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中醫治療研究與分析

強直性脊柱炎(AS)

強直性脊柱炎(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並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本病曾名類風濕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類風濕中心型等,現都稱強直性脊柱炎。該病的特點為腰、頸、胸部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症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症。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一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

常常有許多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和家屬在就診時問醫生「我為什麼患這種病」、「怎樣才能預防它的發生」,這確實是我們醫生、患者、家屬都應了解的問題。通過我多年的研究和治療,認為強直性脊柱炎主要與以下誘因有關:

1.遺傳因素

2.感染因素:

主要有腸道感染——在治療中我們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發病前79%有腸道系統疾病 ,而目前多數患者在治療上服用的是柳氮磺胺吡啶,其對肝、腎功能損傷很大,這也恰好證明了該病與腸道感染有關。

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據統計發現,男性患有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誘發強直性脊柱炎,

結核感染和局部感染。

3.自身免疫

4.其它 創傷、內分泌、代謝障礙和變態反應等。

總上所述,強直性脊柱炎是在遺傳基礎上在加其他因素影響而發病,因此,強直性脊柱炎家族史的人和廣大青少年朋友,應在生活中注意,一旦感覺腰背疼痛、睏乏無力等應及早到醫院檢查診斷,以排除患有強直性脊柱炎。

二 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表現

主要癥狀有:疼痛、腫脹、晨僵、麻木、發熱、出汗、脊柱關節活動障礙、脊柱關節強直畸形。

強直性脊柱炎的初發部位多在腰骶部,100%患者同時伴有骶髂關節痛。此病的主要病變部位在脊柱,在腰背。初期感覺腰背輕微疼痛、僵硬、不能久坐。病情如繼續發展可產生肢冷、彎腰困難,甚至強直,病情得不到控制繼續發展就會導致脊柱強直、駝背、不能俯仰、直立前視,甚至可累及腎臟及心臟、肺。還可以產生虹膜炎。

⑴明顯型

①急性發作期:

一般多見青少年,男多於女。身體健康,突然出現腰骶疼痛,有時疼痛的比較嚴重,有時上竄胸頸,有時下趨大腿足跟,甚至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久郁怒煩躁,心煩起急,口乾舌燥,便乾澀赤,或有發熱惡寒,或有低熱,舌苔淡白或淡黃,脈象弦數。

②緩解期:

急性發作期結束,癥狀減輕,並不意味著病情的痊癒。此期應以遺留癥狀處理,不可留下病根。

⑵隱匿型:

早期可有不想進食、疲乏、消瘦和貧血狀態,少數可有低熱和關節痛,好像初患風濕熱或結核病,一般並不嚴重所以往往未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病可在外傷,過度勞累或感染之後發生,此為病因。

常見於16~30歲青年人,男性多見,40歲以後首次發病者少見,本病進展緩慢,全身癥狀較輕。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動後減輕,並可伴有低熱、乏力、食慾減退、消瘦等癥狀。開始時疼痛為間歇性,數月數年後發展為持續性,以後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出現僵硬、駝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圍關節受侵犯較常見,進展較緩慢,脊柱畸形較輕。 1.關節病變表現 病人多有關節病變,且絕大多數首先侵犯骶髂關節,以後上行發展至頸椎。少數病人先由頸椎或幾個脊柱段同時受侵犯,也可侵犯周圍關節,早期病變處關節有炎性疼痛,伴有關節周圍肌肉痙攣,有僵硬感,晨起明顯;也可表現為夜間疼,經活動或服止痛劑緩解。隨著病情發展,關節疼痛減輕,而各脊柱段及關節活動受限和畸形,晚期整個脊柱和下肢變成強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⑴骶髂關節炎:約90%病人最先表現為骶髂關節炎。以後上行發展至頸椎,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間歇懷或兩側交替出現腰痛和兩側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無陽性體征,伸直抬腿試驗陰性。但直接按壓或伸展骶髂關節可引起疼痛,所以不象坐骨神經痛。有些病人無骶髂關節炎癥狀,僅X線檢查發現有異常改變。約3%AS頸椎最早受累,以後下行發展至腰骶部,7%為脊柱段同時受累。 ⑵腰椎病變:腰椎脊柱受累時,多數表現為下背前和腰部活動受限。腰部前屈、扣挻、側彎和轉動均可受限。體檢可發現腰椎脊突壓痛,腰椎旁肌肉痙攣;後期可有腰肌萎縮⑶胸椎病變:胸椎受累時,表現為背痛、前胸和側胸痛,最兵器一駝背畸形。如肋椎關節、胸骨柄體關節、胸鎖關節及肋軟骨間關節受累時,則呈束帶狀胸痛,胸廓擴張受限,吸氣咳嗽或打噴嚏時胸痛加重。嚴重者胸廓保持在呼所狀態,胸廓擴張度較正常人降低50%以上,因此只能靠腹式呼吸輔助。由於胸腹腔容量縮小,造成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障礙。 ⑷頸椎病變:少數病人首先表現為頸椎炎,先有頸椎部疼痛,沿頸部向頭部臂部放射。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後萎縮,病變進展可發展至頸胸椎後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常固定於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嚴重者僅能看到自己足尖前方的小塊地面,不能抬頭平視。 ⑸周圍關節病變:約半數AS病人有短暫的急性周圍關節炎,約25%有永久性周圍關節損害。一般多發生於大關節,下肢多於上肢。有人統計,周圍關節受累率,髖和肩為40%,膝15、5,踝10%,足和腕各5%,極少累及手。解放軍總醫院報道80例AS,髖關節受累率為徵候(100%);活動受限(64%)、屈曲攣縮(38%)、肌肉萎縮(25%)、發生關節強直(37%),是AS病人的主要致殘原因;髖部癥狀出現在發病後5年內者佔94%,提示AS發病頭5年如未累及髖關節,則以後受累的可能性不大。肩關節受累時,關節活動受限疼痛更為明顯,梳頭、抬手等活動均受限。侵犯膝關節時則關節呈代償性彎曲,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為困難。極少侵犯肘、腕和足部關節,侵犯於部分關節者更為罕見。 此外,恥骨聯合亦可受累,骨盆上緣、坐骨結節、股骨大粗隆及足跟部可有骨炎癥狀,早期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痛,晚期有骨性粗大。一般周圍關節炎可發生在脊柱炎之前或以後,局部癥狀與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易區別,但遺留畸形者較少。 2.關節外表現 AS的關節外病變,大多出現在脊柱炎後,偶有骨骼肌肉癥狀之前數月或數年發生關節外癥狀。AS可侵犯全身多個系統,並伴發多種疾病。 ⑴心臟病變:以主動脈瓣病變較為常見,據屍檢發同約25%AS病例有主動脈根部病變,心臟受累在臨床上可無癥狀,亦可有明顯表現。臨床有不同程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者約1%;約8%發生心臟傳導阻滯,可與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同時存在單獨發生,嚴重者因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而發生阿一斯綜合征。當病變累及冠狀動脈口時可發生心絞前。少數發生主動脈瘤、心包炎和心肌炎。合併心臟病的AS病人,一般年齡較大,病史較長,脊柱炎及外周關節病變較多,全身癥狀較明顯。Gould[24]等檢查21例AS病人心功能,發現AS病人的心功能明顯低於對照組。 ⑵眼部病變:長期隨房,25%AS病人有結膜炎、虹膜炎、眼色素層炎或葡萄膜炎,後者偶可並發自發性眼前房出血。虹膜炎易複發,病情越長發生率愈高,但與脊柱炎的嚴重程度無關,有周圍關節病者常見,少數可先於脊柱炎發生。眼部疾病常為自限性,有時需用皮質激素治療,有的未經恰當治療可致青光眼或失明。 ⑶耳部病變:Gamilleri等報道42例AS病人中1/2例(29%)發生慢性中耳炎,為正常對照的4倍,而且,在發生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中,其關節外明顯多於無慢性中耳炎的AS病人。 ⑷肺部病變:少數AS病人後期可並發上肺葉斑點狀不規則的纖維化病變,表現為咳痰、氣喘、甚至咯血,並可能伴有反覆發作的肺炎或胸膜炎。X線檢查顯示雙側肺上葉瀰漫性纖維化,可有囊腫形成與實質破壞,類似結核,需加以鑒別。 ⑸神經系統病變:由於脊柱強直及骨質疏鬆,易使頸椎脫位和發生脊柱骨折,而引起脊髓壓迫症;如發生椎間盤炎則引起劇烈疼痛;AS後期可侵犯馬尾,發生馬尾綜合征,而導致下肢或臀部神經根性疼痛;骶神經分布區感染喪失,跟腱反射減弱及膀胱和直腸等運動功能障礙。 ⑹澱粉樣變:為AS少見的併發症。有報道35例AS中,常規直腸粘膜活檢發現3例有澱粉樣蛋白的沉積,大多沒有特殊臨床表現。 ⑺腎及前列腺病變:與RA相比,AS極少發生腎功能損害,但有發生IgAD腎病的報告。AS並發慢性前列腺炎較對照組增高,其意義不明。

三 強直性脊柱炎的鑒別

1.腰骶關節勞損 慢性腰骶關節勞損為持續性、瀰漫性腰痛,以腰骶部最重,脊椎活動不受限,X線無特殊改變。急性腰骶關節勞損,疼痛因活動而加理,休息後可緩解。 2.骨關節炎 常發生於老年人,特徵為骨骼及軟骨變性、肥厚,滑膜增厚,受損關節以負重的脊柱和膝關節等較常見。累及脊椎者常以慢性腰背痛為主要癥狀,與AS易混淆;但本病不發生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無全身癥狀,X線表現為骨贅生成和椎間隙變窄。 3.老年性關節強直性骨肥厚 脊椎亦發生連續性骨贅,類似AS的脊椎竹節樣變,但骶髂關節正常,椎間小關節不受侵犯。 4.結核性脊椎炎 臨床癥狀如脊椎疼痛、壓痛、僵硬、肌肉萎縮、駝背畸形、發熱、血沉快等與AS相似,但X線檢查可資鑒別。結核性脊柱炎時,脊椎邊緣模糊不清,椎間隙變窄,前楔形變,無韌帶鈣化,有時有脊椎旁結核膿瘍陰影存在,骶髂關節為單側受累。 5.類風濕性關節炎 現已確認AS不是RA的一種特殊類型,兩者有許多不同點可資鑒別。RA女性多見,通常先侵犯手足小關節,且呈雙側對稱性,骶髂關節一般不受累,如侵犯脊柱,多隻侵犯頸椎,且無椎旁韌帶鈣化,有類風濕皮下結節,血清RF常陽性,HLA-B27抗原常陰性。 6.腸病性關節病 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或腸原性脂肪代謝障礙(Whipple)都可發生脊柱炎,且腸病性關節病受累關節和X線改變與AS相似而不易區別,因此需要尋找腸道癥狀和體征,以資鑒別。潰瘍性結腸炎的結腸粘膜潰瘍,水腫及血性腹瀉;局限性腸炎的腹痛、營養障礙及瘺管形成;Whipple病的脂肪瀉,急劇消瘦等,都有助於原發性疾病的診斷。腸病性關節病HLA-B27陽性性率低,Crohn病病人腸灌注液IgG增高[17],而AS病人腸灌液中IgG基本正常。 7.瑞特綜合征和牛皮癬關節炎 兩病均可發生脊柱炎和骶髂關節炎,但脊柱炎一般發生較晚,較輕,椎旁組織鈣化少,韌帶骨贅以非邊緣型為主(纖維環外纖維組織鈣化),在相鄰兩椎體間形成部分性骨橋與AS的竹節樣脊柱不同;骶髂關節炎一般為單側性或雙岕非對稱損害,牛皮癬關節炎則有皮膚銀屑病損害等可代鑒別。 8.腫瘤 腫瘤亦可引起進行性痛痛,需作全面檢查,明確診斷,以兔誤診。

五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

治療目的主要是緩解關節疼痛、僵硬、改善關節功能。

「祛邪、扶正、固本」「益腎通督」「清熱解毒」等的法則來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益腎 —— 「腎主骨生精藏髓」「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不足、導致後天失養其骨骼就要病變」,所以治病先要治本。腎虛一是先天稟賦不足,來自父母,二是後天失養,先天之精氣繼發受累、失養而虛,包括腎陰虛和腎陽虛,因精氣而化,陽氣相生,所以腎虛也包括了氣虛、血虛。

所謂「祛邪」主要是化瘀、利濕。通督——主要是督脈阻止,因正虛而生邪,痰、濕、瘀、濁都自內生,痰濕阻於氣機,瘀濁阻滯血脈,脈督阻滯,於是形成本病。

經過40多年臨床經驗,研製成系列中藥方劑,因人因病、審正求因、辨證施治,

通過調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疏通經絡、調解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該病方可達到緩解和治癒。

1袪邪扶正固本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腎虛一是先天稟賦不足,來自父母,二是先天失養,先天之精氣繼發受累,失養而虛,包括腎陰虛和腎陽虛,因精血互化,陽氣相生。所以腎虛也包括了氣虛、血虛。本醫運用中醫的四診、八綱,再結合西醫現代化檢驗項目,以中醫「辨證」、「辨病」、的原則選用靈效丹系列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⑴明顯型

① 急性發作期:治療為清熱解毒、除濕。

② 緩解期:清熱養陰,兼以榮筋強骨。

⑵隱匿型: 以患者的主要癥狀辨證施治,以健脾和胃、平肝滋腎。

⑶其他合併症:

①虹膜炎: 清肝利膽,滋陰明目。

②心、肺、腎病變: 辨證治療

⑷堅持鍛煉,自我按摩。

2強直性脊柱炎多見於男性患者,16-32歲發病較多,多數患者呈隱匿發病,病變早期呈轉移型、上行性腰背疼痛,以下腰痛最多見:伴有睏倦乏力,消瘦氣短,貧血狀,少數可伴有低燒以及晨僵,夜間翻身困難,起床費力或者活動受限,此時常被忽視為腰肌勞損等其他疾病,常常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病發展緩慢,可遷延10-20年。發展到後期,病情往往較快,很短時間內形成駝背畸形,關節強直,並出現乏力癥狀及內臟受累,有少數病人卧床癱瘓,甚至死亡。

提醒青少年朋友,如果經常感覺腰痛、脊背痛、髖痛、膝痛、足跟痛,務必到醫院全身診查,對強直性脊柱炎這個病,要提高自我保護的警惕性,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且勿喪失治療良機。


推薦閱讀:

類風濕患者的福音,國內首個智能診療平台問世!
強直性脊柱炎
中醫巧治強直性脊柱炎
盤點 | 周杰倫、蔡少芬都有的強直性脊柱炎,幹細胞怎麼治?
強直性脊柱炎晚期有什麼癥狀

TAG:中醫 | 脊柱 | 中醫治療 | 治療 | 強直性脊柱炎 | 研究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