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幸福有多遠?
幸福,人之所向,心之所往,是一種理想的境界。為求之,常使人窮其力、竭其思,百轉曲折而無畏,耗盡一生而無悔。
而現實中的幸福感,卻是源於根塵相對時的一種樂受,多因比較而來、由他人的苦受襯托而來。故,見饑民方知飽食之幸,逢戰亂才惜盛世之福。
世間雖有樂在,但其與苦並生,摻雜而不純粹,含金量不高。而且,它靠習氣來維繫,以生滅為根本,不能久住。生時有多樂,滅時就有多苦,當短暫的平衡被打破時,隱含於其中的苦痛便會顯發。
外境多險,依賴外境而來的幸福如同電光石火,一閃而過。藤依樹長,樹倒藤亡。
世人累心積慮、尋尋覓覓的結果往往是:妻財子祿、榮華錦繡,一番枉謀求;由一生到一生,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隨業遷流。
但是,人因受無明所驅使,興趣點被外境所吸引,不令外求,多心有不甘。縱使學佛,亦多迷亂,雖有解脫之心,卻根塵難捨,慾望蠢動。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念正覺,心多妄逐,所求與道相左。如無依之遊魂,飄蕩於迷夢之中,不知根本、不知何為真正的幸福快樂。 世人不知外境顯現的根源、性質,只顧分別不同的顯現、體驗不同的感受、不斷去尋求新的刺激... ... 待遍尋不得碰頭而回時,卻已光陰不在,緣不我待。 「汝等性顛倒,如來正遍知」,眾生共通之處在於迷自心現量。即,迷亂於自己的種種境界顯現,自現自迷,不能自覺。 眾生業力不同,所迷也各自有別,但迷卻是相同的。於迷亂中又對迷境做解,故而不得。於夢幻中,起現真實的自我感受,即是無明。
無明障目,使人不知向外耕耘只會收穫輪迴果,只有耕耘心地才能獲得永恆的安寧。尋覓之心不停,邊外求邊修道,也只會催生輪迴業果,無緣解脫。
真正的幸福,不依外緣而存在、不靠他人的給予而獲得,它來自於內心的清凈吉祥、安寧自在。
若以火源來喻本覺之心,那麼世樂只是它的餘溫。離之越近,其樂越盛;離之越遠,其苦越巨。以之為對照,你便可知自己離它有多遠。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若能時刻帶上自己的心,便可直抵快樂之源。忙也樂、閑也樂、獨亦樂、眾亦樂,即使行於地獄亦如同三禪之樂;
心性一切圓滿具足,無需外求。四祖說:「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快樂無憂就是佛」。學人往往只理解概念,而難契祖意。 若能常游於覺花之中與快樂同在,怎會再去外尋世樂。心外無佛,佛在性中求,唯有向內識得自家寶藏,方能吉祥永固。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亂汝心者皆是邪分別。只有趣於法性,保持一顆覺醒的心,才不會被習氣所牽絆、被無明所左右,才能游於六塵而不染,穿梭於根塵而無拘。
心得自在,明性自然會顯發,從而熔斷纏縛。束縛同於妄想,無中生有。束縛在,苦即在。無明生苦,苦又助長無明,永動難以自停。照破妄想之時,束縛如霾,遇風而散。
束縛解開時,心與無明的狀態便不再相應,猶如無緣之人,雖共朝夕,終難相契。 明理尚需實行,德若不足,功夫難以升進。應心存慈悲,多行利他,放下執著,達成無我。若唯存利己之心,以我為大,私慾難填,處處為己籌謀,便入魔道。
推薦閱讀:
※想要生活幸福?科學告訴我們專註於這10件事!
※再婚夫妻 怎樣把握你的幸福
※幸福論
※忍不了痛苦,就見不到幸福 【 經典語錄】
※這年頭生女兒還是生兒子幸福? 你猜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