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幼兒教育理念拾掇及反思

日本專家幼兒教育理念拾掇及反思欄目:異域風情來源:網路時間:2010-11-30

日本幼兒教育專家的講座內容大致如下:

一、餐桌上的教育對幼兒健康成長是很重要的。

1、感恩會成為一種心情。

在家裡、在幼兒園,所有的人都要洗手坐在餐桌邊,孩子們要感恩準備飯菜的老師和父母,感恩自己能享用豐盛的食物後,才能開始進食,不能浪費食物。每頓飯都要這樣做,感恩會成為一種心情。

2、餐桌邊的等待是對意志力的考驗。

如果有個別人還沒準備好,所有的人都要等,人到齊了感恩了才能開飯,這是對這些人意志力的考驗,也是對所有人的尊重。被等的人也會改進的,人生活於群體之間,一舉一動都會影響他人,聚餐對家庭和孩子是很重要的。

3、資源是有限的,要物盡其用。

日本專家說「物盡其用」只是日語「瓦呆乃」的近似翻譯,要用一大堆的英語才能說清楚「瓦呆乃」的含義,大概的意思是人身邊可用的資源是有限的,不能浪費,要節約和珍惜,「瓦呆乃」教育就是從餐桌上開始的,不能浪費食物,更不能浪費其他資源。

「瓦呆乃」就是「環保教育」, 國際環保形象大使、國際巨星成龍,常常無償參與OISCA幼稚園香港分園的園內外環保教育活動,因為成龍覺得這是香港唯一真正讓幼兒盡情地玩耍又注重環保教育的幼兒園。

二、在幼兒期,心靈的部分重於知識。

幼兒在幼兒期就應該盡情地遊戲、玩耍,幼兒教育就是讓幼兒遊戲、玩耍,成人不應該給幼兒太大的壓力,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童年,在幼兒期,心靈的部分重於知識。

三、只有很棒的成人,才是幼兒模仿的對象。

幼兒在遊戲中會模仿成人的行為,模仿會讓幼兒成長,成人在幼兒面前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很棒的成人才是幼兒模仿的對象。

四、環境潛移默化影響幼兒,成人應注重細節。

中國的「孟母三遷」,「上樑不正下樑歪」等教育理念對日本影響很大,成人在孩子面前應注重細節,應該給孩子提供適合孩子健康成長的適宜的環境。

五、禮儀教育——禮貌是一種習慣。

孩子們進出家門和幼兒園,一定要對在場的人說:「我去上學了」、「我回家了」……要鞠躬和師長同學打招呼、告別,即使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也不可以隨便,禮貌是一種習慣。

六、中國古代的優秀教育理念牆裡開花牆外香。

歷史上中國產生了很多如「孟母三遷」一樣的優秀教育理念,牆裡開花牆外香,被日本很好地運用了,並加以發揚光大,塑造了日本人的民族素質和形象。但這些優秀的教育理念在當今的中國好象是「燈下黑」,中國的禮儀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是有缺失的。

日本教育專家的講話內容來自生活實際和教育實踐,很具體很平實,沒有空話套話,也沒有引用高深莫測的教育理論,但就是這看似平常的內容讓我想起讓人肅然起敬的一幕:

廣島亞運會開幕式結束後,六萬名觀眾從容離開體育場,偌大的場館和附近的路上沒有一絲果皮紙屑,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這幾年中國大陸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中,幼兒園大搞科學探索和所謂的素質教育,說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和良好的素質,昂貴的標本和實驗器材堆滿幼兒園,惟獨聽不見孩子的歌聲和笑聲。高懸於頭頂的以安全為名的達摩克利斯利劍,讓幼兒教師不敢輕易帶幼兒走出幼兒園的大門,不讓幼兒接觸社會和親近大自然的幼兒教育,又豈能培養高素質的新世紀人才?

相對於注重細節和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日本幼兒教育,中國的幼教工作者該省思了!


推薦閱讀:

第7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完美落幕,看高科技何助力教育2.0
億萬孩子受益於他,99.9%的家長卻不知道他...
我們父母在不知不覺中迷失的...正確「教育」的意義到底應該是什麼?
教育思考:大數據顛覆10個家庭教育常識 (摘抄--很好的思考,教育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
很多家長都忽視了孩子規劃的重要性!

TAG:日本 | 教育 | 幼兒教育 | 幼兒 | 理念 | 專家 | 教育理念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