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豐太極——有思想的運動

太極拳,中華民族一種獨特的武術運動形式。

太極拳的形成和發展,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與制約,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典哲學不僅為太極拳提供了核心的理論基礎,還間接地決定了太極拳練功方法、動作形式等各種具體形態和模式。

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民間傳統武術的本質在於,它以極其豐富的哲理性來指導人體生命之科學鍛煉,以哲學為創拳的理論基礎和行拳的根本。

一、太極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自我身心內外的和諧統一的關係。「天人合一」思想突出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把自然、社會、人生結合起來進行整體考察的特點。它既是一種宇宙觀,又是一種方法論,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道家重視天人合一的關係,天是自然的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將天視為一個整體,一切都從整體上來把握,人應拋棄一切人為因素保持自然本性。莊子說:「天在內,人在外」,求道是人的本質活動,強調通過肯定個體的價值,保持個體的身心兩全,以求達到安定社會秩序,協調人際關係,乃至人天關係的目的。

道家特別地將養生與養德統一起來,強調養生必須養德,寓養生於道德教育之中,將以養生促育德的方法與人的基本需要緊密結合,為道德教育奠定了心理基礎,同時也為太極拳的發展提供了方法論。「天人合一」,是以個體的道德實現為前提的,以求天人和諧為最高價值原則的價值觀。

太極拳理論繼承了人體的小宇宙要合於大自然的大宇宙、遵循中國古典哲學「天人合一」的觀念。太極拳從技術動作功架上要求:松凈自然,無拘無束,「全身處處毫無牽制」,「動靜作勢,純任自然」,「無使有凹凸,無使有缺陷」。動作演練運行時要求:「調息綿綿」,呼吸要順其自然,行拳要圓活流暢隨屈就伸,做到「屈伸開合聽自由」。對內要求:以意導動,遵循自然而不任意作為;對外要求:「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更為強調拳理與「天道」的一致性。陳鑫說:「打拳皆隨天機動宕,太極原象皆自吾身流露」,「闔辟剛柔順自然,一揚一抑理循環」。太極拳要求的虛實、閉合、剛柔等變化,處處包含了陰陽對轉,故「習太極拳須悟陰陽要義」,使練習者體會到人與天有渾然相通之妙。

太極拳是人體的運動,只有恪守自然法則,順應自然變化,遵循自然規律,才能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老子認為「道生萬物」,要達到萬物合一的境界必須有「致虛極,守靜篤」的功夫,只有致虛、守靜方能「氣聚」、「神凝」,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虛靜」為個體凝神專一提供了心理基礎,也為太極拳內氣修鍊與自然外氣的「合一」提供了條件。太極拳將這樣一種虛靜理念注入身體動作之中,練拳前首先要入靜,做到心靜體松,「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使人的身心處於寧靜、極鬆脫的狀態,由虛靜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從而進入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一種自由的境界。

此外,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下,太極拳理論還引伸出「形神合一」、「內外兼修」、「意氣合一」等概念。古典太極拳譜指出:「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 …以氣運身,務令順隧,乃能便利從心」這樣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動引導外動,進而做到「內外相隨」、「內外合一」的和諧境界。總之,「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運動變化所表現出來的規律,為太極拳所借鑒和吸收,為太極拳思維方式提供了范型。

二、太極拳中的「天道陰陽」辯證法思想

中國古代哲學的天道陰陽辯證法思想,主要經典為《老子》和《易傳》。

老子在前代陰陽學說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的抽象和升華,明確指出,「道」以及由它所派生的陰陽這對矛盾普遍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道」是萬物的根源。這裡的「道」是一個「混成」的整體,它克服了古代陰陽五行說或水本原說將具體物質作為萬物本原而無法說明世界統一性的缺陷,奠定了人天整體觀的哲學基礎。又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以「道」為本體的世界生成模式作了描述。隨後,又講「物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論述事物可向相反的方向轉化的規律體現出「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法思想。

綜觀老子的《道德經》,幾乎無處不體現世間萬物皆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對立統一的關係,尤其發揮了「物極必反」、「勢強必弱」、「盛極必衰」相反相成的道理。其辯證法思想成為中國文化與智慧的重要源泉。

《易傳》是儒家的哲學經典,以儒家思想為主幹,在發揮《周易》本經的陰陽對立統一觀念中,吸收了《老子》和各家的精華,加以改造,構築起完整的儒家的哲學體系,其中,陰陽範疇及其道理是最高的範疇和原理。「天地之大德曰生」、「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人的生生之道,其根據都在陰陽的兩種對立勢力之間發生相互的激蕩、交感、結合和彼此推移的變易之中。儒家又在「和」的觀念上,發展出「中和」的思想。「中」就是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和」是使不同、對立結合,使之合乎節度。這裡包含著對立統一的辨證智慧。

太極拳處處蘊含「天道陰陽」的辯證法思想。它講德講藝,講智講勇,講形講意,講德講變,甚至一招一式都寓陰陽之義,動為陽,靜為陰,剛為陽,柔為陰,實為陽,虛為陰。還有體位的上下、出手的前後、投足的進退、發力的強弱、動作的疾緩等等,都歸結為對立統一。《陳氏太極拳圖說》有雲:「開合虛實即為拳經」,「一開一合,有變有常,虛實兼到,忽現忽藏」,「一動一靜,是盡拳中之妙」。這裡所謂的開合、變常、虛實、現藏、動靜、形神等等,其實都是陰陽學說的運用。練拳就是要辨別陰陽,通達變化,做到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內外合一,形神兼備。在刻苦磨練的前提下,對其愈是心領神會,諳熟機理,愈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再如武術拳種甚多,幾乎無不講剛柔相濟,既不能純剛而僵,也不能純柔而軟。即使是太極拳也是如此。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說:「須知陰陽」,「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能懂勁」。武禹襄在《太極拳解》中說:「往複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這都反映了《繫辭傳》中的「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說卦傳》中的「分陰分陽,迭用剛柔」的思想。剛柔相摩相推相易,才有事物的發展變化、這是一般客觀規律,所以在練習任何拳種時都要知剛知柔,用剛用柔,不能死守剛或死守柔,因法而用,才能算是懂勁、知法。

三、太極拳中的「剛健有為」思想

中國傳統哲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也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這個基本精神體系的要素有四個方面,而「四者以剛健有為思想為綱,形成中國文化基本思想的體系。」,《周易大傳》提出來的剛健有為思想包括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個方面。

這種源於孔子的剛健有為的思想,在《周易》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象》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乾為天之運動的剛健性質,要求君子取法於天行的健動不止,在個人的修養方面自強不息。《象》又提出「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坤代表地的厚重順承的性質,要求君子像大地一樣,以博厚的德行待人待物。《象傳》的貢獻在於它把剛健柔順說轉化為人生準則,使「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徵。

以動作輕靈緩慢為特點的太極拳,在其拳理中也充分體現了這種剛健有為的思想。王宗岳在《太極拳釋名》中說:「太極拳,一名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他不僅以十三勢比附八卦五行,且說其拳勢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而不是輕柔的涓涓細流、潺潺溪水,頗有些陽剛之概。清武禹襄在《太極拳解》中說:「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鵲,神似捕鼠之貓…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他所說的「直養而無害」的氣,正是孟子所說的「浩然之氣」。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種充分體現了剛健有為思想的「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不僅在演練太極拳時要有所表現,並且成了其拳理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演練太極拳外形雖柔而內部實剛,正如拳諺所說「外示安閑,內宜鼓盪」。離開了剛健有為,太極拳也就難以為技,其受《周易》的影響顯而易見。

推薦閱讀:

階級鬥爭思想的萌芽——毛澤東
八宅風水的演算體系與思想
他人即地獄……嗎?
驟然黯淡的思想天空——悼念霍金

TAG:運動 | 思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