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語言
06-15
優化教學語言,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摘要】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師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須以語言作為憑藉。教師通過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裡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處的點撥,把學生帶進瑰麗的知識殿堂,並開啟心智,陶冶情操,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從而「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筆者以導入語、提問語、評價語、過渡語、結束語五方面為切入口,對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重要性進行了探索。【關鍵詞】 教學語言 導之有法 精設巧問誠意評價 精妙過渡深度小結課堂教學離不開語言,教學語言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有著密切的聯繫。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教師語言的運用。我國古代教育典籍《學記》中說:「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這告訴我們,良好的教師語言是使人「繼志」的前提,也是「善教」的標誌。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只有在學會用十五種至二十種聲調來說『到這裡來!』的時候,只有學會在臉色、姿態和聲音的運用上能夠作出二十種風格韻調的時候,我就變成一個真正有技巧的人了。」蘇霍姆林斯基則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國傑出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曾說:「凡是當教師的人絕無例外地要學好語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聽當代的一些特級教師所上的觀摩課,也常令我們一唱三嘆,拍案叫絕。開講時「一語天然萬古新」,導入處「未成曲調先有情」,點撥做到「要把金針度與人」,結尾追求「能探風雅無窮意」……我認為,名師們巧妙的教學策略和靈動的教程推進正是通過其絕佳的教學語言輕巧「點擊」、從容調遣,方才能「隨心」演繹、揮灑自如,「彈出」課堂精彩一片。但是,在現今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有的老師信口開河,說話毫無條理,學生猶如坐在雲霧之中,不知所以然;有的老師唯恐學生不懂,將知識反反覆復地灌輸,反而令學生越聽越糊塗;有的老師心裡很清楚,卻無法將自己的意思清楚表達……為此,優化教學語言對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我認為優化教學語言可採取以下幾種手段:一、讓導語閃亮登場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恰當巧妙的導入起到統領全課的作用。有的人把導語設計藝術形容為開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優秀的精彩紛呈的導語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學生吸引住;像重鎚敲打在學生的心上,像鑰匙悄悄地開啟學生的心扉。導語導得得法,導到教材的要害處,導到學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順風拉帆的作用。引人入勝、巧妙精當的導語能為一堂課的成功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我聽一位青年教師在教學《呼風喚雨的世紀》時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師:今天,我國的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先生來到我們學校,(屏幕出示,路院長邀請學生參加他的科學大會)他想邀請大家參加他主持召開的科學大會,你們願意嗎?生:願意!師:路院長被同學們響亮的回答聲感動了,馬上賦予大家「小博士」的稱號,高興嗎?生:高興!師:我也相當高興,因為路院長委派我來主持本次科學大會。好,下面先自我介紹:我是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我主持的欄目是「走進科學」,大家有沒有在電視上看過我主持的電視節目呀?生:沒有(有)。師:沒關係(謝謝大家的捧場),今天我現場為大家主持科學大會,開心嗎?生:開心。師: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本次科學大會的主題是什麼,請大家齊讀課題。生:呼風喚雨的世紀師:「小博士」們,科學大會馬上就要開始啦,你們趕快進場吧。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課文,把本次科學大會的中心議題,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找出來。老師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學生的熱情一下子調動起來了,也在不知不覺中,隨著老師的引導輕鬆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在教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篇訪談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其中那棵大樹還記得是誰嗎?對,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季羨林爺爺。上一回,季老先生就跟我們談了應該如何讀書的話題,今天,季老先生說要帶我們到德國去走一走,去了解一下那裡的民族風情,好嗎?一起來把題目讀一遍。通過談話,既喚起了學生對舊文的回顧,又自然地導出了新課,把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加深了學生對作者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探求新知的興趣。導之有法,導無定法。竇桂梅老師就曾在《好課是這樣煉成的》一文中提到,她在教學《秋天的懷念》時,僅開頭便十易其稿啊!新穎的導語設計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的探究,對知識廣泛的涉獵,對學生深深的熱愛。只有這樣,閃亮登場的導語才可能如一石沉入平靜的湖面,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開頭,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的生動活潑、和諧快樂。因此,導語具有了新穎性、趣味性、導向性這幾方面的特點,就能更好地為教學過程服務。二、精設巧問的過程課堂提問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並且是教學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難用精、用巧的藝術。有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師不諳熟發問的藝術,他的教學是不容易成功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課堂提問,掌握課堂提問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為提高課堂實效性的有效途徑。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提問卻往往被人忽視,有的課堂上隨意發問,效果讓人深感遺憾。在剛剛結束的我鎮教學工作檢查中,有一位老師執教《威尼斯的小艇》時,她問學生:同學們知道威尼斯嗎?威尼斯是世界上的什麼城市?為什麼小艇等於大街上的汽車?小艇是什麼樣子的?它是什麼句?把什麼比作什麼?坐在船艙里的感覺如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皮墊子是怎樣的?播放錄像……拋出的問題一浪接一浪,反反覆復地兜了一大圈卻還回不到點子上,而對文中的一些優美詞句卻沒能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更沒能引導學生去領略異國獨特的風光。反之,另一位老師執教《金錢的魅力》一課時,她抓住了兩個中心問題展開教學:初讀了課文,托德和老闆的行為使你想起了哪些詞?文中哪些詞句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性格特點?教師沒有過多的指導,就是兩個簡單的問題卻讓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吹皺一池春水」,還啟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應是從實際出發,根據教學的知識內容與思想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來精心設問、發問;另外,還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心理特點,找出能誘發他們思維的興趣點來問,使提問真正問到學生們的心「竅」上。課堂上適時適度、而且富於藝術技巧的提問,能加快把知識轉化為語文素質能力訓練的進程,是發展學生思維,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為此,作為語文教師,應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風格,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三、誠意的課堂評價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育依賴一種真誠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價,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這也是課程標準的要求。課堂上真誠的評價語言會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思考、參與討論、參與學習,把課堂氣氛推向一個更新的高潮,具有著良好的激勵作用與導向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對學生的每一句評價性語言的恰當表述,使它既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取心,又能正確地指出學生的錯誤。情真意切的評價語,讓學生如臨春風,如沐春雨。只有真情才能換取真情,只有真愛才能換取真愛。教師的評價語應該是發自內心深處,真誠而親切得自然流露,就像一縷溫柔的春風撫摸孩子,就像點點春雨滋潤孩子一樣。這樣才能博得學生信任,才能贏得學生的心。如「××同學,我為你進步而高興!」「××同學,這個問題老師都還沒想到,你想到了,真了不起!」(師豎起大母指)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語肯定很高興,很自豪。即使回答的還不夠完美的同學,你對他說:「沒關係,我相信下一回你一定能說的更好。」學生也會因為得到老師的鼓勵而感到安慰。相反,那種虛情假意,表裡不一,沒有用「真心」的評價語,不僅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可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習失去信心。曾看過孫雙全老師《走近李白》一課的錄像教學,其中的一個評價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孫老師注重融注情感教育,做到心誠意切,對學生高度負責。師:「疑是銀河落九天」,天上的銀河從九天落下來,這是怎樣的想像?生:美妙的想像。師:這是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呦!只有美妙的眼睛才有這樣美妙的發現。生:非凡的想像。師:只有非凡的人才有非凡的想像,只有非凡的人才想的到非凡的想像。生:奇特的想像。師:只有奇特的人才有奇特的想像。生:大膽的想像。師:只有大膽的人才有大膽的想像。短短的一段評語,不僅是對學生平時時努力的肯定,使其產生興奮,同時也反映出教師此刻喜悅的心情,其效益也會勝出師生的一次長談,甚至影響其一生。在教學《稱讚》這篇課文時,莞城中心的熊鶯老師就對自己看到的值得表揚的現象進行了誇獎。「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讚你!」「你的學慣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讚你!」「你們聽得多認真啊,我稱讚你們!」「你們真棒!」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進行了多次的隨機表揚,如有的學生課文讀得並不好,於是隨著一句「你讀得很努力」,我發現學生學得更認真了。再如,有的人讀得好,演得也好,就輕輕地稱讚他「你不僅會讀書,而且挺有自己的想法呢!」一句真誠的適時的評價,勝過千言萬語,打動學生心弦,評出課堂精彩一片。四、精妙的過渡語俗話說:過河要搭橋,爬高要登梯。這「橋」和「梯」就是從此岸到彼岸,從低處到高處的過渡工具。其實,對於老師來說,每上一節課,猶如寫一篇文章,又彷彿是演一齣戲,何嘗不需要「過渡」?大凡著名特級教師的課,幾乎每一節都如行雲流水,天衣無縫,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有高超的「架橋搭梯」藝術,即善於精心設計和運用課堂過渡語。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的《長相思》。為了追尋詞作者為何心生如此思念,教師引用了作者寫過的另一首詞《菩薩蠻》里的詞句「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然後啟發學生分別以作者的妻兒、父母、兄長問作者「何事輕離別」。這時教師扮演作者的身份,用文中特有的語言基調說道:「你們居然說我輕離別?我納蘭性德真的輕離別嗎?」像是在自問,又像是遭受不解時的憤懣。學生們重又回到《長相思》——師:我是納蘭性德,我想先問問我的老父,我是輕離別嗎?生:不是,我從「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中看出你不是輕離別,而是為了保家衛國。 師:好一位開明的父親!我想再問一問我的愛妻,「我是輕離別嗎」? 生:你不是。「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你是為了保衛祖國。你離別家鄉,是為了到前線去殺敵。所以我不怪你。 師:好一位賢德的妻子。是的,我何曾輕離別呀!我是那樣的重離別呀!但是我身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衛,我重任在肩,我責任如山,我不得不離,不得不別啊!長相思,我的重離別,我的重重的離別,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經化在了《長相思》中了。 (學生有感情朗讀《長相思》)師:這就是為什麼我身在征途卻心繫故園的原因所在,這就是為什麼我的那個夢會破碎,我的那顆心會破碎的原因所在。為了我的壯志和理想,思念家鄉的孤獨和寂寞,就這樣化作了《長相思》……「好一位開明的父親!」「好一位賢德的妻子。」既是對前一位同學的肯定,又自然地導出了下一位同學的發言,真是妙啊!用得巧、用得妙的教學過渡語,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美感,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在美的熏陶中獲取了知識。我市一教師在教學《老人與海鷗》這課時,也能巧妙地運用過渡語,使整節課渾然一體,不留痕迹。師:我先來檢查一下大家對新詞掌握的情況。生讀詞語師:能否透過這些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哪兩個場景?生:老人喂海鷗生:海鷗送老人師:哪個場景最讓你意想不到?生:海鷗送老人師:快速閱讀課文,看看海鷗的哪些舉動讓你意想不到?通過複習生詞引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再由主要內容直奔文章的重點段落,這就是教師利用過渡語發揮了「穿線「的作用,給學生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語文課上過渡語「渡」的准,能夠準確地總結;「渡」的巧,能夠巧妙地質疑;「渡」的活,能夠靈活的拓展;「渡」的到位,能夠有效的激情……課堂過渡語的巧妙運用能實現調控教學過程的有序發展,使教學環節之間緊密相連,自然流暢,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更能使課堂教學增添藝術的魅力。五、深度的小結好的、有深度的結束語,能為一個片段、一堂課的教學畫上圓滿的句號,並能給學生帶來某些啟迪或留下無盡的回味,且具有拓展延伸的功能。去年,有幸目睹了竇桂梅老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她的課堂小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結尾處,竇老師先採用教師引讀的形式,用上「沒有了……也沒有了……」等連接詞,對全篇課文進行創造性地朗讀。接著,她用低沉的語調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從這天以後,圓明園化為一片灰燼,什麼都沒有了。」然後慢慢擦黑板,只留課題,其餘都擦去,稍留殘跡,全場沉默。竇老師哪裡是在擦掉自己的板書?分明是模擬著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竇老師留下的哪裡是字體的殘跡,分明是被焚毀的圓明園的廢墟!在竇老師的一擦一拭之間,在那一塊稍留殘跡的黑板上,留給了學生無限的遐想,無邊的思考。在教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時,我是這樣指著板書與學生一起總結的: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隨著季老先生的介紹認識了德國人養花的(奇特),欣賞了德國(奇麗的景色),品味了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讓我們再一次回味德國獨特的風情,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題——《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朵花兒,讓我們綻放成最美的風景,在自己的心裡,在別人的眼裡。這樣的小結,既是對全文的概括,又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回味。雨果說:「語言就是力量。」讓我們用心錘鍊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精心設計每一句教學用語,不斷提高教學語言的有效性,用充滿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彈奏出美妙動人的樂曲,讓它在學生的頭腦中迴響激蕩,粘住每一顆求知的心靈。讓我們的教學語言更好地服務課堂、點綴課堂,為提高課堂的實效性不斷努力!參考書目: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2、《小學語文教師》,包南麟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增刊(總第240期);3、《語文教學通訊》;裴海安主編,——語文報社,2006年12月出版(總第464期);4、《推敲新課程課堂》。薛法根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