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舌吻和死刑:造就三個影帝的電影尺度到底有多大
我看到《烈日灼心》是在去年冬天。當那個模仿著單田芳的聲音,評書式的旁白響起的時候,這部戲慘烈、荒誕和黑暗的一面就開始顯露無疑。它有些不急不躁的慢熱,開頭那些作為背景的介紹結束之後,幾個人的生活逐漸被從細部打開,那些隱藏在庸常生活下,費盡心機的躲閃和逃竄,都變得愈發吸引人。南國的雨霧和黑夜,破敗的房間內霉斑中的生活,在近幾年的大銀幕國產片中是少見的。 客觀地講,原作小說《太陽黑子》寫得並不太好。須一瓜的這部長篇在圈內引起了不錯的反響,但小說過於冗長而沉悶。電影的改編,略過了很多無用的細節,卻保留了那個最黑暗的內核。 贖罪與拯救,就是《烈日灼心》的全部了。 按理說,有著這類主題的中國電影,不會太好看,因為它太容易主題先行,太容易端著、板著臉直接輸出道理。而導演曹保平的節製成就了這部電影,他只負責用一個緊繃的故事,把一個預支的懸念支撐到底。整部電影的力量在於,觀眾一直處於上帝視角,所有人都知道誰是罪犯,誰是警察,而整部戲的成功都建諸於貓鼠遊戲的追逐以及謊言如何不被撞破之上。這本身決定了這部電影的「好看」,而贖罪和拯救的主題則讓專業觀眾感受到了「深刻」。有時,你會覺得《烈日灼心》有點像近年來的韓國罪案片,比如《抓住那個傢伙》之類,有著優秀的故事外殼,又包裹著一個沉重的社會議題與意義核心。這種形式與塑造能力,是中國電影中極其缺乏的。 幾個曾經合謀殺人的兇手,逃脫後隱姓埋名過起了另外的生活,他們幾人一起把被殺者家中倖存的嬰兒養大,成為了共同的爸爸。他們陪孩子玩耍,為孩子治病。這本身足夠殘忍卻也有著扭曲的溫情,人性底部的暗礁就是這個樣子。你說,他們無可辯駁的罪大惡極,但他們也毋容置疑的父愛如山。那個病弱的孩子「小尾巴」,對他們來說,每天見到,是冤魂的追債也是希望的救贖。這分裂幽隙中的殘忍,奠定了這部戲最慘烈的一面。 實話講,在此之前,我一直不喜歡段奕宏。在我心裡,他一直不是個好演員。他一直把自己當做藝術家。職業演員要的是,在出演角色的時候,「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只有角色,而藝術家卻要求無時無刻自己都在「上演自己」。但這一次,段奕宏從出場開始就令人驚喜,不知道是他自己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角色,還是導演曹保平的調教。無論從是他用手撩撥頭髮時利索的動作,還是和鄧超並肩在食堂吃飯時吸溜湯的聲音,都太入戲。他和鄧超最終在監獄裡隔著柵欄對話的一幕,兩個人比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那個封閉空間,情緒緊繃得時刻要炸裂。他們兩個奪得影帝算是實至名歸。 說說鄧超,作為另一位由這部電影推出的影帝,外界盛傳的「大尺度」全都出自他一人身上。他演繹了一場同性裸戲和一場漫長的注射死刑。對於前者來說,這並不是中國電影首次呈現這樣的鏡頭,但當段奕宏扮演的警察自以為追蹤到了某些線索,推開大門,卻撞見裸體的鄧超和男人纏綿的時候,鄧超近乎挑釁地望向段奕宏,那眼神里的絕望與抵抗令人心碎。 奪得影帝之後,有記者問起鄧超這段戲的感受,鄧超說自己是個職業演員,沒什麼。這就是個職業演員應有的樣子。相比於同性的激情戲,那一場注射死刑,才是真正的大尺度。它漫長、凝滯,鏡頭從各個角度強調這個場景,鄧超複雜的表情,扭動的身體,插滿線的設備以及裝滿藥劑的針管,它記錄了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而且是被法律認可的、奪取他人性命的行為,這漫長的幾分鐘,所有對於生死的複雜況味近乎滿溢。只是不知道,最終公映的版本中,這兩幕戲到底會被剪掉多少。 至於郭濤,能憑此拿到影帝倒是有些令人意外,雖然他出演的那個計程車司機,最終因為一段赴死的感情,同樣讓人感到隱痛,但畢竟,他在這部戲中一直有些遊離。 高虎的那個角色看似邊緣,但其實,這個有些智障的男人在神神叨叨的念叨中一直暗藏了某些重要的密碼,不知道為了上映換了演員重拍,又換了視角之後,會多大程度上對影片造成損害。 並不是說《烈日灼心》沒有問題,比如被很多影評人津津樂道的最後那場高樓追逐戲,就顯得過於冗長和虛假,不知道現在的版本會不會下決心多減掉一些浮誇的細節。但這個電影,某種程度上填充了中國中型故事片的一個空白。 最初,幾個人犯下了罪行,只是把自己拖入了深淵,但多年之後,這幾個兇手各自陷入各自的絕境的當口,與他們狹路相逢的人,卻也都被拖拽著陷入了情感與倫理的絕境,所有人無一倖免。這個故事的內核就是如此絕望。 《烈日灼心》有三個影帝,有跑男鄧超的裸戲,即便如此,這部優秀的電影仍然會因為陰鬱的氣質,無法在票房上得到任何正向的回報。不信,就等著瞧。
推薦閱讀:
※怒了,這麼好看的片子,豆瓣才給8.5?
※這位買菜的劉先生,才是真影帝!
※白客有可能當影帝嗎?
※從侍衛跑龍套到影帝,從未放棄!娶到當紅港姐並寵成公主成老婆奴,如今...
※他演傻子獲影帝卻欠債眾叛親離:娛樂圈沒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