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五行在中醫學中的運用

歸屬人體組織結構

 中醫學運用了五行類比聯繫的方法,根據臟腑組織的性能和特點,將人體的組織結構分屬於五行系統,從而形成了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配合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主持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爪、面、唇、毛、發)等的臟腑組織結構系統,為臟象學說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中醫學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運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方法,將自然界的有關事物或現象也進行了歸屬,並與人體臟腑組織結構的五行屬性聯繫起來。

  如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聯繫,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係。例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髮,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

說明五臟病理變化的相互影響

  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遞,謂之傳變,即本臟之病可以傳至他臟,他臟之病亦可以傳於本臟。從五行規律來說,則病理上的傳變主要體現於五行相生的母子關係及五行相剋的乘侮關係。

  (l)相生關係傳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種情況:

  母病及子,又稱"母虛累子",系病變從母臟傳來,並依據相生方向傳於屬子的臟器。臨床多先見母臟病候,繼則又見子臟病候。如水不涵木證,即腎陰虧虛,不能滋養肝陰,陰不制陽,以致肝陽虛亢,臨床可見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眩暈,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稱"子盜母氣",系病變從子臟傳來侵及屬母的臟器,臨床多見先有子臟病候,繼則又見母臟病候。如心肝火旺證,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見心煩失眠,或狂躁譫語,口舌生瘡,舌尖紅赤疼痛,又兼見煩躁易怒,頭痛眩暈,面紅目赤等症。

  (2)相剋關係傳變包括"相乘傳變"和"相侮傳變"兩種情況:

  相乘傳變,即相剋太過而致疾病傳變。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證或肝胃不和證,臨床多見肝氣橫逆,侵及脾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多先見肝病證候,繼則又見脾氣虛弱或胃失和降證侯。如肝氣橫逆,可見煩躁易怒,胸悶脅痛,眩暈頭痛等證。橫逆犯胃則繼見噁心,噯氣,吞酸,嘔吐等症。橫逆犯脾則繼見納呆,厭食,脘腹脹滿,大便溏泄或不調等脾虛失運病證。

  相侮傳變,即反克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證,臨床多見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傷肺津或肺絡,一般先見胸脅疼痛,口苦,煩躁易怒,脈弦數等肝火亢盛之症,繼則又見咳嗽,甚則咳血,或痰中帶血等肺失清肅之候。由於肝病在前,肺病在後,病變由被克臟傳來,故屬相侮規律傳變。

  應當指出,所謂五行母子或乘侮關係之傳變,在臨床上並不是必定要發生的,此種傳變發生與否,還與臟氣虛實、病邪性質,以及護理治療等多方面因素或條件有關,一般來講,臟氣虛則傳,臟氣不虛則不傳或難以傳變,對此應靈活看待,不能機械理解。

說明臟腑生理功能與某些相互聯繫

  中醫學根據五行之特性,用以說明五髒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故脾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故腎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中醫學認為五髒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著的。五臟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中心。五臟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繫、相互協調,共同完成整體的生理活動。五臟配屬五行,不僅闡明了五髒的某些功能特點,而且認為五臟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的聯繫,並由此說明五臟之每一臟都與其它四髒髮生著關係,從而概括出五髒的整體聯繫。試從相剋和相生兩方面來進行敘述如下:

  臟腑之間的相互資生聯繫,如腎能藏精,肝能藏血,腎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脈,又主神志,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運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並使之宣肅正常,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主氣,職司清肅,腎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可以看出,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係,即是運用五行相生的理論來闡明的。

  臟腑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如肺氣肅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氣之上逆和肝陽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氣的條達,可以疏泄脾濕之壅滯,此即木克土;脾氣運化,可以調節腎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濕之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上濟於心,以制約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陽熱,可以制約肺氣的清肅太過,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臟之間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約,亦是運用五行相剋理論來闡明的。

  總之,五臟之間的生克關係,說明每一個臟在功能上均有他臟資助,因而本臟不至於虛損;又能制約其它臟,因而使它臟不致過亢;若本臟之氣過盛,則有他臟之氣制約之;而本臟之氣虛損,則又有他臟之氣以滋養之。可見,通過這種生克關係,即把臟腑緊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從而維持了人體內環境的協調統一。

  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係,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的,在此不一一列舉說明。

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部臟腑有病可以反映於機體的體表,從色澤、聲音、形態、口味、脈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來。由於對五臟與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進行分類歸屬,作了一定的聯繫,形成五臟系統的層次結構,所以為疾病的診斷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在臨床診斷上,我們即可以綜合四診材料,根據五行所屬及其生克乘侮規律來推斷病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兩脅脹痛,脈弦,即可診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舌尖紅或糜爛,脈洪或數,則可診為心火亢盛;而脾虛病人,面色見青,口泛酸水,則可診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證。

  一般來說,中醫診病很重視色診和脈診的結合應用,且能在客觀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狀況。但是,欲從色脈來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則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生克關係。如《醫宗金鑒·四診心法》指出:"色脈相合,已見其色,不得其脈,得克則死,得生則生。"即色脈相符,為病情發展正常;脈克色為逆;脈生色為順。如肝病,色青而見弦脈,是為色脈相符;如不見弦脈而反見浮脈(肺脈),則屬相剋之脈,即脈克色(金克木)為逆;若得沉脈(腎脈),即脈生色(水生木),則為順。此種判斷預後的生克關係,在臨床上雖然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套用。

  五行學說用於臨床治療方面,則主要在於控制疾病的傳變和確定治則治法兩方面。

  (1)控制疾病傳變

  疾病的發生,主要在於機體臟腑陰陽氣血功能的失調。而臟腑組織的功能失調也必然反映於內臟生克制化關係的失常。因此,疾病的傳變,則常是一臟受病而波及他臟,或他臟受病而傳及本臟。因此,在臨床上除對所病本臟進行適當處理外,特別應考慮到與其有關臟腑之間的傳變關係,並應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調整其太過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其疾病的傳變,使之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活動。如肝臟有病,則應經常注意強健脾胃,以防其傳變。脾胃不虛,則疾病不易傳變,且易於痊癒。故《難經》說:"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實脾氣。"

  (2)確定治則與治法

  確定治則與治法主要是根據相生、相剋規律來確定某些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

  ①根據相生規律來確定治則治法:多用於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盜母氣)等病證。基本原則是補母或瀉子,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難經》)。

  補母:主要適用於母子關係失調的虛證。如肺氣虛弱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及脾之健運,而致脾虛。脾土為母,肺金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補脾益肺方法進行治療,此即虛則補其母之含義。

  瀉子:主要適用於母子關係失調的實證。如肝火熾盛,有升無降,出現肝實證時,可採用清心瀉火法進行治療。肝木為母,心火為子,故瀉心火則有助於瀉肝火,此即實則瀉其子之含義。

  此外,運用相生規律來進行治療,除母病及子及子病犯母外,尚有單純的子病虛證,亦可運用母子相生關係,兼顧補母以加強其相生之力,從而有助於子臟虛證之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生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指通過滋養腎陰以養肝陰,從而涵斂肝陽的治療方法,又稱滋肝養腎法、滋補肝腎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致肝陰不足,甚則肝陽偏亢之病證。金水相生法是滋補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肺腎法。主要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榮於肺,以致肺腎陰虛病證。

  培土生金法:是指補脾益氣而達到補益肺氣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胃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致肺脾兩虛之病證。

  ②根據相剋規律來確定治療原則:多用於臨床上由於相剋關係紊亂而出現的乘侮病證,主要有相剋太過、相剋不及和相侮(反克)之不同。其治療原則主要是抑強或扶弱,並側重於制其強盛,以使弱者易於恢復。此外在必要時,亦可在其強盛之一方尚未發生相乘病變時,利用相剋規律,預先加強其被克者力量,從而防止病情之發展。

  抑強:主要適用於相乘或相侮病證。如肝氣橫逆犯胃或乘脾,出現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之病證,稱之為木亢乘土。治則應以疏肝、平肝之法為主。若由於脾胃壅滯,影響及肝,而致肝氣失於條達疏泄,形成土郁病證,是為相侮(反克)病證,其治療則應以運脾和胃為主。總之,抑制其強,則被克者之機能自然易於恢復協調。

  扶弱:主要適用於相剋之力不及,或因虛而被乘襲所產生的病證。如肝虛氣鬱,影響脾胃之健運,則稱木不疏土,治宜補肝和肝為主,兼顧健脾之法。若因土虛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調或肝胃失和病證,則應以健脾和胃和疏肝理氣為法。總之,扶其弱則有助於相互制約協調關係的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剋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幾種: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藥物治療脾虛肝氣亢逆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疏肝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肝鬱病證。

  培土製水法:是指用溫運脾陽或健脾益氣藥物,以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利水法。主要運用於脾虛不運,或脾陽虛損,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等病證。

  佐金平木法:指通過清肅肺氣,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清肺瀉肝法。主要適用於肝火亢逆,灼傷肺金,影響肺氣清肅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證。

  瀉南補北法:指通過瀉心火,補腎水以交通心腎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火補腎法、滋陰降火法。主要適用於腎陰不足,心陽偏亢,水火失濟,心腎不交病證。

  此外,在針灸療法中,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屬於五行,即井、滎、輸、經、合五種穴位,分屬於木火土金水,臨床上即可根據不同病情,運用五行生剋規律進行選穴針刺治療。

  同樣,五行生剋關係,對於精神療法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臨床上即可以運用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而達到治療目的。如《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係來調整情志,從而達到治療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推薦閱讀:

了解過敏性紫癜癥狀,中醫西醫如何治療?
千訊基因為您剖析不生病的5條鐵規律
阿膠這麼火,你們知道最早它就是牛皮膠嗎?
中醫學基礎理論
關於中醫學是否科學的定義

TAG:醫學 | 中醫 | 中醫學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