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不朽畫卷——《張大千演義》作者王亞法訪談

大千世界不朽畫卷!

——《張大千演義》作者王亞法訪談

張 帆 特邀撰稿人

書桌上的那本《張大千演義》,打開了又合上、合上了又打開,閑暇時總會林林總總挑上一段閱之。頓時鮮活的張大千那年代的生活場景就瀰漫開來,仿若感受他在民國擇居申城寓所宴賓客時的談藝歡笑;京城大柵欄力排眾議力邀弟子入門;華夏寶藏莫高窟里躬身拓片摹臨古畫佳作汲取養料;後期移居台灣或遊走世界的日子裡……這些膾炙人口的篇章橋段,無不將一個飄逸洒脫、真性情的藝術大家烘托呼之欲出,給人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張大千此幅《五福圖》,系其早年的佳作,充分反應了」清新俊逸」的藝術風格,是回顧這位藝術大師從藝旅途難得之作品

張大千(1899年—1983年),名聞世界的中國畫家,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第一人」。

大河奔流,需小涓會聚;蒼天巨塔,需沙粒堆壘。張大千這位從小跟著母親與家人,描摹女紅小圖迄始,終成中國畫一代天驕。以至數十年來,世界各地著名拍行,張大千的繪畫作品,隨拍槌敲定,動輒均已成百上千萬或更高價格被趨之若鶩的藏家收入囊中,這樣的佳話屢見不鮮。

本著對張大千藝術人生的由衷興趣,促使我訪談《張大千演義》該書作者華裔王亞法之念想。與之聯絡後,得之他剛從寶島台灣回澳,復歡迎一晤。

冬日的悉尼,並不嚴寒。頗有幾分大陸深秋之感。這裡沒有故都挺拔白楊的蕭瑟與蒼涼;更少見南國懸鈴梧桐的枯枝與飄零,倒是路旁小花圃幾棵鬱鬱蔥蔥艷麗奪目的秋海棠開得正旺,火紅一片,尤顯這島國冬日的嫵媚。隨風吹過,如中國畫中的散點潑彩,星星點點、色重的花瓣點綴在成茵的綠草地上,煞是好看!

張大千潑彩山水畫

在悉尼西區頗具亞裔風貌的卡市大飯店一隅,我們相約茶敘。品著香茗,嘗著精點美食。有關藝術大家張大千的話題,居然會在天涯大洋彼岸悉尼市郊僻壤之地響起,在無不稱奇中也著實會令人肅然起敬!

撰寫《張大千演義》的王亞法,這位早年在中國上海少兒出版社當編輯,對中國畫也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力與了解。對張大千的藝術人生從初探到深入研究,熟稔程度似乎與大畫家有過多年神交。

問:首先慶賀你完成了大師浩瀚繁複人生傳奇故事!是什麼動力萌生你去寫張大千這個棘手的大題材?聽說你「披閱三十載」才成今日之夙願?

答:我的二姨媽適張大千的三侄子張心銘。張大千在成都和北京那段生活期間,一直由他倆侍奉在側,我從小就翻閱她送我的畫冊(其中有一套葉淺予畫,謝稚柳題跋,張文修題籤,畫張大千的六張漫畫,文革後送還給葉淺予先生,換了他一張「飛天」國畫),聽她講張大千有趣的故事,有此對這個「五百年來第一人」產生了濃厚興趣。張大千二哥張善子的幺女張嘉德,住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號的的故居,我叫她八嬢(張家子侄輩排行第八),因為親戚關係,我們兩家走動甚勤,文革初始,張家怕抄家,我曾去她家幫忙處理「四舊」。張嘉德被房管所驅出老宅時,是我蹬的黃魚車,幫忙搬的家。由此我認識了經常來張家走動的大風堂門人,章述亭、王智圓、潘貞則、郁氏姐妹、糜耕耘、伏文彥、曹大鐵……張大千入室弟子,聽到許多關於張大千的趣聞軼事和他的傳奇畫藝,因此開始萌生寫張大千的念頭。八十年代初我投稿給《解放日報》副刊,未能發表,經過打聽,副刊負責人莊稼告訴我,因為政治原因,不能發表。八十年代中期,邊緣城市政治相對放鬆,我在西安「未來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張大千演義》。

張大千花鳥畫

問:張大千有過青燈黃卷的僧侶歲月,你認為是否在那段孤寂之時點燃了他心中要當個大畫家的雄心?

答:他的「百日佛門」只是他青年時期的一段小插曲。張大千對自己的人生設計是十分完美的:抗戰期間,他在成都青城山潛心作畫,不久西去敦煌,大陸易幟前夕,去香港、印度、阿根廷、巴西、美國,直至終老台灣,逃避了戰爭和紛紜的政治運動。在藝術上,他早年臨摹古畫,仿照石濤,恪守傳統,最終跳出傳統創建自己的畫風和書法風格,晚年又變法,開闢「潑墨」和「潑彩」的畫風。張大千一生無黨無派,保持孤傲的獨立人格。他重友情,輕錢財,守傳統倫理,講朋友義氣,不愧為有「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古風。

中國文人,自蘇東坡後,非張大千莫屬,他在書法、繪畫、詩詞、美食諸領域均有造詣,為諸多文人所不及。

問:畫家的人生極賦寫意,有時可以說是「過山車」般風流激蕩,你是怎樣把握這個跌宕起伏人物的主線?

答:本書濃墨重彩在張大千的藝術成就上。張大千畫路闊廣,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精,而且還在繪畫工具上有出色創建,抗戰時,因四川內地買不到宣紙,他帶領工人創建了「夾江紙」;在台灣他創建了「鳳梨紙」;在敦煌,他請喇嘛研製礦石顏料;在巴西,他用牛耳毛……他在藝術上的探索精神,是藝林中獨一無二的。

張大千去敦煌是為了尋找中國畫的祖先,去印度尋找佛教畫的源頭畫,可惜歷史沒有給他時間和條件,我否則相信,他還會去希臘,尋找人類畫作的源頭……

作者已完成的二部《張大千演義》

問:據說你為這個人物更賦活力真實,曾五赴台灣與畫家同時代的親朋好友接洽,追憶與畫家逝去的美好時光?

答:是的。去台灣多次,每次在那裡總與朋友或張大千後人聊起他。

問:如果以年畫家去台為界,你認為他的藝術成就哪段為之最?並預測畫家如不赴台,在大陸有何利弊?

答:四九年他的遠走是明智的,我曾就「張大千當初不走會如何?」這個問題採訪過葉淺予和謝稚柳二位先生。他倆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大千性格率直,生活散漫,說話隨便,口無遮攔,憑他的社會關係,逃得過鎮反,逃不過反右,逃得過反右,絕對逃不過文革……歷史是不能解釋的,但張大千如留在大陸,其下場之不佳,是可以肯定的。

問:目前大陸與台灣是否建有畫家故居或紀念館?

答:張大千在大陸有紀念館,據我所知,內江的「張大千紀念館」及「大千路」、「大千賓館」……上海石門二路北京路口的「張大千故居」,以及「張大千研究院」、「張大千研究學會」等無數;台灣故宮博物院對面外雙溪「摩耶精舍」——張大千故居。

問:據說你不懼奔「古來稀」之年,有續寫畫家演義下卷大作之雄心?

答:我的《張大千演義》計劃寫三部:一,大陸篇(寫年前在大陸的故事);二,海外篇(寫年後之年回台定居前海外生活);三,歸根篇(在台灣的晚年生活),前兩本已經完成,第三本資料已經俱備,擇日開筆。

作者王亞法(左)與本文作者張帆合影

有關「五百年第一人」張大千的話題暫告段落。張大千的繪畫風格我們可以簡要歸納為早中期的「清新俊逸」與「瑰麗雄奇」,中後期的「蒼深淵穆」與「氣質淳化」。尤其到晚年「筆簡墨淡」,其獨創潑彩、潑墨山水,奇偉瑰麗、雄渾天成,與自然天地融合。增強了無窮意境的感染力。

張大千的藝術成就彪柄於世,熠熠生輝,這道絢爛的藝術光芒,為中國畫的傳承與發展開創了錦繡前程!

作者王亞法近年來正淡出社團僑領之職,致力於為傳承中國文化盡獻綿薄之力,去年還在台灣創辦由中國書畫大家謝稚柳題寫的「熊貓出版公司」。他洋洋洒洒揮寫張大千人生百萬字的「三部曲」,正鼓足全力作最後衝刺!是畫家傳奇精彩的人生始終在他胸中涌動、激勵著他。

預祝他能終圓夙願!


推薦閱讀:

訪談丨「在美國華文報紙仍處於非常邊緣的位置」——李金銓、令狐萍、張萱三人談
隨糖·名醫訪談 | 中藥到底能不能降血糖?
同性戀去病化15周年訪談
為七百多萬香港市民做實事(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人物訪談)

TAG:世界 | 張大千 | 訪談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