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馬克思的革命足跡(記者觀察)

  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歐洲央行授權特里爾市政府出資發行零歐元紀念鈔。

  特里爾市政府將馬克思故居修繕一新,迎接前來參加紀念活動的全球訪客。  人民視覺

  位於德國柏林亞歷山大廣場一隅樹叢內的馬克思與恩格斯雕像。  本報記者 馮雪珺攝

  在倫敦克拉肯韋爾格林大街37號馬克思紀念圖書館內,讀者認真閱讀文獻。  本報記者 許立群攝

  「選擇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馬克思一生顛沛流離,輾轉歐洲多國。從特里爾小城的灰白色三層小樓到巴黎街邊與恩格斯首次見面的咖啡館,從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到布魯塞爾起草《共產黨宣言》的白天鵝咖啡館……如今重走他曾走過的路,我們仍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與厚度,感受到他的精神與思想的強大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不會過時」

  本報駐德國記者 馮雪珺

  中國人對德國小城特里爾有著特殊的感情,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就出生於此。在那棟灰白色三層小樓的馬克思故居里,常常可見中國人的身影。

  馬克思在德國的歲月可謂跌宕起伏。青少年時期,馬克思的生活富裕無憂。他的父母均來自歷史悠久的猶太拉比世家,家族族譜可以追溯到15世紀。17歲時,馬克思進入波恩大學法律系讀書,後又轉學至柏林大學,開始大量閱讀書籍,醉心於學術研究。畢業後,24歲的馬克思成了《萊茵報》主編,寫了不少文章抨擊時政,為貧苦大眾辯護,譴責專制制度,開始有了政治活動家的風範。

  然而,因此惹怒普魯士政府的馬克思,被迫在25歲時背井離鄉前往巴黎。儘管5年後在德國無產者的資助下,他曾輾轉回到德國,可是僅1年後就收到了政府的驅逐令,從此與祖國永訣。但在今天的德國,仍有許多馬克思留下的印跡。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與很多德國大學選擇以一句拉丁語作為校訓不同,曾孕育過黑格爾、愛因斯坦、格林兄弟等大家的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前身為柏林大學),仍選擇將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最後一小節的這句話作為校訓,印刻在教學主樓大廳內的牆上。

  對馬克思自己而言,洪堡大學是他開啟哲學之路的起點。在這裡,他加入了「博士俱樂部」,跟隨一群有抱負、思想活躍的年輕人,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對宗教和政治開展批判。也正是這段經歷,孕育出了日後以批判和繼承黑格爾哲學為基礎的馬克思主義。

  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總部位於柏林,以德國共產黨創始人羅莎·盧森堡女士的名字命名。各個分支機構都從事著與馬克思主義相關的工作,如曾作為前德國統一社會黨機關報的《新德意志報》編輯部,以及專註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狄茨出版社等。

  基金會「馬克思主義200年」項目主要組織者之一弗蘭克·恩斯特的辦公室里有一塊白板,密密麻麻貼著各種紀念活動的安排——馬克思生平圖片展、《資本論》展覽、馬克思著作朗讀研討會、馬克思著作中的女權主義會議……這些活動不僅遍布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有些還將遠赴美國舉行。

  恩斯特表示,馬克思的思想應該引起更多作為馬克思同胞的德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關注與思考。恩斯特說:「有些批評者認為,馬克思哪裡都好,只不過說的都是19世紀的事兒。實際上,讀馬克思著作不應該拘泥於『他沒寫到什麼』『他沒預測到什麼』,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一天,《資本論》就有一天的生命力。馬克思主義不會過時。」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很多年輕人看到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脆弱,感到迷茫;另一些在金融領域長期工作的人,則看到了資本發展的局限性。德國很多大學和機構找到基金會,希望能夠共同舉辦一些講座或研討會,幫助高校學生了解《資本論》、了解馬克思主義。這樣的請求多了,基金會便乾脆成立了學校。令恩斯特欣喜的是,前來參加秋季學校的在校大學生越來越多,「《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無疑為他們解疑釋惑開闢了道路」。

  馬克思著作、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得到了更為廣泛的傳播和應用。在恩斯特看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文化有機融合,成為中國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論,「沒有所謂『唯一的馬克思主義』。在闡釋世界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問題時,都可以用馬克思主義去解讀」。

  

  共產主義事業的起點

  本報駐法國記者 龔 鳴

  1843年9月,在即將離開德國前往巴黎時,馬克思曾給阿爾諾德·盧格寫信說:「未來的情況也許並不十分明朗,然而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於我們不想教條式地預料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

  盧格是《德國年鑒》的創始人。19世紀40年代,由於普魯士政府管制新聞自由,《德國年鑒》被查禁,盧格前往巴黎,著手出版評論性雜誌《德法年鑒》,試圖實現德法聯合,推動社會主義運動。與此同時,馬克思在德國因不堪忍受言論禁令從《萊茵報》辭職。1843年10月底,25歲的馬克思應盧格之邀抵達巴黎,在塞納河左岸開闢了新的輿論和思想陣地。

  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巴黎,是不少知識分子的避難所和根據地,是馬克思眼裡的「新世界之都」。1789年大革命和1830年七月革命的回聲猶在,巴黎對渴望變革的知識分子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成為彼時社會主義思想和行動的中心,也是成長中的共產主義思想的搖籃。同時,法國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大量德國工人湧入巴黎。法國里爾第三大學歷史學教授西爾維·阿普里勒告訴本報記者,當時巴黎大約有4萬名德國工人及手工業者,加上詩人海涅等一批活躍的知識分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德國人群體。

  阿普里勒表示,巴黎的經歷對馬克思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與社會主義者的思想碰撞、與底層工人的頻繁來往,使馬克思看到了工人階級對於革命的重要性。英國作家戴維·麥克萊倫在《卡爾·馬克思傳》中寫到,在巴黎接觸底層工人的生活使馬克思意識到了「階級」的存在,這一發現對他產生了巨大衝擊,促使他一生都致力於工人階級的解放。

  現在巴黎的大街小巷很難找到馬克思的足跡,但這並不能抹去馬克思主義的巴黎印記。1844年5月,馬克思寫作了關於古典經濟學、共產主義和黑格爾著作的筆記。這些文獻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或《巴黎手稿》為人所知。手稿探討了人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以及通過共產主義支配自身命運的可能性,這些內容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礎。

  1844年8月,一場會面載入史冊。馬克思和恩格斯相約在巴黎街邊的咖啡館見面,兩位青年的一次長談,不僅讓他們成為終身摯友,也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開啟了光輝的篇章。阿普里勒介紹說,在這次會面中,恩格斯向馬克思介紹了英國工人運動等情況,使馬克思相信資產階級革命並不足以促成革命理想,從而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對於這次見面,恩格斯後來寫道:「我們在一切理論領域的完全一致是很明顯的,我們共同的工作從此開始了。」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工作——共產主義事業由此開始了。1845年,馬克思遭驅逐,將日漸成熟的共產主義思想帶出巴黎,「共產主義的幽靈」走向歐洲更廣袤的大地。

  法國哲學家、作家伊莎貝爾·加羅表示,時至今日,馬克思主義的邏輯基礎依舊立得住,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及其引發的經濟、社會、政治矛盾的分析仍然適用於當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資本主義本身。」加羅認為,在世界各國嘗試改革的背景下,重新閱讀和發掘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內涵,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必要。

  

  「第二故鄉」的思想成熟季

  本報駐英國記者 許立群 強 薇

  有人說,倫敦是馬克思的「第二故鄉」。從青壯年到老年、到病逝,馬克思人生中的一大半時光是在英國度過的。客居倫敦的34年里,馬克思「痛並快樂著」,在飽受失去親人的痛苦和疾病折磨的同時,完成了不朽著作《資本論》第一卷,並成為眾人追隨的革命領袖和導師。

  1849年,31歲的馬克思攜家人來到英國。迪恩街28號是馬克思在倫敦第一個真正的家。這是一棟狹小的四層樓房,距現在的「中國城」不遠。樓房外牆上一塊藍色圓形標識牌提示人們,馬克思曾於1851年至1856年居住於此。

  在迪恩街的5年多,是馬克思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因營養不良、缺醫少葯,馬克思的3個孩子先後夭折。痛不欲生的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深深自責:「真不該結婚生子。」他還心酸自嘲:「我猜大概沒有人可以在這麼缺錢的情況下,還寫得出關於貨幣的文章吧。」

  在嚴酷的生存環境中,馬克思以驚人的毅力,投身其信仰和追求的革命事業。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是令馬克思最為愉悅的場所。1850年6月,馬克思獲得了大英博物館的閱覽證。此後的無數日子裡,從早9時到晚7時,馬克思都會端坐在書桌前,如饑似渴地閱讀。有人統計,馬克思在此閱讀書籍1500多種,整理筆記100多本。

  馬克思的倫敦生活,既是漫長的孤寂歲月,也是思想的成熟季節。1867年,《資本論》第一卷出版。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增強了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決心和信心,為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提供了理論武器。

  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在家中的安樂椅上長眠。3天後,馬克思與妻子燕妮合葬于海格特公墓。1954年,在英國共產黨及各國友人的捐助下,馬克思墓移至公墓最醒目的位置。馬克思的青銅頭像坐落在一塊巨大的花崗岩基座上,深邃的雙眸炯炯有神,似乎洞穿世間萬象。光滑的墓碑上鐫刻著他的名言,「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以及《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倫敦克拉肯韋爾格林大街37號,是一棟外表毫不起眼的白色二層小樓,這裡是追尋馬克思的人們一定不會錯過的精神殿堂——馬克思紀念圖書館。

  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曾是英國第一個社會主義出版社——20世紀出版社的所在地,馬克思的女兒艾琳娜為歐洲社會主義運動撰寫的許多文章就在這裡出版。1902年,列寧到達倫敦時也曾住在這裡,並在這裡編輯印刷俄國社會民主黨的《火星報》。1933年馬克思逝世50周年之際,英國工黨研究所發起成立了馬克思紀念委員會,在這裡建立了馬克思紀念圖書館,作為工人的學校和教育中心。

  圖書館館長約翰·卡洛介紹說,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英國各界開始重新思考和評價馬克思以及《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價值和作用,《金融時報》還刊文建議人們從馬克思著作中尋找危機產生的根源及解決方案。

  卡洛還透露,今年5月,圖書館將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通過講述中國故事向世人證明: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今天依然葆有生機活力,依然是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源頭活水」。

  

  版式設計: 蔡華偉


推薦閱讀:

馬克思講過「共享發展」嗎?——政治學畛域的獻疑
對唯物主義的否定之否定:黑格爾和馬克思
儒釋道並存與馬克思主義紮根中國的必然
新中國60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歷史性飛躍
馬克思

TAG:記者 | 革命 | 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