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原創 |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三)

我們中國人最重子孫綿延,常聽周圍有人勸朋友「早生貴子」,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在中國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丁克家庭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是絕難想像的。中國古人認為婚姻的目的就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似乎夫妻二人的感情反而不那麼重要了。其實不然,古人認為作為婚姻基礎的男女感情,是戀愛時期的主題——這個話題咱們以後再談——進入婚姻之後的主題就是「教子成人」了。婚姻之後,男女雙方圍繞著這個共同的主題——也是最重要的主題——教子成人,發展事業,孝養雙親,和睦親友鄉里,處理各方面的事情,作子女的榜樣,共同哺育子女成人,待到子女成家立業,父母也就可以坦然放心了。遍觀自然萬物、飛鳥走獸,無有不以繁育後代、哺育幼子成熟為最大使命,皆被視為生命之最大意義所在。萬物隨性而行,不假思索,從不矯飾,天真爛漫,純真可愛。古語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已,萬物如此,而聖人發明之。萬物之中,惟人識性最為發達,為萬物之靈長;然而,也唯獨人最容易心蒙障垢,被外境所牽,忘其根本,失其本性;或有忙於生計,或有為世風所染,或有為積習所牽,忽視了教育子女的這個根本,直至晚年恐怕也難以心安。《中庸》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貴在能率其本性不失,人生則不失其要。或有囿於自己的視野與思想、出身與背景,雖然重視子女教育問題,然而不得要領,有心無力,也十分可惜。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古人言:「至要莫若教子」,一言盡透。子女未教育好,後繼無人,生前雖有百年風光,也難得身後寂寞千秋。古人是如何教子成人的呢,古人最重身教——在一切方面都可以作為子女效法的榜樣。由此可見,為人父母真是一個分量不輕的角色啊!

夫妻感情融洽,是家庭穩定的基礎,可以給孩子安全感。

在父母慈愛的陽光雨露滋潤之下,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古人言:「為之親,為之師,為之君」,欲為之君,先為之師;欲為之師,先為之親;親道者慈道也;感情的融通是其他兩個層次的基礎;所以對於父母來說,最基礎的是行慈道;在慈道基礎上再行師道與君道。今天的時代,賈寶玉父親——賈政式板起面孔的家教風格已然不是時代的主旋律了,然而在家庭教育中所呈現的問題依然存在:或有慈而無道,就會流於散漫,父母在兒女面前完全無威,兒女面對父母毫無戒懼收束,人生就會失去方向感,無法成才;或僅有君道而無親無師,則會過於嚴苛,造成孩子懦弱或叛逆;師道則是做孩子的榜樣又與孩子分享生活的感悟,兼及兄道與友道;孩子望父母行止之儼然,自然受化成教。今天我們所謂的身教,包括父母的言語儀態、孝行善舉、思想觀念、思維模式、行為方式、溝通模式、志向心性、心胸境界等,都可以深刻地影響孩子、塑造孩子。我們所提倡的家庭教育,就是用自身的正能量喚起孩子的正能量,用自身的成長帶動孩子的成長,在共同的生活中,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面對風雨,迎接挑戰,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在豐富多彩的活動與生活中,讓生命與生命的鏈接,心靈與心靈碰撞,完成靈魂的升華與人格塑造。

上篇:國學原創 |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二)

上篇:國學原創 |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學國學(一)

未完待續

張偉老師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我承認打孩子是不對,但有必要上綱上線嗎?
當初一心嫁給愛情的姑娘們,生完孩子後,你們的感情還在嗎?
bdpq-----家長做到這幾點,孩子更有自信
愛發脾氣的父母,將收穫一個怎樣的孩子?
孩子多大開始異性父母不該給孩子洗澡?

TAG:孩子 | 原創 | 國學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