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9)

《觸聞集——佛教對聯1200副》

下篇 教 義 篇

二. 修 行 法 門 與 修 證 境 界 (一)

智燈驅黑

慧鏡照空(題般若波羅蜜)

微言大義

正法妙心(題禪宗)

注:關於禪宗的淵源,有拈花微笑一則公案: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此公案雖於經典無據,但世人多引此為征。正法妙心,即「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略稱,指如來的甚深微妙的內證之法。此乃言說不能表達,只能以心傳心的妙法。

辨魔法要

修道指南(題《楞嚴經》)

九因一果

六度萬行

注1:九因一果:在十法界(即凡聖可能存在的十種迷悟界域:地獄,餓鬼,畜牲,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中,以前面九界為因,最後之佛界為果;即只有佛果才是最終目的。

注2:萬行:指為達到菩提而於身、口、意所作之諸多善行。

心存敬畏

意守謙恭

注1:《法句經》云:「深觀善惡,心知畏忌。畏而不犯,終吉無憂。」

注2:印光法師云:「誠與恭敬,實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極妙密訣。」又云:「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惡緣易忍順境難調

心能轉物念不著空

注1:《楞嚴經》雲:「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注2:《大智度論》卷15雲:「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

制心入法

以戒為師(集句,題律宗,兼題持戒波羅蜜)

注1:《大智度論》卷23云:「制心入法,不為放逸。」

注2:《廬山蓮宗寶鑒》卷1載:「故涅槃經云:佛在世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

即心是佛

以戒為師(集句)

註:《黃檗傳心法要》云:「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所謂即心是佛,又作即心即佛,無論凡夫心、佛心,其心之體與佛無異,此心即是佛。

攝心歸佛

以戒為師(集句)

註:《凈土境觀要門》云:「攝心歸佛名為觀佛。」

身空不痛

心定得通(題身根圓通和眼根圓通)

注1:畢陵迦婆蹉有一天被毒刺傷足,疼痛難忍,他「雖覺覺痛,覺清凈心無痛痛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由於他以身體感覺而悟道,稱「身根圓通」。

注2:阿那律陀雙目失明,以天眼悟道,稱「眼根圓通」。

解行具足

定慧等持

註:定慧等持:又作定慧雙修。謂禪定和智慧並修而無輕重先後之別。

真參實證頓悟漸修

安心惟忍得道在勤

注:《八大人覺經》雲:「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歷緣調意

對境觀心

注1:調意:即調伏意念上的種種惡的傾向。也即調心。《景德錄》載:禪宗二祖慧可晚年,付衣缽後,「遂韜光混跡,變易儀相,或入諸酒肆,或過於屠門,或習街談,或隨廝役,人問之曰:『師是道人,何故如是?』師曰:『我自調心,何關汝事?』」

注2:觀心:謂觀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隨時念佛即事觀心

身為苦本信是道元

注1:《法句經》雲:「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慾怨禍,皆由於身。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元。」

注2:《華嚴經》卷14雲:「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莫爭不急

但念無常

注1:《無量壽經》雲:「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注2:《法句經》雲:「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無心證果

有意隨緣

注1:無心:指離妄念之真心。非謂無心識,而是指遠離種種分別情識,處於不執著、不滯礙之境界。在禪宗,這是一種重要的修行境界,表示無一切對待相。無心證果,即指無證之境界。所謂無證,即修行得證果,又不執著於證果之謂。

注2:隨緣:謂隨順因緣、順應機根之緣而定行止。

一心向道萬事隨緣

菩提無得般若照空(題《心經》)

注:《心經》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又雲:「無智亦無得。」

咒心除苦

法眼度生(題《心經》)

注1:咒心:即諸咒之精要。據《楞嚴經》載,佛曾以楞嚴咒為咒心。另,《心經》之咒,亦可稱為咒心。《心經》雲:「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注2:菩薩的法眼,是能照見一切度生法門的智慧眼。

入流亡所

登岸舍舟

注1:入流亡所:乃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時所經歷的一種境界。所謂「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入流,指入法性之流,回歸於法界本體;亡所,指心念空靈,清明通達,無客觀之境。

注2:登岸舍舟:指既至涅槃彼岸,正法亦當捨去。佛所說一切法,稱筏喻之法,修道人不可執著於法。所謂「過河須用筏,到岸不需舟」。《金剛經》雲:「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醍醐灌頂

甘露滌身

注1:醍醐灌頂:比喻佛法能使人得到智慧,或使人感到清涼舒適。

注2:密宗灌頂儀軌中有「甘露滌身」一項。

金剛破相

楞伽印心(題《金剛經》與《楞伽經》)

注1: 破相:亦即無相。破相宗(又作無相宗,般若宗,即三論宗)認為凡聖染凈之法一切皆空,本無所有,故以八不中道、無所得等破一切法相。《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注2:禪宗在達摩傳法之初期,直至五祖弘忍之前,常用《楞伽經》來驗證學人是否開悟,即所謂「楞伽印心」。五祖以後,則一般用《金剛經》來印證學人是否開悟。

萬緣都了

一念不生

注:一念不生:一念妄心不生起的境界;這種超越種種念慮的境界,即佛的境界。《華嚴經疏》卷2雲:「頓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為佛。」《釋氏稽古略》卷3雲:「若一念不生,則前後際斷,照體獨立,物我皆如。」

羚羊掛角

飛鳥空巢

注1:羚羊掛角:傳說羚羊夜眠,角掛於樹枝,足不著地,獵人無跡可尋。禪宗用以比喻啟發學人悟禪,不憑藉語言文字;亦比喻大悟之人泯絕迷悟之痕迹。《景德傳燈錄》卷16雲:「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汝向什麼處捫模!」

注2:佛經稱有一種「巢空鳥」,它不棲於樹上,而棲於虛空中,在虛空中做巢,以虛空為歸宿。可喻為徹悟後了無牽掛、無跡可尋之境界。

寬容萬物

善待眾生

註:巴利語佛經《雪山夜叉經》云:「克制自己,善待眾生。」

佛何能測

人不易知(反覆迴文格)

注1:這副反覆迴文聯,還可以反覆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測佛;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能測佛何?

知人不易;測佛何能。

注2:《法華經·方便品》云:「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

注3:《呂氏春秋·任數》載: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又,《十三經註疏》中,邢昺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時云:「此章言聖人之道深遠,人不易知也。」又,王充《論衡 ·定賢篇》 云:「夫虞舜不易知人,而世人自謂能知賢,誤也。」

佛無所得悟不見空

佛無所說聖不立知

得得無得空空已空(集達摩祖師句)

註:《五燈會元》卷1載達摩祖師言:「得得無得。」「空空已空。」

如空而住

知幻即離(集佛經句)

注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65云:「於諸通境,都無所得,亦不分別,如空而住。」

注2:《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身無雙覺

根得六銷

注1:《楞嚴經》卷5云:「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凈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

注2:《楞嚴經》卷4云:「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

從聞得智

以信除疑(集佛經句)

注1:《法句經》云:「信乃得道,法致滅度。從聞得智,所到有明。」

注2:《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卷3云:「佛言:快哉大士,以信除疑。」

慈悲是寶

慚愧亦財(集句)

注1:凈空《大方廣佛華嚴經講錄》云:「智慧是寶,慈悲是寶。」

注2:《法句經》云:「信財戒財,慚愧亦財。」

生心無住

成佛有餘

註:《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又,如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筆記》云:「不應住六塵生心,則離一切相;應生無所住心,則即一切法,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則唯即與離,二無所著。」

觀心持戒

念佛安禪

注1:天台宗主張「觀心持戒」,將持戒與止觀相結合。

注2:安禪:安住於坐禪之意。猶言入定。佛教修行中,常將念佛與安禪相結合。佛教禪觀中有念佛三昧,即以念佛為觀想內容之一種禪定。佛教又有念佛禪,指於坐禪之際兼行念佛之行法。

本來無物隨處安心

棲心禪悅舍世貪憂(集句)

注1:《佛祖統紀》卷41云:「棲心禪悅。」

注2:《長阿含經》卷9云:「舍世貪憂。」

入世真行者

出家大丈夫

註:古德云:「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公侯將相所能為。」

從緣聞道易對境忍心難

融性宗頓教通法相有門(題《楞伽經》)

注1:性宗:於佛教,對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變、平等、絕對、真實之本體及道理為中心課題立宗者,稱為性宗。如三論宗、華嚴宗等。

注2:頓教:以說法之內容而言,迅即證得佛果、成就菩提之教法,稱為頓教;以說法之形式而言,對頓悟之機,自始直說深法之教,稱為頓教。

注3:法相:作為現象看的法;現象層面的存在。有時亦作法性解,則有本體之意。聯中的「法相」指法相宗。

注4:有門:以諸法為有的教法,如俱舍宗、法相(唯識)宗之所說。

欲求無上道

速發菩提心(集佛經句)

注1:無上道:指最上無比大道之佛道。 蓋如來所得之道,無有出其上者,故稱無上道。

注2:《圓覺經》等諸多佛經,都有「欲求無上道」之句。

注3: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道心,即求無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諸佛之種子。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

注4: 《華嚴經》卷17雲: 「勇猛勤精進,速發菩提心。」《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云:「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觀心非滯有

離欲不沉空

注:沉空:即沉空滯寂;沉溺於空寂之境,不復留意教化眾生之事。大乘時常批評小乘為沉空守寂,遠離世間,作自了漢。又,沉空滯有,是佛教修行應避免落入的兩邊。

解空心不起著相障難除

觀此身非我悟諸佛同心

念佛能成佛觀心以護心

註:《法句經》云:「此心隨欲轉,微妙極難見。智者防護心,心護得安樂。」

凡夫貪順境智者忍違緣

離相不沾垢無言乃入門

由耳根通達獲法性圓明(題耳根圓通)

註:觀世音菩薩由耳根聞聲,從而修得無上大道,稱耳根圓通。文殊菩薩對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一一加以評說,稱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最為第一,最適宜娑婆世界的眾生修習。

聞聲歸正道

觀色悟圓通(題聲塵圓通和色塵圓通)

注1:喬陳如等五比丘「於佛音聲悟明四諦」,成阿羅漢,稱「聲塵圓通」。

注2:優波尼沙陀修不凈觀,以色相悟道,稱「色塵圓通」。

安禪修正道

調息入圓通(題鼻根圓通和鼻識圓通)

注1:周利槃陀迦從觀息入門而悟道,稱「鼻根圓通」。

注2:孫陀羅難陀以鼻息調氣(鼻識)的修法悟道,稱「鼻識圓通」。

一心常忍辱

萬事且隨緣(題忍辱波羅蜜)

注:彌勒菩薩偈雲:「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襖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者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者消息,何愁不了道。」

對境觀無我存心念有情

善友應親近惡人須遠離

注1:善友:即善知識,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導正道之人。《華嚴經》雲:「十方如來,皆以親近善知識故,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注2:律宗認為,應遠離四種惡人,即:(1)樂語他誤人(好說他人錯誤者);(2)樂說邪見人;(3)口軟心惡人;(4)少作多說人。

離愛無憂怖

入空等怨親

注1:《四十二章經》雲:「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法句經》亦有偈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注2: 入空:乃悟入真理之意。

注3:等怨親:即怨親平等,亦作冤親平等。謂以大慈悲為本,於怨敵心無憎恨;於所愛亦無執著,而以平等之心接待眾人。

無愛亦無怖有情必有憂

說食何嘗飽聞經不在多

註:《楞嚴經》卷1云:「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得飽。」

路滑亦須去

磚粗不必磨

注1:《景德傳燈錄》卷6載:「鄧隱峰辭師(道一),師雲:『什麼處去?』對雲:『石頭去。』師雲:『石頭路滑!』對雲:『竿木隨身,逢場作戲。』便去。才到石頭,即繞禪床一匝,振錫一聲,問:『是何宗旨?』石頭雲:『蒼天!蒼天!』隱峰無語,卻回,舉似於師。師雲:『汝更去,見他道蒼天,汝便噓噓。』隱峰又去石頭,一依前,問:『是何宗旨?』石頭乃『噓噓!』隱峰又無語。歸來,師雲:『向汝道,石頭路滑!』」又,《五燈會元》卷5載:「師(行思)曰:『子何方來?』(希)遷曰:『曹溪。』師曰:『將得什麼來?』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師曰:『若恁么,用去曹溪作什麼?』曰:『若不到曹溪,爭知不失?』」

注2:《景德傳燈錄》卷5載:「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懷讓)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師曰:『磨磚既不成鏡,坐禪豈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卧;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

方便為究竟

日用即神通

注1:《大日經》卷1云:「菩提心為因,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

注2:母音《略論明心見性》云:「尋常日用即神通妙用,不可另求玄奇神妙。」

看破紅塵易放下色身難

聞思修並重人我法皆空

註:聞思修:即聽聞教法、思惟義理、修行。

佛心離法愛

慧眼見人空

注1:法愛:在此指小機之愛涅槃者及菩薩未斷法執而愛樂善法者。此法愛必當斷之。

注2:阿羅漢開慧眼,見人空之理,而未達法空。菩薩則開法眼,見人法皆空。

觀空離法愛棄愛見人空

不住三輪相由知一體空

注1:三輪相:指施者、受者與施物三者。三輪之相存於意中,稱為有相之三輪。滅此三輪,住於無心而行施,則為三輪清凈之檀波羅蜜。世人行施,心希果報,是為著相;而菩薩行施,了達三輪體空,故不住於相。

注2:一體:即常住真心之體。外相雖異而其本性則一,故曰一體。

修六時三昧

起諸善萬行

注1:六時三昧:指晝夜六時勤行之三昧修法,如念佛、懺法等。

注2:諸善萬行:所有之善行也。

離瞋除惡意

忍辱護真心

註:寒山子有詩云:「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了達法無二

觀行忍第一(集句)

注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4云:「心不稱量諸二法,但恆了達法無二。」

注2:《法句經·述佛品》云:「觀行忍第一。」

於謗言不辯與世智無爭

簡單地生活平靜的心情

佛以禪心而得道無定力不成(題禪定波羅蜜)

注1:禪心:寂定之心,即心專註於一之狀態。又指依禪定所得之本來清凈心。

注2:定力:禪定之力用,即不論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動之禪定力。

注3:《法句經》云:「無禪不智,無智不禪;道從禪智,得至泥洹。」

凈土三根普被

蓮台九品咸登(題凈土宗)

注1:三根:指上、中、下三種不同的宗教素質。凈土宗稱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印光大師曰:「凈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姓,亦可預入其中。」

注2:九品: 往生極樂凈土者,分成九個等級,即在上中下三品位中,每一品位再分上中下三等,得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共九品。凈土宗有九品蓮台之說,謂行者臨命終時,聖眾持蓮台來迎,行者乘此蓮台,花合至凈土,花開即身相具足。因往生者品位有九等,則蓮台亦有九品之別。

十念往生凈土

一心歸命彌陀(題「十念往生」)

注1:十念往生:凈土宗有「十念往生」之說,認為五逆之罪人,臨終時若依善知識之教導,稱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即「十念念佛」),即可往生極樂凈土。

注2:一心歸命:指專註一心,歸向佛陀教法。世親《凈土論》雲:「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修道如蛇在竹

入空似鳥出籠

注1:蓮華生云:「我此妙道,如蛇在竹,上則成佛,下則墮獄,無第三路可以撲朔」。

注2:《楞嚴經》卷5云:「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界,如鳥出籠。」

修道不輕小法

度生當發大心

注:小法:小乘的教法。此種教法注重自利,以自求出離為目標。

非器莫言妙法

有心難度眾生

注1:非器:指不堪受持佛法的根機,不堪為法器、道器的質素;或指非大乘根器者。

注2:《寶積經》雲:「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

注3:《指月錄》卷6載南陽慧忠禪師雲:「無心是真度生,若見有生可度,即是有心,宛然生滅。」

說誠實無欺語

著柔和忍辱衣

注:《法華經·法師品》雲:「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出世當離邪見隨緣不昧真心

調伏妄心不易弘揚正法更難

注:古德雲:「悟道容易修道難,修道容易成道難,成道容易弘法難。」

當使善行常起

務求惡業不生(題四正斷)

注:四正斷,又作四正勤。《佛說法集名數經》雲:「云何四正斷?所謂未生不善法不令生,已生不善法令正斷,未生善法令發生,已生善法令增長。」

修道似行深淖

調心如履薄冰

注1:《四十二章經》雲:「佛言:夫為道,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注2:佛教認為,妄心攀緣變動不息,須時時惕厲以御之。又,《詩·小雅》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以勇猛心求道自平常處參禪

未證忌言空教不修莫說心經

注1:空教:關於無自性、一切皆空的教法。特別指般若經典、《成實論》、三論宗等的教法。

注2:《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對此言多有誤解,且每每以之為口頭禪。

四句皆為戲論

百非總是亂心

注1:四句百非:四句,通常指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百非,則指種種之否定。 四句百非均為基於一切判斷與議論之立場而設立的假名概念,然而佛教之究竟宗旨乃在於超越於此等假名概念而達於言亡慮絕之境界。故禪林盛傳「離四句,絕百非」之言。

注2:戲論:即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之言論。《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舍離亂心戲論。」

意念清瑩悟道

識心圓妙得通(題意識圓通和識大圓通)

注1:目犍連以意念觀照的修法而悟道,稱「意識圓通」。

注2:彌勒菩薩觀十方世界皆為心識所變現,從而「識心圓明,入圓成實」,得無生忍,稱「識大圓通」。

行六根清凈事

作三諦圓融觀

註:三諦圓融:空、假、中三諦,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舉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體其相,悉具三諦,如是作觀,名三諦圓融觀。

學佛須除二見

做人謹記四知

注1:二見:即斷見與常見。這都屬於外道的邪見。斷見視一切皆無常規,尤其視死後一切皆為斷滅;常見則視一切皆有恆常性,死後自我(或靈魂)永不消滅。

注2:四知:據《大明三藏法數》卷19載:人起善惡之念之際,已有四者知悉,即天(天神)、地(地神)、旁人、自己。又據《後漢書·楊震傳》載:楊震為東萊太守時,昌邑令王密欲以重金賄賂,震拒之。王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慚愧而出。後遂以此表示為官清廉,潔身自好。

謙卦六爻皆吉

虛心萬事呈祥

注:《了凡四訓》雲:「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識得人間有佛無須天外覓仙

透徹何勞豎指空靈惟解拈花

註:南懷瑾《禪海蠡測》自序云:「拈花微笑,能仁已自多餘,渡海傳衣,少室徒添滲漏,五家七派,無非自碎家珍,萬別千差,透徹何勞豎指。」

菩薩不輕初學如來常念眾生

夫子三緘其口維摩一默如雷

注1:《孔子家語》卷3載: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注2:《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載:文殊問維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維摩卻默然無言。文殊於是讚歎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維摩的沉默,後來被稱為「一默如雷」。

雖有前今後世實無你我他人

禪意不從佛得佛心本自禪來

念佛圓彰萬德放生具足三施(題念佛與放生)

註:三施:一般以財施、法施、無畏施為三施。

說法應隨根器問禪須具機緣

切願持名念佛專求凈土往生(題「持名念佛」)

聞其法可成正果入此堂皆有善根(題嵌「法堂」)

心有機關難近鳥手無鐵杖莫抓蛇

注1:彭際清有《即事》云:「庭前有遺粟,鳥雀共欣欣。回首見人影,翻然入遠雲。機心如得盡,萬物可同群。到處春風裡,何人不共君。」又,李白《江上吟》有句云:「海客無心隨白鷗。」此典故出於《列子·黃帝》所載:海邊有一人喜歡白鷗,成群的白鷗常飛來與他作伴。後來,他聽信人言,欲捕捉一隻,白鷗即高飛不來他身邊。

注2:《阿犁吒經》謂:不先禁制(以杖壓蛇頭等)而捉毒蛇,則被蛇咬死。比喻無觀智而漫談空理,恣縱五欲,將受大苦報。《止觀輔行傳弘決》卷2雲:「邪空之人濫稱大乘,入惡無觀,故以無禁捉蛇喻之。」

懸崖萬丈肯鬆手

明月一輪難轉身

注1:古德雲:「欲明此事,必須大死一番始得。」又雲:「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欺君不得。」

注2:憨山有詩偈雲:「荊棘叢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

厭棄娑婆離苦海

欣求凈土仰如來(題嵌「厭欣」)

註:厭欣:又作欣厭、欣凈厭穢、厭穢欣凈。厭離穢土、欣求凈土之意。

若要度人先正己

但來修道莫談玄

注1:《法句經》云:「先學自正,然後正人。」

注2:印光法師云:「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又云:「入理深談,且緩數年。」

如法修行能入道

滯言求悟已迷津

注1:如法修行:即隨順佛之教法而修行。《無量壽經》卷下雲:「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注2:滯言:又作滯言滯句。宗慧禪師曰:滯句者迷。指真如非依文字言句而妙悟,拘泥於文字言句反易迷昧。

至高無上菩提道

微妙甚深方便門

注:方便門:方便,又作善權、變謀,指巧妙地施設、安排。方便門之意有多種:(1)為了引導人入真實之道而施設的權宜的法門。(2)菩薩趣入菩提所修的三種法門(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 之一;正直為方,先人後己為便。(3)大乘菩薩道被總攝為般若門與方便門,六度中的前五度皆屬方便門。

至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無魔

但觀己過存慚愧莫說人非息怨瞋

注:《增一阿含經》卷44雲:「不誹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六祖壇經·般若品》雲:「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若能觀己過,與道即相當。……若真修道者,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每逢逆境思其益

常念惡人是我師

注:《安士全書》雲:「過之所在,自己不知。今見不賢,方能內省,是吾師也。」

業流不住勿貪境

命運相同莫恨人

注:業流:業力如流水,眾生在其支配下流轉不息。

身處惡緣唯念佛

面臨染法即觀心

注:染法:染污法之略稱。指與無明相應,而能染污善心、凈心之法,,故為智者所訶。

外忍惡緣心不動

內調瞋念語無爭(題忍辱波羅蜜)

注1:《法句經》雲:「不怒如地,不動如山。真人無垢,生死世絕。」《華嚴經》卷18雲:「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譬如大地能持一切,是則能凈忍波羅蜜。」

注2:《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雲:「譬如醉象難可禁制,應以鐵鉤而調伏之。瞋心醉象,亦復如是,以忍辱鉤而制伏之,令其調伏,名為安忍波羅蜜多。」

口凈心清身正直神融氣泰壽綿長

見性明心開正眼苦身柔體叩長頭

註:叩長頭:又稱磕長頭。是藏傳佛教禮儀中常見的一種禮拜,它不僅有深遠的宗教意義,也可以鍛煉身心。

慧根清凈而離欲戒德精嚴以定心

護惜浮囊而遠渡調馴烈馬以長驅

注1:《涅槃經·聖行品》雲:「菩薩持禁戒亦復如是:如彼渡人護惜渡囊。」謂菩薩奉持禁戒,如渡海之人護惜浮囊,惟恐命喪,絲毫不敢鬆懈。

注2:《彌沙塞五分戒本》雲:「心馬馳惡道,放逸難禁制,佛說切戒行,亦如利轡勒。」

勸君莫發無明火

緣此能燒功德林

注:《佛遺教經》雲:「當知瞋火,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又,寒山有詩偈雲:「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恆沙劫里嘆堪忍五濁世間求出離

大行絕俗忘榮辱至道無情空是非

注:《指月錄》載李遵勖居士有偈雲:「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在欲行禪除不凈

明心見性悟無生

注:《維摩詰經·佛道品》雲:「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又,永嘉禪師曰:「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虎溪三笑傳佳話

大道同源歸妙門

注1:虎溪三笑:東晉慧遠法師居廬山東林寺,寺前有虎溪,平時送客不過溪橋。值詩人陶淵明、道士陸修靜來訪,慧遠送二人,與語相投,不覺過橋,而虎吼不已,三人因相與大笑。後人依此繪虎溪三笑圖,以寓儒釋道三教和諧之意。

注2:妙門:指入於涅槃之法門。天台宗有六妙門(數、隨、止、觀、還、凈)之說。

注3:列子云:「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

因緣不足功來補

事理兼融用則通

注1:功:指修行,或指修行的效果,相當於功夫。

注2:用:即作用、功能之意,相對於「體」而言。

知己所長明己短

勸人行善隱人私

注:《優婆塞戒經》雲:「見人離散,便搓合之。隱惡揚善,不道他人之恥,亦莫聞他人之秘。」

於毀譽心無增減

視賢愚意不區分

注:《思益梵天所問經》雲:「於毀於譽,心無增減。聞善聞惡,心無分別。於諸愚智,等以悲心。於上中下眾生之類,意常平等。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於他闕失,不見其過。見種種乘,皆是一乘。聞三惡道,亦勿驚畏。於諸菩薩,生如來想。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梵天,汝當以此十法,游彼世界。」

常勤精進踐弘誓唯樂多聞證妙心(題精進波羅蜜)

常念多聞增智慧勤行精進證菩提(題精進波羅蜜)

龍女須臾成佛道善財漸次入玄門(題頓證與漸修)

注1:頓證:疾速獲得正果,證得菩提。

注2:漸修:漸次修習;通過不同的階段,漸次由較低境地進入較高境地。

注3:龍女成佛:《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載:文殊師利言,娑竭羅龍王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而智積菩薩不信此女能於須臾頃,便成正覺。言論未訖,龍女忽現於前,以一寶珠獻佛。又忽然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

注4:玄門:指玄妙之法門、深奧之妙理。亦為佛法的總稱。《華嚴經·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漸次遊行,歷一百一十餘城,經五十三參,最終證入法界之理,稱入法界。法界,指諸法本真之理,為諸佛所證之境界。入玄門,即指入法界。

注5:漢地佛寺常將善財童子和龍女作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脅侍。

三密瑜伽臻悉地

一門普入證菩提

注1:三密:即身密、語密(口密) 、意密(心密)。如來三密,是身語意三業,本來平等,三者皆遍滿於整個宇宙。一切形色為身密,一切音聲為語密,一切理則為意密。三密瑜伽(又作三密相應),指眾生以身結上契印,口誦念真言,心觀想本尊,則眾生之三密與佛之三密相應融合,即可臻於即身成佛之境界。

注2:瑜伽:意譯作相應。這是一種集中心力、精神的修行法。依調息等方法,集中心念於一點,修止觀,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這種修行法強調將心思集中於一點,或者始終保持一種空白的無繫念的心理狀態,以擺脫來自人體內外的干擾,獲得解脫。

注3:悉地:意譯為成就、完成、妙成就。於密教,指依誦持真言,以身、口、意三密相應,而成就世間出世間種種妙果。這種通過密法而得的覺捂,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注4:一門:指一德一智之法門,與普門(含攝總德全智之法門)對說。密教以大日如來為普門之尊,其他本尊為一門之尊。同時,又稱「一門即普門」。《大日經疏》卷1云:「若諸行人殷勤修習,能令三業同於本尊,從此一門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之門。」

了知因果勤精進厭棄輪迴永出離

但觀自性見真易不識眾生覓佛難(題《壇經》及其《自性真佛偈》)

註:《壇經》載慧能言:「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又載慧能說《自性真佛偈》云:「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即是大痴人。」

觸光柔軟聞名忍

信佛歸依如法行

注:阿彌陀佛48願中有觸光柔軟願和聞名得忍願。《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雲:「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云:「他方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證離生忍,獲陀羅尼。」

念佛求往生凈土觀心以解脫幻身

善解性空心不起妙觀空性法常修(題意根圓通和法塵圓通)

注1:須菩提觀一切皆空,以意念空寂的修法證阿羅漢,稱「意根圓通」。

注2:摩訶迦葉和紫金光比丘尼等「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觀空成阿羅漢,稱「法塵圓通」。

舌根不動得心凈

藥草遍嘗悟性空(題舌根圓通和味塵圓通)

注1:喬梵缽提在過去劫因輕弄沙門,結果生生世世鬧得個反芻的毛病,但他以舌的味性修法悟道,稱「舌根圓通」。

注2:藥王、葯上二法王子是佛教傳說中施良藥治眾生身心病苦的菩薩。他們曾嘗遍世上的草木金石十萬八千種,從而開悟。由於他們以味悟道,稱「味塵圓通」。

舌出法音成正果

身修教戒得圓通(題舌識圓通和身識圓通)

注1:富樓那以「說法第一」著稱,以音聲弘揚佛法而證果。說法之音由舌發出,稱「舌識圓通」。

注2:優婆離以「持戒第一」著稱,他以身持戒而修法悟道,稱「身識圓通」。

善將眼識觀真相

妙用心聞度眾生(題眼識圓通和耳識圓通)

注1:舍利弗以心眼觀照(眼識)的修法悟道,稱「眼識圓通」。

注2:普賢菩薩由耳識生起心聞之功,以心聞交感眾生知見,化度眾生,稱「耳識圓通」。

架橋修路平心地

觀水遺身入法門(題地大圓通和水大圓通)

注1:持地菩薩剛出家時,經常架橋修路,且以地覺悟到治平心地之道,稱「地大圓通」。

注2:月光童子修習水觀,以水悟道,稱「水大圓通」。據說月光童子開始修習水觀時,「但見其水,未得無身」。有一次,月光童子在室內坐禪,他的一個小弟子從窗外往裡偷看,只見滿室清水,其他什麼也沒有。小弟子感到好奇,就往裡面丟了一塊小瓦片。月光童子出定後,覺得心裡疼痛。一會兒,小弟子來了,說了剛才的事。月光童子對他說:等我再次入定以後,你就到水中拿走這塊瓦片。小弟子照辦了。於是,月光童子的身體恢復如初。後來,月光童子進一步修習,得以忘去身見,並最終證得圓滿菩提。

建曼荼羅壇修法

於阿蘭若處參禪

注1:曼荼羅:又作曼陀羅,意譯壇、壇場、聚集、輪圓具足。修密法時,為防止魔眾侵入,而劃圓形、方形之區域,或建立土壇,有時亦於其上畫佛菩薩像,稱曼荼羅。認為其中充滿佛菩薩,故又稱為聚集、輪圓具足。

注2:阿蘭若:意為山林、荒野。指適合於出家人修行之僻靜場所。又譯為遠離處、寂靜處、無諍處。後來,一般的寺院精舍亦稱阿蘭若。比丘為修行而常居阿蘭若,稱阿蘭若行。 又,禪宗謂禪定自初步至高度有十種階段,稱十禪。其第三階段為阿蘭若處禪。

洗腸滌胃身清凈

脫骨換胎心寂然

注1:據傳佛圖澄時現神異,有時至水邊引腸胃滌之。且以洗腸滌胃為喻,教眾生懺悔罪惡,清凈心性。人稱「洗腸羅漢」。後世有人謂信佛曰洗腸。密宗修行者亦有瑜伽洗胃法。

注2:道教認為人在修行得道之後,就能脫胎,換骨。佛教也常用以比喻信佛修行使人發生的巨大變化。

心馳有外實迷有

身處空中不見空

注:《思益梵天所問經》雲:「又如一人,求索虛空,東西馳走。言:我欲得空,我欲得空。是人但說虛空名字而不得空,於空中行而不見空。」

起心動念滯魔網

絕待超言入法門

注1:古德云:「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道起不起時是煩惱魔。」

注2:絕待超言:絕待,即泯絕相對、斷除對立之意。一切萬法從平等絕對的立場觀之,則諸法實相,自然法爾,世間本無千差萬別之相對性質。超言,即言亡慮絕、言語道斷之意,指絕對之境界無法以言語或思慮加以分別。

推薦閱讀:

長篇大論說對聯
2015年春季結婚對聯匯總
對聯批改|學習園地
含?【喜】?字對聯360副
詩軒雅墨「妙計」對聯集(添加中...)

TAG:佛教 | 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