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形式與中國哲學
06-15
作者/ 松濤聲遠 我以前不看重形式,當然也包括詩詞格律對寫詩的限制,所以也不喜歡儒家文化注重形式,追求表象,似乎有點不實在,不地道。後來看了孔子所作《易傳》:「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才悟出了原來儒家重禮樂、孝悌的真正原因。 我們常受西方哲學的影響,總把本質和形式看成是不同的東西。原來我們中國儒家的本形哲學(我姑且這樣稱謂):形式表現到極致,就可以代替本質,被謂之為是本質了!我深信這種觀點,並開始崇尚形式的重要性。也開始喜歡上中國詩歌,如唐詩、宋詞、漢賦、元曲等格律形式所帶來的,中國詩歌獨特的韻律節奏之美。 在這裡,我先對「本形哲學」之謂稍作解釋:上面提到《易傳》,它是孔子對《易經》的解讀,那什麼是《易經》呢?《易經》是根據陰陽為道的原理,使用陰陽兩種符號,以陰陽生成、變化的規律立卦,將天下萬事萬物變化、生成、發展的道理,蘊涵於卦象之中的一門學科。《易經》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哲理,幾千年來,它的智慧一直在指導著人類的生存、生活,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泉和基礎。隨著文明的發展它的科學性也越來越被顯露出來,比如:現代文明社會的文明人,人人都離不開電視電腦,它的原理:以+、-(流電)與1,0(數碼)為通道載體,將一切信息變成含1、0的數碼。在終端,再將數碼轉換,用黑白成象(因為白光可分解成三色乃至七色,故可成彩象)、成文字,用音頻成音響、語言,就可以滿足我們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圖像。其中+、-與1、0不就象《易經》中的陰陽與陰陽符號嗎?將信息轉換成1、0的不同代碼不就象《易經》中用陰陽的符號組成的不同卦象嗎?所成之物象與文字、語言、音響不就象《易經》之卦象所要表達的萬事萬物嗎?這一切不就是《易經》之道嗎? 原來,聖人們都習慣於用外在的感觀形式「象」來表達內在的幽深含意「道」,即「立象以盡意」, 如果外象不能體現內道的全部,只能展示出內道的局部特徵,這樣的外象(形而下者),就不能謂之為「道」,而被謂之曰「器」,是道的零部件。如果外象是表達內在含意最恰當、最好的外在形式(形而上者),這時的象就可以說是內在含意本身,而謂之曰「道」了。此時的外象就是它內道的完美體現。黑格爾: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不就是孔子本形哲學的觀點嗎? 這就是中國哲學!或者說,是中國儒家的本形哲學:不是透過現象看本質,而是把現象做好了以後,現象就可以代替本質自身,而被當作是本質。所以儒家比較注重形式,注重禮樂,注重孝悌,將孝悌謂之為仁之本,這也是有根據的。中國哲學是以《易經》為本源,發展出了中國諸子百家文化,其實西方哲學是比較接近中國的道家哲學的,道家所說的「道」,也就是人們從形式中總結出來的那個「理」,其實是個比喻(象),它永遠都無法代替被比喻的那個東西(本)。正如:「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也就是說:我們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道,不能完全代替本道;給事物取的名,也不能完全概括事物本己。因為我們人類的認識是有局限的,「大到無外,小到無內」,所以我們對本質的認識永遠都只能認識到局部,認識只有深淺程度的不同,這是道家的觀點。這有別於儒家「形而上者謂之道」的本形哲學觀!儒家是比較獨特的中國傳統哲學,幾千年來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所以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很看重形式。 詩也這樣,詩是以意境意象來表思想和感情,好的詩作品必須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即以象達意,將情意蘊於景象之中,達到最佳時,景象就是情意,情意就是景象,從景象中就可以感受到思想和情感,形式也就可以代表內容了。格律是詩的載體,是詩本身的外形,它是一種動態的形。 詩詞格律這種形式,是從最美的詩詞(形而上者,即極致形式)中找出來的,概括得到的,它就包涵了詩詞之道,反過來,如果寫詩時能遵循它,詩美也就在其中了。縱觀中國古詩的發展,從詩經至元曲,無不注重形式格律,它們代表著中國詩歌的主流,這些形式產生了中國最美的詩歌,中國最美的詩歌也不能離開以這些形式為載體。這就是中國詩歌獨特的魅力所在,是與中國的《易經》和本形哲學觀分不開的,可以說中國哲學影響並決定著中國詩歌的發展與走向。中國詩歌比較注重形式,將詩歌之美寓於形式之中,很大程度是受中國本形哲學思想的影響。 寫詩,尤其是寫中國詩,形式是很重要的東西,不能忽視。詩是八大藝術中最高最美的藝術表現形式,真正稱得上美的詩詞必須是:形中有道,道中有形,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體。當然,「聖人立象以盡意」,對於詩歌之象來說,它不是單指詩歌格律形式這種象,它還包括詩人所借用的外在感性形象,即人們常說的意境,用它來表達詩人內在的思想感情,這是詩歌的共性美,是詩歌形式美的本質和主流,不是在這裡我們所要討論的,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是詩歌形式美的枝葉,也就是詩歌格律形式的美,這也是詩美的內容之一,雖然是枝葉,但也尤為重要,它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東西,對於中國詩歌的研究不能忽視。總之,寫詩之道要求很高,猶難掌握,不是每個人都能寫的,就好比說:會寫文章不一定會寫詩,會寫詩的人都是會寫文章的人!這就說明了,一個真正的詩人,一定是綜合素質特高的人。 詩詞格律其實就是對詩語言的平仄、聲韻、字數進行嚴格的限制,它給寫詩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招致許多人的激烈反對,進而否定詩的形式美,這是不對的!首先,中國詩歌,從詩經至元曲的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格律形式的繼承和發展過程,從文化傳承和研究的角度講,我們有學習了解的責任和義務。其次,格律這種形式本身就是詩美的內容,因此,當人們談到詩的美時,都必然離不開音韻這種格律形式在內。作為一個詩人應該有必要給予重視,特別是作為一個中國的詩人,如果不學習、研究並掌握詩詞的格律,是很難擔當得起一個真正的中國詩人這個名銜的。 要掌握並熟練地運用詩詞格律,的確是有一定的難度,我們不排除語言天賦,但更多的是要靠學習訓練才能把握。只要你讀的多了,看的多了,記的多了,知識的積澱多了,格律對語言的束縛就相對少了,這是一條不二法則,只要你堅持去做,一定會收穫多多!正因為是這樣,所以格律對語言的束縛,只能是束縛那些知識和語言基礎不豐富的人,不信你看古來的大家們,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毛澤東等,他們的詩語言都非常接近平淡的生活語言,但卻是那樣的符合格律,那樣的寓意深刻,又是那樣的自然流暢,就象是隨手拈來,而沒有任何加工的痕迹,格律之繩怎能系絆得住他們呢?所以詩友們,努力吧!不要再無理地去抱怨那格律束縛了你的自由! 格律是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寫詩都得按格律的要求去做!詩歌的格律其實是為了表現詩歌的音樂之美,如果為格律刻意而為之,反而影響了詩歌的自然音韻美,那就大可不必,那才真的叫削足適履,使用格律,必須要牢記此方針,原則必須是:自然流暢,簡單明了,而寓意深遠!這也是詩歌的境界,詩歌的出路不應該走向:拗口、晦澀,而深奧,讓人半天想不出個所以然,比猜謎還難,這就失去了詩美的初衷。詩歌的格律可以表現出詩歌的音樂美,詩歌的音樂美也一定有它自己的格律節奏規律。格律首先是人創造的,也是發展變化的,如果有誰能寫出好詩,能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動,那它也可以作為一種格律體裁讓後世人師法! 中國詩歌如何繼承與發展,特別是中國現代新詩如何繼承與發展,這是一個特別令人擔憂的問題。如果只考慮所謂的自由,丟掉音韻節奏美而不顧,為了區別於散文而走向深奧、晦澀,那隻能是越走越窄的死路。詩歌之美,必須包涵詩歌音韻節奏的美,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詩歌的發展也不能離開詩歌的音韻節奏而獨立飛翔,這也是不用懷疑的真理。因此,新詩的繼承與發展,必須把音韻節奏作為研究的內容,這才是唯一的出路。方向錯了,一切皆徒勞;方向確定了,路怎麼走,這才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肩負的歷史使命。 中國的傳統哲學,決定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誕生了中國詩歌的特殊形式,那就是詩歌的格律形式,它展現了詩歌的音韻節奏之美!不同的音韻節奏,蘊含著詩人不同的思想情感,所以它也決定著詩歌的內容,詩歌的形式本身也是詩歌之美的內容,因此值得每一位詩人,特別是中國詩人認真對待和研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