染後果是小兒麻痹後遺症,而引起手足口病的腸病毒 EV71與它有著相似的感染模式)。病毒先進入扁桃體或腸壁細胞內,增生後被釋放出來,隨後侵入頸部或腸系膜的淋巴結。增生後,病毒被釋放入血液中,出現 初次病毒血症。隨著血液,病毒到達神經系統以外的器官,再增生,入血液,出現二次病毒血症,抗體開始產生。接著,大量的病毒通過血管進入中樞神經系統,進 一步增生,並在神經系統內擴散。這樣的病毒感染會導致神經細胞的嚴重損傷。一些治療不及時的手足口病患者之所以最終死於腦炎,就是這樣的感染過程所致。手足口病患者發病初期時,在他們的咽喉與手、足上常出現皰疹。這樣的皰疹一旦破裂,就會釋放出病毒。當帶有病毒的飛沫或沾有病毒的食物進入到無免疫力者的口中,就極易發生疾病的傳染。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手足口病流行時,務必做好患者隔離、進食前洗手的原因。由於抗生素對病毒不起作用,對於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比如非典(SARS)、手足口病、流感等,及時使用中藥治療能獲得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

紐約:中國人導演的行情
中國佛塔之演變(44)
中國佛舍利地圖
俞可平在求是刊文:無高度發達的民主政治難圓中國夢|俞可平|求是
中國模式:理解和要義

TAG:中國 | 中國人 | 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