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下卷:別解文義——第二部分:正宗分: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金剛經簡注直解淺釋》下卷:別解文義——第二部分:正宗分: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二):明不住於相即是正住:
1:正明無住:
(1):標示:——(第十二節)
經文——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簡注——所謂的妙,即是微妙。所謂的行,即是修行、行持、行為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妙行,即是真實的修行。所謂的無住,即是不分別不執著。
直解——真實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真實修行。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妙行即是無住之行,也亦是無能地無所行,即是真正的行無行行,雖然行而不執著於行,即是真正的真實修行。凡所有相,悉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唯有真正的不著相布施,也唯有不住相來修行種種的教理教法,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妙行。也就是說,真實的妙行,則是不為妄心塵勞境緣所動,著相就是分別執著虛妄,能夠真正的於種種境緣之中,不為種種境緣所動,不隨種種境緣所轉,即是真正的清凈本然之性體,也亦是不生不滅之真實相。
經文——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簡注——所謂的複次,即是再次、還有、以及、再者等等的意思。所謂的於,即是在、在於、修持、修行、對於、對待、遇境緣等等的意思。所謂的法,即是所有一切萬法,也亦是六度萬行等等的修持的方式方法。所謂的無所住,即是不分別不執著。所謂的行,即是修行、行持、造作、行為、奉持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布施,即是施捨、給予、放下、斷除掉等等的意思。
直解——釋迦牟尼佛說,再者還有,須菩提,菩薩既然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而於言談舉止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之中,念念起心動念時,都是應當無所住,即是於行持種種的布施時,也應當無所住而行布施,即是真正的沒有分別執著的三輪體空之布施。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菩薩能夠真正的破除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也能夠真正的無所住行持種種的布施。即是講說菩薩也應當沒有分別執著地來行持種種的布施,即是應當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地來修持種種的法門,即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地來修持八萬四千種種法門,即是真正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地來奉持凈業三福廣修六度萬行,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妙行菩薩。
所謂的布施,則是六度之一,以及也亦有三種類別,即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但是於六度之中,亦是可以歸納為一布施度,也亦是可以把六度稱作為布施度。也就是說,六度波羅蜜,也亦是可以稱作為布施波羅蜜。也就是說,佛法即是布施的方式方法佛教即是布施的教育。而於佛教之中的八萬四千法門之中,也亦是可以概括為一布施法門。佛法即是布施的法門,佛教即是布施的教育。
雖然布施亦有財布施、法布施與無畏布施這三種類別,但是布施也亦有功德布施與福德布施的差別。如若能夠真正的做得到無想布施,也就是能夠真正的做得到三輪體空布施,即是所謂的無相布施,以及也稱作為離相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報,則是屬於功德。如若是著相布施,如若是不能夠真正的做得到三輪體空布施,即是所謂的具有種種求取慾望的布施,也亦是求取種種果報回饋種種布施的功德,以及具有種種目的的布施等等,悉皆是屬於著相布施,此種類別的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報,則是屬於福德,即是屬於福德布施,也只能夠獲得到得利的福報,即是能夠真正的增長自己的福報而已,不能夠真正的增長智慧,即是所謂的增長善根罷了。所謂的三輪體空,即是不存在一個我作布施的心念,即是不執著我布施的一個我相,即是所謂的離我相布施。以及同時也要離受施者的相,即是不存在一個受布施者的心念。即是所謂的能施的人,與所施的受施者,即是所謂的能施與所施,悉皆是不分別不執著,也就是真正的做得到了離相。並且也不能夠去執著分別所布施的財物金錢與種種慈悲方便等等,悉皆是要離相,悉皆是不能夠去分別執著,能夠真正的做得到了,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無相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真實的功德,才能夠真正的增長自己的功德,才能夠真正的增長自己的福慧。
所謂的無所住,即是真正的做得到了不分別不執著,以及也亦是真正的應機隨緣,即是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正的無所住,真正的離相,即是所謂的內布施。也就是說,所謂的內布施,即是從內心之中徹底的放下所有一切萬法,即是真正的看破徹底的放下所有一切萬緣。也就是說,所謂的布施,即是真正的徹底放下。所謂的放下,即是真正的離相布施。放下即是布施,布施即是放下。放下即是內布施,內布施即是放下。也唯有真正的放下,也唯有真正的離相內布施,才能夠真正的增長福慧,才是屬於真正的悲智雙運。如若是著相布施,則是屬於外布施。而外布施只是培植善根福德,只能夠增長自己的福德,不能夠真正的增長自己的功德。從而得知,也唯有內布施才真正的是屬於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道果的真正資糧,也唯有內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果。也亦是可以說,佛法即是內布施的方式方法,修行即是修持內布施的真實功夫。而且也唯有真正的內布施才能夠真正的降伏妄心塵勞,也唯有真正的內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離相布施,以及才能夠真正的稱作是徹底的放下。
佛法雖然亦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是也亦是可以概括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以及也亦是可以概括為戒、定、慧這三學。也就是說,修行雖然可以概括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大法門,其實質則是修持成就戒定慧三學的真實功夫。以及佛法也亦是可以概括為一布施法門,即是所謂的舍,也稱作為徹底的放下。所以說,修行即是修持放下的真實功夫。戒定慧三學,則是對治慳貪、瞋恚、愚痴這三毒惑業。六度之中的布施則是對治慳貪,持戒對治毀犯,忍辱對治瞋恚,精進對治懈怠,禪定對治散亂、般若對治愚痴。
布施即是舍離,布施即是放下。所謂的布施,即是真正的舍離,也亦是徹底的放下。佛法則是布施捨離放下的方法,佛教則是布施捨離放下的教育。所謂的戒定慧三學所舍離的,即是舍離慳貪、瞋恚、愚痴這三毒惑業。而於六度之中舍離的,布施即是舍離一切法,持戒即是舍離貪瞋痴三毒,忍辱即是舍離瞋恚,精進即是舍離懈怠,禪定即是舍離散亂,般若即是舍離愚痴。世間人聽經聞法舍離貪愛娛樂來學佛,天人舍離欲界上升到色界,以及舍離色界上升到無色界,如若是能夠真正的舍離我執,即是獲得到阿羅漢聖位。如若是能夠真正的舍離法執,即是屬於大乘菩薩的聖位。如若是能夠真正的舍離娑婆世界,則是帶業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之中。故此說,布施一法包括所有一切法,布施即是一切佛法。布施即是舍離,舍離即是放下。唯有真正的舍離放下,唯有真正的無想布施,也唯有真正的無所住而行布施,才能夠真正的行菩提道,才真正的是上求佛道下化所有一切眾生,以及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大乘菩薩。
所謂的無所住,即是不分別不執著,念念皆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即是事來即應,事過境遷。凡夫眾生分別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二乘阿羅漢分別執著有餘涅槃,雖然能夠真正的舍離我執,但是不能夠真正的舍離法執,即是屬於法執眾生。雖然大乘菩薩已經是真正的舍離了我執與法執,無所住著上求佛道下化所有一切眾生,但是仍然還有無明煩惱惑業沒有真正的徹底斷除掉,也必須要福慧雙修,悲智雙運,廣修六度萬行,從而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就自己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道果。
(2):指釋:——(第十三節)
經文——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簡注——所謂的不住,即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著相等等的意思。所謂的色,即是眼根所見萬象。所謂的聲,即是耳根所聽者。所謂的香,即是鼻根所嗅者。所謂的昧,即是舌根所嘗者。所謂的觸,即是身根所接觸者。所謂的法,即是意根對前五塵所生起的分別執著好惡。
直解——即是說不應該執著形色布施,亦不應該執著聲音、嗅覺、舌昧、觸覺、法相這六塵,而行於無所住布施,即是行於無相布施。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菩薩行布施,菩薩於種種的布施過程中,不應該執著形色、聲音、嗅覺、舌昧、觸覺、法相這六塵無所住布施,亦是所謂的無相布施。
所謂的布施,即是真正的舍離,也亦是徹底的放下。能夠真正的不執著形色來布施,以及也能夠真正的不執著聲音、嗅覺、舌昧、觸覺、法相來布施,即是真正的不住色、聲、香、昧、觸、法而等於布施,即是真正的徹底放下了分別執著。能夠真正的不生起分別執著,即是大智。能夠真正的於一切法無所住,即是真正的大菩薩。
修行並不是走場,修行並不是作秀,修行則是真實的信受奉行,也就是所謂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凡夫眾生不能夠真正的擺脫煩惱苦厄,悉皆是因為凡夫眾生對於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也就是對於紅塵之中的種種誘惑太過於執迷貪戀,也亦是太過於分別執著。能夠真正的放下執迷貪戀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也亦是真正的遠離了執迷貪戀的紅塵。能夠真正的看破五欲六塵的禍患,能夠真正的放下五欲六塵的貪求執著,即是真正的大智慧。如若是能夠真正的平等對待所有一切眾生,即是所謂的慈悲。真正的具足了大智慧與大慈悲,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大菩薩。所以說,大菩薩能夠真正的捨去自我的得失利益,能夠真正的放下自我得失的內心求取與貪戀,發起廣大的菩提心愿,上求佛道下化所有一切眾生,即是真正的在本質上最極第一殊勝的無相布施行為,即是真正的將自己所具足的所有一切福慧功德,全部給予所有一切眾生,即是真正的把自己的所有一切財法與無畏,全部布施給予所有一切眾生。從而得知,菩薩修行六度萬行,則是可以概括為一布施度,也亦是可以概括為一舍離,即是簡稱為舍。能夠真正的舍離,能夠真正的無相舍離,即是真正的徹底放下。
凡夫眾生的布施,無非是為了自身的得失利樂,也亦是為了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以及也就是為了求取種種的果德這幾種類別。於布施之中,也亦有財布施與法布施,即是所謂的財法二施。因為無畏布施,則是則是屬於可以包括在法布施之中。財施即是眼耳鼻舌身這五塵,法施即是法塵。無論是財施,還是法施,悉皆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無可得。
所謂的不住,即是不執著,也亦是真正的放下,以及也就是徹底的舍離,而且也稱作為無相布施等等。如若是生起了分別執著,如若是生起了著相。即是六根接觸六塵,生起了種種的貪戀執著,即是著相。如若是生起了執著,如若是著相了,即是生起了種種的分別執著妄想煩惱惑業,也亦是生起了求取貪愛與憎惡等等。所以說,分別執著的布施,有相的布施,有所住的布施,有所求取的布施等等,所獲得到的功德利益,悉皆是具有一定限量的。也唯有真正的無相布施,也唯有真正的三輪體空布施,也唯有真正的無所住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從而得知,有相的布施,有所求取的布施,悉皆是屬於三界生死苦厄的布施果德,悉皆是屬於染污了自己的清凈心的布施,以及也亦是障蔽自己的覺性的布施。
修行即是修福積慧,著相布施則是屬於修福,無相布施則是屬於修慧。能夠真正的不住相而行於布施,即是真正的福慧雙修。雖然福慧是究竟圓滿成佛的唯一資糧,但是必須要通過種種的無相布施來修證福慧,必須要通過種種的無住布施來證得福慧。也就是說,所有的一切福慧,悉皆是通過種種的無相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德。如若沒有真正的福德,就不能夠真正的聽聞得遇到佛法。如若是沒有真正的大智慧,就不能夠真正的奉持佛法。所以說,也唯有福慧雙修,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佛。也唯有真正的悲智雙運,才能夠真正的自度度他。
福德與功德則是不相同的,福德能夠真正的給予別人,也能夠給予所有一切眾生。但是功德則是不能夠給予別人,也不能夠給予一切眾生的。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真正的去享受別人的福德,但是卻是享受不了別人的功德,功德則是自修自享受,功德則是自修自受用。布施善行的種種福德,稱作為人天福德,也稱作為人天福。能夠真正的悟道,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佛,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大福德。也就是說,真實的大智慧,真實的大般若,才真正的是屬於佛果聖位的真實功德。
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無相布施,能夠真正的不著相布施,能夠真正的無住布施,即是真實的大智慧,也亦是真實的大功德。也就是說,無住即是般若智慧,無相即是真實智慧。般若無相,般若無住。般若不住一切萬法,而凡夫眾生則是法法所住。般若不分別執著所有一切萬法,凡夫眾生即是處處分別執著。故此凡夫眾生不能夠真正的證得真實的大般若智慧。如若是真正的欲想求取真實的般若大智慧,就必須於所有一切萬法無住,即是不單單要不住財色名食睡,乃至於不住佛的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直視的大般若智慧。即是古人所講說的,不與萬法與伴侶者,即是真實的大般若智慧。所以說,也唯有真實的大般若智慧,才真正的是究竟圓滿具足六度萬行。也唯有真實的大般若智慧,才能夠真正的莊嚴佛土。也唯有真實的大般若智慧,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果。也就是說,也唯有真實的具足大般若智慧,才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所有一切眾生。譬如:觀音菩薩獲得到般若,尋聲救苦。普賢菩薩獲得到般若,六度萬行齊修。文殊菩薩獲得到般若,教令所有一切菩薩發大菩提心,契證根本智。地藏菩薩獲得到般若,發大誓願:「空地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從而得知,般若統攝六度萬行,般若統攝所有一切萬法。
於六度之中,布施則是居於首位。以及布施也亦有財布施、法布施與無畏布施這三種類別。能夠施捨能別人財物,即是屬於財布施。能夠講經說法,教令眾生破迷開悟,即是所謂的法布施。能夠無所畏懼救濟所有一切眾生的危難疾苦,即是所謂的無畏布施。
所謂的菩提心,即是不住一切法,也就是所謂的無相布施。菩提心不住所有一切萬法,菩提心則是無相布施,菩提心則是真正的看破徹底的放下,菩提心則是真正的舍離。從而得知,所謂的菩提心,即是真正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六根六塵六識、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乃至於不住三界九地契證的果德等等。菩薩於法應無所住,不住即是布施,不住即是般若。所以說,所謂的不住,也就是真正的內在舍離慳貪、瞋恚、愚痴煩惱惑業,以及外在利樂所有一切眾生。即是所謂的內舍貪瞋痴,外利有情眾。
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住一切法,即是無相布施,也亦是無住布施,即是所謂的三輪體空布施。布施度慳貪,無相三輪體空布施,即是布施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持戒,即是真正的自性清凈。持戒度毀犯,持戒能夠真正的舍離破戒的妄想,能夠真正的以戒為師上求佛道,即是真正的持戒清凈。以及能夠真正的以戒為師來利樂所有一切眾生,即是真正的下化有情。菩提心不住一切法,菩提心在塵不染塵,菩提心在欲而能離欲,即是真正的持戒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忍辱,不住即是不生,不生起種種的煩惱,即是真正的忍辱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精進,用功不住法,用功不住時,即是真正的精進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禪定,萬法皆空,了無所得,即是真正的禪定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般若,菩薩於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一切法無所住,無住即是般若,無住即是真實相,也亦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菩薩於一切法,應無所住,行於無相布施,即是真正的不住色聲香昧觸法布施。也就是說,菩薩不住色聲香昧觸法,即是不單單是真正的無相的布施,也亦是真正的無相持戒、無相忍辱、無相精進、無相禪定、無相般若。
所謂的修行,即是布施,也亦是無相布施,即是真正的舍離,也稱作為徹底的放下。能夠真正的於一切法無所住,能夠真正的舍離所有一切法,能夠真正的徹底放下所有一切法,即是真正的於一切法無所住而行於布施,以及也亦是真正的應無所住行於般若。所謂的法,即是五蘊、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萬法。所謂的五蘊,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蘊。所謂的蘊,即是積聚的意思。所謂的色蘊,即是色法之積聚。所謂的受蘊,即是身心所感受之積聚。所謂的想蘊,即是內在所感受之積聚。所謂的行蘊,即是一切行為之積聚。所謂的識蘊,即是第七識之積聚,也亦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識與意根的第七識這七識。所謂的十二入,也稱作為十二處,即是六根與六塵的合稱。所謂的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所謂的六塵,即是色聲香昧觸法這六塵。所謂的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塵、六識的合稱。
(3):結成:——(第十四節)
經文——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簡注——所謂的不住,即是不分別不執著、無相、離相、放下等等的意思。所謂的相,即是指所有一切萬法、六度萬行等等的意思。
直解——釋迦牟尼佛對須菩提說,菩薩應當像這樣不住一切相來進行布施,即是於所有一切布施做得到三輪體空。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即是釋迦牟尼佛教令所有一切菩薩,在行於種種的布施時,必須要真正的做得到無相布施,真正的做得到不住相布施,也就是真正的舍離所有一切萬法布施,真正的無所求取三輪體空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般若。
應無所住即是不住法相,行於布施即是不住非法相。不住即是般若,無住行於布施即是大行,降伏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即是大智,行於布施即是大悲。悲智願行究竟圓滿具足,即是真正的大菩薩。著相布施,有所住布施,有所執著分別布施,所獲得到的功德利益,悉皆是屬於有限量的,以及也亦是屬於福德等等。如若是能夠真正的無相布施,如若是能夠真正的不著相布施,如若是能夠真正的無所住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則是無量無邊無限量,而且所修持的也確確實實地是屬於真正的功德。也就是說,有相布施,著相布施,住相布施,有分別執著的布施等等,悉皆是屬於積累增長福德。也唯有真正的無相布施,無所住布施,不著相布施,沒有分別執著的布施等等,才真正的是屬於積累增長功德。雖然是同樣的布施,由於發心不同,由於所求取的不相同,故此所獲得到的真實利益也亦有種種的差別。
所謂的不住相布施,所謂的不著相布施,所謂的無相布施,即是內不見有布施的我相,外不見有布施有物相,以及也不見有受布施的人相,也就是所謂的三輪體空。布施時若是存在我相,存在一個有我的布施,將來便有一個有我的果報,這就是所謂的我相。菩薩行種種的布施時不住我相,周遍法界,供養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眾生,故此功德無量無邊無限。布施時若是存在一個人相,即是存在一個受布施的人相,就是有了揀擇的進行布施,也亦是分別執著的布施,所獲得到也就是具有一定的限量。如若是在布施的時候,不住於人相,不分別執著人相,沒有所布施的人相,則人相無量無邊無限,才能夠真正的上供諸佛如來,下濟所有一切眾生。無論是福德,還是功德,悉皆是無量無邊無限的。若是布施時不住物相,即是不分別執著布施的物相,物相就無量無邊無限,所布施的物就能夠真正的周遍法界,而所布施的物也就是能夠真正的周遍法界,以及所獲得到的福德功德等等,也亦是屬於真正的無量無邊無限。從而得知,著相布施,住相布施,分別執著的布施等等,悉皆是屬於具有一定限量的布施,不能夠真正的周遍法界,也不能夠真正的上供十方諸佛如來,以及也不能夠真正的下濟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眾生。也唯有真正的無相布施,也唯有真正的不住於相的布施,才能夠真正的周遍法界,才能夠真正的上供十方諸佛如來,以及也才能夠真正的下濟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而且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無量無邊無限量的福德與功德等等。
所謂的無相布施,即是不住一切法相。也就是真正的不住施者、受施者、布施之行、布施之時、布施之處所、布施之因緣、布施之果報等等所有一切法相。諸大菩薩聖眾了知一切法虛幻不實,當體皆空,了無所得,故此能夠真正的不住相布施。然而世間的凡夫眾生,行持種種的布施,悉皆是為了求取種種的果報,也亦是為了求取種種的福德,才進行布施,即是具有種種求取性質的布施,即是具有種種目的的布施。有的人布施則是為了求取福德,有的人布施則是為了求取功德,有的人布施則是為了求取智慧等等。由於布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夠真正的上供十方諸佛如來,也不能夠真正的下濟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眾生。故此布施則是屬於具有一定限量的,而且也獲得到的果報,也亦是具有一定限量的。
2:顯釋其故:
(1):征釋:——(第十五節)
經文——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簡注——所謂的何以故,即是為什麼、什麼原故、因為什麼等等的意思。所謂的若,即是如若、如果、比如、假設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不住相,即是不著相,也就是不分別不執著。所謂的福德,即是福報。所謂的福,即是福報。所謂的德,即是功德。所謂的不可思量,即是不可以思量,也亦是超越了思惟之內的限量範圍。
直解——須菩提,你知道這是因為什麼原故嗎?這是因為菩薩不住相布施,如若是能夠真正的不住相布施,無量無邊無限的福德智慧,乃至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道果等等,所獲得到的真實受用,則是不可思量的,也亦是真正的超越了思惟限量的範圍。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不住相布施,不分別不執著的布施,不著相布施,三輪體空的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報與功德,乃至於所獲得到的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道果等等,就是講說所獲得到真實的受用,則是超越了思惟限量範圍,即是所謂的不可思量。
所謂的福德,即是指福慧,也亦是指福報與功德,以及也就是所謂的福德與功德。所謂的福慧,即是福報與大智慧。所謂的福德,即是福報,也亦是三途六道之福報,而且也亦是人天福報,並且也亦是二乘阿羅漢福德等等意思。所謂的功德,即是功夫與德行。福德能夠給予於別人,也能夠給予於所有一切眾生,福德能夠真正的與所有一切眾生共同享受,但是功德只能夠真正的享受,不能夠真正的給予於別人,只能夠利樂所有一切眾生,但是不能夠真正的給予於所有一切眾生。也就是說,福德能夠真正的給予於別人,但是不能夠真正的利樂於別人。雖然功德不能夠真正的給予於別人,但是能夠真正的利樂於別人。從而得知,人生最大的福德,即是超越三界生死苦厄。人生最大的福德,即是究竟圓滿成佛,也亦是真正的契證無上正等正覺菩提果德,以及人生最大的福德,即是能夠真正的聽聞得遇到無上甚深微妙法。
所謂的福德,也亦有兩種類別,即是人世間的人天福德,也稱作為鴻福。另外一種則是屬於出世間的福德,也稱作為清福。鴻福是屬於世間法,清福則是屬於出世間法。而於通常所講說的福德,即是指福報。而所謂的功德,則是積功累德,也亦是日常生活之中所積累的真實功夫。所謂的功,即是日常生活之中所積累的修行功夫。所謂的德,即是日常生活之中所積累修行功夫獲得到真實結果,也就是日常生活之中積累修行功夫所獲得到果德。雖然福德在大,雖然福德在殊勝,但是也只是屬於福報,也只是屬於生死苦厄的果報。也唯有真實大智慧所成就的功德,也唯有真實的功德,才能夠真正的超越三界苦厄,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就自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果德。也就是說,我們學佛,我們修行,我們布施供養等等,並不是為了求取福德,而是為了獲得到真實的功德,也亦是獲得到真實的大智慧,也亦是真正的證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說,我們學佛,我們修行,則是為了究竟圓滿成佛,而並不是為了求取人天乃至於三界之內的種種福德。而於《觀經》之中,則是把福德概括為三種類別,即是人天福德、二乘福德、大乘福德這三種類別,即是所謂的《凈業三福》。其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其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其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佛法亦是布施的方法,佛教亦是布施的教育。布施本來則是攝一切菩薩行,布施本來則是以諸法為緣起,諸法緣起本來無限量無邊際。能夠真正的無所住行布施,能夠真正的無相布施,福德即是真正的無限量無邊際。如若是有所住布施,如若是有所執著布施,即是局限了福德的邊際,福德也就具有了一定的限量,從而福德就變成了福報。本來限量無邊際的福德,因為在布施的過程生起了分別執著,也亦是由於有相,也就是由於有所住,故此變成了有限量地邊際。從而得知,雖然布施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福德,但是不一定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真實的功德。著相布施,有相布施,有所信布施,唯有福德,而沒有真正的功德。如若是能夠真正的無相布施,不著相的布施無所住布施,不單單是真正的具有福德,也確確實實地具足真實的功德。所以說,有相布施沒有波羅蜜,唯有真正的無相布施才真正的具有波羅蜜。具有波羅蜜的布施,才能夠真正的具足功德。如若是沒有真正的具足波羅蜜的布施,也只能夠具有福德。故此說,也唯有真正的具足波羅蜜的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度到生死彼岸,才能夠真正的度生死涅槃。福德不能夠真正的解脫一個人的生死苦厄,也唯有真正的大智慧才能夠真正的解脫一個人的生死苦厄,也唯有真實的大智慧才能夠真正的斷煩惱證菩提,也唯有真實的大智慧才能夠真正的究竟圓滿成佛自己的菩提道業,也唯有真實的大智慧才真正的是解脫資糧。所以說,菩薩具有大智慧,不單單是能夠真正的不住相,能夠真正的離相布施,而且也能夠真正的不住色聲香昧觸法等等六根六塵六識,來如來如法修持種種八萬四千法門。
(2 ):喻明:——(第十六節)
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簡注——所謂的於,即是在、在於、這個、此等等的意思。所謂的意,即是意義、意思、意念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云何,即是為什麼。所謂的虛空,即是盡虛空遍法界。所謂的虛空,即是法界。所謂的思量,即是思索、思考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不,即是能否、是否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不也,即是不是的不是的,即是維維否定這意思。所謂的世尊,即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謂的四維上下,即是東西南北上下四圍,也就是指十方盡虛空遍法界。
直解——釋迦牟尼佛又繼續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來對須菩提講說無限量福德的根本原因。釋迦牟尼佛反問須菩提說,須菩提,依照你的意思來說又是怎麼樣呢?東方虛空法界是否可以思量它的大小?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運用思惟來思量它的大小,世尊。釋迦牟尼佛又繼續對須菩提說,南方法界、西方法界、北方法界,以及四圍上下盡虛空遍法界的大小,也是否是能夠運用思惟來思量它們的大小呢?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運用思惟來思量它們的大小,世尊。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釋迦牟尼佛運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來講說無相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則是如同四圍上下十方盡虛空遍法界那樣的廣大無量無窮無盡無邊無限無限量。即是運用東西南北四圍上下十方,來作為比喻,充分表明無相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無有限量,無有邊際,廣大無邊無限無量。
東西南北,與上下四圍這十方,則是世間法,則是世間人所施設的,以及也亦是隨順世間習俗而講說。而虛空則是一個施設的名相,而實則並沒有虛空這個法。虛空則是因為有色地之對稱,亦是屬於依色法而言,而世間人則是認識虛空實有。所謂的虛,即是虛無。所謂的空,即是空無。也就是說,所謂的虛空,則是無的意思,也亦是無的別稱。虛空本來則是無有實體,也沒有形質,空無障礙,不為色法所障礙。虛空本來無有邊際,即是本來虛無形質。無邊無際,無有形質,即是所謂的真實廣大。以及無有形質,即是真正的無相,也亦是真正的無有形相。無相的布施,無所住布施,無有分別執著的布施,所獲得到福德,也亦是如同無相之虛空一樣,無際量的廣大,不可思量的廣大,不可思量的無限量。所以說,因為無邊際,所以廣大。因為無有邊際,所以不可思量。
無論是世間法,還是佛法,悉皆是假名而已。十方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法,悉皆是假名而已。無有定法可得,即是真正的無住,也亦是真正的無相。十方法界,悉皆是一念之心。佛與眾生,也亦是一念之心。
(3):法合:——(第十七節)
經文——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簡注——所謂的亦復如是,即是這樣的、如此一樣、本來如此等等的意思。
直解——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地布施,他的福德也亦是這樣的,他的福德也亦是不可心運用思惟來思量它們的大小。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布施,菩薩妄想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也亦是如同廣大無邊無際無限量的虛空法界一樣,不可思不可量。即是講說無相布施,所獲得到福德廣大無有限量。
而於十方世界之中,最廣大者莫過於虛空法界。而於所有一切法性之中,最廣大者莫過於佛性。凡是所有一切有形有相者,悉皆是屬於有限有量,也唯有真正的無形無相的虛空,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廣大。凡夫眾生的心性則是具有一定的限量,譬如惡性不含有善性,善性也不含有惡性。而且剛性與柔性,也亦是不能夠真正的共存的。所以說,世間的所有一切法,乃至於所有一切凡夫眾生等等,悉皆是具有一定限量的,也唯有佛性則是無限量廣大。虛空無有相,虛空無有形,所有一切萬法也悉皆是無有相。如若是執著分別虛假名相,如若是不能夠真正的離相,就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真實的大解脫大自在大安樂。佛性本來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如若是生起了我人眾生壽者這四相,即是凡夫眾生,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佛性,只能夠稱作為眾生性,即是屬於凡夫眾生的性體,而不屬於佛的性體。菩薩通達明了這個理體,能夠於布施時不著相,也就是能夠真正的離相布施,故此所獲得到的福德,就如同十方虛空法界一樣無有限量無有邊際。
無相布施,無所住布施,離相布施等等,必須要具足身口意三業。也就是說,也唯有真正的具足身口意三業清凈的布施,也唯有真正的具足身口意三業無相離相的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運用五蘊行布施,也稱作為大乘菩薩之布施。真正的能夠做得到了無相離相布施,就能夠真正的獲得到五種功德,即是真正的獲得到色身、壽命、安樂、力氣、辯才這五大功德,也亦是經典之中所講說的:「色、命、安、力、辯」這五種果報。因此說,無相離相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就如同虛空法界一樣廣大無限量無邊際的不可思量。
布施又有凈施與不凈施的差別,也亦是清凈的布施與不清凈的布施之差別。清凈的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報廣大,不清凈的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報狹小。所謂的凈施,也亦有三種類別,即是物凈、田凈、心凈這三種類別。所謂的物凈,即是所布施的財物,則是清凈的,即是潔凈的財物。如若是運用不正當的財物來布施,如若是運用不清凈的財物來布施,即是屬於不凈施。所謂的田凈,即是布施的對象,則是屬於清凈的福田。布施的對象清凈的福田,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廣大的果報。這是因為福田清凈,故此所獲得到福報才真正的廣大。所謂的心凈,即是布施之心清凈,也就是所謂的不住相布施,以及也就是所謂的無相離相布施。故此說,大智慧者去布施,就能夠真正的做得到五種布施,即是至心施、自手施、信心施、時節施、如法求物施這五種布施。所謂的至心施,即是運用真正的至誠心來進行布施,從而真正的無相離相布施。所謂的自手施,即是親自布施,不藉助其他別人之手來進行布施。所謂的信心施,即是相信布施所獲得到的果報不會失去,有布施之因,就必定有布施之果報。所謂的時節施,即是依照時節因緣來進行布施,也亦是應緣隨機來進行布施。所謂的如法求物施,即是所用來布施之財物,必須要是如理如法所獲得到的,並不是非法所求取之財物,即是不能夠去運用非法財物來進行布施,也亦是不能夠運用不正當手段求取的財物為進行布施。
由於布施的對象之差別,也亦有所獲得到的果報之差別。雖然一切眾生悉皆是未來諸佛如來,但是布施供養諸佛如來所獲得到的果報,就比供養布施一切眾生所獲得到的果報殊勝。而於《菩薩優婆塞戒經》之中說,布施給畜生,得百倍果報。布施給一個破戒僧人,得千倍果報布施給持戒大修行者,得十萬倍果報。布施給一個外道的離欲者,得百萬倍果報。布施給一個虔誠修行者,得千億果報。布施給一個初果阿羅漢,乃至於布施諸佛如來,則是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無量果報。雖然布施的對象不同,也亦有種種的果報差別。如若是選擇聖眾來進行布施供養,這也亦是屬於著相布施,即是屬於有相住相布施,雖然福田大,雖然果報大,但是也亦是具有一定限量的。大智慧的菩薩聖眾,無相離相布施,不選擇布施的對象,應緣隨機進行布施,也就是能夠真正的平等普施,故此報獲得到的果報,悉皆是無限量廣大。
雖然布施就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真實的果報,但是亦有三種類別之布施,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殊勝的果報。其一者即是先多發心,而後則小與,即是雖然發了大心,但是後來卻是沒有能夠真正的依照發心去進行布施。其二者即是選擇惡物持以施人,即是選擇破舊與厭惡之財物,去進行作種種的布施。其三者即是即行施已心生悔恨,即是布施了之後,生起了種種的悔恨心念。
3:結示正住:——(第十八節)
經文——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簡注——所謂的但應,即是必須、如此、應該、一定等等的意思。所謂的如所,即是如此、這樣,也亦是無相離相布施。所謂的教,即是教令、教誡、教導、方式方法等等的意思。所謂的住,即是無所住、離相無相,也亦是真正的安住無上菩提心等等的意思。
直解——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我所教授的心要,安住於無上正等正覺心。即是付囑須菩提無相布施,也亦是教令所有一切眾生無相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無限量無邊際的不可思議廣大福德。
淺釋——此段經文則是講說,釋迦牟尼佛付囑須菩提,也亦是付囑所有一切眾生,以及也亦是付囑諸菩薩等等,也亦是教令無相布施,以及也就是教令安住無上菩提心等等的付囑。
修持大乘菩提道者,應該發大菩提心,行持大乘菩提教理教法,以及在修持種種的布施時,也要真正的做得到無相布施,真正的能夠做得到無相布施,才能夠真正的獲得到超越三界生死苦厄的果德。也就是說,能夠真正的無相布施,能夠真正的不住相布施,所獲得到的福德也亦是真正的無限量不可思議之廣大。所謂的福德,則是布施、供養等等外施所積累的福報,雖然福報與功德非常相近,但是也亦是具有種種差別的。福德也亦有三種類別,即是人間的有漏之福、二乘聖眾的無漏之福、佛果聖位的無上福這三種類別。從而得知,所謂的福圓智滿,即是福德與智慧悉皆是究竟圓滿具足了,才能夠真正的稱作為佛。所謂的佛,即是真正的福德與智慧究竟圓滿具足,也稱為兩足尊。
慈悲則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之上的,沒有真正的平等,就沒有真正的慈悲。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的平等,就沒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布施無論大小,能夠真正的離相布施,即是真正的平等,也亦是真正的慈悲,以及也亦是可以說,平等就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平等就是真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真實大智慧的成就,並不是功德所成就的。而是真正的徹底放下所成就的,而是無相離相所成就的,而是不分別不執著所成就的,以及而是無所住所成就的,即是應無所住而成就的。
無住而住,即是真正的住於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布施,即是真正的安住於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布施,布施的功德就安住於無上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持戒,持戒的功德就安住於無上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忍辱,忍辱的功德就安住於無上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精進,精進功德就安住於無上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禪定,禪定功德就安住於無上菩提心。無相離相之無住般若,般若大智慧這功德就於無上菩提心。菩薩能夠真正的修持六度萬行,也能夠真正的無相離相無住,無相離相無住之功德,就真正的安住於無上菩提心,這就是所謂的「菩薩但應如所教住」。也就是說,能夠真正的依照經典之中的教理教法,來如理如法修行,即是真正的「菩薩但應如所教住」。所以說,所謂的如所教住,即是如理如法修行,也就是真正的依教奉持,以及也就是真正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 (第六十九集)
※金法藏《金剛禪》第六章 菩薩無相
※【影評】從《金剛:骷髏島》看被數次翻拍的金剛系列?
※《金剛經全解》原文譯文配圖(13),轉發功德無量
※呂澂先生《金剛經三義》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