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影視劇中的晚清歷史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影視劇中的晚清歷史

——以歷史影視劇中的戊戌變法為例

李 帆 王曉靜

《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

內容提要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影視劇注重吸納史學界的研究成果,嘗試對晚清歷史做出新的解讀,力圖以自身的方式重新構建晚清歷史。在晚清歷史中,戊戌變法由於涉及國家命運,事件本身曲折多變,疑點重重,所以頗為影視界青睞,不斷有反映這一段歷史的作品問世,在歷史影視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從歷史影視劇對戊戌變法的敘述來看,這些作品對晚清歷史的塑造,受到近些年來史學研究成果的較大影響。這種影響,由點到面,由具體成果的借鑒到研究理論的滲透,正在日益深入。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

關鍵詞 歷史影視劇 晚清歷史 戊戌變法

20世紀80年代以來,晚清史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新見迭出。與此同時,歷史影視劇也在吸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嘗試對晚清歷史做出新的解讀,力圖以自身的方式重新構建那段歷史。對於歷史影視劇與史學研究成果的關係問題,以往學術界有所忽視。本文擬以戊戌變法為例,初步探討這種關係,以期拋磚引玉,促進相關研究的開展。需要說明的是,就分類而言,歷史影視劇大致可分為歷史正劇和歷史戲說劇兩種。正劇以史實為依據,在藝術真實和歷史真實之間尋求平衡,甚至力求重建歷史;戲說劇以歷史為背景,以歷史人物演繹現代娛樂故事。本文所剖析的歷史影視劇基本為歷史正劇。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歷史影視劇異軍突起,尤其是晚清歷史題材的影視劇一度獨佔鰲頭。這其中頗有一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如電影方面的《火燒圓明園》(1983年)、《大清炮隊》(1987年)、《譚嗣同》(1984年)、《孫中山》(1986年)、《末代皇后》(1986年)、《西太后》(1989年)、《李蓮英》(1990年)、《鴉片戰爭》(1997年)①等。電視劇方面的《末代皇帝》(1984年)、《胡雪岩》(1994年)、《戊戌風雲》(1999年)、《大宅門》(2001年)、《大清藥王》(2001年)、《晚清風雲》(2002年)、《走向共和》(2003年)、《買辦之家》(2003年)、《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2004年)、《一生為奴》(2005年)、《紅頂商人胡雪岩》(2005年)等②。從這些歷史影視劇的敘述內容上看,對於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中法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晚清主要歷史事件都有涉及,相關的歷史人物如慈禧、光緒、李鴻章、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也是編導者關注的焦點。從這些影視劇的歷史敘事上看,這一時期展現出一些鮮明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影片大典》第4冊目錄部分,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

②參見吳素玲《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綱》,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劉曄原:《電視劇藝術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其一,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和歷史事件的評價更為客觀全面。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影視片由於史學界和文藝界受政治因素影響較深,在歷史事件的敘述和歷史人物的塑造等方面較為片面、單一。90年代以後,歷史影視劇受政治因素影響趨弱,加之國外「影視史學」理論的傳人和史學成果對文藝界影響的加速,歷史影視劇在客觀構建歷史的道路上更進了一步。

其二,對歷史人物的塑造更加人性化。這是晚清歷史劇轉變最為鮮明的方面之一。實際上,20世紀80年代初的影視劇已開始有意識地擺脫歷史人物塑造的單一化、臉譜化傾向,但進展較為緩慢。譬如,電影《譚嗣同》對維新派主要人物的處理與20世紀50、60年代的影視劇頗為一致,都存在單一化的問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第四代導演執導的《大清炮隊》、《李蓮英》等影片就更為關注歷史人物「人性化」的問題,逐漸擺脫「臉譜化」的缺陷,成功地塑造出符合歷史背景的人物形象。90年代後這個趨勢更為明顯,尤其是對慈禧、李鴻章、曾國藩、劉步蟾等以往影片中典型的「反面人物」形象進行塑造時,尤為注重「人性化」因素的注入。

其三,歷史影視劇出現新的熱點,關注歷史的角度更加多元。首先,注重對與當前熱點政治問題相關的晚清歷史人物進行深入挖掘,嘗試在晚清歷史中尋求解決今日問題的線索。近年來《晚清風雲》、《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一類反映晚清台灣問題的影視劇頻頻上映,可以說與當下兩岸關係的發展不無關係。其次,反映晚清商業發展的影視劇大量出現,湧現出《大清藥王》、《大宅門》、《大宅門》(二)、《紅頂商人胡雪岩》、《昌晉源票號》、《大染坊》等一大批影視作品。這類歷史影視劇關注的熱點從政治轉向經濟,從政治史轉入經濟史,尤其是家族的經濟史。這些影視劇的熱播,表明人們接受歷史的側重點發生了很大改變。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為共識,加之與海外的學術交流越來越頻繁,近代史既有體系也受到了衝擊和挑戰。人們已不再滿足於近代史基本上是政治史的狀況,對經濟史的關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而愈加密切。

總的來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晚清歷史影視劇發生了較大轉變,呈現出諸多新特點。這些轉變一方面展現了新時期影視界日新月異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史學研究的進步和史學觀念的更新。

綜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晚清歷史影視劇,戊戌變法由於涉及國家命運,事件本身曲折多變,疑點重重,所以頗為影視界青睞,相關作品一再問世,頗具代表性。所以,本文選取以戊戌變法為主要內容的《譚嗣同》、《戊戌風雲》、《走向共和》三部影視劇,對劇中描述的戊戌變法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從中解讀歷史影視劇與史學研究成果的互動關係。

獲1985年「文化部優秀故事片二等獎」和「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譚嗣同》,較為典型地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前期人們對於戊戌變法的認識。電影中的戊戌變法是在頑固守舊的「後黨」和銳意革新的「帝黨」鬥爭中進行的。「後黨」以慈禧太后為首,勢力強大,守舊排外,從根本上反對變法。「帝黨」以光緒為首,看到大清帝國的落後面貌,試圖變法救亡。光緒的主要支持者是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領導的維新派。為推行變法,光緒和支持者通過提升變法官員、裁減舊衙門、設立懋勤殿等方法架空老臣,減少變法阻力,推行新政,變法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後黨等舊勢力的利益。面對光緒設法傳出的密詔,維新派一籌莫展,求助袁世凱反被告密。慈禧提前政變,瘋狂捕殺維新志士,再次垂簾聽政,廢除新政。戊戌變法最終成為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譚嗣同》中呈現的藝術形象,與史學研究的狀況密切相關。在80年代初的多數專業學者的論著中,依然延續了50年代的主流觀點,如《中國近代史稿》①、《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②等著作與50年代的近代史著作對戊戌變法的描述相當一致。他們將變法概括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中國一部分受到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的上層知識分子」,「企圖運用政權力量,自上而下的實現君主立憲的政治主張,並從而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的政治運動。雖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戊戌變法運動是具有愛國主義性質和進步意義的」,但它是「脫離最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稿》第2、3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②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大人民群眾的軟弱的改良主義運動,註定了只能得到悲慘的失敗」①。尤其是在當時的歷史教科書中,單純以階級立場作為劃分歷史人物標準的做法相當普遍。電影《譚嗣同》正是受到這種史學研究狀況的影響,存在將人物片面化和臉譜化的傾向,如對慈禧形象的處理,化妝、燈光、台詞的設計無不著力表現其冷酷、醜陋、陰險的一面,而對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則頗有些「高、大、全」的處理方式。另一方面,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電影業受外界衝擊較小,影視作品中人物形象與前期作品有較強的延續性,譬如《譚嗣同》中對戊戌變法的描述不可避免的受到1948年拍攝的《清官秘史》的影響,二者在人物塑造上較為一致,同時也延續了早期電影「臉譜化」和「單一化」的缺陷。

電視劇《戊戌風雲》是全面反映戊戌變法歷史的長篇連續劇。在歷史敘事方面,《戊戌風雲》對戊戌變法的敘述較以往的晚清歷史題材影視劇展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在該劇中,變法時期帝後兩黨雖然矛盾深刻,但也並非因守舊和革新而水火不容,以慈禧為首的「後黨」也看到了中國遭列強侵略的現實,痛恨列強的無恥行徑,想尋求一條富國強兵、洗雪前恥的道路,變法是在慈禧的默許中開始的。維新派是光緒變法的中堅力量,他們首先將矛頭指向了守舊大臣,激化兩者矛盾,引起了慈禧對變法的直接干預。慈禧通過科舉考試壓制新黨人士,地方官員們對變法的諭旨多持守望態度,而康有為的剛愎自用又引起了維新派內部的分裂,變法事業在維新派自身的分裂中艱難前進。當擁有重兵的袁世凱在帝後兩黨爭奪中投向「後黨」時,慈禧發動了政變。康有為、梁啟超僥倖逃至海外,仍為光緒親政而奔走,不與孫中山等革命黨合作,成了保皇黨。戊戌變法悲壯失敗,六君子以鮮血喚醒了世人的覺醒,變法對經濟、政治、教育發展影響深遠。

從《戊戌風雲》中呈現的藝術形象,可以明確看到20世紀90年代的歷史影視劇更加註重借鑒史學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對歷史人物塑造的方面,以尊重歷史客觀性為前提增加人性化的因素,打破片面、單一的局面,在客觀構建歷史上更進一步。可以說,這是以80年代中期以來史學界對戊戌變法研究的新成果為基礎的。

戊戌變法研究在80年代中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學術界結合故宮博物院發現的一批康有為戊戌奏議與書稿,對戊戌變法從啟蒙思潮、近代化、改良等多個角度展開了討論,在不少方面有了新突破。比如,這一時期對戊戌變法性質的爭論最為激烈,許多學者認為,不能照搬歐洲工人運動中的改良主義概念硬套戊戌變法,它是中國資產階級在19世紀末發動的一次愛國救亡維新運動,可以說是政治改良,但不應該說是改良主義運動。這種觀點逐漸獲得了多數學者的認可。於是,戊戌變法的總體評價得到進一步提升。進入90年代,學術界對戊戌變法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最大特點是以「現代性」的理論框架研究探討。戊戌變法在思想啟蒙、經濟改革、發展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推崇,歷史意義進一步被肯定,總體評價繼續得到提升。另外,在對具體人物的研究上,學術界在肯定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歷史貢獻的同時,對其人格弱點和政策失誤也有較為客觀的認識,歷史形象塑造更為全面,這方面影響較大的著作有湯志鈞的《戊戌變法史》②、孔祥吉的《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③等。這裡不能不提到一部歷史文學著作——張建偉《晚清系列報告》中的《溫故戊戌年》④。作為一部歷史報告文學,如果單就史學價值而言,它並不能與專業史家的論著相抗衡,但該書對大眾晚清歷史觀的影響不可低估,極大地影響了影視界對晚清歷史的價值判斷和敘述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姜濤:《晚清政治史》,載曾業英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頁。

②湯志鈞:《戊戌變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孔祥吉:《康有為變法奏議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④張建偉:《溫故戊戌年》,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2003年4月中央電視台播出連續劇《走向共和》。該劇對戊戌變法及相關人物(慈禧、光緒、康有為、梁啟超等)進行了新的闡釋和評價,引發了社會各階層的討論。《走向共和》並不直接描述戊戌變法本身的過程,而是通過慈禧與光緒、康有為的矛盾衝突從側面進行描寫。劇中的慈禧與光緒、康有為等人在是否需要進行改革這一問題上,是比較一致的,都認為中國形勢危急,應變革強國。但就如何進行改革,以何種方式進行改革等問題產生了分歧。慈禧贊成的是洋務派為主的「更適合中國國情的穩健的改革」,而光緒試圖推行的是「三個月可使中國富強」的激進變法。慈禧在戊戌變法中的行為,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大清帝國的統治,希望以穩定的步伐,多用「能辦實事」的大臣,「一步一步地改」,逐漸改變中國面貌。與之相比,光緒的支持者們是一群毫無政治經驗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並不了解國情卻試圖以激進的方法來改變中國被瓜分的命運。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提出的不切實際的計劃,打斷了洋務運動以來的穩健改革,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可想而知,變法必然以失敗告終。

戊戌變法在《走向共和》中呈現的歷史形象,體現了歷史影視劇不僅受到史學研究具體成果的影響,而且也逐漸受到了史學理論的整體滲透。不同於以往影視劇編導者強調再現歷史的客觀性,《走向共和》的主創者稱這是一部「觀點戲」,新的歷史觀是該劇最大的「看點」①。縱觀編導者所宣揚的「新歷史觀」,其核心正是近年來史學領域出現的「新保守主義」思潮。新保守主義歷史觀衡量近代歷史的準則是,對於一切「體制外」的變革、革命,都以「激進主義」的名義予以否定,而對所有「體制內」的變革,都視為「穩健」而予以肯定。循此思路,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只能肯定洋務運動和清末「新政」,而認為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乃至新民主主義革命,都是超前的、浪漫的「激進主義」,正是它們打斷了中國的正常發展,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在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上,也是對慈禧、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當權者予以體諒、肯定乃至推崇,對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戊戌變法領導者、支持變法的光緒帝、翁同觫,以及孫中山等辛亥革命領袖,則傾向於責備、貶抑乃至醜化。《走向共和》一劇正是以新保守主義為標準,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衡量和重塑,如對主張穩健改革的慈禧,努力挖掘其人性因素,強調其寬厚、革新的一面,塑造了一個開明、愛國的優秀政治家形象。而當鏡頭對準主張激進變法的體制外人物康有為時,則呈現出一個毫無領袖風采,志大才疏、不自量力的狂生形象,其性格中剛愎自用、霸道專制一面也被刻意突出。而劇中的戊戌變法整個過程,就是由康有為等人提出的一個個不切實際的計劃構成,不僅未能推動社會發展,反而打斷了洋務運動以來的穩健改革,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可以說,「新保守主義」歷史觀在《走向共和》劇中得到了全面的貫徹和生動的展現。其實,在《走向共和》誕生之前,唐浩明的《曾國藩》②、《張之洞》③以及《走向共和》編劇之一張建偉的「晚清系列報告」等文學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這一歷史觀。

總體而言,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歷史影視劇對戊戌變法的敘述來看,影視劇對晚清歷史的塑造,受到近些年來史學研究成果的較大影響。這種影響,由點到面,由具體成果的借鑒到研究理論的滲透,正在日益深入。不過,由於缺乏辨析,史學界的某些不良傾向也被表現在影視劇中,這是需引起關注和警惕的現象。

(本文作者:李 帆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曉靜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教師)

責任編輯:王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盛和煜、張建偉:《走向共和》序言,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②唐浩明:《曾國藩》,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③唐浩明:《張之洞》,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推薦閱讀:

20世紀以來的思想
20世紀40年代之於李可染的山水畫革新
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講座(三)——金石漫談
「墨神」黃賓虹:20世紀山水畫大師!
美術社團與地域美術發展——以20世紀濰坊畫家群體為例

TAG:歷史 | 影視 | 影視劇 | 年代 | 世紀 | 晚清 | 來歷 | 20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