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對詩歌的一點認識

我對詩歌的一點認識(文∕海石)原文地址:我對詩歌的一點認識(文∕海石)作者:左詩苑詩刊選稿基1、詩歌是自然的心底流露,過多的強調技巧,就失去詩歌本身的意義,比如結構,比如層次,比如何種形式,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否撥動心弦。2、對於詩歌,我不唯技巧派,更崇尚原生態。3、所謂技巧,是反覆的練習,暗熟了內在的規律所用的方法,這種技巧,應該是某個人的一種習慣,或者叫風格,這種技巧應該是自然的,而非做作的。4、能夠打動人的心靈的,就是一首好詩,反之,寫的再多,充其量只能叫做詩的文字,而非好詩。5、想像,是詩歌的靈魂,沒有了想像,就像身體沒有了水。縱觀中外任何一首經典的詩,都充滿了無比激情的想像和令人愉悅的想像。6、愛詩寫詩,是一種純天然的,是血液里本身固有的。7、有人說,現在詩歌消亡了,邊緣了,有人說現在讀詩的人少了,我認為,詩歌既沒消亡也沒擴大,它只是在某一特定社會階段,或被放大或被縮小。為什麼博客里的詩歌遍地都是,寫詩的人並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只是讓某些人士擔心了,傳統的對詩歌的評價、熱捧減小了,它仍然存在,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了,詩歌被關注或不被關注,時間會關注。8、生活本身沒有詩意,我始終保持詩意的生活。9、愛詩的人,首先愛自己;寫詩的人,必須愛生活。10、對詩的感覺,是由身體開始的,再由思想升華的,視覺所見,觸覺所感,彙集到思想,由思想去梳理詩的來龍去脈,這或許就是詩歌里的心智合一吧。11、寫詩寫成何種樣式,是由個人的多種因素決定的,包括知識面、閱歷、性格、性別、年齡段、審美情趣、個人愛好、對事物的不同感受等等因素,同時社會環境和主流認識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閱讀詩,也是如此。12、詩歌是瞬間擦出的思想火花,是靈光乍現,刻意的去寫,只能是分段的文字罷了,缺乏靈性,就缺乏了詩歌的本性,詩歌,隨性而至,隨情而來。13、我十分認同楊牧先生的一句話:「好詩不過近人情」。我理解,只有「近人情」,才有「真性情」,才能讓自己更從容、更平和、更真切地感知,深入事物內部,才能抵達你要表達的、要追求的境界。14、詩歌是需要美感的,無論是音樂美、畫面美、建築美,具備一定審美觀的,才能表態出他的美學觀,只有把美融進詩歌,無論哪一種美,這首詩,起碼不是一潭死水。15、詩歌是青春的,寫詩的人不一定青春;把每一條皺紋都寫的青春,把每一縷白髮都寫的青春,這樣,人們說的青春常駐,就在詩歌里實現了。活下去,寫下去,邊活邊寫,邊寫邊活,直到那個青春的心靈與物質的身體一起消失。http://blog.sina.com.cn/s/blog_7965adc10100u4te.html
推薦閱讀:

認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和食物血糖負荷 轉載自糖友網論壇
教你認識豬鼻蛇的品系~
不帶迷信的認識釋迦摩尼佛
《監獄者說》——讓你全面認識陽光使者:監獄人民警察
【藥理】科學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

TAG:詩歌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