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本世間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他寫作,只是因為他喜歡。
他後來辭職,一度想涉足出版、電視劇編劇等行業,遺憾的只是突來的病發沒有允許繼續,如同他筆下那隻特立獨行的豬。
他從不安於被設置的生活,也不會刻意營造形象故作清高。
他敢於在文字中坦露最大的真誠,他的樂觀,理智,清醒,幽默,思辨,自由······
在看似不經意娓娓道來的文字中,註定會擊中許多混混沌沌的心靈。
他的目標從來都非常質樸,那就是創造出一點點美,一點點無中生有的美。
他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過譽也好,被忽視也好,他和他的作品都在那裡等著我們去發現、去閱讀。
當我們走過山川,走過河流,走過心潮澎湃的青春年少,走向雙鬢染滿塵埃,總會想起——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家!
這個被稱做「浪漫騎士」、「行吟詩人」、「自由思想者」的人,就是王小波。
他當過知青、干過工人,留過學,窮游歐洲,在人大當過講師,最終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
他中西合璧,文理兼通,他寫小說,寫雜文,寫劇本,他荒誕不經又嚴肅無比。他的筆下有大量的性,心裡卻有著很純的愛。
他喜歡嘲笑假正經,喜歡營造荒誕的故事背景,但「王二」們在不羈的言行下,散發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他的文字簡潔,充滿詩意,有許多你想不到的比喻,絕不會落入俗套,那是獨屬於王小波式的意境。
曾經,高曉松把他當成「 神一樣的存在 」、稱之為「 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曾經,林少華將他稱作「真正敢講真話的人」;
曾經,馮唐說他是「一個奇蹟 」、「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
還有人說「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覆閱讀的不朽之作。 」
這些真的都應驗了,但都是他去世之後的事了。
1997年4月11日,一個很平常的日子,沒有人會想到對於中國文壇,這將承載多大的遺憾。
這天,王小波心臟病突發,一個人悄悄地離開了世界,他的妻子李銀河當時還在英國做訪問學者。
生前,他身在主流文壇之外,鮮為人知,甚至在《黃金時代》獲獎前。他也並未打算成為職業作家。
二十一年來,他被無數文藝青年青睞,影響了70後、80後,今天,他的文字也將被90後,甚至00後所擁躉,只為那顆自由的靈魂 。
為什麼要紀念王小波?
好像有一個詞叫做「死亡崇拜」,意思是說一個人死了,他生前的爭議也隨之而逝,出於對死者的尊重,人們只會挑好的說,故而被無限拔高。
不知道哪位「作家」曾經寫過一篇《人之既死,其名也盛》的文章,諷刺過王小波的死給他帶來的名聲和地位。
雖然文章的內容基本上是瞎扯,但是標題我還是認同的。如果王小波不早逝的話,可能我們這一代人都不認識他。
每當「張國榮」們的忌日來臨,我們的微信群和朋友圈總免不了被刷屏。
除了各媒體喜歡瞎炒這種東西來刷流量之外,我們這些人即便對他們只是一知半解,也非常樂於湊個熱鬧,當個臨時粉絲。
別人怎麼想我左右不了,但我覺得也應該為王小波刷一次屏。
因為,他的那些雜文、小說和情書寫的真好:真誠,調皮,多情······
難怪李銀河幸福的不得了,稱他是「世間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其實,我並沒有認真讀過他的書,知道他的大名也是因為他是李銀河的老公近兩年才意識到他的價值。
王小波對於我們的意義在於,他用他的文字向我們闡述了它們的價值,給了我們勇氣,去追逐我們本來應得到的生活!
2018.4.11于山西運城.
推薦閱讀:
※道系,讓2018更美好
※【學點哲學】生活的美好緣於一顆平常心
※婚禮當天必拍的5組照片,比婚紗照還重要!
※如何在北京用盡量少的錢窮游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