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 | 《易經》第三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5分鐘 | 全文4152字
本輯內容《易經第三講:坤卦的作用》
坤卦配合順從
「乾坤」是一組不能分離的詞,正如天地、君臣、夫妻等。
乾卦所象徵的是「天、君、夫」,坤卦所象徵的自然是「地、臣、妻」了。乾與坤相反相成、相對相需,才能像天地之孕育萬物,像君臣之照顧百姓,像夫妻之生養子女。
坤卦六爻皆為陰爻,沒有任何主動力,所以完全順從,搭配得宜才是理想狀況。
坤卦的卦辭說:「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意思是:開始與通達,適宜像母馬那樣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時,領先而走會迷路,隨後而走會找到主人。有利於在西南方得到朋友,並在東北方喪失朋友。安於正固就會吉祥。
這段卦辭在《彖傳》的說明是:
(一)至廣啊!坤卦所象徵的元氣,萬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也由此順應了天體。
坤卦代表的大地以其厚重來承載萬物,功能也回應了無邊無際的需求。它包容寬裕而廣闊遠大,使各類物種都通順暢達。
(二)雌馬是屬於大地的生物,馳行大地而沒有疆界,性格柔順而適宜正固。
(三)君子在前進時,率先行動會迷惑而失去正道,在後隨順就可以獲得恆常法則。
(四)在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隨同類前進;在東北方喪失朋友,是指最終會有喜慶。
(五)安於正固的吉祥,在於配合大地而沒有疆界。
以上這五段的說明還需稍加解釋。
(一)大地包括我們在地面上所見的一切,如山川海洋、丘陵平原、沙漠沼澤等,這些都是順應「天體」(包括日月星辰、四時季節、風雨雷電等)所形成的結果。
(二)雌馬既要追隨雄馬,也須賓士不已。這種柔順也有剛健之德。
(三)君子處於六爻皆陰的坤卦,凡事配合順從,謹守助理職責。
(四)《易經》所謂「西南」與「東北」是就後天八卦的方位而言,西南方皆為柔順的陰性,東北方皆為剛強的陽性。陰要從陽,所以到了東北方有相知相遇之喜慶。
(五)安於正固,有如大地之穩定。
《文言傳》以更簡潔的話來說,即是:坤卦最為柔順,但活動時卻是剛強的;最為靜止,但功能遍及四方。它隨後而走才找到主人,但卻有恆常法則;包容萬物,並且化育廣大。坤卦的原理就是順應吧,它順承天體並且按照時序運行。
上述資料提醒我們:每個人都體驗過坤卦,像子女、學生、屬下、晚輩。如果處於坤卦時未能善盡順從的職責,將來成為乾卦時,像父母、老師、長官、長輩,又怎能有效領導呢?
六爻各有說法
坤卦是緊隨乾卦而出現的,六爻皆陰,各爻爻辭的內容顯示明顯的差異,以下依次分析。
「初六,履霜,堅冰至。」
腳下踏著霜,堅冰將會到來。
初六位置最低,有如踩在地上的腳;霜是陰冷冬季的開始。初六進入坤卦,往上一看是都是陰爻,立即心生警惕,想到將會下雪結冰,必須早作準備。
天下事都是由微而顯、積小成大的。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同理,堅冰也是由薄霜漸漸演變成的。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直接產生,遍及四方,廣大無邊;不必做什麼,無不有利。
六二位居下卦之中間,又在地面之上,最能代表大地的特色。大地所生的萬物都是「直接」產生。這個「直」字含意豐富,容待稍後第四小節再作詳細探討。
「不習」是說不必刻意做什麼,正如老子所說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意即道總是無所作為(沒有刻意要做什麼),但又無物不是出於它的作為。這是「無心而為」的妙境。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蘊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或者跟隨君王做事,沒有功業卻有好的結局。
到了六三,已完成了下卦的坤卦,坤為文采(參看《說卦傳》,此為說明基本八卦象徵的小字典),所以說可以正固,並等待行動的時機。
「或從王事」的「王」字,依例專指第五爻,在此是六五。此時切記要把功業歸於六五,而自己也會得到好的結果。所謂「有終」,是專指好的結果而言。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紮起口袋,沒有災難也沒有稱譽。
六四為何如此收斂?因為下有坤卦順從其命,上有謙虛之君六五,所以必須謹小慎微。
一般而言,到了上卦即是進入管理階層,此時責任重大但不可居功。
「六五,黃裳,元吉。」
穿上黃色的裙子,最為吉祥。
六五是王位,但陰爻缺乏實力,要有自知之明,只能穿黃裳而不能穿著黃色上衣。能如此安於本分,就有「元吉」之占驗。
「元吉」是上上大吉。《易經》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得「元吉」者只有十二爻,可見其難得。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龍在郊野爭戰,它的血是青黃色的。
到了上六,發現全卦皆為陰爻,就以為自己是真龍;但作為真龍的陽爻已在郊野伺機而動,準備上場。
陰陽之戰有如天地相合,「天玄而地黃」,各出其血其力,萬物乃能蓬勃生長。
後續的六十二卦皆有陰有陽,共同形成整個《易經》系統。
君子厚德載物
坤卦《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即:大地的形勢順應無比,君子由此領悟,要厚植自己的道德來包容眾人。
「載物」的「物」是指「眾人」而言。大地無所不承載,而君子在坤卦有如宰相,輔佐君王以照顧百姓。又如母親,對子女充分包容。
強調柔順之德的老子,提出他的「三寶」之說,位列第一的正是慈,亦即母親的愛。這種觀點與坤卦不謀而合。
所謂「厚德載物」的「厚」字,是需要長期累積的。此時要注意開始時所設定的目標。
《淮南子?齊俗訓》談到周朝開國之初,實施封建制度,兩位功臣在受封時有一番對話。
姜太公問周公:將來如何治理魯國?周公說:「尊尊親親。」意即:尊敬有德者並親近家族親人。姜太公說:魯國從此將積弱不振。
接著周公問太公如何治齊,姜太公說:「舉賢而尚功。」意即:推舉賢才並按功行賞。周公說:齊國後代一定有國君被劫持與被殺害。
後來的發展呢?齊國強盛,但傳了二十四世就被田氏篡奪了;魯國衰弱,但傳了三十二世才在戰國時滅亡。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文言傳》談到坤卦初六時,說了一句名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們談「善與惡」,都知道那是「個人」在做的,但個人與家庭關係至為密切,在古代更是如此。個人生命短暫而家庭及家族則源遠流長,它所累積的風氣與趨勢對子孫的影響自然不容忽視。
《繫辭下傳》記載孔子對噬嗑卦的評論,他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三國時代的劉備勸誡其子阿斗所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即是源出於此。
西方有「習慣是第二天性」的說法,可見人之為善與為惡是從小開始慢慢形成的。
因此,「厚德載物」的「厚」字是個動詞,必須時時警覺、日日為之,才能見到成果。
子路與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辦好政治時,孔子的答覆都提及「無倦」,就是不要倦怠。孔子身為老師,描寫自己在追求理想時也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種觀點的根據是「人性向善」的「向」字,就是人在真誠時會由內而發產生一種動力,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提升道德。
能厚德,才能包容眾人,再由此推出去。我們看到大地無不承載,就會想到起而效法,厚德以載物,藉此完善自己的人格。
從自然到人文
坤卦象徵大地,亦即我們所謂的自然界。坤卦六二的爻辭「直方大」云云,其中第一個字「直」,清楚展示了自然界的特色: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直接出現並且直來直往,從不與其他事物「交錯」。
相對於此,人類以其理智來安排身邊事物,使其「交錯」而為人所用,由此而有「文化」的產生。
「文」字即是「錯畫」,使兩條直線交錯,也即是把自然界的東西加以改造,如將兩塊木頭合成桌子,燒泥成磚,鍛鐵成鋤,走出原始洪荒世界,開創豐富多樣的文化內容。
《文言傳》在說明「六二」時,進一步轉換焦點到人的修養上。它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先解釋第一句,意思是:直接產生,是說它的正確模式;遍及四方,是說它的適當表現。所謂「方」,是指人的關懷之情可以遍及四方。
《論語》中,子夏轉述孔子所云:人只要行善(敬而無失,恭而有禮),則「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孔子本人相信:政治領袖行善(好禮、好義、好信),則「四方之民」將會背著孩子來投靠。
接著,第二句是說:君子以嚴肅態度持守內心的真誠,以正當方式規範言行的表現。做到既嚴肅又正當,他的德行就不會孤單了。
歷代許多學者以「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這八字真言做為座右銘,提醒自己「內外兼修」:內心真誠而言行正當。
至於其成效「德不孤」,則是「大」的具體描述,亦即天下廣土眾民都會與你呼應,給予最大的支持。此即孔子所說的「德不孤,必有鄰。」
有德行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人來支持。這個「必」字所顯示的,也正是對人性向善的信念。既然人性向善,那麼行善有德之人「自然」也「必然」會受到眾人的擁戴。
到了坤卦六五,《文言傳》說:「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其意為:君子採用屬於中色的黃色,表示他明白道理;坐在正確的位置上,表示他處世安穩;他內心蘊含的美德,流通在身體的行動中,再展現於他所經營的事業上,這真是美德的極致啊。
這裡提及美德與事業,是要肯定:人的德行與外在的事功是不可分割的。事實上,德行的高低與事功的大小,是一體之兩面。
唯其如此,儒家才會有嚴格的自我要求與堅定的淑世精神。
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一語出自《老子》第七十六章。意即:柔弱的東西,是屬於生存的這一類。
相對於此,則是「剛強者,死之徒」。凡是好勇鬥狠或以武功蠻力勝過別人的,往往沒有好的下場。
但是,柔弱者並非無能無力之輩。老子以「慈」為其三寶之首,接著肯定「慈故能勇」。
西方也有「女子雖弱,為母則強」的諺語。「慈」是描寫母親的愛,必要時可以為子女犧牲生命,世間還有比這更勇敢的表現嗎?
有些學者認為,道家從坤卦得到許多啟示,也充分發揮了坤卦的守柔精神。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並列乾卦與坤卦來看,可以這麼說:乾為剛健,坤為柔順;能剛健者,一往直前,但難以柔順;能柔順者,其內心堅持柔順之道,則非有剛健之德不可。
正如坤卦卦辭所謂的「利牝馬之貞」,雌馬柔順,但須跟得上領頭的雄馬,沒有剛健怎麼辦得到呢?
我們要培養「能放能收」的本事,能放開者未必能收斂,能收斂者在累積了可觀的實力之後,自然可以放開。
總之,乾卦與坤卦是進入《易經》的門戶,也是整部《易經》的精華所在。「生生之謂易」,萬物在變化中不斷創新,我們也須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
點
推薦閱讀:
※讀《易中天中華史——三國記》有感
※中華歷史上二十大將帥排行榜,你認得哪一個?
※中華道藏15_1---6
※中華姓氏通史
※辨工識玉 博物雜譚 中華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